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6.27 散文两篇提技能+一课两练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6.27 散文两篇提技能+一课两练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6.27 散文两篇提技能+一课两练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6.27 散文两篇提技能+一课两练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散文两篇提技能一课两练【练基础】一、双基积累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1)四时俱备()(2)沉鳞竞跃()(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4)欣然起行()(5)怀民亦未寝()(6)相与步于中庭()(7)盖竹柏影也()答案:(1)全,都(2)潜游在水中的鱼(3)参与,文中指欣赏(4)高兴、愉快的样子(5)睡觉(6)共同、一起(7)原来是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晓雾将歇b.夕日欲颓c.但少闲人d.猿鸟乱鸣【解析】选d。“鸣”古今义均为“叫”的意思。a.古义:消散。今义:休息。b.古义:坠落。今义:坍塌。c.古义:只是。今义:但是。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译文: (2)相与步于中庭。译文: 答案:(1)清晨,雾将要消散的时候,可听到猿猴鸟儿此起彼伏的鸣叫声。(2)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4.下列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b.庭下如/积水空明c.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d.实是/欲界之仙都【解析】选b。正确的停顿应为:庭下/如积水空明。5.填空。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朝代)著名文学家,与父、弟并称“三苏”。著有。答案:苏轼北宋苏洵苏辙东坡全集二、课内阅读(2014合肥寿春中学期末质检)阅读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完成69题。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晓雾将歇()(2)夕日欲颓()(3)沉鳞竞跃()(4)念无与为乐者()答案:(1)消散(2)坠落(3)代指鱼(4)考虑,想到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译文: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译文: 答案:(1)自从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2)月光洒满了庭院,好像积水般澄澈透明,水中有像藻和荇一样的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8.“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答: 答案:表达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山林的志趣,以及能与谢灵运这样的林泉高士具有相同的志趣而生发的无比自豪感。9.“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答: 答案: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豁达的胸怀,种种感情尽在其中。【练能力】 (2013沈阳中考)阅读选文,完成14题。【甲】记承天寺夜游全文。【乙】方山子传(节选)苏轼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注】方山子:苏轼的老朋友,姓陈名慥(zo),字季常,号方山子。 光、黄:光州(今河南潢川)、黄州(今湖北黄冈)。朱家、郭解:都是西汉时的游侠。宗:尊崇,敬仰。折节:强自克制,改变初衷。矍(ju)然:惊奇相视的样子。1.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遂至承天寺()(2)相与步于中庭()(3)余告之故()答案:(1)于是,就(2)共同、一起(3)缘故,原因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译文: (2)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译文: 答案:(1)(我)脱了衣服想要睡觉,(只见)月光照入门内,高兴地动身出门。(2)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在这里呢?3.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俯 而 不 答 仰 而 笑 呼 余 宿 其 家答案: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4.比较阅读【甲】【乙】两文,苏轼和方山子的人生际遇有何不同?他们自我排遣的方式分别是什么?答: 【解析】此题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苏轼的人生际遇是被贬官,方山子的人生际遇是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从苏轼对自然的热爱、赏景理解其排遣的方式,而方山子用隐居的方式进行排遣。答案:苏轼:被贬官。方山子:“不遇”。苏轼:寻友、赏景。方山子:隐居。附【乙】【译文】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品行,乡里的游侠之士都推崇他。(等到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到了晚年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哎,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