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3.1.1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课时训练 鲁科版必修2.doc_第1页
高中化学 3.1.1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课时训练 鲁科版必修2.doc_第2页
高中化学 3.1.1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课时训练 鲁科版必修2.doc_第3页
高中化学 3.1.1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课时训练 鲁科版必修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1.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碳酸b.汽油c.蔗糖d.合成纤维解析:碳酸中虽含有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属于无机物。答案:a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机物一定不具备无机物的性质b.有机物之间的反应,一般比较复杂,反应速率较慢,且常伴有副反应发生c.有机物和无机物之间是不可能相互转化的d.所有有机化合物均易燃烧解析:虽然有机物与无机物性质差别较大,但有些有机物也具有某些无机物的性质,如乙酸具有酸性等,故a错误;有机物之间的反应一般比较复杂,副反应多,反应速率慢,故b正确;有机物和无机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如大多数有机物燃烧生成co2和h2o,而co2和h2o在光合作用下可生成有机物等,故c错误;大多数有机化合物易燃烧,但也有例外,如ccl4可用作灭火剂,故d错误。答案:b3.下列关于甲烷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所以甲烷不能被氧化b.甲烷可以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因此可以使氯水退色c.甲烷能够燃烧,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因此是矿井安全的重要威胁之一d.将甲烷与氯气以体积比为11的比例混合,光照条件下就可得到比较纯净的ch3cl解析:甲烷燃烧时是被氧气氧化,a错;甲烷能和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但不能和氯水反应,b错;甲烷与氯气反应是连锁反应,多种产物共存,d错。答案:c4.等体积的甲烷与氯气混合于一集气瓶中,加盖玻璃片后置于光亮处,下列有关此实验的现象和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瓶中气体的黄绿色变浅b.瓶内壁有油状液滴生成c.生成物只有ch3cl和hcld.此反应的生成物是ch3cl、ch2cl2、chcl3、ccl4和hcl的混合物解析: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瓶中气体的黄绿色变浅甚至消失,a正确;生成的产物中ch2cl2、chcl3、ccl4都为油状液体,b正确;该反应是一种连锁反应,不会停留在某一步,等体积甲烷与氯气混合的产物为ch3cl、ch2cl2、chcl3、ccl4和hcl的混合物,d正确。答案:c5.为验证甲烷分子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将其燃烧产物通过浓硫酸;澄清石灰水;无水硫酸铜。正确的顺序是()a.b.c.d.解析:甲烷的燃烧产物为co2和h2o,验证co2用澄清石灰水,验证h2o用无水硫酸铜。如先验证co2会带出水蒸气,干扰h2o的验证。因此应先验证h2o,再验证co2。答案:d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情况下,甲烷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不起反应b.甲烷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能被任何氧化剂氧化c.甲烷与氯气反应无论生成ch3cl、ch2cl2、chcl3还是ccl4,都属于取代反应d.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解析:ch4的性质比较稳定,通常情况下,不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反应,而不是不能被任何氧化剂氧化,a正确,b错误;ch4在光照条件下与cl2发生取代反应,可生成四种有机产物,它们是ch3cl、ch2cl2、chcl3和ccl4,故c正确;甲烷分子中的4个h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上,d正确。答案:b7.关于取代反应和置换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取代反应和置换反应一定都有单质生成b.取代反应和置换反应一定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取代反应大多是可逆的,反应速率慢,而置换反应一般是单向进行的,反应速率快d.取代反应和置换反应的产物都是唯一的,不会有多种产物并存的现象解析:取代反应中替换的原子或原子团的电性相同时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电性相反时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取代反应是逐步进行的,因而生成物中可能会存在多种取代产物共存的现象。答案:c8.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足够长时间后,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气体是()co、o2cl2、ch4no2、o2n2、h2a.b.c.d.解析: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说明集气瓶内气体压强在滴加水后必须减小。甲烷和氯气会发生ch4+cl2ch3cl+hcl等多步取代反应,且hcl极易溶于水,压强减小;4no2+o2+2h2o4hno3,压强减小。在此状况下不反应。答案:d9.有石油的地方一般有天然气存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结合甲烷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甲烷能够燃烧,点燃甲烷前必须,甲烷燃烧时火焰呈色,甲烷不完全燃烧时的产物有,其中是厨房气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2)甲烷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选填“能”或“不能”)。(3)甲烷能与氯气在条件下发生一系列的反应(填反应类型),写出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析:点燃甲烷前必须要验纯,甲烷不完全燃烧时的产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一氧化碳可造成厨房气体污染,甲烷与氯气发生的反应是典型的取代反应。答案:(1)验纯淡蓝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一氧化碳(2)不能(3)光照取代ch4+cl2ch3cl+hcl10.将75 ml的ch4、h2、co混合后与200 ml o2混合点燃,经充分反应并干燥,体积减小100 ml,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碱溶液,还剩125 ml气体。(上述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1)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填“能”或“不能”)(2)总体积减小100 ml后,所得气体是,其体积是。(3)共生成co2 ml,最后剩余的125 ml气体是。(4)原混合气中有ch4 ml,h2 ml,co ml。解析:(1)ch4+2o2co2+2h2o,2h2+o22h2o,2co+o22co2。利用极限法,同体积的ch4、h2、co相比较,ch4燃烧消耗o2最多。假设75 ml气体都是ch4,消耗o2的体积为150 ml200 ml,所以能完全燃烧。(2)剩余的气体是co2和o2,其体积为200 ml+75 ml-100 ml=175 ml。(3)co2被碱溶液吸收,剩余的125 ml气体是o2,v(co2)=175 ml-125 ml=50 ml。(4)由碳原子守恒可知,v(co2)=v(ch4)+v(co)=50 ml,所以v(h2)=75 ml-50 ml=25 ml。2h2+o22h2o(75-50) ml12.5 ml所以ch4、co消耗氧气的体积为200 ml-125 ml-12.5 ml=62.5 ml。ch4+2o2co2+2h2o,2co+o22co2。所以2v(ch4)+v(co)=62.5 ml。联立式,解得故原混合气体中有ch4 25 ml,h2 25 ml,co 25 ml。答案:(1)能(2)co2和o2175 ml(3)50o2(4)25252511.将装有甲烷和氯气混合气体的三个集气瓶,用玻璃片把瓶口盖好后,分别做如下处理,各有怎样的现象发生?(1)置于黑暗处。(2)将点燃的镁条靠近集气瓶外壁。(3)放在光亮的教室里一段时间后。(4)甲烷和氯气发生的一系列反应都是反应(填反应类型),有机产物中常用作有机溶剂的是,可用作灭火剂的是。(5)若0.5 mol甲烷和氯气完全发生反应,并生成相同物质的量的四种有机产物,则需氯气的物质的量是 mol。解析:将混合气体(ch4与cl2)置于黑暗处,由于两者反应是在光照下进行的,因而在黑暗处不会发生反应;将点燃的镁条靠近集气瓶,因光太强烈,反应较快,能发生爆炸;放于光亮的教室里,反应较平缓地发生,气体黄绿色渐渐变浅甚至退去,瓶壁上出现油状液滴。该类有机反应是典型的取代反应,其产物中有机物共四种,常作有机溶剂的是chcl3、ccl4,作灭火剂的是ccl4。ch4与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四种有机产物ch3cl、ch2cl2、chcl3、ccl4,根据碳元素守恒,四种有机产物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各为 mol=0.125 mol,根据取代反应的特点,每个ch4分子中1个氢原子被取代时均消耗1个cl2分子,则需要cl2的物质的量等于有机物中氯原子物质的量,即0.125 mol(1+2+3+4)=1.25 mol。答案:(1)无明显现象(2)发生爆炸(3)黄绿色逐渐变浅,甚至消失,瓶壁上出现油状液滴(4)取代chcl3、ccl4ccl4(5)1.2512.利用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制取副产品盐酸的设想在工业上已成为现实。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上述过程,其设计的模拟装置如下:根据设计要求回答:(1)b装置有三种功能:控制气流速度;均匀混合气体;。(2)d装置的石棉中均匀混有ki粉末,其作用是。(3)在c装置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光照射,发现硬质玻璃管内壁有黑色小颗粒产生,写出置换出黑色小颗粒的化学方程式。(4)e装置除生成盐酸外,还含有机物,从e中分离出盐酸的最佳方法为。该装置还有缺陷,原因是没有进行尾气处理,其尾气主要成分为(填编号)。a.ch4b.ch3clc.ch2cl2d.chcl3e.ccl4解析:(1)b装置的三个作用为:控制气流速度从而达到合适的反应比例;均匀混合气体,便于后续实验;干燥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