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1课 沁园 长沙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1课 沁园 长沙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1课 沁园 长沙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高中语文 第1课 沁园 长沙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高中语文 第1课 沁园 长沙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 沁园春长沙是“深”不是“高”据2012年9月23日的新民晚报报道:22日中午,上海南京东路某商厦发生一起意外,一名女顾客不慎踏入正在维修的电梯井,“径直从6楼坠落至约20米高的电梯井底”,当场身亡。句中的“约20米高”,当为“约20米深”。理由非常简单,因为根据生活常识及语言习惯,人们一般都将从下到上的距离称之为“高”,而将从上到下的距离称之为“深”。这名女顾客一脚踏空,径直从6楼的高处坠落到电梯井底,是从上到下,当然应该用“深”字。摘自咬文嚼字2013年合订本,作者:房寿山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思想家、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书法家和诗人。平生于政务、军旅之暇,喜爱诗词,在不同历史时期写下了许多佳作,代表作有沁园春长沙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等,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在世界文坛享有极高的声誉。沁园春,词牌名。沁园,东汉明帝女沁水公主的园林,后为外戚窦宪所夺(见后汉书),沁园春词牌,由此得名。据词谱记载,沁园春双调,114字。上片13句,四平韵;下片12句,五平韵。(1)沁园春_ (2)橘子洲_(3)漫江 _ (4)百舸争流 _(5)竞自由 _ (6)怅寥廓 _(7)峥嵘 _ (8)岁月稠 _(9)挥斥方遒 _ (10)浪遏飞舟 _(11) (12)(13)答案:(1)qn(2)j(3)mn(4)(5)jn(6)chnlio ku(7)zhn rn(8)chu(9)qi(10)(11)(12) (13)(1) (2)(3) (4)答案:(1)(2)(3)(4)“首”是个象形字,是面朝左,有眼睛,有嘴巴,头顶有三根毛发的形状。“首”的本意是“头”,引申为“首领”“第一”,又引申为量词。用“首”作意符多与头有关,如“馘”,音gu,割下左耳,耳长在头上,所以用“首”作意符;“或”是声符。(1)峥嵘:_(2)指点江山:_答案:(1)峥嵘:高峻;形容才气、品格等超越平常;不平凡。(2)指点:议论;评论。江山:指国家。指纵论国家大事。判断加点词语运用的正误。(打“”或“”)a2014年4月,海南三亚,世界最大的单体免税城海棠湾国际购物中心,建筑的主体模样已经初露峥嵘。()b所以在很长时间里,看见了一个老头气势磅礴站在船上,指点江山。()答案:ab(1)寥廓辽阔辨析两词都有“开阔空旷”的意思,但也有使用对象上的区别。“寥廓”侧重指高远,多用在空间范围上,形容天宇、江天、海天等。“辽阔”侧重指辽远,多用在平面方向上,形容河海、原野、田原等。苍茫的群山,_的天空,越发衬出人的渺小。只有思想,冲破躯壳,驰骋在这山峦间。高峻的山峰、_的草原、奔腾的河流,都能给人以壮美的感受。答案:寥廓辽阔(2)苍茫苍凉辨析两词都有“远大空阔”之意。但“苍茫”侧重指空阔辽远,没有边际;“苍凉”侧重指荒芜凄凉。两词比较,“苍茫”是书面用语,一种视觉感受,指空间上的广阔;而“苍凉”是一种凄凉的情感体验。在这_的夜空下,我不禁想起了那一晚。过去,这一带满目_;现在,却盖起了无数的工厂。答案:苍茫苍凉(3)意气义气辨析两词都指气概和情绪。“意气”指意志和气概,也指志趣和性格,还可以指由于主观的偏激而产生的情绪。“义气”指由于私人关系而敢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突出指由于“私人关系”而产生的气概和情绪。以前我们只是以仰望的姿态尊崇毛主席是神,现在看看他的少年青年,越发感觉他和我们一样,有过_风发,也有过年少轻狂。我们强调友谊的重要,但我们也要明白:友谊并不是哥们_。答案:意气义气(4)风华正茂意气风发辨析“风华正茂”指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风华,风采、才华;茂,旺盛。“意气风发”形容精神振奋,气志昂扬。两词都是褒义词,都形容健康蓬勃的精神风貌,不过“风华正茂”特指年轻人。恰同学少年,_;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从来也没看见人民群众像现在这样精神振奋,斗志昂扬,_。答案:风华正茂意气风发(1)恰同学少年,_;书生意气,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3)雄关漫道真如铁,_。(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4)_,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5)红军不怕远征难,_。(毛泽东七律长征)(6)江山如此多娇,_。(毛泽东沁园春雪)答案:(1)风华正茂挥斥方遒(2)粪土当年万户侯(3)而今迈步从头越(4)天若有情天亦老(5)万水千山只等闲(6)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背景链接沁园春长沙写于1925年秋,当时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农民运动蓬勃兴起。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创建了湖南第一个党支部,即“韶山支部”。同时,国共两党统一战线已经建立,国民革命政府在广州正式成立。但当时的革命领导人陈独秀看不到革命的力量,想把革命领导权交给资产阶级。毛泽东则不同,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因而这年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势,追忆了昔日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豪放词作。文脉梳理一、阅读沁园春长沙的上阕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1词上阕的前三句交代了什么?语序上有何特点?“独立”一词写出了怎样的情境?_答案:交代了词中表现的时间(寒秋,即深秋,深秋已有寒意)、地点(橘子洲头)和作者的处境(独立)。出于词律的需要,词序上存在倒装现象,要调一下语序译成:在深秋时节,我独自一人来到橘子洲,面前的湘江向北流去。“独立”写出自己形单影只,“独”字又与下阕的“百侣”相对,形独而心不独。2词的上阕诗人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_答案:诗人通过远眺、近观、仰望、俯视到的山、林、江、舸、鹰、鱼、万类,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色彩绚丽、壮美的秋景图,体现了巍峨、博大、壮阔的崇高美,表现出了诗人宽广的胸襟。3“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怅”原义是失意,此处应是失意吗?这一句与前面写秋景有什么关系?_答案:“怅”字,原义是失意,但我们结合全词来思考,毛泽东对祖国江山的无限热爱和强烈的革命责任心与使命感,使我们自然会得出这里的“怅”字其实是一种由沉思而慷慨激昂的思绪。面对秋景和苍茫大地,一下子问出“谁”是大地的主宰这样一个出人意料的问题,自然不同凡响,自然界中的万类尚且不畏“寒冷”而“竞自由”,显示自己的生命力,何况我们有思想、有灵魂的人类呢?主宰大地,就是拼搏进取,就是改天换地,就是进行革命斗争。4作者用词精妙、传神,语言极富表现力,试仿照示例完成下面的表格。精妙用词表达效果万写出了山之多,摹写出群山叠嶂之态遍层表现了树林的重重叠叠染漫写出了江水满溢之状争击准确地描写了雄鹰展翅的迅猛有力,拍打翅膀的矫健以及勇猛的雄姿翔答案:遍:写出了红之广,描绘出红色的彻底染:活画出树林在秋天特有的壮美景色争:活现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给碧绿无尘的江面增加了奋进的气氛翔:精当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一样盘旋的情态意象诗歌的意象就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情感的流露。意象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暗示着深刻的哲理,承载着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其客观之“象”与主观之“意”共同构成了富于美感的形象。我们理解诗歌形象,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捕捉“意”“象”的能力是诗歌鉴赏中居于核心地位的艺术感受能力。二、阅读沁园春长沙的下阕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1“恰”字总领到下面哪句话?这几句话有什么作用?其中这些“同学少年”具有怎样的特点?_答案:“恰”字总领到“粪土当年万户侯”一句,这几句话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正值青春年少的同学们,意气风发,才华横溢,富有激情,革命斗志十分旺盛。2请仔细品味本词最后三句,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时代气息。_答案:设问结尾,运用了大胆的夸张和神奇的想象,含蓄巧妙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在新时代的浪潮里,正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浪潮中,乘风破浪,急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任,表达了立誓振兴中华的气概豪情,表现了革命家的英雄气魄,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3这首词为我们塑造了青年毛泽东什么样的形象?_答案:这首词塑造了一个风华正茂、意气奔放、指点江山、胸怀天下、粪土当年万户侯的青年英雄形象。诗歌中景物描写的角度与动静的描写方法a.景物描写的角度:观察环境的视角,如远眺、近观、仰视、俯察等。运用色彩的角度,如明暗对比、红绿搭配、冷暖色调等。b.动静的描写方法:动静描写是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又可分为:以动(声)衬静,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动静结合,如“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以静写动,如“日照香庐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化静为动,如“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诗词一般是先采取静态描写,然后再根据事件的发展和需要,进行动态描写。这样写能使诗词内容生动活泼,形象感人。名家视角河北大学博士生导师韩成武:沁园春长沙是青年毛泽东的一篇力作。写秋景而不衰飒,忆往事而不惆怅,景、事、情紧密交融,汪洋涵汇,大气磅礴,实开临秋抚事词篇之大观。【上下求索】“自古逢秋悲寂寥”,文学作品中的秋景不少是萧条、肃杀的。请你举出一些悲秋的诗句,然后思考一下,本词描写的秋景具有怎样的特色?为什么?探究思路探究结论_答案:文学作品中的秋景很少有朝气昂扬的,像“秋风秋雨愁煞人”“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等等,都有凄凉、萧条之意。而青年毛泽东眼中的秋,却呈现出一种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美,一种催人奋发、给人以力量的美。词人笔下的秋景是活泼的、美好的、充满生机的。虽然从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词人惆怅、沉重的心情,但他笔下却没有一般旧体诗词中的肃杀和伤感。这与“风急天高猿啸哀”“枯藤老树昏鸦”等在意境上是不同的。原因在于越描写山河壮丽,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这种不一致中突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也在描绘中蕴涵了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以“我眼中的秋色”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短文。_答案:秋天到了,果园里瓜果飘香,田野里像金色的海洋,看了这些景象,人们都会不由自主地喜欢上秋天,但我更喜欢秋天的花园。走进花园里,就会闻到一阵沁人心脾的花香。怒放的菊花五彩缤纷,有黄的、白的、紫的花瓣有点尖,弯弯的像月牙,菊花好像在欢迎秋天的到来。桂花也开放了。虽然桂花小小的,但却非常香,使人陶醉。米黄色的花被秋风一吹,香味就四处飘散。桂花的花瓣非常小,几乎看不清楚,只有许多花在一起能看到花的样子。桂花随着微风飘落下来,堆在地上,像铺了一层淡黄色的地毯一样,又香又软。我喜欢这秋色,它代表着丰收、成熟,还让我们闻到这么醉人的花香,它比春天更绚丽多彩。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橘子(j) 湘江(xin) 漫(mn)江 百舸()b惆怅(chn) 寥廓(lio) 苍茫(chn) 携来(xi)c百侣(l) 峥嵘(zn) 茂盛(mo) 遒劲(qi)d阻止(z) 遏制() 竞争(jn) 沉浮(chn)解析:a项,“橘”应读j;b项,“苍”应读cng;c项,“峥”应读zhng。答案:d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a书生义气挥斥方遒风华正茂指点b鱼翔浅底浪遏飞舟峥嵘岁月自栩c百舸争流独立寒秋一气之下霜天d橘子州头江湖义气义正词严分泌解析:a项,“书生义气”应为“书生意气”;b项,“自栩”应为“自诩”;d项,“橘子州头”应为“橘子洲头”。答案:c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电视剧毛岸英以毛泽东之子毛岸英一生的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岸英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生活、战斗的故事。b登上“广东屋脊”石坑崆,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情澎湃。c那位老人七十多岁了,但老当益壮,身板硬朗,手脚麻利,做起事来劲头十足,真称得上年富力强。d广东的此次新课改特别强调理念先行,这种变革,就某种意义来说,就是要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思维定式,能够别开生面。解析:d项,“别开生面”原指画像经重新绘制,面目一新。后比喻另外开辟一种新局面或创造出一种新的风格式样。a项,“风华正茂”指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b项,“指点江山”指评说国家大事。c项,“年富力强”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答案:d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西方研究人员最近发现某些癌症存在“基因开关”,这一成果有助于未来的癌症防治,但距离相应药物的问世还需要很多年的深入研究。b有人认为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读读武侠小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有人担心,将这些与法治精神背道而驰的武侠戏、江湖情纳入课堂教学,会在学生心中增加暴力文化的“因子”。对这种观点,我不敢苟同。c在此次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同学们常围在一起相互鼓励并认真总结得失,赢得的远远不只是比赛的胜负。d新一届领导人提出了“中国梦”的号召,青年要坚定信念,珍惜韶华,在追求中国梦的道路上放飞青春,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国家”!解析:a项,句式杂糅,“但距离相应药物的问世还需要很多年的深入研究”,正确表达应为“但距离相应药物的问世还需要很多年”;b项,指意不明,“这种观点”指代不明;c项,一面对两面,“赢得的”与“胜负”搭配不当,应将“胜负”改为“胜利”。答案:d5阅读下面一首清词,回答(1)(2)题。菩萨蛮塞上秋望(清)冯云骧龙沙落日山衔水,登台怅望寒云里。猎骑返城西,秋风大将旗。飞蓬迷鸟路,白雁哀鸣去。绝塞易黄昏,孤城早闭门。(1)词的上阕通过哪些意象呼应了词题?这些意象的描写有何作用?_(2)一般说来,词的下阕应抒发情感,可本词却看不到抒情的句子。请通读全词,说说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_答案:(1)词的上阕中呼应词题的意象有“龙沙、落日、山、水、寒云、猎骑、大将旗”等。通过这些意象的描写,作者着意渲染了奇异壮丽、雄浑苍凉的大漠风光,突出了边关特有的生活情调。(2)全词从“登台怅望”出发,抒发了主人公登台远眺而萌生的思归之愁。下阕“飞蓬”原指断根干枯后随风飞转的蓬草,这里就暗喻了行踪漂泊的戍边将士;“鸟路”原指险仄山径,也可比喻归家之路;而一“迷”字,则说明了戍边将士归家之路的遥遥无期;而“白雁哀鸣”既写景,又烘托了将士们归家无期的内心痛苦。6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1)(2)题。秋词 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1)这两首诗词有什么共同之处? _(2)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 _答案:(1)古人一般都悲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