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7单元 第20章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单元综合测试(含解析) 苏教版.doc_第1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7单元 第20章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单元综合测试(含解析) 苏教版.doc_第2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7单元 第20章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单元综合测试(含解析) 苏教版.doc_第3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7单元 第20章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单元综合测试(含解析) 苏教版.doc_第4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7单元 第20章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单元综合测试(含解析) 苏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一选择题(共12小题)1若人类对两食物网中的鼠大量捕杀,则受到影响最严重的生态系统是()a甲生态系统b乙生态系统c甲、乙两生态系统受影响程度相同d无法判断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知识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一条食物链d当外界干扰超出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就会受到破坏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片森林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微生物构成了森林生态系统b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c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是恒定不变的d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大于人类的破坏能力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一个生态系统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是固定不变的b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c一片森林、一块草地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d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且这种能力是无限的5下列选项中的事物可能是我们在中央台人与自然栏目中看到过的,其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非洲大草原上一群数以千计的野牛b从吉林省查干湖冬捕活动中捞上来的所有种类的鱼c我国最早建立的鼎湖山自然保护区d解放军修建在高寒地带的蔬菜大棚内生长茂盛的黄瓜和西红柿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般说来,一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少的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b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少的生态系统越容易被破坏c有害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富集d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力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7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a草蚱蜢食虫鸟蛇鹰b草蚱蜢食虫鸟蛇鹰细菌c草蚱蜢食虫鸟蛇鹰d蚱蜢食虫鸟蛇鹰8如图表示一个受到重金属汞污染的稻田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b鸟和青蛙之间是竞争关系c稻田中的各种昆虫构成一个种群d体内积累汞最多的是水稻9下表是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分析下列哪一条食物链可能是正确的()生物种类abcde单位体积农药含量(毫克)0.0450.0240.0020.1490.009aabcdebedcbacdabecdcebad10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解释错误的是()a螳螂和黄雀是肉食性动物b蝉、螳螂和黄雀都是消费者c该生态系统中的三种动物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建立营养联系d“蝉螳螂黄雀”是生态系统中完整的一条食物链11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食物网中共有四条食物链b如果鹰的数量突然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草的数量会减少c该生物系统组成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d若此生态系统受到汞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累汞最多的生物是鹰12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甲戊代表五种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食物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为各条食物链的起点b该食物网中有三条食物链c生物丙获得的能量等于生物乙和丁获得的能量之和d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强该系统的稳定性二填空题(共10小题)13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对某农田生态系统进行了调查分析,并绘出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1)此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有条食物链(2)请写出蛇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3)夏季,农民经常在农田里除草、灭虫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这样做的目的是(4)收获季节,人们往往在农田焚烧农作物的秸秆,这样做很不科学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向有关部门建议,要遵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进行无废料生产,该生产模式应该是(5)该生态系统容易遭到破坏的原因是14为了探究某一因子改变对生态瓶的影响,某同学制作了一个生态瓶(如图)请回答:(1)该生态瓶的非生物因素有、等(2)该生态瓶能量的最终来源是,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能量流动的特点使(3)在观察记录生态瓶的变化时,该同学的记录情况如下表表中所示第3天,生态瓶中有小鱼死亡,可能的原因有(写出1项即可)项目天数小动物生活情况(存活数)植物生活情况(存活数)水质(目测清澈程度)备注第1天102第3天82+第5天52+生态瓶内壁上出现少量绿藻(4)生态瓶中放置的材料有植物、小动物、水等,如要探究植物的作用,在作为对照组的瓶中,不需要放置的材料是该对照瓶的观察项目有(写出1项即可),记录水质变化的方法可以是15如图为一个池塘的生态系统,池塘内有水草、浮萍、水绵、鱼、虾等生物(1)在此生态系统中,消费者是在该生态系统中,没有画出的生物成分是(2)鱼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能量沿食物链和传递(3)如向池塘中投放一些鲶鱼(肉食性),则在一段时间内,池塘中绿色植物的数量将会如果后来该生态系统受到农药ddt的污染,那么体内积存ddt最多的生物是(4)一段时间后,该池塘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又会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5)该生态系统能量和有机物都来源于生产者的作用16前些年,我国西部的一些地区由于急于发展,过度开采资源,超载放牧牲畜,使得草原植被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引起了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现在,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西部地区面临的最紧迫、最现实的问题以下图一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1)该生态系统中有条食物链最短的一条是(2)在牧草鼠狐狸鹰这条食物链中,获得能量最少的生物是(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草原生态系统比森林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弱的原因是(4)草原生态系统具有能力如果草原生态系统超载放牧、鼠害、虫害的影响而出现荒漠化,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这种现象属于(5)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的各生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相对含量,请分析当乙的数量减少时,受到危害最严重的生物是a甲 b丙 c丁17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回答:(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草属于,兔、鼠、鹰等动物属于如图未画出的生态系统饿组成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2)该图中共有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彼此交错构成(3)位于食物链中第二环节的生物通常是(填“植食性”或“肉食性”)动物(4)如果该环境中鹰大量减少,在一段时间内蛇的数量将会蛇和鹰除了捕食关系外还有关系(5)如果在草上喷洒ddt(ddt难以分解,会随着食物链在各营养级生物体内积累),那么体内积累ddt最多的生物会是该生态系统在没有人干扰的情况下,生物的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这是通过生态系统的来实现的18如图分别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和某条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能量比较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一)图的食物网由条食物链组成,鹰在该食物网中位于第营养级(2)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一)图中缺少的成分有(3)此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如果(二)图表示“禾谷类兔鹰”这条食物链中各营养级所含能量,则图中的甲对应的生物是(4)由于工厂废物的排放,导致该生态系统受到有害物质镉污染,(一)图中体内有害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5)禾谷类植物遭受了蚜虫的危害,农业部门提出两种方案进行防治:第一种方案是喷洒高效农药;第二种方案是放养蚜虫天敌七星瓢虫你认为哪种方案更有利于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你的理由是19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食物网中有条食物链,试写出一条包含猫头鹰的最短食(2)图中鼠在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青蛙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营养级;该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是(3)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特点:20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1)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2)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草原生态系统,除了图中所示的组成成分外,还应包括和部分(3)该食物网中有条食物链(4)在草原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最终来源于(5)若狐、蛇被大量捕杀,则在一定时期内,鼠和兔的数量会21凯巴森林中生活着黑尾鹿、狼等动物为了发展野生鹿群,1906年人们开始捕杀以黑尾鹿为食的狼,结果种数量变化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1)把上述生物所构成物链补充完整:狼(2)大肆捕杀狼之前,鹿生活在一个相对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的所占的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大肆捕杀狼之后,鹿群数量先是因狼群数量的骤减而,后则因植被的而减少(3)通过上述事例,我们可以看出:自然状态下的生态系统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是因为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能力,人们应尊重生态规律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因为动物在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22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1)若作为生态系统,图中缺少的成分有(2)写出该网中能量利用率最高的一条食物链(3)若不考虑人为干扰,该生态系统中动物的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其原因是三、解答题(共2小题)23图一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二是某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所含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成分和(2)“草鼠猫头鹰”是图一所示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若图二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这条食物链的三个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则丙对应的生物是(3)若图一中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则草的数量会,从而影响生态平衡24如图,是农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请回答有关问题:(1)要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需要添加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及(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进行的(3)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粽子的主要成分是糯米,糯米的营养成分来自水稻种子的(4)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上下曾经开展过剿灭麻雀运动,原因是麻雀会啄食农作物子实,结果消灭麻雀后农作物产量不升反降由此可见动物在维持中起重要作用(5)灌溉条件良好的地区,夏天天气越是晴好,光照越强,水稻的产量就越高;越是阴雨连绵,光照越弱,水稻的产量就越低根据上述事实,请你就光照与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提出一个探究的问题你的问题是2015-2016学年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7单元第20章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同步测试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1若人类对两食物网中的鼠大量捕杀,则受到影响最严重的生态系统是()a甲生态系统b乙生态系统c甲、乙两生态系统受影响程度相同d无法判断解: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这种能力就越强,反之,就越弱; 由图分析可知,甲图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少,乙图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多若人类对两食物网中的鼠大量捕杀,受影响最大的是以鼠为食的消费者甲图中蛇、猫头鹰都吃鼠,生物种类少,因此,受影响最大乙图中蛇、猫头鹰吃鼠外,还以吃虫的鸟、兔为食物,生物种类多,因此,受影响相对小一些故受到影响最严重的生态系统是甲生态系统故选:a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知识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一条食物链d当外界干扰超出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就会受到破坏解答:a、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植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a错误;b、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只有生物部分,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错误;c、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只有消费者,无生产者,不能构成一条食物链,c错误;d、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变化的,又是相对稳定的,总会因系统中某一部分先发生改变,引起不平衡,然后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其又进入新的平衡状态正是这种从平衡到不平衡到又建立新的平衡的反复过程,推动了生态系统整体和各组成部分的发展与进化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这种变化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打破平衡,破坏生态平衡的稳定性使生态系统崩溃,d正确故选:d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片森林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微生物构成了森林生态系统b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c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是恒定不变的d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大于人类的破坏能力解:a、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片森林中所有动物、植物、微生物,只有生物部分,缺少非生物部分,因此不能构成生态系统,a不符合题意;b、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了流动的,b符合题意;c、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因此各种生物的数量是相对稳定的不是恒定不变的,c不符合题意;d、生态系统具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一种生物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是往往就会破坏生态平衡,甚至造成生态灾难,d不符合题意故选:b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一个生态系统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是固定不变的b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c一片森林、一块草地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d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且这种能力是无限的解:a、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所以“在一个生态系统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是错误的,a错误;b、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错误;c、一片森林和一块草地,即包括了森林(草地)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c正确;d、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叫生态平衡,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而这种能力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所限制,因此,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d错误故选:c5下列选项中的事物可能是我们在中央台人与自然栏目中看到过的,其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非洲大草原上一群数以千计的野牛b从吉林省查干湖冬捕活动中捞上来的所有种类的鱼c我国最早建立的鼎湖山自然保护区d解放军修建在高寒地带的蔬菜大棚内生长茂盛的黄瓜和西红柿解:a、非洲大草原上一群数以千计的野牛只有生物部分,没有非生物部分,因此非洲大草原上一群数以千计的野牛不属于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b、从吉林省查干湖冬捕活动中捞上来的所有种类的鱼,也只有生物部分,没有非生物部分,不能构成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c、我国最早建立的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既有生物部分,又有非生物部分,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符合题意;d、解放军修建在高寒地带的蔬菜大棚内生长茂盛的黄瓜和西红柿,只有生物部分,没有非物部分,不能构成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故选:c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般说来,一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少的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b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少的生态系统越容易被破坏c有害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富集d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力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解:a、一个生态系统中,在输入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大约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动到下一个营养级,营养级别越低,得到的能量越多,生物数量越多;营养级别越高,得到的能量越少,生物数量越少如食物链:绿色植物植食动物肉食动物中,由前往后,营养级别依次升高,最低的是绿色植物,最高的是肉食动物因此数量最多的是绿色植物,数量最少的生物是以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a错误;b、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这种能力就越强,反之,就越弱所以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少的生态系统越容易被破坏,b正确;c、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重金属等)在食物链中随着营养级别的增高有富集现象,营养级别越高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高,c正确;d、在生态系统中,如食物链:草兔鹰,兔吃草,草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进入了兔的体内,鹰吃兔,兔体内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到了鹰的体内因此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d正确故选:a7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a草蚱蜢食虫鸟蛇鹰b草蚱蜢食虫鸟蛇鹰细菌c草蚱蜢食虫鸟蛇鹰d蚱蜢食虫鸟蛇鹰解: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构成链条它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其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一直到最高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a、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一直到最高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指向捕食者符合食物链的写法;b、食物链描述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间的食物关系,而此选项中有细菌,细菌是分解者不符合食物链的概念和写法;c、写食物链的时候,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而此链条的箭头指向了被捕食者故此选项不正确;d、食物链的起点应该是生产者,但此链条不是,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8如图表示一个受到重金属汞污染的稻田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b鸟和青蛙之间是竞争关系c稻田中的各种昆虫构成一个种群d体内积累汞最多的是水稻解:a图中共有两条食物链,分别是:水稻昆虫青蛙;水稻昆虫鸟故a的说法不正确b鸟和青蛙均以昆虫为食,鸟和青蛙之间是竞争关系,故b的说法正确c稻田中的各种昆虫构成多个不同种群,故c的说法不正确d营养级别越高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水稻的营养级别最低,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少,鸟和青蛙的级别最高,所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故d的说法不正确故选:b9下表是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分析下列哪一条食物链可能是正确的()生物种类abcde单位体积农药含量(毫克)0.0450.0240.0020.1490.009aabcdebedcbacdabecdcebad解: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逐级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营养级别越低,有害物质含量越少表格中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由少到多依次是c0.002、e0.009、b0.024、a0.045、d0.149因此食物链可能是正确的是:cebad故选:d10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解释错误的是()a螳螂和黄雀是肉食性动物b蝉、螳螂和黄雀都是消费者c该生态系统中的三种动物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建立营养联系d“蝉螳螂黄雀”是生态系统中完整的一条食物链解:a、螳螂捕食蝉,黄雀捕食螳螂,因此都是肉食性动物,故不符合题意;b、蝉、螳螂和黄雀,它们都是动物,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的有机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故不符合题意;c、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因此,该生态系统中的三种动物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建立营养联系:植物蝉螳螂黄雀故不符合题意;d、蝉是动物属于消费者,食物链的起点必须是生产者,正确的食物链是:植物蝉螳螂黄雀,故符合题意故选d11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食物网中共有四条食物链b如果鹰的数量突然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草的数量会减少c该生物系统组成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d若此生态系统受到汞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累汞最多的生物是鹰解:a、由图可知,图中的食物网有四条食物链:草兔鹰;草鼠鹰;草鼠蛇鹰;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故a正确b、由a中的食物链可知,如果鹰的数量突然大量减少,其捕食的兔、鼠和蛇因天敌减少而增加,它们吃的草也就更多了,则短时间内草的数量减少故b正确c、生态系统由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食物网中含有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要构成生态系统,还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故c错误d、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网)的最高级消费者在该食物网中,鹰所处的营养级最高,所以,体内积累汞最多的生物是鹰故d错误故选:c12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甲戊代表五种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食物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为各条食物链的起点b该食物网中有三条食物链c生物丙获得的能量等于生物乙和丁获得的能量之和d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强该系统的稳定性解:a食物链是从生产者开始的,箭头指向消费者,由图可知该食物网的生产者是戊a选项不符合题意b、计算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先从生产者开始算有有几个分支,再分别算出每个分支有几条,最后求出每个分支上的条数的和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由图可知,图中的食物网的三条食物链分别是:戊甲丁丙;戊乙丁丙;戊乙丙b选项符合题意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是沿食物链流动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生物丙获得的能量小于于生物乙和丁获得的能量之和c选项不符合题意d、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会破坏该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不可增强该系统的稳定性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共10小题)13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对某农田生态系统进行了调查分析,并绘出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1)此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有5条食物链(2)请写出蛇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农作物鼠蛇(3)夏季,农民经常在农田里除草、灭虫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农作物(4)收获季节,人们往往在农田焚烧农作物的秸秆,这样做很不科学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向有关部门建议,要遵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进行无废料生产,该生产模式应该是将农作物秸秆作饲料喂牲畜,让牲畜粪便进入沼气池,再将发酵产生的沼气作燃料,沼气池中的沼渣做肥料(5)该生态系统容易遭到破坏的原因是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差解:(1)此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有五条食物链,分别是:农作物鼠蛇,农作物昆虫蜘蛛鸟,农作物昆虫蜘蛛青蛙蛇,农作物昆虫青蛙蛇,农作物昆虫鸟(2)该食物网中蛇占有第三、四、五营养级3个营养级 根据能量流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一条食物链的营养级越少,所获得的能量越多,因此该食物网中蛇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农作物鼠蛇(3)夏季,农民经常在农田里除草、灭虫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农作物(4)收获季节,人们往往在农田焚烧农作物的秸秆,这样做很不科学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向有关部门建议,要遵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进行无废料生产,该生产模式应该是将农作物秸秆作饲料喂牲畜,让牲畜粪便进入沼气池,再将发酵产生的沼气作燃料,沼气池中的沼渣做肥料(其他合理答案也可)(5)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的能力就越强,反之,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该生态系统容易遭到破坏的原因是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差故答案为:(1)5;(2)农作物鼠蛇;(3)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农作物;(4)将农作物秸秆作饲料喂牲畜,让牲畜粪便进入沼气池,再将发酵产生的沼气作燃料,沼气池中的沼渣做肥料(其他合理答案也可);(5)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差14为了探究某一因子改变对生态瓶的影响,某同学制作了一个生态瓶(如图)请回答:(1)该生态瓶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水分等(2)该生态瓶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光能,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能量流动的特点使单向流动、逐级递减(3)在观察记录生态瓶的变化时,该同学的记录情况如下表表中所示第3天,生态瓶中有小鱼死亡,可能的原因有氧气量减少(写出1项即可)项目天数小动物生活情况(存活数)植物生活情况(存活数)水质(目测清澈程度)备注第1天102第3天82+第5天52+生态瓶内壁上出现少量绿藻(4)生态瓶中放置的材料有植物、小动物、水等,如要探究植物的作用,在作为对照组的瓶中,不需要放置的材料是植物该对照瓶的观察项目有小动物的存活情况(写出1项即可),记录水质变化的方法可以是目测解:(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和温度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该生态瓶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水分等(2)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所以最低营养级生物(水草)含有的能量最多;该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光能,其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3)在观察记录生态瓶的变化时,该同学的记录情况,从表中所示第3天,生态瓶中有小鱼死亡,可能的原因水质清澈程度较差,氧气量减少(4)生态瓶中放置的材料有植物、小动物、水等,如要探究植物的作用,在作为对照组的瓶中,其变量应该是植物,不需要放置的材料是植物,观察不放置植物瓶内水质的变化和小动物的存活情况等,并与放置植物的瓶内对比,记录水质变化的方法可以是目测清澈程度故答案为:(1)阳光;水分;(2)光能;单向流动、逐级递减;(3)氧气量减少;(4)植物;小动物的存活情况;目测15如图为一个池塘的生态系统,池塘内有水草、浮萍、水绵、鱼、虾等生物(1)在此生态系统中,消费者是鱼、虾在该生态系统中,没有画出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2)鱼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阳光,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3)如向池塘中投放一些鲶鱼(肉食性),则在一段时间内,池塘中绿色植物的数量将会增加如果后来该生态系统受到农药ddt的污染,那么体内积存ddt最多的生物是鲶鱼(4)一段时间后,该池塘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又会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5)该生态系统能量和有机物都来源于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解:(1)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图中水草、浮萍、水绵 属于植物为生产者,鱼、虾 是动物为消费者,所以还缺少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2)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3)如果有人向池塘中投放了一些鲶鱼(肉食性的鱼类),短时间内池塘中的小鱼虾的数量会因捕食者鲶鱼增加而减少,则池塘中绿色植物的数量将会因小鱼和虾的数量的减少而增多在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高生物(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富集)在该生态系统中,鲶鱼的营养级最高,则它的体内ddt含量最多(4)一段时间后,该池塘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又会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5)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有机物和能量来源故答案为:(1)鱼、虾; 分解者(2)阳光; 食物网(3)增加; 鲶鱼(4)自动调节(5)光合16前些年,我国西部的一些地区由于急于发展,过度开采资源,超载放牧牲畜,使得草原植被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引起了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现在,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西部地区面临的最紧迫、最现实的问题以下图一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1)该生态系统中有4条食物链最短的一条是牧草鼠鹰(2)在牧草鼠狐狸鹰这条食物链中,获得能量最少的生物是鹰(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草原生态系统比森林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弱的原因是结构简单,生物种类较少(4)草原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如果草原生态系统超载放牧、鼠害、虫害的影响而出现荒漠化,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这种现象属于生物影响环境(5)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的各生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相对含量,请分析当乙的数量减少时,受到危害最严重的生物是ca甲 b丙 c丁解:(1)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在食物链中,生产者是最基础的环节,不体现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其图中可以发现4条食物链:牧草人工放养的牲畜人牧草昆虫食虫鸟鹰牧草鼠鹰牧草鼠狐狸鹰其中最短的是牧草鼠鹰(2)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所以在一个生态系统内,营养级越高其生物的数量就越少所以获得能量最少的应该是鹰(3)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大有小,这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因此草原生态系统比森林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弱的原因是结构简单,生物种类较少(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是人类活动的日益加剧正在影响着自然界中各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致出现了全球性的环境危机,这些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现象(5)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都是有限的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发生相应的变化根据图二所示,其食物链丁乙甲丙中的乙数量减少时,丁由于丁失去食物,数量会急剧减少故答案为:(1)4;牧草鼠鹰;(2)鹰;(3)结构简单(或生物种类较少);(4)自动调节;生物影响环境;(5)c17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回答:(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草属于生产者,兔、鼠、鹰等动物属于消费者如图未画出的生态系统饿组成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2)该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彼此交错构成食物网(3)位于食物链中第二环节的生物通常是植食性(填“植食性”或“肉食性”)动物(4)如果该环境中鹰大量减少,在一段时间内蛇的数量将会增多蛇和鹰除了捕食关系外还有竞争关系(5)如果在草上喷洒ddt(ddt难以分解,会随着食物链在各营养级生物体内积累),那么体内积累ddt最多的生物会是鹰该生态系统在没有人干扰的情况下,生物的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这是通过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来实现的解:(1)草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草属于生产者兔、鼠、鹰等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草为食,因此兔、鼠、鹰等动物属于消费者如图未画出的生态系统饿组成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细菌、真菌)(2)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图中食物链有: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共5条这些食物链彼此交错构成食物网(3)位于食物链中第二环节的生物通常是植食性动物如鼠、兔等(4)如果该环境中鹰大量减少,在一段时间内蛇的数量因捕食者鹰大量减少而增多 鹰吃蛇是为了获取食物,因此蛇和鹰是捕食关系;蛇和鹰相互争夺食物鼠,因此还有竞争关系所以蛇和鹰除了捕食关系外还有竞争关系(5)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图中营养级最高的生物是鹰所以,如果在草上喷洒ddt(ddt难以分解,会随着食物链在各营养级生物体内积累),那么体内积累ddt最多的生物会是鹰 该生态系统在没有人干扰的情况下,生物的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这是通过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来实现的如果,人类的干扰超过了这种能力,生态平衡就会受到破坏故答案为:(1)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5;食物网;(3)植食性; (4)增多;竞争;(5)鹰;自动调节能力18如图分别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和某条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能量比较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一)图的食物网由3条食物链组成,鹰在该食物网中位于第3、4营养级(2)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一)图中缺少的成分有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3)此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禾谷类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如果(二)图表示“禾谷类兔鹰”这条食物链中各营养级所含能量,则图中的甲对应的生物是兔(4)由于工厂废物的排放,导致该生态系统受到有害物质镉污染,(一)图中体内有害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鹰(5)禾谷类植物遭受了蚜虫的危害,农业部门提出两种方案进行防治:第一种方案是喷洒高效农药;第二种方案是放养蚜虫天敌七星瓢虫你认为哪种方案更有利于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第二种方案你的理由是喷洒农药杀死蚜虫和蚜虫的天敌,使生物种类减少,破坏生态平衡,污染环境(或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大生态系统越稳定)解:(1)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和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图中的食物链有:禾谷类昆虫食虫鸟鹰、禾谷类吃草籽的鸟鹰、禾谷类兔鹰,因此图的食物网由3条食物链组成鹰在“食物链禾谷类昆虫食虫鸟鹰”中是第4营养级,在食物链“禾谷类吃草籽的鸟鹰,或禾谷类兔鹰”中是第3营养级,所以鹰在该食物网中位于第3、4营养级(2)图(一)中禾谷类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因此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一)图中缺少的成分有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3)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禾谷类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在“禾谷类兔鹰”这条食物链中各营养级所含能量从多到少依次是禾谷类、兔、鹰如果(二)图表示“禾谷类兔鹰”这条食物链中各营养级所含能量,则图中的甲对应的生物是兔(4)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一)图中营养级最高的生物是鹰所以由于工厂废物的排放,导致该生态系统受到有害物质镉污染,(一)图中体内有害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鹰(5)生物防治不污染环境,因此第二种方案“放养蚜虫天敌七星瓢虫”更有利于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理由是喷洒农药杀死蚜虫和蚜虫的天敌,使生物种类减少,破坏生态平衡,污染环境故答案为:(1)3;3、4; (2)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3)禾谷类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兔(4)鹰 (5)第二种方案;喷洒农药杀死蚜虫和蚜虫的天敌,使生物种类减少,破坏生态平衡,污染环境(或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大生态系统越稳定)19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食物网中有4条食物链,试写出一条包含猫头鹰的最短食草鼠猫头鹰(2)图中鼠在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初级消费者;青蛙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三营养级;该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是草(3)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解:(1)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图中食物链有:草鼠猫头鹰、草鼠蛇猫头鹰、草食草昆虫吃虫的鸟猫头鹰、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所以该食物网中有4条食物链营养级越少食物链越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猫头鹰(2)鼠是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地以草为食,因此图中鼠在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初级消费者;在食物链“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中,青蛙吃初级消费者食草昆虫,因此青蛙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三营养级;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该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是草(3)由于生物的呼吸作用散失能量以及能量流入分解者一部分,因此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故答案为:(1)4;草鼠猫头鹰;(2)初级消费者;第三;草;(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20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1)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草(2)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草原生态系统,除了图中所示的组成成分外,还应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3)该食物网中有3条食物链(4)在草原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5)若狐、蛇被大量捕杀,则在一定时期内,鼠和兔的数量会先增加后减少解:(1)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组成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草,消费者是鼠、兔、蛇、狐(2)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草原生态系统,除了图中所示的组成成分外,还应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3)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状关系,该生态系统中共有3条食物链,分别是草鼠狐,草鼠蛇,草兔狐(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在草原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5)如果狐、蛇被大量捕杀,在一定时期内,鼠和兔的数量增加,他们数量增加导致草的数量减少,因而他们又会因为缺少食物数量减少所以鼠和兔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故答案为:(6分) (1)草 (2)分解者;非生物 (3)3(4)太阳能 (5)先增加后减少21凯巴森林中生活着黑尾鹿、狼等动物为了发展野生鹿群,1906年人们开始捕杀以黑尾鹿为食的狼,结果种数量变化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1)把上述生物所构成物链补充完整:草黑尾鹿狼(2)大肆捕杀狼之前,鹿生活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的所占的比例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大肆捕杀狼之后,鹿群数量先是因狼群数量的骤减而增多,后则因植被的减少而减少(3)通过上述事例,我们可以看出:自然状态下的生态系统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是因为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人们应尊重生态规律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因为动物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中起着重要作用解:(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在凯巴森林中存在一条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