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 新闻两则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中原我军解放特色训练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 新闻两则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中原我军解放特色训练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 新闻两则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中原我军解放特色训练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 新闻两则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中原我军解放特色训练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 新闻两则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中原我军解放特色训练 人教新课标版一、 基础知识 (一)(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 lqd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1、“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是( )。交代了( )( )( )。其作用是( )。a、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b、表明所报道的事实是有根有据的。 c、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d、表明发电时间、地点。 2、本段文字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中的 部分。 3、语点明新闻人物是 ,其中“百万”说明了 、 。导语点明的事件是 ,“横渡”写出了 , 的气势。 4、导语在新闻中的作用是 。 5、概括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战绩辉煌的词语是 。(不得超过8个字)。 6、1000余华里的战线”指的是 。 7、“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中的“均”,在这里表示的意思是 ,它在这里的作用是 、 。 (二) 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21日下午5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四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故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思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 军突破了。11我东路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12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13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四日可以渡完。14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日下午至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扒镇江、江 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15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本段是新闻结构中的 ,其结构十分严密。 、本段共15句,可分为三个层次,其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一15 b、15 c、一15 d、15 10、在记叙三路军渡江情况时,作者并没有平均使用笔墨,而是有详有略,详写的是 和 。11、“我军当面之敌纷纷演退,毫无斗志,抵抗也甚为微弱”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主观原因 。 客观原因: 。12、本段中两句是议论句,对这两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说明战犯汤恩伯指挥失当,懦弱无能。 b、露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绝签订和平协定的本质。 c、赞扬我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 d、析了西路军当面之敌的溃退是因为力量甚为微弱。 13、本段中两句在结构上起的作用是 。 新闻一则致富不忘求知更望知识富有专业户王求晓夫妻双双考上大学本报彭泽讯张金杨、记者朱晓峰报道:盛夏七月,彭泽县爆出一则新闻:龙城镇马湖村青年、水上运输专业户王求晓和爱人高晓华,同时接到中国人民大学录取通知书,夫妻双双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该校新闻系经济新闻专业,自费攻读经济新闻理论。日前,记者来到王朱晓家采访了他们。 今年36岁的王求晓和33岁的高晓华,有 10多年的驾船历史,是远近闻名的水上运输专业户。王求晓1984年购买了两艘110吨位的机帆船,同时代管村里5艘机帆船,担任马湖村农氏船队队长。他常年驾驶机帆船,装载着各种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上武汉,跑江浙,闯上海,航线遍及10多个省市,每年纯收入数万元。 王求晓劳动致富后并不满足,他有新的追求。他说:“金钱上、物质上的富有是暂时的、有限的,精神上、知识上的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它是金钱买不到的。”王求晓和高晓华分别于1966年初中和小学毕业,在学业上是被耽误了的一代。他们在多年的驾船生涯中,深感搞经营、办企业,仅有实践经验是不够的,必须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和经济理论,只有学了文化科学知识,才能更好地致富。近几年,王求晓买了许多有关专业书籍,订阅了不少报刊,夫妻刻苦自学,潜心钻研,互相帮助,进步很快。今年月,他俩一试身手,勇敢地参加了全国高等院校抓自学考试。辛勤的汗水浇开了“并蒂莲”,王求晓夫妻双双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7月,当他们接到录取通知书时,激动不已,喜泪盈眶。 王求晓夫妇将于月初启程赴中国人民大学深造。他俩准备把家里的两艘机帆船承包给乡亲们管理。王求晓仍兼任马湖村农民船队名誉队长,他将在北京通过通信工具,为船队出谋献策,传递经济信息。他表示:在校努力学好本领,毕业后,回来更好地为家乡建设出力。14.一般新闻常用的标题有多种行式:主题引题和副题。“致富不忘求知,更望知识富有”是本文的 ,起的作用是 ,“专业户王求晓夫妻双方考上大学”是本文的 ,交代了 ,包括 和 _。15.指出哪一段是背景介绍,这个介绍对新闻有些什么作用? 16.第三段王求晓的话,在文章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17.第四段是新闻的18.第四段写“王求晓仍兼任马湖农民船队名誉队长”说明了王求晓 19.文章最后写王求晓表示毕业后回家乡为家乡建设服务,表明了学习的目的是答案 1、 电头;通讯社名称;电文发出的时间;地点;a(联系新闻的特点来理解)。 2、 导语。 3、 人民解放军;渡江人数之多,声势之浩大;横渡长江;遇难而上,所向披靡。 4、 概括地报道事实或中心。 5、 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6、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 7、 都;表示战线之长、胜利之大。 8、 主体。 9、 10、 西路军;东路军。 11、 另一方面都很泄气;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12、 d(没有反映出新闻的主题) 13、 承上启下。新闻一则 14、 引题;点明新闻的中心,揭示新闻的背景;主题;主要事实;人;事。 15、 第二段是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