高考地理一轮 第15讲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课时专练 鲁教版.doc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 第15讲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课时专练 鲁教版.doc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 第15讲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课时专练 鲁教版.doc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 第15讲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课时专练 鲁教版.doc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 第15讲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课时专练 鲁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专练(鲁教版专用):(十五)第15讲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读下表,完成13题。项 目年 份全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亿)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亿)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亿)城市化水平(%)19507.3429.24.4753.82.8717.0196010.3234.25.7260.54.6022.2197013.7137.16.9866.66.7325.4198017.6439.67.9870.29.6629.2199022.3442.68.7772.513.5733.6200028.5446.69.5074.419.0439.3201036.2351.810.1176.026.1246.21.上表说明()a19501980年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均缓慢b19802000年,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趋慢c19502000年,世界城市人口均超过农村人口d1980200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均超过发达国家2上表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趋缓b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c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过剩更明显d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更高3不少城市由于人口和家庭小汽车猛增,导致交通拥堵。下面关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做法最可行的是()a在城市中心建环行道路,并大量建设停车场b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网络并加强交通管理,同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c限制家庭小汽车的增长,设立无车日,倡导步行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车流量d将生活区和工业区布局在一起,减少上下班市民流动量下面图甲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图乙为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读图,回答45题。甲乙图k1514在图甲中,字母ef反映的是()a城镇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b城镇化进程进入衰退阶段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城乡差距扩大5图乙中a、b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b最可能处在图甲中的()ad时段 bb时段ce时段 df时段读我国某市19812011年30年间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图,回答67题。图k15261991年该市的城市化水平约为()a10% b20%c30% d40%7有关该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30年间该市的农村人口数量逐步减少是因为人口死亡率上升b1981年以来该市的城市化水平一直在提高c1981年以来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拉力d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会导致城市环境压力增大8美国城市化进程经历的时间较长,大致沿着“s”形曲线阶段性上升。图中最后阶段城市化发展速度减缓的原因是()图k153a能源短缺,导致工业发展迟缓,影响了城市化发展速度b原有城市化程度已经相当高,可加速发展的空间不大c工业基础弱,延缓了城市化速度d政府采取政策进行宏观调控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民离开家乡,来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 m 市,成为该城市经济建设的一支主力军。材料二 见图k154。m市热岛效应示意图图k154材料三m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表年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1980年25%1990年30%2000年40%2010年55%(1)大批农民离开家乡来到m市,其主要原因是_。(2)在m市的市区和郊区之间形成热岛环流,近地面,风是从_流向_,原因是_。(3)材料三反映了 m 市的_ 过程。 随着m市的不断发展,可能出现的城市问题有_。解决的措施是_。10分析有关城市化及产业结构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从各国城市化的实践出发,现代城市化新概念是指人类社会活动及生产要素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即包含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经济城市化是指城市的财富积累状态,通常以城市建成区内各类生产活动所产生的gdp(国内生产总值)衡量。图k155(1)读图甲中a点可知,在这一历史时期,我国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水平分别约为_%和_%。由趋势线可见,我国现代城市化过程中,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相比,发展水平较高的是_。(2)图甲、图乙可以显示,总体而言,无论是我国还是英国,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两项指标相比,发展水平始终居高的是_。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和英国相比,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是_,经济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较大的国家是_。(3)从图丙可以获得发达国家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贡献度变化的哪些地理信息?比较图丁与图丙,可以看出我国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贡献度的变化存在哪些不同特点?(4)通过以上分析,在我国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城市化的进程中,尤其应该关注哪个产业的发展?说明其理由。2014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专练(鲁教版专用):(十五)【基础演练】1d2.c3.b解析 第1题,通过分析表格中数据,进行一些粗略的估算就可以得出1980200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均超过发达国家。第2题,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过快的城市化是由于农村劳动力过剩,城市经济畸形发展引起的。第3题,城市中心大量建设停车场、限制家庭小汽车的增长、将生活区和工业区布局在一起等措施不可行也不可取,科学的做法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网,加强管理,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4c5.b解析 第4题,分析图甲可知,ef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即出现逆城市化现象。逆城市化是乡村基础设施完善,城乡差距缩小,城市化进一步发展的体现。第5题,从图乙中我们可以看出,b阶段农业就业比重约为58%,工业、服务业就业比重分别约为16%和26%,应为城市化初期阶段。【能力提升】6b7.a解析 第6题,根据1991年的乡村和城镇人口数据可计算得到结果。第7题,通过数据的变化分析,该市1981年以来城镇人口比重一直增加,主要是与经济发展有关,但城镇人口的快速增加会导致城市环境压力增大;乡村人口数量的减少主要是大量涌向城市造成的。8b解析 在最后阶段,美国城市化已进入成熟阶段,由于原有城市化水平高,可加速发展的空间变小,甚至出现逆城市化。9(1)城市就业机会多,收入高;社会福利和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捷;城乡经济差异大(2)郊区市区市区比郊区温度高(或市区和郊区之间存在温度差异)(3)城市化环境(或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噪音、光、放射性)污染;绿地面积减少;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治安状况较差综合治理城市环境;加强绿化建设;改善城市交通条件;改善城市居住条件;合理规划和控制城市规模;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解析 本题考查了城市化的拉力、热岛效应及城市化问题。影响城市化进程的拉力因素主要有城市就业机会多,收入高,社会福利高,交通便利,文化设施齐全。热力环流近地面风从郊区吹向市区,主要是市区温度高,气压低。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治安混乱等问题,需要从改善环境、交通居住条件,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卫星城和开发新区等方面采取措施。【选做题】10(1)6129经济城市化水平(2)经济城市化水平英国我国(3)图丙显示,20世纪40年代以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对人口城市化的贡献度大致相当,此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贡献度持续加大,而第二产业的贡献度开始下降,并且它们贡献度的差距有扩大趋势。比较图丁与图丙可以看出,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第二产业的贡献度总体上升,而第三产业的贡献度总体下降,并且它们贡献度的差距持续加大。(4)第三产业。因为第三产业能够吸纳更多的劳动力,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同时,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有利于经济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