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观舞记马天慧.doc_第1页
第19课 观舞记马天慧.doc_第2页
第19课 观舞记马天慧.doc_第3页
第19课 观舞记马天慧.doc_第4页
第19课 观舞记马天慧.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9课 观舞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积累语句,熟读课文,了解印度舞蹈的艺术瑰丽,体会比喻和排比句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自主听读、合作探究文章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鼓励学生接触、吸收、借鉴外国优秀文化,从中吸取精神营养,开阔胸怀。【教学重点】1. 品味文中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舞姿的词句。2.欣赏优美生动的舞蹈艺术的语言描写。【教学难点】通过反复吟咏作者观舞后的感受,初步培养感受美、鉴赏没、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资料助读】印度文化:印度舞蹈大致上可以分为古典舞蹈和民间舞蹈。这些舞蹈大多宗教色彩浓厚。在演出时,台前都要放上一尊舞神湿婆的雕像。“台中间小桌上供奉着一尊湿婆天的舞像,两旁是燃着的两盏高脚铜灯,舞台上的气氛是静穆庄严的。”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就是以此为背景的,表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印度舞历史悠久,对印度人来说,舞蹈不仅是艺术,更有宗教的含意。印度舞源自对神无比虔诚洁净无私的爱,舞者藉由本身的手指、手臂、眼睛、五官、身体表达和诠释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所以一些印度舞只在庙里表演给神看,印度舞也因此多了一层神秘色彩 。印度传统舞蹈有四大流派,而“婆罗多舞”是最古老的古典舞蹈。舞者衣裙华丽,姿态优美,头戴半圆形花环,耳环和鼻饰闪烁,光彩照人,演员的手、眼、身、脚、步严密配合,面部表情喜怒哀乐瞬息万变。【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老的民族造就古老的文化,古老的文化是记录人类文明历史的宝库。本学期我们感受了来自迅哥儿家乡带有呢土气息的乡村戏剧“社戏”,那月下神形兼备的绘画艺术“竹影”。这一切无不都在向我们诉说着人类历史的进步。今天,著名的冰心女作家又给我们带来一场美幻绝伦的异国风情表演印度舞蹈,不相信?还是让我们先睹为快吧?!二、了解作者1、走近冰心冰心(190010一19992),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五四”时,她开始写小说、诗歌。她的散文语言清新秀丽,自成一体,称为“冰心体”,影响很大。许多作品被译成英、法、日、俄等多种文字,主要作品有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诗歌春水繁星等。2、了解印度舞蹈。三、自主学习1.读准下列字词:颦蹙(pnc) 粲(cn)然 嗔(chn)视 雏(ch)凤 咿 (y)哑 静穆(m) 褶(zh)裙 尽态极研(yn) 花鬘(mn)斗薮(su) 铮铮 (zhng) 蠕(r)动 惆怅(chuchng) 浑身解(xi)数 叱咤(chzh)风云 珠缨(yng) 炫(xun) 转星宿(xi)摇2.解词。【变幻多姿】姿势多样,变化不定。【本色当行】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离合悲欢】泛指聚会、别离、欢乐、悲伤的种种遭遇。【低回婉转】回旋起伏。【浑身解数】全身招数。【高视阔步】形容气概不凡或态度傲慢。【叱咤风云】形容威力极大。【尽态极妍】使仪态和丽质最充分地显示出来。3.学生自由诵读,批注自己喜欢的语句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请你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说说本文主要内容,如果能写在笔记本上则更好。明确:本文主要是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描绘了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也表现了印度舞蹈的美。2.文章哪些段落是写观舞的?这些段落的前后分别写什么?明确:第一部分(110)从切身感受出发,歌颂印度卡拉玛姐妹舞技的高超。第二部分(1118)通过对卡拉玛姐妹舞技的描绘,具体表现她们高超的舞技。第三部分(1922)揭示了印度文化是滋润印度舞蹈的食粮,表达对卡拉玛姐妹的感激和怀念之情。表达感受-观赏舞蹈-赞美感谢三、精读课文,探究“美”点1.读课文1118段,找出卡拉玛姐妹舞蹈中美的细节、美的画面,用波浪线标出来,并将发现的成果结合文章语句表达出来。2.从文章中找出描写印度舞蹈特点的语句,并用一个精辟的词语进行概括。明确:光艳:她向观众深深地低头合掌一对长眉,一双眼睛。秀丽的面庞;能说出万千种话的一对长眉,一双眼睛。女性的妩媚不仅表现在美丽的五官,更多地表现在眉目之间。未舞先有光彩先有情。曼舞:她用她的长眉,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如莲花的花开瓣颤一直传到左手的指尖!长眉、妙目、手指、腰肢、髻花、褶裙、细步,从“轻云般慢移”到“旋风般疾转”。神韵:看她忽而双眉颦蹙,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 卡拉玛姐妹以神采飞扬的舞姿传神地表现了“离合悲欢”。精妙的舞蹈跨越了文化的隔阂,让人心灵相通。用一个精辟的词语来概括卡拉玛姐妹的舞蹈特色:飞动的美。3.作者是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来表现“飞动的美”的?明确:作者从身体、服饰、神态、动作、心灵等方面来表现:第13自然段“她亮出她的秀丽的面庞一对长眉,一双眼睛。”这也是从神态方面来表现舞蹈美的。第16自然段“用她细碎的舞步旋风般疾转”,是从身体方面表现舞蹈美的;“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是从服饰方面表现舞蹈美的;第17自然段“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这是从身体、神态方面表现舞蹈美;“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卡拉玛跳舞时很投入,说明她很热爱舞蹈事业,这是从心灵方面来表现舞蹈美的。4.作者用了哪些词、句描写这动态的美?明确:写“蛇舞”:颈的轻摇,肩的微颤:一阵一阵的柔韧的蠕动,从右手的指尖,一直传到左手的指尖!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要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5.我们没有亲眼目睹卡拉玛姐妹的表演,但我们能感受到那“飞动”的舞蹈美。这都源于作者用语言来表现舞蹈艺术,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让我们获得了美的享受。那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语言技巧呢?从文章中找出描写卡拉玛姐妹舞蹈特点的语句。明确:1.生动的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舞蹈和舞蹈者的姿态,以及作者的赞叹之情。比喻:“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 、“如同一个婴儿” 、“她是一只雏凤” 排比:“假如假如假如假如”、 “忽而忽而忽而忽而忽而”、 “笛子吹起,小鼓敲起,歌声唱起”引用:“珠缨炫转星宿摇,花蔓斗擞龙蛇动”2.正面描写结合侧面描写,多角度展示舞姿的美,引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正面描写卡拉玛姐妹的舞蹈,还从观众的反映侧面地描写。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3.运用了许多修饰性的词语,增加文章韵味。如(无限的)哀愁 、 (低回婉转的)娇羞、(叱咤风云的)盛怒、(细腻妥帖的)梳妆四、赏读课文,解读文本1.文章开头问道:“我应怎样来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没正面回答,你能从接下来的排比中找到答案吗?明确:统领全篇,定下赞美的感情基调。开篇点题,开宗明义。她们的舞蹈像诗、像画、像音乐、 2像雕塑一样美。四个“假如”句分别描绘了舞蹈的类别、眉宇和服装、舞步和铃声、灵动的身影。2.文章从第11段才正式叙写观舞经过 ,前面铺叙的文字有什么作用吗?明确:铺叙表达自己欢喜激动的心情,赞美卡拉玛姐妹的舞蹈无法言状的美,为后文写舞蹈的美妙绝伦蓄势。3.写卡拉玛姐妹出场前,先写“台中间小桌上供奉着一尊湿婆天的舞像,两旁是燃着的两盏高脚铜灯,舞台上的气氛是静穆庄严的”这个细节有什么用意?明确:暗示了印度舞蹈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点明了卡拉玛姐妹舞蹈的背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4.为什么说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明确:卡拉玛的舞蹈非常优美,好像“飞动”起来,但是仅有“飞动”还是不够的,还要有心灵的完全投入,才能达到“美”的境界。她本身就是舞蹈的一部分,身心浑然一体,超越形式的载体而进入了自由飞动的境界。真正的舞蹈,是心灵之舞,而不是技巧之舞。5.文中说:“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怎样理解这句话?明确:艺术上的交流,能增强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艺术没有国界。优秀的艺术家都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卡拉玛姐妹也一样,“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它的食粮的供养。”没有印度悠久文化的熏陶,没有印度文化历史的内涵,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不会这样美妙动人。五、比较鉴赏本单元的安塞腰鼓也是写舞的,比较观舞记和安塞腰鼓在内容和表达上有何异同。 明确:同:题材相同,都是描写舞蹈;都写了舞蹈的文化背景。(安塞腰鼓的文化背景是这么厚这么厚的黄土高原;观舞记卡拉玛舞蹈的文化背景是印度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都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舞蹈。异:在舞蹈风格上安塞腰鼓表现了阳刚之美;观舞记表现的是阴柔之美。安塞腰鼓没有用侧面描写,观舞记除了用正面描写,还用了侧面描写,写观众的反映等。六、拓展延伸如果说贝多芬的音乐是灵魂声响的话,那么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就是心灵之舞。只有心灵之舞才是真正的舞蹈,那么你观看过的中国舞蹈,哪些能冠此美誉呢?为什么说他们的舞蹈是心灵之舞吗? 明确:如杨丽萍的孔雀舞、黄豆豆的丰收等。他们的舞蹈是整个身心的投入。杨丽萍的舞蹈不仅舞姿优美,而且还让人能感受到中国女性的美丽和温柔。黄豆豆的舞蹈,让人感受到中国男儿强壮的体魄和力量,感受到中华男儿坚强不屈的精神。七、总结全文这篇文章是作者自己一次观看印度舞蹈后写下的一篇散文。文章开篇直抒赞美之情,接着描绘精彩的表演过程,最后总写观后的感受;正面和侧面相结合,集中生动地展示了卡拉玛姐妹舞蹈 “飞动的美”。用语言来表现艺术形象是件困难的事情,但作者巧妙地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把视觉感受转化为语言形象,使读者透过文字发挥想象,获得了语言和舞蹈形象双重审美的享受。学习这篇文章,我们既感受到舞蹈之美,又体会到语言之美。希望大家细细品味,多渠道的去接触、吸收、借鉴优秀的外国文化,从中得到精神的滋养。同时也要学习大师的高超语言技巧,去描述生活中精彩的画面。八、作业设计。1.模仿课文25段的假设句,也可模仿第7段的比喻句,第17段的排比句写几句话.示例:假如我是一个剪纸艺术家,我就要用剪子剪出她们阴柔美妙的身姿。假如我是一个摄影家,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