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名师指导专题突破提能专训 破解《考试大纲》四大能力(1).doc_第1页
高考地理 名师指导专题突破提能专训 破解《考试大纲》四大能力(1).doc_第2页
高考地理 名师指导专题突破提能专训 破解《考试大纲》四大能力(1).doc_第3页
高考地理 名师指导专题突破提能专训 破解《考试大纲》四大能力(1).doc_第4页
高考地理 名师指导专题突破提能专训 破解《考试大纲》四大能力(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提能专训(五)破解考试大纲四大能力一、选择题(2013合肥检测)读“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变图”,回答12题。1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特点是 ()a全球气温逐渐升高b全球降水量逐渐增加c冷暖、干湿交替出现 d气候变化周期长短一致2在a阶段 ()a气候由暖湿变为干冷b冰川面积减少c雪线高度不变 d海平面不断上升答案:1.c2.a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全球气候冷暖和干湿都呈现出一定的动态变化并交替出现。第2题,从全球平均气温曲线可看出a阶段气温由暖变冷,从全球平均降水曲线可看出a阶段降水由湿变干。(2013北京朝阳区统考)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某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总数的统计图”。读图,回答35题。3该年,图中各省区中()a宁夏出生率、死亡率均较高b江苏年新增人口最多c西藏的死亡率比上海高d北京人口自然增长最快4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北京低,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是()a性别比例 b文化教育c人口年龄结构 d经济发展水平5江苏比西藏承载更多人口,这说明江苏比西藏()a资源利用条件更优越 b生活消费水平更高c交通运输条件更便捷d人均生存空间更大答案:3.b 4.c 5.a解析:第3题,该题主要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从图中可获取宁、苏、藏、京的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总数的信息。读图可知,宁夏出生率为1.6%左右,出生率略高,死亡率为0.5%左右,死亡率较低,a项错误;江苏人口总数多,年新增人口最多,b项正确;西藏的死亡率为0.6%左右,上海死亡率为1%左右,西藏的死亡率低于上海,c项错误;北京自然增长率较低,人口自然增长慢,d项错误。第4题,该题主要考查学生从图中和设问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上海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最严重的直辖市,年龄结构不合理是导致其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北京低的可能性因素,所以c项正确。第5题,该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有资源、生活消费水平、科技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资源利用条件。江苏环境承载力大于西藏,说明江苏的资源利用条件更为优越,故a项正确。(2013杭州检测)2012年7月22日中国天气网讯昨天(21日),北京遭遇1951年以来最强降雨,全市普降大暴雨到特大暴雨。强降雨过后,街道成河、住宅进水、汽车没顶京城瞬间变成“水城”。据此回答67题。6降雨后被地表吸收及渗透的水量称为降雨损失量,降雨损失量越高的地表越不容易积水。下图表示城市不同地表降雨损失量,序号和地表物质对应正确的是()a土地混凝土方砖新沥青路面草地b草地土地混凝土方砖新沥青路面c新沥青路面混凝土方砖草地土地d混凝土方砖草地土地新沥青路面7很多时候,城市比周边地区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称为“雨岛效应”。下列关于城市“雨岛效应”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气温高,蒸发量大,空气湿度大气温高,多上升气流车流量大,氮氧化合物排放量大多高层建筑,气流移动慢a bc d答案:6.b 7.d解析:第6题,该题主要考查学生从题干、图像和选项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由题干可知,降雨损失量越大的地面,其吸收和渗透地表水能力越强。由选项地表物质可知,降雨损失量由大到小依次为草地、土地、混凝土方砖、新沥青路面,故b项正确。第7题,该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降雨强度高是因为城市中心气温高,多上升气流,并非是蒸发量大、空气湿度大,因为城市路面硬化度高,水分含量少;降水持续时间长是因为多高层建筑,气流移动慢,故d项正确。车流量大、尾气排放量大会对城市环境造成污染,对降雨影响不大。(2013邯郸质量检测)以下是某位旅行者在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所写的旅游手札。结合图文材料,回答810题。甲七月份进入一个海拔3 000多米的河谷,看到谷地中绿油油的青稞和黄灿灿的油菜花交相辉映,而目力所及的山坡却寸草不生乙七月穿的短袖衣服一月穿也相当合适;阵雨像是识途老马,总在午后报到丙我是最后一个趴在骆驼背上的,瞬间我坐的最后一只骆驼噌地一下站起来,我的视线突然就升高了两米多,我被骆驼吓着了,它的腿太长了丁二月还没过一半,就一连下了七天的雨,旅店外的温度计显示现在是摄氏六度,穿着毛衣走在阴雨的街道上8甲地山坡寸草不生,反映出该地区可能是()a昼夜温差大 b年降水量小c水土流失严重 d地质灾害频发9该旅行者游历至美国西部的旧金山时,最有可能留下在哪地所写的手札 ()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10该旅行者游历时,拍下了上图中的农业景观。该景观最有可能属于四个旅行地点中的 ()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答案:8.b 9.d 10.b解析:该题组主要考查学生从文字材料、图像及题目选项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第8题,从材料中“谷地”“青稞”可知该河谷位于青藏高原上,这里降水少,水土流失并不严重,地质灾害也不至于整个山坡寸草不生,影响该地区植被生长状况的主要因素可能是水分,降水稀少会导致植被稀疏,甚至寸草不生。第9题,旧金山位于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从材料中所给的四个旅游手札可以判断甲地位于高原高山地区,乙地位于热带雨林地区或热带季风气候区,丙地位于沙漠地区,丁地位于地中海气候区。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农民在水田插秧,该景观应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或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则乙地最符合。(2013石家庄联考)天然橡胶树的种植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其中泰国、印尼、马来西亚三国的橡胶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70%。橡胶树在种植了57年后即可采集胶乳,天然橡胶的开割、停割时间因地而异。读“天然橡胶开割、停割时间图”,回答1112题。11影响天然橡胶种植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c地形 d市场12全球天然橡胶在一年中产量最低的时期一般出现在()a11月次年1月 b24月c57月 d810月答案:11.a12.b解析:第11题,该题主要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主要调动“影响农作物的区位因素”等知识。材料中显示天然橡胶主要种植在热带地区,影响其种植分布的主导因素自然是热量。第12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图像中获取知识的能力。东南亚三国天然橡胶的产量约占全球的70%,24月只有印尼的南部在开割橡胶,泰国、越南开割的最早时间在4月中旬,所以可推知此时间段内全球天然橡胶产量最低。二、综合题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从浙江出口到欧美的香菇原来走海运至少要半个月时间,影响到香菇新鲜度。而浙江磐安一菇农在美国加州摩根山农业菇类种植场承包了2公顷,请了8名墨西哥人种植香菇。他将接种、发菌等工序在国内完成,再将培育好的菌棒运到美国,采摘的香菇直接通过当地的销售企业销售,使美国消费者能吃到当天采摘的鲜香菇。材料二将78%的杂木屑、20%的麦麸、1%的糖、1%的石膏均匀混合,装入塑料袋,经过一系列技术处理后,再接上菌种就做成了菌棒。(1)加州的农业生产居美国第一,果蔬生产占美国的一半。上图左上角是加州两个城镇的气候资料,试从气候的角度分析该地发展农业的优势与劣势。(2)试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分析浙江菇农去美国承包菇类种植场这一经营方式的合理性。(3)对于我国浙江向日本和韩国大量出口香菇菌棒,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答案:(1)优势:加州为地中海气候,热量和光照充足。劣势:夏季气温高而降水少,容易发生旱灾。(2)利用了美国现有的农业基础(农业菇类种植场),雇用了相对廉价的墨西哥劳动力,利用了美国的销售公司进入市场,通过原料和技术的输出,发挥了各个生产环节的优势,降低了生产成本,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3)赞同。理由:浙江夏季高温多雨适合菌类生长;生产菌棒的原料较丰富;劳动力充足,可以增加就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不赞同。理由:菌棒的原料是杂木屑,生产菌棒要消耗大量的林木,不利于浙江的森林保护,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文字材料、图像资料和设问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并且注重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阐述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从材料中可获取影响香菇生产的条件信息和技术、产品、劳动力的流向等信息。第(1)题,注意从水热配合方面分析。第(2)题,侧重于投入的社会经济因素,最终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第(3)题,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以从劳动力、原料、生态等方面分析。14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下表为该区域中地的气候资料。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并说出两地地形类型。(2)描述地的气候特征。(3)图示地区为该国重要的加工业基地,评价其区位条件。答案:(1)以山地、丘陵为主,中部高周围低,海岸线曲折。河谷平原;低山丘陵。(2)夏季高温,冬季温和,全年降水比较均匀,具有海洋性特征。(3)有利:沿海港口,交通便利;工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