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里的小城市试验.doc_第1页
乡镇里的小城市试验.doc_第2页
乡镇里的小城市试验.doc_第3页
乡镇里的小城市试验.doc_第4页
乡镇里的小城市试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岛:乡镇里的“小城市”试验 青岛市日前正式启动小城市培育试点,胶州市李哥庄镇、平度市南村镇、莱西市姜山镇、即墨市蓝村镇、黄岛区泊里镇5个强镇成为首批试点镇,在审批权限、土地指标、财政收入、户籍制度等方面进行松绑扩权。 “我们称之为小城市培育试点,也是城镇化发展路径的一种探索,是在重点镇的基础上培育成小城市。”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吴毅向中国经济周刊解释道。 什么样的镇可以“市” 试点之一的李哥庄镇,从里到外,都不像一个我们常见的“镇”。 从青岛市区沿着204省道开车西行,半个多小时就到了李哥庄镇。沿途接连不断的企业工厂、许多正在建设的项目,宽敞整洁的马路,一排排整齐的多层住宅,气派的中心广场,许多人开玩笑说,初来乍到的人常常疑惑:是不是到了胶州市? 李哥庄镇素有“中国制帽之乡”的美誉。该镇制帽行业年产量达12亿顶,年产值达40多亿元,“可以说是每年为每一位中国人生产一顶帽子。”李哥庄镇镇长姜衍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今年3月,我国首个制帽业的国标也在此诞生。 传统的制帽产业让李哥庄人很早就走上了致富之路,也慢慢形成了制帽产业集群,再加上装备制造和新兴产业集群,依托青岛市重点建设项目大沽河治理打造生态旅游的服务业集群,在三大产业集群的支撑下,该镇的经济发展也名列青岛市小城镇前列。李哥庄镇政府的数据显示:2012年该镇完成生产总值71亿元,财政收入2.13亿元,比2011年增长了33%;镇域经济发展活力十足。 早在成为小城市试点前许多年,李哥庄镇的“强镇扩权”已经开始了。据当地官员介绍,自2005年成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以来,各级各部门都制定出很多优惠政策,让李哥庄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很多方面走在了山东省乃至全国前列。 李哥庄镇有许多普通乡镇没有的机构:公安分局、工商分局、城管执法中队、消防支队、社区办公室、城镇办公室和旅游办公室青岛市还在李哥庄设立了直属警务大厅,能够办理李哥庄及周边区域的车辆挂牌、审车、事故处理等。 李哥庄镇有许多普通乡镇享受不到的特权:从2008年起,胶州市对李哥庄的城建配套费全额返还,土地出让金按一定比例返还。2011年,李哥庄镇又拿到了青岛市550万元的财政补贴。 目前李哥庄镇已经建成的商住小区达到26个,总建筑面积达到300多万平米,也吸引了包括海润自来水、新奥燃气等服务商投资,实现供水、供气和供热。同时,李哥庄还是全省第一家实现村村通公交的乡镇。李哥庄镇拥有全国第一支民间消防队伍青岛永安民建消防队。 在镇政府门口的LED显示屏上,滚动着“祝贺李哥庄镇成为小城市培育试点”的宣传语。“小城市培育试点,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让我们感到压力非常大。”姜衍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这压力不仅来自于城镇建设的压力大,更源于小城市目标的实现。李哥庄镇已经具备了迈向小城市的基础条件,但是近年来,该镇的发展日益受到现有体制机制约束,急需扩大发展空间。 从“庄”到“镇”,从“镇”到“市”,李哥庄人对自己的明天满怀期待。 “跑步前进”的李哥庄 “以前如果是按部就班发展的话,现在就是跑步前进。”姜衍海坦言,成为小城市培育试点,对李哥庄镇的影响力提升、城建建设、政策引导扶持的力度和强镇扩权等方面都有着积极而明显的作用。 “尤其是品牌影响力提升了,对我们镇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来项目可以落到李哥庄,也可以落到周边镇,现在项目方会优先考虑李哥庄镇。我们选择的余地更大。这些都有利于我们发展和建设。”姜衍海说。 “如果没有产业支撑,城镇化就是空中楼阁,就是盖起一座小城市来也是一片鬼城!”姜衍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李哥庄镇将从产业集聚、功能集成、人口集中三个方面来培育小城市,在产业培育上通过转方式调结构相结合,增强小城市的产业集聚能力。对于该镇720家企业,规模以上企业90多家,他们着力发展三大产业集群。 有产业支撑是实现人口集聚最好的办法,有产业支撑老百姓才有就业渠道。李哥庄镇的700多家企业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城镇化必须要有产业支撑,老百姓的生活得有基本保证。目前李哥庄镇95%以上的老百姓都脱离了农业,都在从事二、三产业。如果没有产业支撑,老百姓就没有就业渠道,也没有基本生活保障,那么城镇化难度会很大,不好推动。”姜衍海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城镇化也是一种顺势而为的行为。老百姓有钱以后也想过上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现在李哥庄镇也确实达到这个发展程度了。 “我们正在铺设污水管网,投入几千万元,一点都看不见。”姜衍海介绍道,这些虽然花钱很多,但不得不做,城镇化不仅需要产业支撑,更需要公共设施的配套,他们在按照规划,重点建设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如学校、医院、污水处理厂、灌网、道路等。此外公共服务部门也开始重心下移,胶州市检察院在李哥庄镇设检察工作室、公安局也设了警务大厅 “以后办什么事不用再到县里市里跑,在我小城镇直接办了!” 姜衍海认为,这些都是以城市为内涵的行政服务体系的下移,是对小城市建设的一种配套措施。 小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 今年年初,青岛市委书记李群率团去浙江考察调研,感到浙江的小城镇发展让人震撼。曾去浙江考察调研城镇发展的吴毅说,浙江一个镇的地方财政收入达十几个亿,比山东西部的县都要强很多。 去年青岛提出乡镇合并之后,试点的几个镇面积和人口扩大了,这就为小城市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浙江的乡镇发展都是以市场推动为主,青岛的小城市培育试点要靠政府主导与市场相结合,而且政府的推动力度会更强一些。”吴毅指出二者发展的不同。 一些大城市的二、三产业逐渐要转移,转移就要有一个承接的平台。“承接这个转移平台的就是小城镇。”吴毅认为,小城镇具有人力成本、土地资源等优势,具备承接大城市产业转移的平台。 基于此,借鉴浙江小城镇的发展经验,青岛市出台了关于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的意见,推出五个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大的重点镇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力争用四年的时间,培育一批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功能完备、生态文明、宜居宜业、社会和谐的现代化小城市,带动提升该市小城镇建设发展整体水平,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 为此,青岛市成立了小城市培育试点领导小组,办公室放在市建委,由建委牵头协调市政府各个部门制定小城市发展政策,扶持引导小城市培育试点。 青岛市的大礼包 对于小城市培育试点,青岛市从户籍制度改革、财政体制调整、实行扩权强镇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 户籍管理制度方面,制定出台低门槛落户、享受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待遇的农民进城鼓励政策,引导农民自愿到小城市试点镇落户。 在财政支持上,实现财力分配向小城市试点镇倾斜,自2013年起四年内,新增镇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区市留成部分全额留镇。试点镇土地出让净收益市、区留成部分,在试点镇征收的城镇基础设施配套费,全额返还于试点镇。 实施扩权强镇改革,通过委托、界定、授权等方式赋予试点镇县市(区)级行政审批、监督服务事项管理权限。配优配强试点镇党政领导班子,试点镇党委书记、镇长可由区市级领导同志兼任,或根据试点镇发展情况和干部情况,高配为所在区(市)副区(市)级干部。 “青岛市出台了小城市培育试点扶持政策,在财政上不低于3亿的资金要向小城市培育试点倾斜。建设、交通、环境综合整治等等,优先向5个试点进行倾斜。在土地上,我们每年给它单列500亩的建设用地支持它的发展。”吴毅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下放权限的最终目的是扩权强镇,实现政府高效运转。”吴毅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权力下放是一个利益的重新分配问题,青岛市在下放权限时也是一边走,一边探讨、完善、推进。 “小城市培育试点是一个系统工程,小城镇就是个小社会,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所以我们现在提出这么一个引子,出了这么一个文件,在这个过程当中碰到的问题也很多。譬如农村户口改成城镇户口,保险、养老、住房、就医,这都是政府要保障的。”吴毅坦言,小城市培育试点不可能一蹴而就。 青岛提出全域统筹实现城乡一体化。“小城市培育试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棋子。”吴毅介绍说,小城市试点如果基础服务设施、社会保障搞好一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