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教程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三单元 第二讲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限时检测.doc_第1页
导学教程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三单元 第二讲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限时检测.doc_第2页
导学教程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三单元 第二讲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限时检测.doc_第3页
导学教程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三单元 第二讲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限时检测.doc_第4页
导学教程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三单元 第二讲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限时检测.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学教程】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三单元 第二讲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限时检测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满分55分)1. (2015聊城月考)早春开花植物雪滴兰,雪落花开,开花时花序细胞的耗氧速率远高于其他细胞,但atp的生成量却远低于其他细胞。据此推知,雪滴兰的花序细胞a依靠无氧呼吸为生命活动供能b比其他细胞中的自由水含量低c比其他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低d呼吸释放的热能比其他细胞多解析雪滴兰开花时花序细胞的耗氧速率远高于其他细胞,说明花序细胞有氧呼吸旺盛,a错误;细胞自由水的含量越高,代谢越强,b错误;叶肉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花序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花序细胞有氧呼吸旺盛,但atp的生成量却远低于其他细胞,说明花序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转移到atp的很少,大多以热能形式散失,d正确。答案d2. 在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都会产生h,下图是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转移过程,下列对其分析错误的是 ah经转移到葡萄糖,首先h与c3结合,该转变过程属于暗反应 bh经转移到水中,此过程需要氧气参与ch经过程一般在缺氧条件下才能进行 d产生的h和产生的h全都来自水解析 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属于暗反应;h经转移到水中属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需要氧气参与;葡萄糖氧化为酒精或乳酸属于无氧呼吸,不需要氧气;产生的h来自于葡萄糖和水,产生的h全都来自水。答案d3研究表明,某些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即使在氧供应充分的条件下也主要是通过无氧呼吸途径获取能量。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比正常细胞多很多b癌细胞的线粒体可能存在功能异常c有氧条件下,癌细胞中与无氧呼吸有关的酶仍有较高的活性d原癌基因位于线粒体内,癌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同于正常细胞解析 在消耗相同量葡萄糖的情况下,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产生的atp总量要多得多。癌细胞由于发生癌变,导致癌细胞的能量主要由无氧呼吸提供,因此在与正常分化细胞提供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的情况下,癌细胞需要消耗更多的葡萄糖,所以a对。由于在氧供应充分的条件下癌细胞也主要是通过无氧呼吸途径获取能量,所以癌细胞即使在有氧条件下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活性仍然较高。又因为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因此癌细胞中的线粒体可能存在功能异常,所以b和c对。原癌基因应位于细胞核内,由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导致癌细胞的呼吸作用发生异常。所以d错。答案d4(2014北京西城一模)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呼吸速率没有明显变化b细胞中atp/adp的比值下降可促进细胞呼吸c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d检测co2产生可判断乳酸菌是否进行细胞呼吸解析细胞中atp的合成与分解保持动态平衡,atp/adp的比值下降可促进细胞呼吸,b正确;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co2的场所不只是线粒体基质,c错误;乳酸菌进行细胞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co2,d错误。答案b5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类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假设装置一中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红色液滴不动,则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b假设装置一中的红色液滴不移动,装置二中的红色液滴右移,则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c假设装置一中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红色液滴右移,则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d假设装置一、二中的红色液滴均不动,则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或只进行无氧呼吸解析两套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里面放的液体。装置一中放的是naoh溶液,能吸收co2,如果红色液滴左移,则说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即根据装置一可以判断酵母菌是否进行有氧呼吸。装置二中是清水,如果红色液滴右移,则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或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如果红色液滴不动,则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两套装置结合起来就可以判断出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答案d6将含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均分为4份,分别置于甲、乙、丙、丁四种条件下培养,测得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除co2外,还有乳酸b乙条件下,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c丙条件下,细胞呼吸产生的atp最少d丁条件下,产物中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解析答案d7(2014临沂模拟)下图表示生物体内进行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过程的完成一定伴随h2o和co2的生成b在人体剧烈运动过程中,肌肉细胞产生的甲中不含有乳酸c人体细胞中完成c过程的场所主要是线粒体d人体内的a过程会受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影响解析 a过程可表示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无氧呼吸过程不产生h2o,无氧呼吸中的乳酸途径也不产生co2;在人体剧烈运动过程中,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c过程表示atp水解释放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而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是主要的产能场所,不是主要的耗能场所;在人体内,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可以使机体细胞代谢加快,故a过程会受到二者的影响。答案d8下图为晴朗白天植物叶肉细胞的有氧呼吸过程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6来自叶绿体b3全部释放到大气中c产生的8主要用于合成atpd催化23的酶全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解析由图示信息结合有氧呼吸过程分析可知,1表示葡萄糖,5表示还原氢,6表示氧气,2表示丙酮酸,4表示水,3表示二氧化碳,8表示有氧呼吸三个阶段产生的能量。白天植物叶肉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3(二氧化碳)供应给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释放的8(能量)多数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只有少部分用于合成atp;催化23的酶存在于线粒体基质;晴朗白天植物光合作用旺盛,叶肉细胞呼吸所需氧气来自光合作用。答案a9(2014佛山模拟)某同学在研究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产物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取新鲜马铃薯块茎,洗净、切成碎屑。向锥形瓶中放入适量的马铃薯块茎碎屑,并向瓶中充入n2,安装成如图所示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锥形瓶中充入n2的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b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不变色,则说明马铃薯块茎细胞进行的是酒精发酵c实验前应对马铃薯块茎碎屑消毒d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也可以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解析 根据实验目的“研究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产物”,则应对其创设无氧环境,故充入n2的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是鉴别co2而不是酒精;为防止马铃薯块茎上杂菌呼吸作用对实验造成干扰,实验前需对其消毒;检验co2也可用澄清的石灰水。答案b10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是为保证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b要及时为板结的土壤松土透气,以保证根细胞的正常呼吸c皮肤破损较深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d慢跑可以促进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使细胞获得较多能量解析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是为抑制厌氧菌的生存;及时为板结的土壤松土透气,可保证根细胞的正常呼吸;皮肤破损较深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慢跑可以促进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使细胞获得较多能量。答案a11向正在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悬液中分别加入a、b、c、d四种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使丙酮酸的消耗增加b若b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使丙酮酸增加c若c能抑制atp形成,则使adp的消耗增加d若d能抑制h氧化成水,则使o2的消耗减少解析 a抑制丙酮酸分解,可使丙酮酸的消耗减少;b抑制葡萄糖分解,可使丙酮酸减少;c能抑制atp形成,可使adp的消耗减少;d能抑制h氧化成水,则使o2的消耗减少。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45分,每小题15分)12(2014天津二模)甲、乙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利用图、图装置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甲利用图装置探究酵母菌在有氧与无氧的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的热量多少。 材料用具:500 ml保温桶、温度计、活性酵母菌、0.1 mol/l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蜡油。 实验步骤: 取a、b两套装置按下表的设计进行实验。则x是_;y是_。装置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 a加入200 ml的葡萄糖溶液加入10 g活性酵母菌x_b加入200 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y_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b装置中步骤一的主要目的是_,这是控制实验的_变量。 实验结果:略(2)乙利用图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请问对照实验装置(假设该装置编号为)如何设计?_。 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是否产生co2时,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产生的颜色变化是_。(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时,定期用显微镜检查得到相关数据绘成如下图,则第4时段酵母菌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答两点),若镜检3时段得到酵母菌细胞平均数为m个,则此时段活酵母菌个数应_。 解析 (1)探究酵母菌在有氧与无氧的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的热量多少,该实验的自变量是o2的有无,其他无关变量都相同。(2)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本实验需设置对照,装置中用清水代替naoh溶液。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据此可以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是否产生co2。(3)当培养液中营养物质减少、有害物质积累会使酵母菌种内斗争加剧,酵母菌数量下降。答案(1)不加入石蜡油加入10 g活性酵母菌去除氧气自(2)装置除用等量清水代替naoh溶液外,其他设计与装置相同由蓝变绿再变黄(3)营养物质减少、有害物质积累、种内斗争加剧(任选两个,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小于m个13下面甲图为不完整的呼吸作用示意图,乙图为线粒体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x代表的物质是_,e代表的物质可能是_。(2)甲图中有氧呼吸的途径是_,其中产生能量最多的是_阶段(填字母)。(3)甲图中c、d阶段发生的场所依次对应于乙图中的_(填序号)。(4)a阶段与e物质产生阶段的反应属于_,写出有关的反应式_。(5)叶绿体中产生的氧气进入到相邻细胞中被利用的过程中,氧气分子通过的生物膜共有_层,通过这些膜的方式是_。解析由图分析可知,乙图中是线粒体内膜,是线粒体基质,是线粒体外膜;甲图中的a、c、d分别代表了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反应、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反应(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反应(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最多。图中的x应为丙酮酸,e为酒精和co2。叶绿体中产生的o2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相邻细胞中被利用的过程中,o2通过生物膜共有6层(两层叶绿体膜,两层细胞膜和两层线粒体膜。)答案(1)丙酮酸酒精和二氧化碳(2)a、c、dd(3)、(4)无氧呼吸c6h12o62c2h5oh2co2能量(5)6自由扩散14(2015南昌一模)酵母菌是研究细胞呼吸常用的实验材料。请分析回答: (1)酵母菌有氧呼吸过程中h在_处与氧结合生成水,水中的氢来自于反应物中的_。适宜温度下,在锥形瓶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并密封(如图1),图2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_。图1 图2(2)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3所示装置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的研究。图中刻度玻璃管可以用来读取液面的高度(假设水压对气体体积变化的影响忽略不计)。 图3实验步骤:a. 将10ml酵母菌培养液和10ml加热煮沸后冷却的酵母菌培养液分别加入甲、乙两个烧杯中。b. 将甲、乙两个烧杯分别放入气密性完好的两个气球中,排尽空气后分别向两个气球内注入等量且适量的氧气,扎紧气球保持密闭状态,再分别放入如图实验装置中。 c. 两组装置均放入20恒温水浴中。从注水口注入等量的温水,调节刻度玻璃管液面至起始刻度。d. 记录实验结果。实验分析: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因变量是_。 实验刚开始的短时间内,两组装置的刻度玻璃管液面均不发生变化的原因分别是_;_。 一段时间后,装有甲烧杯的装置中刻度玻璃管液面_,原因是_。解析 (1)有氧呼吸中生成水的反应发生在线粒体内膜,水中的氢来自于反应物中的葡萄糖和水。密闭容器中培养的酵母菌,其数量在一定时间内呈“s”型增长,当达到k值之后,由于葡萄糖的过度消耗、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量的增加和种内斗争的加剧,酵母菌数量下降。由于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培养液ph变小。(2)根据实验步骤a可以确定该实验自变量为酵母菌培养液是否煮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