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十单元 种群和群落 第1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课件.ppt_第1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十单元 种群和群落 第1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课件.ppt_第2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十单元 种群和群落 第1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课件.ppt_第3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十单元 种群和群落 第1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课件.ppt_第4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十单元 种群和群落 第1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单元种群和群落 第一讲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 1 种群 1 种群的概念 种群是指在一定的 同种生物的 2 对种群的理解 种群应具备 三同 与 一全 即 同一时间 同一 同一 全部个体 同一物种的生物常因 划分为不同种群 不同物种间则存在 2 种群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自然区域内 全部个体 地区 物种 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 衰退型 性别比例 出生率 1 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 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 3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年龄组成在一定程度上能 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能够间接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动 4 年龄组成类型 3 种群的空间特征 1 含义 种群中的个体在 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2 类型 连线 均匀分布型a 瓢虫的空间分布 随机分布型b 田野中某种杂草的空间分布 集群分布型c 稻田中水稻的空间分布 种族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预测 性别比例 d答案 c b a 其生活空间中 4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教材深挖 1 为什么种群的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未来的发展趋势 答 不同年龄组成的种群中 老年 成年 幼年的个体数不同 因此可预测其未来的出生率与死亡率 进而可预测种群未来的发展趋势 2 性别比例是如何影响种群密度的 答 性别比例通过改变种群的出生率 进而改变种群密度 1 2017福建龙岩四校期中 27 下图表示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为出生率和死亡率 b为迁入率和迁出率b c为性别比例 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c d为年龄组成 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从而影响种群密度d 种群特征包括遗传特征 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 解析 出生率和迁入率使得种群密度增加 死亡率和迁出率使得种群密度减小 a错误 c表示性别比例 能影响种群的出生率 进而影响种群密度 b错误 d为年龄组成 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 从而影响种群密度 c错误 种群特征包括遗传特征 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 d正确 d 3 2017江西赣州赣县中学月考 34 农业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 随机选定某区域 第一次放置了100只鼠笼 捕获68只鼠 标记后原地放回 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置放置了100只鼠笼 捕获54只鼠 其中标记的鼠有12只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b 解析 设该区域种群中个体数为n 其中标记数为m 重捕总数为n 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为m 则n m n m 可估算出该区域中鼠的种群数量为 68 54 12 306 只 a正确 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标志重捕法 b错误 该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 故往往导致调查结果偏高 标志重捕法中被捕捉的动物实际更难再次被捕捉 说明重捕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偏小 根据计算公式可知 会导致公式中n偏大 从而导致调查密度升高 实际的种群数量最可能小于306 c正确 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 导致鼠的种群数量下降 因此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 d正确 a 该区域中鼠的种群数量较大 约为306只 必须积极防治b 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样方法c 由于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 推测该区域中鼠的种群数量最可能小于306d 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 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 4 2017吉林梅河口五中周测 9 样方法是生态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调查方法 以下关于样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解析 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丰富度时 应该调查植物的种类总数 不能取平均值 a错误 蚜虫活动能力弱 活动范围小 宜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b错误 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关键是随机取样 c错误 取样方法可根据地段形状来确定 d正确 d a 用样方法调查森林乔木丰富度时应对各样方数据求平均值b 蚜虫呈集群分布 不宜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c 调查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应在植物生长密集处取样d 调查蝗虫幼虫种群密度应根据地段形状确定取样方法 利用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的误差分析设种群数量为a只 第一次捕获b只并标记 第二次捕获了a只 其中有b只被标记 根据公式 得a 由上式分析可知 1 若由于某种原因 如标志物易脱落 被标记个体的被捕机会降低 标志物导致被标记个体易于被捕食 被标记个体放回后还未充分融入该种群中就再次捕获且在被标记个体稀少处捕获等 造成b偏小 则a偏大 2 若由于某种原因 如被标记个体放回后还未充分融入该种群中就再次捕获且在被标记个体密集处捕获等 造成b偏大 则a偏小 3 若在调查期间 调查区域有较多个体出生和死亡或迁入和迁出 也会造成估算中出现较大误差 1 种群数量变化的研究 1 研究方法 建构 模型 2 一般步骤 观察研究对象 提出问题 提出合理的 根据实验数据 用适当的 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 检验或修正 2 种群数量增长的 j 型曲线和 s 型曲线 数学 假设 数学形式 资源 空间 资源 空间 无 有 3 环境容纳量 1 概念 在环境条件 的情况下 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 2 形成原因 3 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环境条件改善 k值可能会 环境条件恶化 k值可能会 4 种群数量波动和下降大多数种群数量总是在 中 在不利的条件下 种群数量还会 甚至 5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不受破坏 种群最大数量 种内斗争 出生率 增加 死亡率 出生率 死亡率 增加 降低 波动 急剧下降 消亡 食物 人类活动 教材深挖 1 自然环境中 种群的数量一定低于k值吗 说出你的理由 不一定 自然环境中 大多数种群数量围绕k值上下波动 故种群数量可以高于k值 但不会维持很长时间 2 下图表示的是种群数量增长中的两个经典曲线 请据图思考下列问题 1 甲图中b曲线的形成过程中何时出现了环境阻力 曲线a b哪条更符合自然界的种群数量变化实况 b曲线自始至终都存在环境阻力 b曲线更符合自然界的种群数量变化实况 2 调查某地乌鸦连续20年的种群数量变化 如乙图所示 图中 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 请思考 前4年种群数量应为增大 减小还是基本不变 答 基本不变 因 1 第9年调查乌鸦的年龄组成 最可能表现为何种类型 为什么 稳定型 第10年时 种群的 等于1 说明第10年种群数量与第9年相同 因此第9年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图中第4年和第10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是否相同 图中显示第8年种群数量最少 对吗 不相同 在第4年到第10年间 1 说明种群数量在减少 到第9或第10年种群数量最少 而不是第8年最少 第16 20年乌鸦种群数量将如何增长 为什么 j 型增长 因 1且恒定 1 2017重庆杨家坪中学月考 21 下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b 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 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 a到c变化过程中 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变大d 曲线y表明种群数量的增长受环境阻力的制约 解析 k值的大小取决于环境条件 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 a正确 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 但是种群数量还在增加 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b错误 a到c变化过程中 种群密度变大 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 c正确 曲线y为 s 型曲线 种群数量增长受到空间 天敌等因素的限制 d正确 b 2 图1和图2表示出生率 死亡率 净补充量 为出生率 死亡率之差 和种群密度的关系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1中曲线a代表死亡率 曲线b代表出生率b 海洋鱼类捕捞应使鱼类的数量保持在图1的e点c 图2中在f点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d 图2中g点代表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解析 分析图1可知 a是出生率 b是死亡率 a错误 e点净补充量为0 此时种群数量最大 不是海洋鱼类捕捞应保持的最适宜数量 海洋鱼类捕捞应保持的最适宜数量应该是净补充量最大的点 b错误 分析图2可知 f点害虫的增长速率最大 应该在小于f点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c错误 g点净补充量为0 该点时代表环境容纳量 即k值 d正确 d 3 2017河南新乡三调 5 资源的合理使用可使产量最大化 又不影响资源的持久利用 自然种群增长呈 s 型曲线 假设种群的k值为200 n表示种群数量 据表分析正确的是 a 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b 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时进行c 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d k n k值为0 9时 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解析 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早在s4之前就已经出现 a错误 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之前进行 b错误 s3点增长速度较快 既能使产量最大化 又不影响资源的持久利用 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 c正确 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的点是s3 d错误 c 4 下图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个生物种群因某些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 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分析 正确的是 a 若图 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羊群 则a点后的变化原因不可能是过度放牧b 若图 所示为某发酵罐中酵母菌的数量 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一定是产生了变异c 图 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轻微干扰d 图 曲线可用于指导灭鼠 如果仅杀死一半老鼠 就很难达到效果 解析 图 中a点后k值先上升后急剧降低 种群数量减少 可能为过度放牧导致的 a错误 图 表明该种群数量增加并且达到新的平衡 且k值增加 可能是由于外界变化 如增加营养 空间等 环境条件更加优良 b错误 图 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可能是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种群数量急剧减小 c错误 曲线 表明 生态系统在受到较小干扰 种群数量大于k 2 时 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维持平衡的能力 种群数量迅速恢复原有状态 若用以指导灭鼠 如果仅杀死一半老鼠 可能效果适得其反 d正确 d 1 s 型增长曲线的解读和分析方法 三图对比分析解读 1 t1之前 种群数量小于k 2 由于资源和空间条件相对充裕 种群数量增长较快 当种群数量为k 2时 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 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 2 t1 t2 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 当种群密度增大时 种内斗争加剧 天敌数量增加 种群增长速率下降 3 t2时 种群数量达到k值 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种群增长速率为0 2 k值 k 2值在实践中的应用k值k 2值注 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 应通过打扫卫生 做好粮食储存 饲养天敌等来降低其环境容纳量 k值 1 实验原理 1 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 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 等因素的影响 2 在理想的无限环境中 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 曲线 在有限的环境下 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 曲线 3 计算酵母菌数量可用抽样检测的方法 法 2 实验流程 成分 空间 ph 温度 j 型 s 型 血细胞计数板计数 液体 均匀 计数板 7 3 实验注意事项及分析 1 显微镜计数时 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 应遵循 数上线不数下线 数左线不数右线 的原则计数 2 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 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 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 减小误差 3 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 因不同时间取样已形成对照 需要做重复实验 目的是尽量减少误差 需对每个样品计数三次 取其 4 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 难以数清 应当 培养液重新计数 的目的是便于酵母菌悬液的计数 以每小方格内含有4 5个酵母细胞为宜 5 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 结果记录最好用记录表 如下 均匀分布 平均值 稀释 稀释 固定 1 下图为在等容积容器中 用不同条件培养酵母菌时 其种群增长的曲线 三种条件分别为 不更换培养液 不更换培养液但定时调节ph使酸碱度恒定且适宜 每3h定期更换培养液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曲线 是不更换培养液但定量调节ph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曲线b 该实验表明特定空间的环境容纳量是可以改变的c 该实验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与种群密度 捕食者无关d 若在曲线 所示条件下培养140h后 调节ph至适宜并继续培养 种群数量将一直维持恒定 解析 每3h定期更换培养液 酵母菌在营养充足 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将会呈现 j 型增长 种群增长曲线是 如果不更换培养液但定时调节ph使酸碱度恒定且适宜 酵母菌的数量会比不更换培养液稍高一些 种群增长曲线是 不更换培养液培养酵母菌 一段时间后酵母菌将会因为营养物质短缺且代谢废物积累在培养液中而使其繁殖受影响 种群增长曲线是 a错误 从图中可以看出 三种不同条件下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曲线变化是不一样的 说明在特定空间的环境容纳量是可以改变的 b正确 该实验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与种群密度有关 与捕食者无关 c错误 曲线 所示条件下培养140h后 即使调节ph至适宜条件 种群数量也会因为营养匮乏而下降 d错误 b 2 下列关于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实验的相关操作 正确的是 解析 培养酵母菌时 不需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中不是先在血细胞计数板中央滴培养液 再盖上盖玻片 应该是盖上盖玻片之后再滴培养液 早期培养也要取样观察 d 培养酵母菌时 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 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 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 在血细胞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 盖上盖玻片 并用滤纸吸去边缘多余培养液 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 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 在显微镜下观察 计数 计数时 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计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 早期培养不需取样 培养后期每天取样一次a b c d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注意事项 1 我们测定的酵母菌种群数量是在恒定容积的培养基中测定的 与自然界中的种群数量变化有差异 2 在进行酵母菌计数时 由于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 必须在显微镜下计数 且我们不能准确计数 只能估算 3 在显微镜下计数时 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 应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 4 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进行计数前 要轻轻振荡试管几次 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 减少误差 5 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 1 2016新课标 5 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 甲地 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解析 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样方法 在被调查种群分布的范围内 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 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 求得每个样方内的种群密度 以所有样方内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综上所述 a b d错误 c正确 a 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 再除以甲地面积 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b 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 除以甲地面积 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 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 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 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 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 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 再乘以甲地面积 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c 2 2015广东高考 4 下图表示在一个10ml封闭培养体系中酵母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 关于酵母细胞数量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种内斗争导致初始阶段增长缓慢b 可用数学模型nt n0 t表示c 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计数d k值约为120000个 解析 在酵母菌培养初期 酵母菌数量极少 酵母菌个体间几乎不存在种内斗争 a错误 由图像可知 在0 70h时间段内 为 s 型曲线 而数学模型nt n0 t只适用于 j 型曲线 b错误 酵母菌等微生物只有用显微镜才能看清 所以一般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 c错误 由图像可知 该环境下的最大值为酵母菌的k值 k值为12 1000 10 120000 d正确 d 3 2015北京高考 4 大蚂蚁和小蚂蚁生活在某地相邻的两个区域 研究者在这两个蚂蚁种群生活区域的接触地带设4种处理区 各处理区均设7个10m 10m的观测点 每个观测点中设有均匀分布的25处小蚂蚁诱饵投放点 在开始实验后的第1天和第85天时分别统计诱饵上小蚂蚁的出现率并进行比较 结果见表 对本研究的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 表述错误的是 a 小蚂蚁抑制大蚂蚁的数量增长b 采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样方法c 大蚂蚁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d 土壤含水量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解析 根据表格数据分析 土壤含水量和大蚂蚁的存在都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进而影响小蚂蚁的数量增长 a错误 c d正确 实验各处理区均设7个10m 10m观测点 这种调查方法是样方法 b正确 a 4 2015新课标 31 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 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 结果如下表 注 表中 1 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 小于2 其他以此类推 回答下列问题 1 通常 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分别是 研究表明 该鱼在3 时达到性成熟 进入成年 9 时丧失繁殖能力 进入老年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 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 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2 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 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 强 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1 1 1 保持稳定 活动能力 解析 1 种群的年龄组成分为增长型 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 根据表格数据计算各年龄段的个体数量 幼年 成年 老年3个年龄组的个体数均是400 幼年 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的个体数的比例为1 1 1 推知该湖泊中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2 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 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1 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 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 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 时 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2 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 则一段时间后 甲种植物数量也增加 其原因是 3 在甲种植物 乙种动物 丙种动物这一食物链中 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填 大于 等于 或 小于 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2 2头 km2 2头 km2 由于乙种动物以甲种植物为食 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导致乙种动物的数量减少 从而导致甲种植物数量增加 大于 5 2015新课标 31 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km2 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 乙种动物 丙种动物 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头 回答下列问题 解析 1 种群密度 种群数量 生态系统面积 故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550 250 2 2 头 km 2 当种群数量为k值的一半时 种群的增长速度最快 即乙种动物为500头时 其增长速度最快 此时的种群密度为500 250 2 头 km 2 2 丙种动物以乙种动物为食 丙种动物数量增加 乙种动物数量减少 乙种动物以甲种植物为食 乙种动物数量减少 甲种植物数量增加 3 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乙种动物的同化量用于满足自身的生长 发育 繁殖和呼吸作用消耗等 丙种动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