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必考 选考 知识梳理 1 含义由于气候变化和 等因素所造成的 2 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因素 1 自然因素气候干旱 大风频繁 日照时间长 蒸发量超过降水量 引起 降水稀少 强度比较大 为土地表层风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植被覆盖率低 生态环境脆弱 2 人为因素 乱砍滥伐 盲目开垦等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考点一荒漠化的含义及形成原因 必考 人类活动 土地退化 风蚀 过度放牧 读 荒漠化的四种景观图 回答问题 1 上述荒漠化景观图中 其成因与流水作用有关的是 2 图片 中现象进一步发展 会导致当地 答案1 2 区域环境恶化 干旱加剧 沙漠化面积增加 生态环境变得脆弱 考点突破 1 荒漠化的含义与类型 2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干旱的自然特征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 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 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而人为因素大大加速了土地荒漠化这一过程的发展 并且常常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具体分析如下 1 荒漠化形成的自然条件 干旱的气候 基本条件 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物质基础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动力因素 接近亚洲高压中心 大风日数多 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 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气候异常 重要影响因素 持续干旱会加速荒漠化进程 2 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 思考荒漠和荒漠化是一回事吗 提示荒漠是一种现象和景观 而荒漠化是一个过程 荒漠化不是简单的荒漠扩张的过程 而是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 并最终连接在一起 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 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为这一过程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而人类活动则大大加速了这一过程的发展 所以荒漠化的成因要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 事实上 在荒漠化的发生 发展过程中 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 阅读图文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 冬春季盛行西风 年平均大风 8级 日数157天 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 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 且主要为就地起沙 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 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 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2 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 3 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 解析第 1 题 读图文材料可知 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有三个 一是来自注入湖泊的河流形成的河口三角洲 二是来自冬春季河流水位低而裸露的河滩 三是来自错那湖冬春季水位低而出露的湖滩 第 2 题 图示区域冬春季干燥少雨 植被稀少 沙源裸露 再加上多风力强劲的西风 故易起沙 第 3 题 可从对铁路基础设施和列车运行安全等方面分析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 强劲的风沙活动会掩埋铁路 吹翻列车 破坏铁路沿线的基础设施 答案 1 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 泥沙沉积 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 冬春季河流水位低 河滩泥沙裸露 错那湖水位低 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 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 2 冬春季气候干燥 降水少 地表缺乏植被 草 的保护 大风多 湖面较宽阔 西风经湖面无阻挡 沙源东部为河谷 风力强劲 3 铁路路基较高 风沙堆积 填埋路基和轨道 侵蚀路基 和路肩 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 信号设备等 加大钢轨 车轮等设备的磨损 影响运行列车安全 题组训练 读下图 完成1 2题 1 图示区域内 与古代相比 当代 a 河流水量更大b 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c 交通线离山地更远d 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 2 图示区域城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 森林破坏b 土地荒漠化c 水土流失d 地面沉降解析第1题 在图示区域内 当代由于生活和生产用水量更大 导致河流水量更小 为了获得更充足的水源 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 第2题 图示区域城镇由于人口增长过快 用水不当 植被破坏等 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严重 答案1 b2 b 3 关于土地荒漠化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中国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尤为脆弱b 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率比人类活动引起的要快c 三江平原过度垦殖 土地荒漠化更为严重d 西北地区风蚀强烈 风沙灾害比较普遍解析中国荒漠化最严重和最典型的是西北地区 西北生态环境脆弱 风力侵蚀作用强烈 风沙灾害较多 中国南方荒漠化不典型 且生态环境相对于西北 黄土高原等地区要优越 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率比人类活动引起的慢 三江平原过度垦殖主要导致湿地和沼泽的减少 并不会产生严重的荒漠化 答案d 下图为非洲大陆荒漠化示意图 读图 完成4 5题 4 非洲荒漠化严重区主要出现在 a 热带雨林带b 热带草原带c 热带荒漠带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5 造成非洲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人口增长 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 过度砍伐 大约6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砍伐 过度放牧 大约2 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 过度开垦 耕地面积扩大是荒漠化的首要因素a b c d 解析第4题 注意阅读图例 联系非洲气候的分布可知 热带草原气候区是非洲荒漠化严重的地区 第5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 人口密度越大荒漠化的面积越大 二者呈正相关 过度放牧是荒漠化扩大的首要因素 从柱状图可以看出 大约2 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 答案4 b5 a 知识梳理 一 荒漠化的危害1 经济危害 许多村庄 交通线 水库等受到风沙的威胁 经济损失巨大 2 生态危害 表土裸露 为 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沙源 3 生产危害 导致 和地表形态的破坏 使生物的生产力持续下降 粮食和牧草减产甚至绝收 考点二荒漠化产生的危害及综合治理措施 必考 选考 沙尘暴 植被 二 荒漠化的防治1 防治工程 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2 防治方针 为主 防治结合 治理 3 防治措施 退耕还林还草 建设生态防护林 封沙禁牧 禁樵禁采 合理用水 4 防治目的 实现人口 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北 预防 综合 生态移民 读 我国干旱地区绿洲保护的多层防护体系模式图 回答问题 1 将图中a b c d字母与其代表的植被连起来 a乔 灌木b沙漠c农田防护林d灌草2 影响由绿洲向外植被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答案1 a 沙漠 b 灌草 c 乔 灌木 d 农田防护林2 水源 考点突破 荒漠化的防治措施1 合理利用水资源 2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 调节农 林 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 采取综合措施 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 控制人口增长 分析某地荒漠化 区域生态问题 的危害与治理1 分析区域生态问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2 我国不同地区的生态问题及防治措施 思考我国西北地区人们利用麦秸 稻草 芦苇等材料扎设草方格沙障固沙的原理是什么 提示一方面可以增加地面粗糙度 削减风力 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 提高沙层含水量 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 例1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 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 形成 生态裂谷 下图为 生态裂谷 分布示意图 据此回答 1 2 题 1 生态裂谷 形成过程中 附近的交错带 a 自然植被改善b 风力侵蚀减弱c 地下水流向绿洲区d 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2 生态裂谷 出现后 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 应该 a 在荒漠区植树造林b 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c 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d 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解析第 1 题 根据材料可知 生态裂谷 形成在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 可以判断外力以风力为主 根据图例判断绿洲区分布位置 推断出河流流向 地下水流向 第 2 题 地下水是绿洲区的主要水源 生态裂谷 出现后 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 应该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不现实 答案 1 c 2 d 例2 加试题 图1是南方某区域等高线 单位 m 地形图 图2是图1中甲处的气候资料 据道光 咸丰年间的县志记载 图1中甲处当时森林茂密 柳竹成荫 河深水清 舟楫畅行 然而现在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光山秃岭 一片 红色荒漠 景观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材料 分析图1甲处形成 红色荒漠 景观的原因 2 图1甲处形成的 红色荒漠 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 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的基础上 我们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防治图示区域日渐扩大的 红色荒漠化 解析第 1 题 红色荒漠 是南方低山丘陵红壤水土流失的结果 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来分析 自然原因从地形 坡度大 气候 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河流 侵蚀切割 等方面分析 人为原因从破坏植被和不合理的利用土地等方面分析 第 2 题 分析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 主要考虑对当地的农业 交通和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同时还要考虑对河流下游地区洪涝 航运的影响 第 3 题 图示区域的资源主要有气候资源 土地资源 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等 在开发利用这里的资源时 要保护本区的生态环境 增加植被覆盖率 防治水土流失 答案 1 红色荒漠 是南方低山丘陵红壤水土流失的结果 自然原因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起伏大 亚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丰富 且降水集中多暴雨 河流众多 流水侵蚀切割作用强烈 人为原因 开发历史悠久 人多地少 毁林开荒 能源短缺 乱砍滥伐 2 低山丘陵地区 水土流失使山坡土层变薄 土壤肥力降低 使粮食减产 使地表变得崎岖不平 影响交通等 山麓地带水冲沙压 旱涝严重 平原地区 水土流失会造成河湖淤塞 河湖调洪能力降低 加剧旱涝灾害 影响航运 3 发展立体农业 搞好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 建设水电站 开发利用本区丰富的水能资源 切实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 如大力推广生活用煤 进行技术革新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等 封山育林 提高植被覆盖率 题组训练 下表为我国某区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 下图示意该区域1999 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 正值表示增长 负值表示减少 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 据此完成1 2题 1 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 a 治理盐碱地b 退耕还草c 保护沼泽地d 植树造林 2 该区域可能位于 a 云贵高原东部b 松嫩平原中部c 黄土高原中部d 内蒙古高原西部解析第1题 本题考查荒漠化防治及读表分析能力 由上表可知 该地沙地 草地面积比例较大 应位于干旱 半干旱地区 由上图可知 1999 2007年 该地毁草开荒 导致沙化面积增大 故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退耕还草 b项正确 第2题 本题考查区域环境特征 云贵高原东部 黄土高原中部和松嫩平原中部位于湿润 半湿润地区 水土流失严重 内蒙古西部位于干旱 半干旱地区 荒漠化严重 故d项正确 答案2 b3 d 3 加试题 阅读图文资料 完成下列问题 一般而言 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叶片总面积越大 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 下图所示区域50多年来 年年植树 但因成活率低 目前森林覆盖率不到1 1 根据干湿地区的划分 图示区域属于 区 导致该区域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2 在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串联并联讲题题目及答案
- 2025年驻厂监管员考试题及答案
- 寝室口味调查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山东省淄博市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乐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 八年级上册英语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小学数学超速题目及答案
- raz分级阅读绘本e课件
- qiuluji课件教学课件
- 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课件
- 2021综合能源管理平台技术白皮书
- 丹凤县棣花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监理规划
- HG-T 6038-2022 聚乙烯蜡微粉
-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内容和标准量化评分表
- 2024年苏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国际中文教育概论》课件 第三章 国际中文教育与跨文化教育
- 初中俄语七年级第一课课件
- pvc板材生产工艺流程图
- 新能源汽车功率电子基础 习题答案汇总(程夕明) 习题集1-6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