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师说】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限制地方割据势力的是()秦始皇全面推行郡县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唐中期设置节度使宋太祖派文官做地方官abc d解析:本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做这种类型的题目最好用排除法,唐朝时由于设置节度使而造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可将含有的选项排除,故选d项。答案:d2杨家将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杨继业是前方打仗的将军,本应该具有较大的自主权,但是却受到皇帝、_、主帅和监军等多方面的制约,只能绝对服从,不得应变,最后战死沙场。文中“_”应该填写的内容是()a丞相 b知州c枢密使 d通判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判断能力。根据题干上下文判断应是属于军事方面的机构,而a、b两项属于行政机构,d项属于监察机构。答案:c3为解决下图所反映的问题,当时政府所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郡县制 b设立中朝c颁布“推恩令” d设立藩镇解析:图中反映了汉初实行的郡国并行制,这一制度后来严重威胁了中央集权。为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颁布了“推恩令”,使得中央集权得以加强。答案:c4李清川等在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一文中指出:“武帝朝是汉代丞相的转折。”这里的“转折”是指汉武帝()a削弱诸侯王的势力b设立三公九卿制度限制丞相c让身边的侍从、秘书参与军国大事d把学术丞相转变为武官丞相解析: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答案:c5“(宋)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_。”句中横线部分文字可能是()a中书门下 b户部c三司 d通判解析:宋代为削弱相权,分别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故天下财赋、中外管库,悉隶三司。答案:c6古语“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反映的制度是()a世袭制 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出自元代高明琵琶记,形容读书十年无人问津,考中科举后一举成名。答案:d7纵观宰相制度的历史演变,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每朝的宰相机构与宰相名称都不完全相同。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宰相机构和名称的说法与史实不符的是()a秦朝和汉初称为丞相府和丞相b东汉初年称为尚书台和尚书令c隋朝时首创了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等宰相机构d宋朝设有中书门下,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历史上宰相制度的演变。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等三省体制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c项说法不准确,符合题意。答案:c8钱穆认为:“讲到中国的地方行政,只能说是汉代好,唐代比较还好,宋代就太差了。”他评判三代地方行政好坏的依据是()a地方行政效率的高低 b中央集权程度的大小c能否抵御外族的入侵 d能否镇压地方的叛乱解析:从汉代到宋代,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集权不断地加强。到宋代时,吸取唐末藩镇割据的经验教训,分化事权,地方所有大权集中于中央,这种体制致使出现地方行政效率低下的问题。答案:a9有学者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大臣“坐而论道”,从宋太祖以后“站而论道”。这反映的问题是()a丞相权力不断削弱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c君主权威不断强化d古代礼仪制度日趋完善解析:本题考查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强化,大臣从“坐”到“站”,反映了大臣的地位不断下降,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答案:c10隋唐时期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元朝时在中央也设立了中书省。它们之间最根本的不同在于()a前者是立法机构;后者是行政机构b前者下设六部管理全国政务;后者则为加强对各民族的控制而设c前者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而设;后者则为加强对各民族的控制而设d前者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成熟;后者标志着专制主义达到顶峰解析:隋唐时期的中书省的职能是起草诏令,属于立法机构;元朝在中央实行一省制,即中书省,它的职能类似于隋唐时期的尚书省,主要负责执行政令,属于行政机构。二者设置的目的都是为加强皇权,但专制主义发展到顶峰是在明清时期。答案:a11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时期两宋明清项目50%以上的进士43%的进士任官前出身平民贫寒家庭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b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c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解析:由表格中出身“平民”“贫寒家庭”的进士比例可以看出,科举制促进了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扩大了官吏来源,有利于巩固统治。答案:c12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和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都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甚至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来看,当时该“发明”的着眼点在于()a抑制门阀势力,加强中央集权b弘扬儒学正统,约束官吏言行c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体制d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民解析:本题考查对科举制度的历史认识。封建统治者创立科举制的着眼点应该结合当时时代发展要求,贵族政治不适应隋唐社会和专制体制的发展,官僚政治更有利于皇权专制和中央集权,而科举制就是解决这一政治困境的创举。故选a项。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二曹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通典卷一四选举二材料三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犹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请回答:(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重要选官制度选官主要标准的演变。(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在察举制和科举制中考试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说明两者的关系。(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朝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的特点。解析:第(1)题结合三则材料,回忆我国古代主要选官的规定,归纳出选官主要标准的演变;第(2)题结合察举制和科举制中考试方式的不同,说明所起的作用的不同,从内在一致性上说明二者关系;第(3)题主要从材料结合隋朝社会历史状况说明科举制创立的原因,综合材料概括其特点。答案:(1)演变:由以德行为标准,到以门第为标准,直至以考试成绩为标准。(2)察举制:考试并不决定取舍,而只决定高下。科举制: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科举制由察举制发展而来。(3)原因:门阀世族的衰落,庶族地主的势力增强;打破门阀世族政治上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特点:自由报考、分科考试、按成绩取舍。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材料二材料三请回答:(1)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哪种制度?(2)材料二、三所体现的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沿革历程中的两对基本矛盾是什么?(3)上述三种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解析:第(1)问考查了我国古代三种重要的政治制度:分封制、三省六部制和行省制;第(2)问可结合材料二、三所体现的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两方面思考作答;第(3)问注意依据教材所学知识从积极方面作答。答案:(1)周初分封制,唐代三省六部制度,元代行省制度。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济南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 高速铁路运输
- 高速路机电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高速收费站文明服务课件
- 松材线虫病防治服务投标方案
- siyb考试题及答案
- 电网技术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电缆加工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电站防雷装置知识培训课件
- 电的基本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巡检员质量培训
- 胸腹瘘个案护理
- 护理课程思政讲课
- 2025年蜀道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实践论》《矛盾论》导读课件
- 小学生防欺凌课件
- 2025-2030年中国生物质能发电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5新高考英语Ⅱ卷真题听力原文
- 2025夏日暑期萌宠嘉年华(交个萌友主题)活动策划方案
- 2025年中国数位式照度计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