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至隋唐时期 第3讲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课后达标检测(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日本学者内藤乾吉说:“唐代的政治并非是君主独裁政治,而是综合天子和贵族意志实行的贵族政治。门下省则堪称为代表贵族意志的机关。”与此说相符的观点是()a中国古代专制皇权总是不断加强b唐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独尊c唐代门下省的权力超过了皇权d唐代皇权受到了宰相权力的制约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三省六部制的理解,由材料中“唐代的政治并非是君主独裁政治”的信息可知,a、b两项与题干信息不符,可排除。c项中表述与史实不符,门下省的权力受皇权支配,排除。“门下省堪称为代表贵族意志的机关”说明其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故d项符合题意。2(2016四川绵阳诊断)秦朝、隋朝均二世而亡,然而汉承秦制,唐袭隋规,汉唐都出现盛世。汉唐沿袭秦隋制度,主要是基于()a吸取前朝灭亡教训 b恢复发展社会经济c缓和尖锐阶级矛盾 d维护专制集权统治解析:选d。汉唐沿袭秦隋制度,有吸取前朝灭亡教训的原因,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汉唐沿袭秦隋制度,并不仅仅局限于发展社会经济这一方面,故b项错误;汉唐沿袭秦隋制度,与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关系不大,故c项错误;汉唐沿袭秦隋制度,主要是为了维护专制集权统治的需要,故d项正确。3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曾对某历史性的变换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沈既济所评价的这一历史性的变化是()a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b九品中正制使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阀步入仕途c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d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解析:选d。a项所述是前代选官制度,与设问“变化”要求不符;“隋罢外选”就是为了克服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所以b项错误;c项与材料内容无关;只有d项符合题意。4(2016河北衡水高三调研)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这表明汉唐选官制度()a选拔方式日益公开 b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c适应了阶层关系变动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解析:选c。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汉代的选官制度为察举制,打破了贵族专权的局面,唐代的科举制打破了门第、血缘,以考试为选拔标准。察举制适应了士族地主兴起的社会状况,科举制适应了庶族地主兴起的社会状况,故选c。a、b、d都是从察举制到科举制的进步之处,与材料所述无关,排除。5(2016山东临沂模拟)唐后期坊市制开始崩溃,逐步由封闭式的坊市结构向开放式的街市转变。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发展的冲击b城市管理制度渐趋松弛c政府重新规划城市布局d出现邸店、柜坊和飞钱解析:选a。唐后期坊市制度开始崩溃,逐步由封闭式的坊市结构向开放式的街市转变,主要原因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冲击,故选a项,其他三项也是原因,但不是主要的原因。6(2016江苏徐州调研)受京杭大运河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唐朝时扬州是工商业繁荣的大都会。在当时可能出现的场景是()a“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b“水上商船在此云集,海上商船在此起航”c“夜市直至三更才结束,五更又开晓市”d“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解析:选b。材料考查的是唐朝的扬州受京杭大运河的综合影响,成为大都会,必定体现出受河运影响经济繁荣的特点,a项的场景没有体现河运,故a项错误;b项场景表明了河运和海运的兴盛,故b项正确;c项的场景说的是夜市,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d项的计日受值表明是雇佣关系,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7杜甫有“锦官城外柏森森”诗句,锦官,三国蜀汉王朝时已设有此官并建立锦官城以保护蜀锦生产,故成都又别称“锦官城”。下列关于古代锦官和蜀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蜀锦主要用于宫廷和皇室b蜀锦主要是面向市场生产c锦官主要是监督蜀锦的生产d蜀锦代表了当时四川手工业生产的最高水平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理解,由材料中“三国蜀汉王朝时已设有此官并建立锦官城以保护蜀锦生产”可知材料中的“锦官和蜀锦”体现了官营手工业,联系所学可知,官营手工业不面向市场生产,故选b。8(2016湖南衡阳高中毕业班联考)唐会要卷八十六记载:“六年七月敕:如闻十六宅置宫市以来,成弊既久,须有改移。自今以后,所出市一物以上,并依三宫直市,不得令损刻百姓。”这说明唐代()a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b政府加强市场管理c着手打破坊市界限 d商品经济高度发达解析:选b。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唐代加强市场管理。材料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的内容,故a项错误;从“所出市一物以上,并依三宫直市,不得令损刻百姓”,可知唐代对宫市货物的价格有限制,不能损害百姓的利益,体现出政府对市场的监管,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市坊变迁的内容,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对宫市的规定无法得出商品经济发展状况,故d项错误。9旧唐书记载“文宗大和九年(835年)十二月,丁丑,敕诸道府不得私置历日板(历法)”,因为颁布历法一直是封建帝王的特权。但由于历书关系到农业生产,农民非常需要,民间雕版刻印的历书仍旧风行。这反映了()a雕版印刷比较成熟b政府对农业生产高度重视c文宗皇权威严尽失d唐朝历法体系混乱解析:选a。材料反映了唐朝时期,规定民间不得私置历法,但历法关系到农业生产,农民非常需要,民间雕版刻印的历书仍旧风行。这反映了雕版印刷比较成熟,故选a。b、d两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材料与皇权的威严无关,故排除c项。10(2016广州模拟)619年唐高祖下诏:释典微妙,净业始予慈悲;道教冲虚,至德去其残暴自今以后,每年正月、五月、九月,凡关屠宰、杀戮、网捕、畋猎,并宜禁止。据此可知当时()a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b儒学正统地位丧失c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统治者尊道礼佛解析:选d。从材料“释典微妙,净业始予慈悲;道教冲虚,至德去其残暴”可以看出唐高祖对佛教和道教的恭敬,故d项正确。a项是对材料信息的错误解读,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儒学地位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重农抑商的信息,故c项错误。11有文学评论家认为:“文字上的所谓美,表面上虽若流连风景,其暗中深处,都藏有这一个因素在内。诗词必须有寄托,才觉得有味,真正流连风景的,总觉得浅薄,就是为此。”据此,以下诗句中,该评论家认为较为浅薄的是()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c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解析:选a。由材料中“诗词必须有寄托,才觉得有味,真正流连风景的,总觉得浅薄”可知该评论家认为诗词不光要写景抒情,更重要的是要蕴藏哲理,四个选项中只有李白诗句是单纯写景抒情,故选a项。12“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解析:选a。从题干提供的信息看,故事涉及的人物的身份分别是儒者、道士和僧人,三人一起品茗畅谈说明当时儒、道、佛思想并行。又据“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结论: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初的任官和军功、任子、赀选等紧密相关。任子制是享二千石(郡太守等)以上官员,任满三年,可以保举其子弟中的一人做官的制度。赀选制是凭资产资格做官的制度。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二月诏是察举制的先声,以后逐渐成形、发展,察举的科目渐多,至汉武帝时经董仲舒建议,察举开始制度化,察举的科目以孝廉、秀才为主。由州、郡长官推荐孝廉、秀才的人选,而州郡的察举又是基于县、乡、里的推荐,即人们所说的“乡举里选”。东汉以后,察举的对象还要经过考试,并有年龄限制。这种自下而上,以举荐为主、考试为辅的选官制度,与世卿世禄、任子与赀选相比,是历史的进步。 材料二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状。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愚臣以为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唐)房玄龄等晋书刘毅传材料三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孙中山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汉代任官的主要依据有哪些?察举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概括材料二中的主要观点。(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先生对科举制的看法。(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才问题的看法。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第(1)题根据材料一来回答,汉代任官的主要依据有军功、门第、财产和他人举荐。察举制的主要特点可根据所学回答。第(2)题分析概括材料二来回答,主要反映了在九品中正制下,中正官在选拔官员时会徇私舞弊,难以选拔出真正有用的人才,因而主张废除九品中正制。第(3)题根据材料三分析孙中山先生对科举制的看法,材料中孙中山先生认为科举制取代察举制,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的标准,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第(4)题联系上述问题回答即可。答案:(1)依据:军功、门第、财产和他人举荐。特点:自下而上推荐人才。(2)观点:在九品中正制下,中正官在选拔官员时会徇私舞弊,难以选拔出真正有用的人才,因而主张废除九品中正制。(3)看法:科举制取代察举制,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的标准,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4)看法:选官制度影响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往往关系着国家的治乱兴衰。14(2016西安一中高三模拟)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材料二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信巫鬼,重淫祀。汉书地理志下材料三(江南)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凑。其人君子尚礼,庸庶敦厖,故风俗澄清,而道教(按:指儒家礼教)隆洽,亦其风气所尚也。隋书地理志下材料四隋炀帝命编著全国各地风俗,编写者“以吴人为东夷”。隋炀帝加以愤责,并称:“昔汉末三方鼎力,大吴之国,以称人物自平陈之后,硕学通儒,文人才子,莫非彼至。”摘编自太平御览(1)材料一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汉代至隋朝“江南”发生的变化。(3)列举两位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有代表性的“文人才子”。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掌握。结合材料“西周时一人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可知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得到较大发展。其原因结合水利工程兴修、铁犁牛耕的推广等分析回答。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江南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变化的认识。结合材料“江南地广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立定跳远教学课件》
- 2024年钳工四级理论知识题库(附答案解析)
- 企业网络设计方案
- 胶合板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与节能措施考核试卷
- 《创伤性脾破裂》教学课件
- 洗浴行业服务品质保障措施实施考核试卷
- 稀有稀土金属加工中的行业政策研究与分析考核试卷
- 矿山设备与机械自动化技术研究考核试卷
- 绝缘橡胶制品与应用考核试卷
- 货币经纪公司客户服务体验提升考核试卷
- 70岁以上老人考驾照,三力测试题库答案
- 2023年副主任医师(副高)-中医妇科学(副高)考试上岸历年考点真题演练含答案
- 医院预算业务流程图
- ALeader 阿立得 ALD515使用手册
- 政教主任国旗下的讲话稿-讲话稿
- 国学文化古典中国风模板
- 国民经济核算司精讲GDP核算
- 毕业论文PLC在机械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 HY/T 0331-2022绿潮生态调查与监测技术规范
- GB/T 7064-2017隐极同步发电机技术要求
- GB/T 31928-2015船舶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