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练习 岳麓版必修1.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练习 岳麓版必修1.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练习 岳麓版必修1.doc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练习 岳麓版必修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第16课1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警告国民一文,指出“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这主要是针对()a帝国主义强租胶州湾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c日本强行占领山东省d日本逼迫清政府割让山东半岛【答案】b【解析】帝国主义强租胶州湾是在19世纪末,日本强行占领山东省是在一战期间,清政府在1912年已被推翻。2“山东又要似朝鲜,嗟我祖国,攘我主权,破我好河山。送我代表赴北京,质问大总统!保护我山东。”歌词反映的事件是()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 d一二九运动【答案】c【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维护山东主权。3“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此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应为()a义和团运动 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答案】d【解析】归还青岛主权,罢免国贼(指五四运动中罢免三个卖国贼的职务),与这些信息有关的事件只有五四运动。41919年5月7日,济南学生举行了国耻纪念大会,提出了“讨伐国贼”、“反对强权”等口号,对此口号理解全面的是()a反对北洋军阀 b反帝反封建c追求民主自由 d反对清政府【答案】b【解析】“讨伐国贼”体现了反封建,“反对强权”体现了反帝;a项不全面;c项与材料不符;清政府在1912年已结束对中国的统治,d项错误。5“三鸟害人,鸦、鸮、鸨;一群卖国,鹿、獐、螬。”这副对联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c国民大革命 d五卅运动【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鹿、獐、螬”指三个卖国贼陆宗舆、章宗祥、曹汝霖。6“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半腔热血存焉否乎?如有存也,请父告其子,姊告其妹毋忘此国耻纪念日。”这集中体现了五四运动的什么精神()a科学 b自由c民主 d爱国【答案】d【解析】依据“国耻”等信息可判断出。7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种“姿态”主要是指()a先进阶级政党的领导b反对君主专制c受十月革命的影响d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特点【答案】d【解析】与辛亥革命相比,五四运动具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特点。8山东是近代列强侵略的重点地区。下列事件与今天的山东省直接相关的是()鸦片战争 甲午战争辛丑条约签订 巴黎和会a bc d【答案】d【解析】山东是甲午战争的主战场之一,山东问题是巴黎和会讨论的主要议题之一,故选d项。920世纪初来中国访问的英国学者杜威在写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杜威提到的“政治改革运动”是指()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 d辛亥革命【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提供的情节来看,具有“孩子领导”、“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都参加等特征的历史事件只有五四运动。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胡绳武 金冲及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丰碑辛亥革命材料二“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摘自北京学生界全体宣言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为什么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2)材料二中“万国和会”指哪次会议?五四运动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果?(3)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作为救亡图存的探索,留给后人怎样的精神财富?【答案】(1)解放人们思想,激励人们探求救国道路,促进五四运动产生。(2)巴黎和会。罢免曹、陆、章三人职务;拒签和约;释放被捕学生。(3)爱国救亡,民主自由,文化启蒙,英勇斗争。(其它言之有理也可得分)11(2015菏泽)右图是一幅有关一战后一次国际性会议的漫画,这次会议的决议导致了中国哪次历史事件的爆发()a甲午中日战争b义和团运动c新文化运动 d五四爱国运动【答案】d【解析】图中信息体现了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的巴黎和会的情况,这一会议导致了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12历史长河的任何一个片段都不能割裂开来,否则无以看到历史发展的积厚流光。某班设计“五四运动”网页时,设置了“历史背景”“重要人物”“历史意义”三个链接。如果再添加一项新的链接,最合适的是()a学思之窗 b历史过程c学习检测 d综合实践【答案】b【解析】本题涉及到了研究性学习的知识,实际上考查到了历史概念的基本构成,一个历史概念应包括历史背景、历史过程、历史意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13下图是著名漫画家马星驰在1919年上海新闻报上发表的漫画民气一致之效果。对该漫画表述正确的是()a反映了民众团结的重要性 b体现了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运动 c褒扬了爱国学生的先锋队作用 d反映了五四运动中各阶层紧密联系共同抗日【答案】a【解析】这幅画的寓意是:广大人民集中力量,一起朝着三个卖国贼吹气,人民的“气力”集中在一起,把三个卖国贼吹的人仰马翻、四脚朝天,画家对卖国贼的痛恨、对人民团结力量的赞叹跃然于画上。赞扬的是人民的团结力量,并没有特指是学生。14(2015湛江)“当日本企图取代欧洲在中国的位置,如夺取德国在山东的权力时,它倒提高了中国的民族主义精神。”这次“民族主义精神”高涨带来的重要影响是()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b促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c动摇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统治根基d取得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所指相关事件是五四运动,这场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主力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选b项。15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近年来对五四运动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和细化,一些热点问题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取得很多新的研究成果,形成不少新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观点一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胡绳、雷颐、高力克等学者)(1)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试以五四运动的史实说明五四精神的具体表现。观点二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批判与选择之间存在矛盾,这种矛盾既是两个文化体系碰撞后的产物,又是新旧时代接触后的结果。(张宝明、欧阳哲生、刘雨等学者)(2)概述五四运动前“两个文化体系碰撞”的历程,指出新文化运动前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所持的态度。观点三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关于救国方略有三种观点:一是学术救国、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二是走俄国式革命道路;三是走政治改良道路。(叶青等学者)(3)道路抉择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利益最终选择了哪一条道路?选择的理由是什么?(4)在中华民族努力实现伟大复兴的今天,五四运动可以给我们以哪些启示?【答案】(1)反对巴黎和会将德国侵占中国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工人罢工、商人罢市;迫使北洋军阀政府拒签和约等。(只要史实正确即可)(2)历程:从维新思想到民主革命思想到民主、科学思想(新文化运动)。态度:全盘否定(反对旧道德;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道德)。(3)俄国式革命道路。理由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实践证明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4)发扬爱国(民主、科学)精神;继承传统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