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一次 汉武帝到上林苑游玩 看见一棵好树 问东方朔叫什么名字 东方朔随口答道 叫善哉 武帝让人记下这棵树 过了几年武帝又问这棵树叫什么名字 东方朔随口答道 叫瞿所 武帝有些不高兴地说 你欺骗我已经很久了 同一棵树 为什么前后名字不一样 东方朔答辩道 马 大的时候叫马 小的时候叫驹 鸡 大的时候叫鸡 小的时候叫雏 牛 大的时候叫牛 小的时候叫犊 人 刚生下不久叫儿 年纪大了称老人 这棵树以前叫善哉 现在叫瞿所 长少生死 万物成败 难道是固定不变的吗 武帝心悦诚服地笑了 想一想 东方朔的论辩说明了什么 情境导入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如何理解发展的普遍性 自主探究一 学习目标一 在教师指导下 通过阅读 分析教材p60 62 理解发展的普遍性 自然界 人类社会 人的认识都是发展的 并能举例分析 自然界是发展的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低 高 人类社会发展道路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规律 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人算不如天算 人定胜天 保护环境 可持续发展 对唯物主义的认识过程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1 发展的普遍性的原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发展具有普遍性 人类社会 人的认识 自然界 整个世界 发展的普遍性原理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总结 方法论 1 发展的实质p63 自主探究二 学习目标二 在教师指导下 通过阅读 分析教材p63 理解发展的实质和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 袁世凯称帝 新中国成立 1 发展的实质原理 袁世凯称帝 新中国成立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退步的变化 前进的变化 是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树立创新意识 方法论 发展与联系的关系二者同为辩证法的总特征 且有着内在的联系 联系指事物的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 由此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 而事物的运动变化又包含着一种前进性上升性的趋势 这就是发展 联系构成变化发展 有人说 事物的运动变化就是发展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合作探究 相同点 都表明事物不是静止的 承认了绝对运动 区别 运动变化 有上升的 向前 进步的 也有下降的 向后的 退步的 发展 是具有向前 进步 上升性质的变化 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过程 1 什么是新事物 p642 判断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标准p643 为什么说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p644 为什么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p65 自主探究三 学习目标三 在教师指导下 通过阅读 分析教材p64 65 理解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交流 时间先后 错误标准之一 中共一大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因为力量较弱 不是新事物 错误标准之二 力量的强弱 电脑算命是新事物 错误标准之三 事物的名称 旗号等表面形式 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准 新事物 符合客观规律 具有强大生命力 旧事物 是 否 具有远大前途 总结 判断 下列哪些是新事物 生物的进化 古猿进化为人 社会形态的更替 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 从抽签测字到计算机 科学算命 由猩红热到sars病毒的出现 袁世凯称帝 张勋复辟 第二 新事物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 克服了 汲取了 增添了 因而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因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原因 第一 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 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向 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第三 在社会历史领域中 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原因 道路是曲折的 新事物 旧事物 发展总要经历 的过程 旧事物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新事物产生初期有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 人们对新事物认可有一个过程 事物发展的趋势原理 原理内容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方法论要求 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支持 保护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不断克服困难 接受挫折与考验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粤东西两翼与珠三角发展差距较大 近几年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东西两翼发展 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加大 正使得东西两翼经济从 低谷崛起 从洼地起飞 区域协调发展的前途一片光明 上述材料体现了辩证法的什么哲学道理 成果展示 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 荀子 劝学 思考 跬步 小流与千里 江海相比 它们的变化有什么不同 1 量变 质变的含义2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自主探究四 学习目标四 在教师指导下 通过阅读 分析教材p65 66 理解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佛家有一部 百喻经 其中讲了一个寓言 有那么一个人饿了 狼吞虎咽地吃了一个饼 觉得没饱 又吃了一个 一连吃了六个 还是没饱 于是拿起第七个饼吃 吃到一半 饱了 这人非常后悔 一面用手打自己嘴巴 一面自作聪明地说 我今天吃饱了是因为吃了这半个饼 前面吃的六个都是白白的浪费 如果早知道是这样 我应该只吃这半个饼就行了 这则寓言给我们什么启示 量变的原理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方法论 这就要求我们重视量的积累 成果展示 小强 大港中学高三某班的学生 平时学习成绩非常优秀 老师和同学们都认为他今年肯定可以考入一所很好的重点大学 对于这点他自己也比较自信 可是在高考期间 小强莫名其妙地烦躁不安 甚至恐惧 在考场上也不能集中精力答题 结果只考了489分 连本科线都没有达到 十年寒窗苦 最后的关键时刻却因怯场而错失了大好时机 这个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质变的原理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没有质变就没有事物的发展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方法论 这就要求我们果断地抓住时机 促成质变 实现事物的飞跃 成果展示 总结归纳 1 质变与量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 2 量变的原理 方法论3 质变的原理 方法论4 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 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如此循环往复 不断前进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拓展引申 在经过神舟系列前四次无人飞船 及神舟五号 六号载人飞船的试验后 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 并实施了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 神舟七号 飞船是我国航天技术的飞跃 也预示着中国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这仅仅是新阶段的第一步 在2009年至2011年之间 神舟八号 飞船将在太空中完成交会对接 而航天技术发展的第三步是建立空间站 再向前发展 中国人探测月球甚至火星 也将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 参考答案 1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做好量的积累 前六次神舟飞船实验是 神州七号 成功发射的前提和基础 2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没有质变就没有事物的发展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这就要求我们抓住时机 促成质变 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神州七号 是在前六次飞船实验基础上引起的质变 3 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 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如此循环往复 不断前进 从神州七号到神州八号 再到空间站 探测月球甚至火星等 是在新质基础上不断量变 质变的过程 辩证法的发展观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发展的普遍性 发展的实质 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 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事物发展的途径 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量变 质变 要求 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方法论要求 重视量的积累 果断抓住时机 促成质变 实现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完整版)人教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质量测试试题经典答案
- 承德市七年级下册末数学试卷及答案
- 2025年起重机操作人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通信安全员试题及答案
- 5月二级心理咨询师理论知识考试真题及答案
- 环评工程师真题库及答案
- 采油工技能鉴定试题库及答案(中级工)
- 起重工技能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
- 西安防火墙施工方案
- 营业直销投资咨询方案模板
- 2025年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中小学组)
- 机加工安全生产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班组级)(精)
- 电梯从业证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4年武汉商学院公开招聘辅导员笔试题含答案
- 钢结构厂房装修施工方案报告
- DB32-T 5156-2025 零碳园区建设指南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层作业设计
- 2024年国庆中秋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欢度双节 安全护航》主题安全教育【课件】
- 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 2.1力(第2课时)课件
- 中国外卖大战报告(中英)-高盛-202507
- 咖啡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