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课外阅读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课外阅读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课外阅读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课外阅读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五课 群文阅读意欲捕鸣蝉猜谜语 唱歌不用嘴,声音真清脆,嘴尖像根锥,专吸树枝水。 说鸟不是鸟,躲在树上叫。自吹啥都懂,其实全不晓 蝉和蚁 我们大多数人对于蝉的歌声,总是不大熟悉的,因为它是住在生有洋橄榄树的地方,但是凡读过拉封敦的寓言的人,大概都记得蝉曾受过蚂蚁的嘲笑吧。虽然拉封敦并不是谈到这个故事的第一人。 故事上说:整个夏天,蝉不做一点事情,只是终日唱歌,而蚂蚁则忙于储藏食物。冬天来了,蝉为饥饿所驱,只有跑到它的邻居那里借一些粮食。结果他遭到了难堪的待遇。 骄傲的蚂蚁问道:“你夏天为什么不收集一点儿食物呢?”蝉回答道:“夏天我歌唱太忙了。”“你唱歌吗?”蚂蚁不客气地回答:“好啊,那么你现在可以跳舞了”,然后它就转身不理它了。 但在这个寓言中的昆虫,并不一定就是蝉,拉封敦所想的恐怕是螽斯,而英国常常把螽斯译为蝉。 就是在我们村庄里,也没有一个农夫,会如此没常识地想象冬天会有蝉的存在。差不多每个耕地的人,都熟悉这种昆虫的蛴螬,天气渐冷的时候,他们堆起洋橄榄树根的泥土,随时可以掘出这些蛴螬。至少有十次以上,他见过这种蛴螬从土穴中爬出,紧紧握住树枝,背上裂开,脱去它的皮,变成一只蝉。 这个寓言是造谣,蝉并不是乞丐,虽然它需要邻居们很多的照应。每到夏天,它成阵地来到我的门外唱歌,在两棵高大筱悬木的绿荫中,从日出到日落,那粗鲁的乐声吵得我头脑昏昏。这种振耳欲聋的合奏,这种无休无止的鼓噪,使人任何思想都想不出来了。 有的时候,蝉与蚁也确实打一些交道,但是它们与前面寓言中所说的刚刚相反。蝉并不靠别人生活。它从不到蚂蚁门前去求食,相反的倒是蚂蚁为饥饿所驱乞求哀恳这位歌唱家。我不是说哀恳吗?这句话,还不确切,它是厚着脸皮去抢劫的。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的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 如果稍许等一下,我们也许就可以看到它遭受到的意外的烦扰。因为邻近很多口渴的昆虫,立刻发现了蝉的井里流出的浆汁,跑去舔食。这些昆虫大都是黄蜂、苍蝇、蛆蜕、玫瑰虫等,而最多的却是蚂蚁。 身材小的想要到达这个井边,就偷偷从蝉的身底爬过,而主人却很大方地抬起身子,让它们过去。大的昆虫,抢到一口,就赶紧跑开,走到邻近的枝头,当它再转回头时,胆子比从前变大来了,它忽然就成了强盗,想把蝉从井边赶走。最坏的罪犯,要算蚂蚁了。我曾见过它们咬紧蝉的腿尖,拖住它的翅膀,爬上它的后背,甚至有一次一个凶悍的强徒,竟当着我的面,抓住蝉的吸管,想把它拉掉。最后,麻烦越来越多,无可奈何,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于是蚂蚁的目的达到,占有了这个井。不过这个井也干得很快,浆汁立刻被吃光了。于是它再找机会去抢劫别的井,以图第二次的痛饮。 你看,真正的事实,不是与那个寓言相反吗?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而勤苦的生产者却是蝉呢!凡夫瘸蝉 一场大雨过后,孩子们抠开湿地上的小洞,把手指伸进去。蛰居在小洞中的蝉的幼虫不知是计,张开前爪,把手指紧紧抱住。结果,便被孩子们拖出来,放进了知了笼中。 蝉的幼虫身上裹着一层角质的铠甲,就像一团黄泥,在笼中笨拙地爬行着。这些丑陋的小东西是如何变成美丽的蝉的,这可真是一个谜! 苏格拉底同孩子们商量,请他们把知了笼交给他,让他保管一夜,答应第二天一大早就把它还给他们。 孩子们爽快地答应了。 于是,苏格拉底获得了一次机会,一 次观察蝉是如何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机会。 蝉蜕壳总是在夜间进行的,苏格拉底决定彻夜不眠,不让这神秘的过程从眼底错过。他沏了一杯酽酽的咖啡,瞪大双眼,守候在知了笼旁边。 那些丑陋的小东西开始沿着知了笼的栅栏,一步一步慢吞吞地往上爬行,爬到一定的位置后,便停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就像泥塑的一样。 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过去了,这些泥塑一样的小东西始终一动也不动,似乎没有一点变化。一直到天快亮的时候,苏格拉底发现,其中有一只背部裂开了一道细细的缝儿,就像有谁在泥塑上划了一刀。接着,其他幼虫的背上先后都出现了细缝儿。虫儿的身体开始颤抖,细缝开始变大,渐渐,露出了一抹象牙般的玉肌。 虫儿痛苦地颤栗着,背部弓起就像一个驼子。这驼的背越弓越高,虫儿的颤栗也越来越剧烈。 是刀在剥皮么?是火在烧身么?是剑在剔骨么?是针在穿心么?苏格拉底看到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心中不由跟着颤栗起来。 该帮帮这些可怜的虫儿们了!苏格拉底打开知了笼,非常小心地从笼中取出一只虫儿,以极其轻柔的动作剥开束缚虫儿的硬壳,帮助它抬起头,伸出尾巴,蜕出翅膀,抽出六只腿。这工作是这么难做,苏格拉底完成这套程序,足足用了近20分钟。 苏格拉底浑身浸透了汗水。他本来还想再帮一只虫儿的忙,但已经没有这个勇气了。 更为糟糕的是,苏格拉底后来发现,那些凭自己的力量完成蜕变过程的蝉儿们,虽然多经历了一些痛苦的煎熬,抖一抖,都展开了美丽的翅膀,变成真正的蝉;而经他帮助的那只蝉儿,翅膀却始终缩成一团,怎么也展不开,而且它的六条腿也是瘸的,爬动起来左摇右晃,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第二天,孩子们看见爬满笼子的美丽的蝉,高兴得又蹦又跳。他们实在不忍心让这美丽的小东西再关在笼子里,打开笼门,让它们恢复自由。蝉儿们鸣叫着从笼中飞出,飞进了绿阴。末了,笼中只剩下了一只蝉,一只缩着翅膀瘸着腿的蝉。蝉 之 趣自古以来,人们对蝉最感兴趣的的莫过于是它的鸣声。它为诗人墨客们所歌颂,并以咏蝉声来抒发高洁的情怀,更有甚者是有的人还用小巧玲珑的笼装养着蝉来置于房中听其声,以得欢心。的确,从白花齐放的春天,到绿叶凋零的秋天,蝉一直不知疲倦地用轻快而舒畅的调子,不用任何中、西乐器伴奏,为人们高唱一曲又一曲轻快的蝉歌,为大自然增添了浓厚的情意,难怪乎人们称它为“昆虫音乐家”、“大自然的歌手”。 人们陶醉于蝉的鸣声,而却忘记了它的本性,你可知道,每当蝉落在树枝上引吭高歌,一面用它的尖细的口器刺入树皮吮吸树汁时,各种口渴的蚂蚁、苍蝇、甲虫等便闻声而至,都来吸吮树汁,蝉又飞到另一颗树上,再另开一口“泉眼”,继续为它们提供饮料,这样如果一棵树上被蝉插上十几个洞,树枝将流尽而枯萎死亡。可见蝉是树木的大害虫。 会鸣的蝉是雄蝉,它的发音器就在腹基部,像蒙上了一层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由于鸣肌每秒能伸缩约1万次,盖板和鼓膜之间是空的,能起共鸣的作用,所以其鸣声特别响亮。并且能轮流利用各种不用的声调激昂高歌。雌蝉的乐器构造不完全,不能发声,所以它是“哑巴蝉”。 雄蝉每天唱个不停,是为了引诱雌蝉来交配的,雄蝉的叫声,雌蝉听来像一首美妙的乐曲,在交配受精后,雌蝉,就用像剑一样的产卵管在树枝上刺成一排小孔,把卵产在小孔里,几周之后雄蝉和雌蝉就死了。为什么雄蝉会叫?原来蝉肚皮上的两个小圆片叫音盖,音盖内侧有一层透明的薄膜,这层膜叫瓣膜,其实是瓣膜发出的声音,人们用扩音器来扩大自己的声音,音盖就相当于蝉的扩音器一样来回收缩扩大声音,就会发出知了,知了的叫声,会叫的是雄蝉,雌蝉的肚皮上没有音盖和瓣膜,所以雌蝉不会叫。 小小的幼虫从卵里孵化出来,呆在树枝上,秋风把它吹到地面上,一到地面,马上寻找柔软的土壤往下钻,钻到树根边,吸食树根液汁过日子,少则两三年,多则十几年从幼虫到成虫要通过五次蜕皮,其中四次在地下进行,而最后一次,是钻出土壤爬到树上蜕去干枯的浅黄色的壳(这就是蝉壳)才变成成虫。由此可见,蝉是见不得天的昆虫,虽然寿命很长,但是很少很少在阳光下生活,几乎一生都在黑暗地下度过,可说是太遗憾了。 酷夏的晚上,蝉在树上“吱吱”地叫着,如果这时你去攻击它,往往会有一股似污水的液体从树叶丛中洒下来,那是蝉的尿。蝉的食物,主要是树的汁液。蝉的嘴像一只硬管,它把嘴插入树干,一天到晚地吮吸汁液,把大量营养和水分吸到体内,用来延长寿命。当遇到攻击时,它便急促地把贮存在体内的废液排到体外,用来减轻体重以便起飞,以及起到自卫的作用。蝉排泄与其他昆虫不一样,它的粪液都贮存在直肠囊里,紧急时随时都能把屎尿排出体内。蝉有两对膜质的翅膀,翅脉很硬,蝉休息时,翅膀总是覆盖在背上。蝉是很少自由自在地飞翔,只有采食或受到骚扰时时候,才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有趣的是,蝉能一边用吸管吸汁,一边用乐器唱歌,饮食和唱歌互不妨碍,蝉的鸣叫能预报天气,如果蝉很早就在树端高声歌唱起来,这就告诉人们“今天天气很热”。1、观看蝉的图片,说说你知道的关于蝉的知识。2、浏览四篇文章,说说你又知道了哪些关于蝉的知识?3、分组 :五人为一小组,共同完成任务。4、准备材料 准备材料(海报纸、彩笔、铅笔、橡皮、胶水)5、分工:信息搜集员 、小小插画师 、 文字小编辑、 小小汇报员。信息搜集员:根据要求搜集文中相关内容,勾画出来并与其他成员沟通。小小插画师 :主要负责海报的设计、构图、美工。 文字小编辑 :按照要求将搜集来的内容编辑成合适的信息,写在海报上。 小小汇报员:海报制作成功后,代表本组进行全班汇报。6、将你们小组了解到的关于蝉的知识整理出来,做成展示海报为大家介绍。(1)提示:蝉的外形、 蝉的习性、蝉的优点、蝉的缺点、 (2) 你对蝉的看法我想对蝉说(3)和蝉有关的事物,诗句、名言等。(4)课件出示海报制作的范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7、汇报。第十六课 绘本创编蝉的故事一、欣赏绘本故事一起玩吧昆虫二、确定主题:根据上节课读过的关于蝉的文章,我们对蝉又有了新的了解,今天我们就要创编一则关于蝉的小故事。三、大家聊一聊,如果写蝉的故事 ,可以写什么? 四、把你的想法提出来,让老师和同学们帮你完善一下,注意边聊边记录。 五、设计主人公形象1、学画蝉的简笔画,了解蝉的基本构造。2、你创编的故事中的那只蝉叫什么名字、是“男”还是“女”,他有哪些家人或朋友3、主人公的性格、特点、爱好是什么? 4、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5、先列出一个故事创编大纲六、制作绘本长卷书:1、A4纸横向粘贴五张,用双面胶固定,粘贴部分宽1.5厘米。2、将粘好的长卷折叠成十等份,变成一本书。3、确定封面、封底,写出页码。七、开始创编1、准备铅 笔、橡皮、彩笔。2、在绘本书上确定好草稿。3、尽情的创编你的小故事吧!4、 故事写完之后,给老师同学看一下,让大家提出一些意见,再进行修改完善。5、 涂色、定稿八、展示绘本。1、提前熟读自己的绘本。练习讲解。2、给大家讲述你的绘本故事。第十七课 实验操作观察小蚂蚁一、接受新挑战观察小蚂蚁的生活习性,拍摄蚂蚁的照片的视频。以及用樟脑丸做一些小实验 二、明确新要求1初步学会仔细观察事物的变化。培养仔细观察周围事物,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习惯,增强持续观察的意识;2能按照实验的过程有顺序地记叙实验的经过,并能写清楚人的动作、语言和心情变化。 大胆想象、推理、表达,在语言表达中体验成功的快乐。3爱科学用科学把实验的经过和自己的感受具体地写下来。能按照实验的过程有顺序地记叙实验的经过,并能写清楚人的动作、语言和心情变化。一、 实验过程 1、提前准备:照相机、录像机、本子、笔、樟脑球、小零食。2、组织学生到门口选好的树下找一个蚂蚁窝,选定一只小蚂蚁,用樟脑丸在蚂蚁的前面划一道线,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如果蚂蚁穿过这道“防线”,就在蚂蚁前面再划一道线,引导学生再次观察。等小蚂蚁跑累了,就在它的周围划一个圈,这个圈呀稍微大一点,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把圈子逐渐缩小,比一角钱的硬币还要下,你又会发现什么现象?3、注意观察:老师做实验时动作怎样?(先再后)4、仔细倾听:老师实验时说了哪些话?提了哪些疑问? 5、观察体会:整个实验时,同学们的言行、神态及你自己的心情变化是怎样的?四、 创设情境,观察蚂蚁搬运食物1、提前带好几种不同的食物,放置在蚂蚁窝的周围,仔细观察蚂蚁的反应。2、认为的制造一些困难,看看蚂蚁的反应。五、户外阅读:蚂蚁帝国片段。推荐阅读蚂蚁帝国三部曲(套装共3册)讲述了在漫长的蚂蚁族群战争中,褐蚁联邦成为蚂蚁世界的霸主,建立了宏大的蚂蚁帝国,拥有无上至尊的地位。然而那个有关“手指”(人类)的古老传说恐吓着一代又一代蚁民。为了证明蚁族才是地球上真正的主人,为了整个蚂蚁帝国的命运,褐蚁联邦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决定对“手指”展开秘密行动,并组建了一支特别行动队蚂蚁帝国三部曲分别是蚂蚁帝国蚂蚁时代蚂蚁革命,讲述在漫长的蚂蚁族群战争中,褐蚁联邦意欲成为蚂蚁世界乃至整个地球的霸主与人类世界之间进行的血雨腥风、惊心动魄的故事。蚂蚁这种老幼皆知且无人重视的微小昆虫,在本书中被塑造成地球上两大社会文明之一,并与人类社会文明相提并论。小说从地球生态平衡的高度,描写了人类和蚂蚁这两大社会文明在确定谁是地球真正主人的竞争中,从接触、冲突到合作的史诗般的过程,同时首次向人们彻底揭示了蚂蚁社会文明既神秘迷人又惊心动魄的“地球内部世界”。作者依据精深的蚂蚁生态学知识,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宏伟壮观、不可思议的蚂蚁帝国。片段试读:那正是327号雄蚁,春季探险队的最后一名幸存者。斜阳下狂奔的他显得无比孤单。他在污泥、水洼和腐烂的落叶中穿行,片刻不停。嘴唇被风吹得干裂,身体蒙上了厚厚的尘土,仿佛穿了一件琥珀色的外衣。浑身的肌肉早已失去了知觉,爪子也断了好几只。在气味路径的尽头,目的地即将出现。随着他每一个前进的步伐,贝萝岗联邦城池林立的众多小山岗中,一个巨型的金字塔形状的山岗愈来愈清晰了。那便是贝萝岗城,它散发出的气味标识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他,激励着他。终于,327号到达了巨大蚁穴的脚下。他抬头仰望,看到他所属的城堡又长高了。穹顶上加盖了新的保护层,枝桠的末梢挡住了月光。年轻的雄蚁四下寻觅,很快就在城墙脚下找到了一个尚开着的入口,他钻了进去。刚好来得及,城外工作的所有工蚁和兵蚁都已经返回,守门蚁正要关闭所有的入口,以便更好地保持城内的温度。他刚刚迈过门槛,泥水匠就“啪”地一声封上了洞口,几乎就在同一刻。终于远离了外面那寒冷野蛮的世界,327号雄蚁再次回到了文明社会之中。他终于又可以融入安适的蚁群中,成为群体的一员,不再孤单。327号在通道中奔跑着,不断发出警报信息。偶尔也会有几名兵蚁驻足聆听,甚至有的还开始与他交流。但是他所讲述的关于摧毁性武器的故事实在离奇,令人难以信服。他未能建立起任何可以采取军事行动的决策小组。他继续前行,心情备受打击。在地下4层一个空旷的隧道中,他突然察觉到身后有动静,他被跟踪了。327号雄蚁转过身来,用红外单眼检查通道。只有红色和黑色的小点,并没有蚁民。奇怪,大概是他弄错了。可是当他继续前进时,身后再次响起了脚步声:“嘁呲,嘁呲”。应该是个跛子,六条腿折断了两条,而且脚步声越来越近了。为了弄清情况,他接连在每个路口故意转弯,然后停下。那个脚步声也随之停下来。当他再次走动时,又传来了“嘁呲,嘁呲”的声音。毫无疑问,有蚂蚁在跟踪他。每当他转身时那只蚂蚁就会躲藏起来,这是一个相当古怪的举动,在贝萝岗里简直就是史无前例。蚁群的一名成员为何要跟踪另一名成员而且不表明自己的身份呢?要知道,这里每个蚁民都是与大家坦诚相处,无所隐瞒的。影子保持着一段距离,穷追不舍,“嘁呲,嘁呲”的声音一直没有间断。应该如何应对呢?当他还是幼蚁时,保育蚁曾经教他无论何时都要直面危险。于是他停下脚步,假装梳洗。来者越来越近,几乎能嗅到气息。他继续假装做着梳洗的动作,同时触须开始搜寻气味。终于,他捕捉到了跟踪者的气味分子,原来是一只一岁大的小个子兵蚁。她身上有种独特的气味,几乎掩盖了寻常的身份气味,有点像岩石的味道。小兵蚁不再躲藏,“嘁呲,嘁呲”。此刻他已经能够用红外眼看见她了。她确实少了两条腿,那股岩石的气味更浓了。他发出询问信息:“谁在那儿?”没有回音。“为什么跟踪我?”依然没有回答。他打算不管这个小插曲,继续赶路。可是很快他就发现迎面来了一个大个子。通道如此狭窄,他过不去了。转身吗?那就得面对小跛子,此刻她已经加快脚步朝他冲过来了。他被困住了,进退不得。此时他已经辨别出来了,是两只兵蚁,身上都有岩石气味。而那个大个子已经张开了她的大钳子。这是一个陷阱!无法想象同一城邦的一只蚂蚁会想要杀死另一只蚂蚁。是免疫系统缺陷?她们没有识别出他的身份气味?她们把他当做外来者了?简直太荒谬了,就好像你的胃想要谋杀你的大肠327号提高了信息强度:“我和你们一样是蚁群的一员,我们是同胞。”这是两只年轻的兵蚁,她们有可能是弄错了。然而他发出的信息并未消除对手的敌意。小跛子跳到他的背上,抓住了他的翅膀。与此同时大个子张开大颚咬住了他的头。他就这样被她俩强扭着一路拖向垃圾场。327号雄蚁挣扎着,甚至连他交配时专用的交流鞭节也释放出不同的情绪分子,从困惑不解到惊慌失措,各种各样。但是这些情绪分子对于无生殖力蚁来说是根本无法理解的。为了不再为这些“抽象”的思想打扰,一直骑在他背甲上的小跛子开始用大颚刮擦他的触须,试图清除上面所有的费洛蒙,尤其是他的身份气息。反正他要去的那个地方这些都是用不上的这不幸的三只蚂蚁在人迹罕至的通道里一路厮打,跌跌撞撞,艰难前行。小跛子有条不紊地继续着清洗工作,看来是不想在这颗头颅上留下任何信息。雄蚁停止了反抗,他决定听天由命,放慢了心跳,准备迎接死亡的来临。六、实验记录1、名称2、时间3、地点4实验目的5实验步骤6我的发现7我的收获8知识链接9科学图示10实验过程中的乐趣第十八课 实验作文一、 回顾实验:观看照片和录像,说说你看到了什么?1、小组代表发表自己意见。2、师生共同评议。3、引导针对一个问题作适当的描写。4、口述练习,随机指导。二、拟定个性文题。1自主拟题。如果以这次实验为题,怎么拟订?如果以你的心情变化为题,怎么拟订?2学生自由习作,放手试写全文,遇到问题,向老师求助。三、互批互改,提高习作素养。1、 完成习作草稿后,各自朗读一遍 ,对错别字和语言先自己修改。2、指名读完成的初稿,共同讲评。3、评价:实验的经过和自己的感受是否写的很具体? 师生的言行、神态及心情变化等方面是否写的很生动。 三、自己根据评价,再次修改作文。四、誊写作文。五、相似作文一次有趣的实验转鸡蛋曾经听说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