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5.4走向整体的世界练习 人民版必修2.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5.4走向整体的世界练习 人民版必修2.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5.4走向整体的世界练习 人民版必修2.doc_第3页
高中历史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5.4走向整体的世界练习 人民版必修2.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走向整体的世界一、选择题1.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电力的广泛应用,列宁指出:“电力工业最能代表最新技术成就,代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的一个工业部门。”对此理解最确切的是()a.电气产品发明层出不穷b.电力方便了人们的生活c.此后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d.电的发明及其广泛应用有着巨大的作用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电力工业的重要性,只有d项最符合题意,a、b、c三项是d项的一种表现。答案:d2.在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上,璀璨耀眼的展览场馆和高耸入云的建筑物成为新亮点。为此提供物质基础的是()a.电力与蒸汽b.电力与钢铁c.蒸汽与煤炭d.煤炭与钢铁解析:1900年巴黎世博会上主要展出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电力与钢铁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b项符合题意。答案:b3.1882年,在德国的人口调查统计表格中没有电力工业工人一栏;1895年,德国电力工业工人就有25 000人,到19061907年更达到107 000人。这一现象说明()a.人口调查的渐趋细化和准确b.电力能源逐渐取代蒸汽动力c.电力工业发展成为新兴产业d.电力工业工人就业比例不断增长解析:电的广泛应用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材料无法体现“人口调查的渐趋细化和准确”,排除a项;电力能源出现后没有取代蒸汽动力,而是两种能源并存,故排除b项;电力工业工人数量不断增多,但不能因此就说明“电力工业工人就业比例不断增长”,因为材料没有可比性,故排除d项。答案:c4.在19世纪末,世界石油产量猛增。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垄断资本主义对外掠夺的需要b.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d.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解析:内燃机发明后被装到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上,导致世界石油产量猛增。故选d项。答案:d5.我们习惯上把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机械特色不同b.通讯工具不同c.主要动力不同d.交通工具不同解析:“蒸汽时代”的标志是蒸汽机的改良和使用,而“电气时代”的标志是电的发明和使用,因此划分不同时代的依据是动力的不同。答案:c6.从三聚氰胺事件的重击、瘦肉精事件的炸雷、上海染色馒头的喧闹,到如今的塑化剂事件,食品安全问题已然成为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而这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背后都有化学添加剂的阴影。这类问题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a.新航路开辟b.工业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d.第三次科技革命解析:本题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题目中“化学添加剂”起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化工产业的发展,故选c项。答案:c7.“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在世界近代史上,这一转折发生在()a.17世纪早期b.18世纪末期c.19世纪早期d.19世纪末期解析: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的崛起,时间应该是19世纪末期,故选d项。答案:d8.观察下图,a、b、c、d四条曲线代表的是四个国家的世界制造业产值,这四个国家分别是()a.中国、美国、英国、德国b.中国、英国、德国、美国c.英国、德国、中国、美国d.中国、英国、美国、德国解析:联系教材知识可知,英国在19世纪中期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古代手工业长期领先世界,美国和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赶超英国。由此判断a、b、c、d分别代表中国、英国、美国、德国。正确答案为d项。答案:d9.“引起我们注意的还不仅是资本数额的巨大同时还有消除竞争,用有计划的生产组织代替资本主义生产中占统治地位的无政府状态。”材料作者的意图是()a.用工厂代替手工工场b.用手工工场代替家庭手工业c.用垄断组织代替工厂d.用电力代替蒸汽机答案:c10.资本主义经济的鼻祖亚当斯密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在经过了几百年风霜雪雨的洗礼后,他理想中的经济自由化竟然在现实中会遭遇如此的“异化”。这种“异化”在19世纪晚期表现为()a.资本主义经济完全实现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b.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垄断现象c.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干预经济d.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推行福利政策解析: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答案:b11.恩格斯说:“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这段话表明恩格斯认为19世纪晚期出现的垄断组织的实质是()a.资本主义的本质正在改变b.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全面实施计划经济c.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局部调整d.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发生了变化解析:垄断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使之进一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答案:c12.某种经济现象既有“能节制生产,毋使有羡不足”的优点,又有“独占一业,莫之与竞,则生产技术之改良进步将中止”的缺点。这种经济现象是()a.欧洲早期工场手工业b.工业革命后出现的机器大工业c.新型生产组织形式公司制形成d.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垄断组织解析:19世纪末,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使资本主义的生产组织形式发生变化,垄断组织产生。这种组织形式虽然能够避免无序竞争,但因其垄断某一行业而使得正常竞争受到限制,故不利于生产技术的改进。答案为d项。答案:d13.欧洲的海上霸权和大西洋与太平洋航路的开通,在世界历史上创造出了一种新的世界经济体系西欧以外的地区与世界体系之间联系得越来越紧密了,但这种联系是建立在严格的依附关系基础上的这种新的国际关系有着高度的持久性。下列对“新的世界经济体系”理解正确的是()a.欧洲列强不断争夺海外殖民地,具有明显的扩张性b.各国之间平等互利c.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均衡发展d.各国之间独立发展,互不干扰答案:a14.20世纪初,美国华尔街开始流行这样一段对话:老师问学生:是谁创造了世界?学生回答:是上帝在公元前4004年创造了世界,但在1901年,世界又被摩根先生(美国著名财团的创始人)重组了一回。对该材料最准确的理解是()a.反映了上帝创世说b.肯定了摩根先生的功绩c.体现了大企业时代资本的深刻影响d.强调了美国的世界地位解析:从时间上看,这一时期是美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垄断资本的强大时期,出现了一些大企业,“世界又被摩根先生(美国著名财团的创始人)重组了一回”,形象地反映了大企业时代资本的深刻影响。答案:c15.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不管反动派怎样惋惜,资产阶级还是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这段话的正确含义是()a.资产阶级革命是历史的倒退b.民族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趋于消亡c.资本主义生产不需要民族基础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解析:抓住题目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及“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不难选出d项。答案:d二、非选择题16.从生活中寻找“历史”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按照下列提示,感受“生活中的工业文明”。步骤一:走进历史,感受历史发展的巨大变化(1)两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新的时代,分别是什么?(2)两次工业革命分别产生了哪些不同的后果?(要求从三个方面回答:生产力、社会关系、对世界市场的影响方面)步骤二:回归生活,感受生活中的“工业文明”(3)科技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们今天有哪些生活用品利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步骤三:学会反思,感悟社会生活的真谛(4)从工业革命以来的社会变化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解析:第(1)问结合两次科技革命的生产力发展特点回答。第(2)问工业革命的影响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世界市场形成角度进行组织答案。第(3)问结合现实生活经验进行回答。第(4)问属于开放型问题,结合科技与教育及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组织答案。参考答案:(1)蒸汽时代、电气时代。(2)生产力:工业革命使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各国逐渐朝工业化方向发展,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力的高速发展,重工业比重上升。社会关系:工业革命使近代两大对立阶级形成,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各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世界市场: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国际分工日益明显。(3)电灯、电话、电报、汽车等。(凡是采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技术成果且现在仍使用的都正确)(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或从创新、教育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17.中共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需借鉴历史经验教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极其恶劣的居住环境,不容忽视的大气污染,日益严峻的河流污染,这些对英国社会造成持久而深远的危害。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除了受工业化时期的技术制约以外,还与当时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漠视态度以及“自由放任”的工业化模式有关。刘金源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环境问题及其成因材料二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工人阶级提出了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要求,并将此作为自己的基本权利。值得注意的是,在工人阶级的这些要求中,实际上也包括改善公共卫生条件、消除环境污染等内容。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查德威克,在1842年发表了调查报告英国劳动人口卫生状况,用大量事实说明了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流行,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换来了环境的改善,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材料三下图显示了工业化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注: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末,是工业化初期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是工业化起飞阶段;从20世纪中期到20世纪末,是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后工业化阶段;20世纪末至今,是信息化阶段。(1)英国在工业化时期出现了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根据材料一分析其出现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治理生态环境的措施。(3)根据材料三,说明工业化以来环境质量变化的趋势,并分析这一变化趋势的原因。(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在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对当今中国有何启示。解析:本题考查对工业化带来影响的理解能力。第(1)问原因依据材料信息进行概括。第(2)问,从材料看除了政府立法之外,还有工人阶级以及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查德威克等各方面的努力。第(3)问从图中看出工业化初期到起飞阶段环境质量下降,后工业化阶段到信息化阶段环境质量上升;原因主要从两次工业革命和信息时代的情况分析。第(4)问从西方国家出现环境问题的原因以及采取措施中吸取教训和经验即可。参考答案:(1)原因:工业化时期的技术制约;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漠视;“自由放任”的工业化模式等。(2)措施:英国政府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