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临沐二中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山东省临沂市临沐二中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山东省临沂市临沐二中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山东省临沂市临沐二中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山东省临沂市临沐二中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临沂市临沐二中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如果在黄河流域的一次考古发现中,出现了下列现象:金属器具的使用、成熟文字、城的出现、礼制的初步形成以及贫富分化现象的发生,由此可以判断最早的历史阶段是( )a.母系氏族 b.父系氏族 c.早期国家 d.夏朝2.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王位世袭制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 ) a. 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 家族宗法观念浓厚c. 个人观念淡漠 d. 专制王权强大4.史记记载,周武王分封诸侯,“而师尚父(姜尚)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据此判断材料所反映的西周分封的对象有( )功臣 殷商降族 同姓亲族 帝王后代a. b. c. d. 5.农村常可见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年届七旬的老翁,要向三岁稚童称“叔叔”或“爷爷”。永定俗谓:“白头哥,坐地叔”(即对平辈的白头老翁仅呼“哥”,而尚在襁褓中的叔辈,即使上年纪老者也要唤其为叔)。这一现象反映了宗法制 ( ) a. 强调血缘纽带 b. 强调尊老爱幼c.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 d. 有利于凝聚宗族6.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尤其是崇古的儒家学派的学者,面对着这么大的巨变,大惑不解。”儒家学派的学者“大惑不解”是因为“巨变” ( ) a. 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b. 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础 c. 加剧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 d. 削弱了宗法制的作用7.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 )a. 实行郡、国并行制 b. 颁布推恩令 c. 实行编户齐民制度 d. 颁布附益之法8.(汉武帝元朔二年)正月召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汉武帝此举的意图是 ( )a. 施恩与诸侯子弟 b. 缓和皇帝与诸侯王的矛盾c. 满足诸侯子弟获得爵位的要求 d. 削弱诸侯王的力量9. “秦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主发书,谓之尚书。尚,主也。汉承秦制。武帝游宴后庭,始用宦者主中书。”汉武帝这样做的目的是( )a. 逐步废除秦朝的制度 b. 削弱相权,强化皇权 c. 提高行政效率 d. 加强中央集权10.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a废分封,置郡县 b组成决策机构“中朝”c确立三省六部制 d废丞相,设内阁11.唐朝元和年间(80620),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鎛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给事中崔佑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佑的意见。崔佑所属的部门应是( ) a. 中书省 b. 门下省 c. 尚书省 d. 参知政事12.629年唐太宗下了一道对地方官吏进行考核的诏令。你认为这道诏令的出台与执行不可能经过的是 ( )a. 皇帝、中书省 b. 尚书省、吏部 c. 礼部、户部 d. 门下省13.杨家将的故事是根据宋太宗时期西路军副帅杨业的故事改编的。杨业是前方指挥作战的将领,本应该具有较大的自主权,但却受到皇帝、主帅和监军多方面的制约,只能绝对服从,不得应变,最后战死在沙场。文中的“”应是指( )a. 丞相 b. 知州 c. 枢密使 d. 通判14.通典记载:阳嘉元年,尚书令左雄改察举之制,侍中张衡上疏曰:自初举孝廉,到今二百年,必先孝行;行有馀力,乃草文法耳。今诏书一以能诵章句、结奏案为限,虽有至孝,不当其料,所谓损本而求末者也。文中“损本而求末”的“本”是指( ) a. 孝、廉的选官标准 b. 门第族望的推选依据. c. 科举考试的办法 d.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5. 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方式历经 “西汉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其对应的选拔依据正确的是( )a孝廉门第才 b门第孝廉才c门第绩孝廉 d绩才门第16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以宗法制为例浅议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17.秦汉以来我国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的趋势是( )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分散地方官吏权力,防止割据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力渐趋严密a. b. c. d. z。xx。18.嘉定二年(1210年),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按两宋中央官制,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是( ) a. 尚书省 b. 参知政事 c. 枢密院 d. 军机处19.乾隆初年,西北地区遇灾荒引起边地不稳,陕甘总督将这一情况密奏朝庭。你认为这份奏折最有可能通过哪种渠道呈递到乾隆手中( )a. 内廷 b. 军机处 c. 议政王大臣会议 d. 六部20.宋太祖的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却导致北宋中期的财政危机,由此得出的教训是( )a. 机构改革必须增大财政开支 b. 扩大国家机器是改革的有力保障c. 改革必须重视精兵简政 d. 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扩大政府机构和军队21.雍正帝时军机处的设置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一个标志,这是因为( )a. 军机大臣都是皇帝亲信 b. 军机处权压南书房c. 内阁名存实亡 d. 军机大臣按皇帝旨意办事,军国大事由皇帝完全独断22.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不允许皇帝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皇帝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这最能说明:( ) a. 历朝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 b. 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c. 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 d. 起居注史料不够真实23. “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她指的是( )a. 古代中国 b. 古希腊 c. 古印度 d. 古埃及24.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历史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按照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并授予相应官职,是梭伦改革的重要措施,其主要意义在于( )沉重打击了依靠血统关系谋取特权的贵族 促进了奴隶制国家的发展 完善了雅典民主政治制度满足了所有雅典公民参政的要求 a. b. c. d. 25.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记述一名希腊人对波斯王薛西斯讲:“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并不是任何事情上都是自由的,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这段材料主要阐明了( )a. 古希腊是民主政体的发源地 b. 波斯人非常赞赏希腊的制度c. 古希腊民主建立在法制基础上 d. 波斯当时仍然实行君主专制26. “部落和村社的划分不取决于血缘关系,而是由地域决定,因此不论在宗教或政治领域,基于出身的特权被毁灭了,以地域和财产为基础的政治社会代替了氏族社会。”与这一改革成就密切相关的人物是( )a. 梭伦 b. 克里斯提尼 c. 伯利克里 d. 苏格拉底27.民法大全认为:“罗马人民所适用的,一部分是自己特有的法律,一部分是全人类共同的法律。”罗马帝国制定“全人类共同的法律”主要是为了协调( ) a. 罗马帝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b. 罗马平民与贵族的关系c. 罗马人与被征服民族的关系 d. 罗马公民与奴隶的关系28.罗马帝国极盛时,有这样一件事,一个自由民男子娶一个女奴为妻又后悔了,将妻子“休”回“娘家”。该女子决定到法庭起诉该男子,那么法庭将( )a.进行调解 b.宣布休妻无效 c.要求男子赔偿 d.不予理睬29.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是( )a. 十二铜表法 b. 查士丁尼法典c. 查士丁尼新敕 d.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30.十二铜表法的编纂被认为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 ). 体现了法律的公平与公正 . 给平民带来了好处. 按律量刑,贵族不能随意解释 . 维护了平民的利益31.以下对雅典和古罗马民主政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梭伦改革将国家引向民主的轨道b. 在雅典和罗马,人人都可以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 c. 都是为解决平民和贵族的矛盾而实行的d. 罗马法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32. “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你认为对上述说法理解正确的是( )a. 罗马法对罗马持久的统治的维系起到了积极作用b. 罗马人不仅能武力打天下,更懂得以法律统治世界c. 表明罗马法律体系的高度成熟d. 罗马法在世界史特别是世界法律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33.罗马皇帝哈德良说:“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罗马没有法律 b. 皇帝颁布的法令是法律的组成部分 c. 罗马法面前不能保证人人平等 d. 罗马法保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34.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载:“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材料表明( )a. 在古罗马妇女没有任何人权 b. 罗马法对妇女歧视,说明了它的局限性c. 说明民法大全未给人民带来任何好处 d. 说明罗马法竭力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满分32分(其中35题20分,36题12分)35. 仔细阅读下列图片和材料后,回答问题:(18分) 秦始皇不管叫什么名称,中国的制度确实和欧洲人所知道的如何制度不一样。整个国家只有一个封建主,即皇帝统治,而由一个极其庞大的机构掌握管理;这个机构就是从“文士贵族”中任用的非世袭的文官系统,或官僚系统,或官吏阶层很多家族可以上升到“文士贵族”的地位而重又衰落下去 李约瑟现代中国的古代传统假如你是秦始皇统治时期的一名中央政府官员,当时你能够耳闻目睹秦始皇集权的主要措施有哪些?(3分)(2)决定对外战争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假如中国唐朝时对高丽用兵,与其有关的政治制度是哪个?(2分)这种体制有何作用?(6分)(3)假如你生活北宋初期,你有幸考中并在中书门下省担任最高长官,你将会面临怎样的局面?(2分)(4)假如你有幸穿越历史时空,对明太祖做一个加强皇权的访谈,你认为明太祖会谈到他的哪些措施?(2分)(5)右图机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体现了明清时期的什么时代特征?(1分)其演进过程体现出什么特点?(2分)36.(12分)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并巩固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 材料二 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1)材料中的“秦王”指谁?(2分)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功绩?(2分) 材料三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