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华仕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华仕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华仕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华仕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4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华仕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2012第二学期江阴华仕初中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150分钟)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2分)1、按要求默写相应的句子: ,相伴过年华。夕阳西下, 。 ?怅望青田云水遥。淮南秋雨夜, 。俱怀逸兴壮思飞, 。塞下秋来风景异,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 。陋室铭一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 。2、下列各组中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2分)a、分泌b 不醒xng人事 b、 窒息zh 不屑xu置辨c、咫尺zh 强聒不舍gu d、 承蜩chu 坦荡如邸d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下课了,小明坐在教室的一角,全神贯注地读着一本书。b、回到故乡,见到亲人,在外漂泊多年的他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泪水。c、城南新区的盐塘河公园桃红柳绿,春色迷人,真是令人流连忘返。d、那些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人,是难以与他人和睦相处的。4、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a、策:鞭打,驱使 b、材:同“才”c、执:握 d、其:难道,表反问语气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我省广大干部和群众团结一心,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奋力抗旱。b、通过加强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使学生的人生安全得到了保障。c、今年,我市将投入230亿元打造“幸福武汉”。d、李文英数十年扎根基层,用智慧为棉农造福,人们亲切地称她为“棉花奶奶”。6、下面文中标有序号的句子,与这段文字的中心不一致的一项是(2分) ( )要享受生命首先要有勇气。勇气就是古人说“舍我其谁”,鲁迅所说的“直面人生”,现代人流行歌曲所唱的“潇洒走一回”“痛快活一场”。对生命没有信心、没有勇气的人,不热爱的人,是不可能享受生命之果的。可以说,你有多少创造,就有多少享受。望高峰而却步,就看不到极顶风光;将出海而又收帆,就体会不到惊涛骇浪。a.句 b.句 c.句 d.句7、学校成立了若干学生社团,从下列四副对联中选出两副,分别送给戏剧社和文学社,以表祝贺。你认为选送最合适的一项是( )(2分)(甲)现出庐山真面目 留住秋水旧分神(乙)藏古今学术 聚天地精华(丙)常向秋山寻妙句 又驱春色入笔端(丁)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a、丙送文学社; 丁送戏剧社b、乙送文学社; 丁送戏剧社c、丙送文学社; 甲送戏剧社d、乙送文学社; 丙送戏剧社二、阅读与赏析(38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3分)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注释】兰溪,在今浙江兰西县西南。棹(zho)歌:船歌。 8、对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作者主要是通过“”一词启发读者去想象的。(1分)9、“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生动传神,写活了诗歌意境,请你发挥想象,对这句诗的画面加以描写。(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10分)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故人至,剧饮欢甚,或曰:“君与韩公有期。”浩然叱曰:“业已饮,遑恤他!”卒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张九龄为荆州,辟置于府,府罢。开元末,病疽背卒。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何惧而匿 (2)浩然再拜 (3)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 (4)欲荐诸朝 11、翻译下列句子:(1)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译: (2)会故人至,剧饮欢甚。译: 12、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但一生仕途坎坷。从全文看,他仕途坎坷的原因有哪些?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一14 题。(5分) 空气中取水弗雷德 皮尔斯任何时候,大气中都含有105亿英亩呎水,其总量是世界上所有江河水量的6 倍多。其中,大约2很快就会作为降雨落到地面,剩余的98 依然处于水蒸气的状态。有人提议,用声音从空气中获取水分。凉爽、宁静的夜晚,空气中的水分达到饱和后,即使是微小的空气振动,也能凝聚水分,产生雨滴。在中国云南省的山区,村民们有个传统,通过大声喊叫来祈雨。据说,喊得越响,雨下得越大。一个有趣的新想法看起来似乎可行。在临海的沙漠地区建造温室,用寒冷的海水作为空气调节器,从炎热的空气中凝聚水分。这种温室实际上是巨大的露水制造机。从2002 年以来,帕顿的阿布扎比温室已经在沙漠中种出了黄瓜、西红柿和鲜花。10 平方英尺的温室每天可产生10加仑水这比热带雨林通过降雨得到的水还要多。在干旱的沙漠之中,人们曾尝试通过收集雾水解决用水问题。顺着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中绵延的山顶,悬挂着75 张大塑料帆网。这里已经连续几年没有降雨了,但寒冷的近海气流定期从太平洋上大量涌来,塑料帆网通过获取这些气流的水分而变得十分潮湿。每张帆网有40 英尺10 英尺大小,一天能收集40 加仑水。那里的一个小镇,从前用水完全靠从50 英里外运来。如今这项工程平均每天可以给小镇提供3000 加仑水。这种做法被广为接受。南美洲的整个太平洋沿岸,很多社区已经建造了捕雾幕帐,用来给新栽的树木供水。这种系统一旦建立起来,这些树就可以在叶子上为自己收集雾气,在沙漠中重新创造以雾为基础的生态系统。【注】 英亩呎:体积单位。(选自当江河枯竭的时候:21 世纪全球水危机,有删改)13、第段中加点的“据说”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2 分) 14、简要说说第段中画线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7分)没有阅读力,何来阅读率郝铭鉴这些年来,关于社会阅读率的调查,有关部门做得很认真,很细致,逐年公布。每次都会引起一阵惊呼,建立中国读书节的倡议也随之提出,一浪高过一浪。毫无疑问,这一调查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从中可以看出社会的文化变迁,看出民族的精神走向,为出版计划的制订、文化政策的调整,提供重要的参照系。然而,我们应该明白,阅读力是阅读率的基础。没有阅读力,何来阅读率?所以, 阅读力比阅读率更值得关注。所谓阅读力,笔者认为,是指对文字为主的精神产品识读、理解和消化的能力。阅读力表现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也表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当今阅读力的现状为何?个人不敢妄加判断,但我也不想讳言,确实看到了一些“不祥之兆”。比如,在中学教材里,鲁迅正面临挑战。他的文章虽不如“谣传”那样“大幅削减”,但确实“有所调整”。药啊,为了忘却的纪念啊,这些传统篇目已淡出视野。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据说是因为中学生“读不懂鲁迅”。校园里流行的一首顺口溜便是证据:“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当年鲁迅的文章一经刊载,读者奔走相告,先睹为快;而今鲁迅却成了一种障碍,一种压力。世事变迁,让人感慨系之。这种情况的出现,当然有种种原因,但阅读力的下滑,应该算做一条吧。比如,在不少“选秀”场合,经常会传出语文笑话。古人说过,“读书必先识字”,今天的年轻人,也许外语说得很溜,汽车开得很酷,电脑玩得很转,恰恰是“识字”这一环节成了弱项。什么叫“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做出租车的车费;什么叫“狡兔三窟”抓一个狡猾的兔子要挖三个洞这类让人喷饭的答案出现在一个人身上,可以说是喜剧;出现在一群人身上,则成了悲剧。凭借这样的语文水平,阅读自然便成了奢侈。比如,出版市场上“图”书大受青睐,不仅有动漫、绘本,还有“画说”、“图解”。我们迎来了一个“读图时代”。出版物形态的改变,反映了出版技术和出版观念的进步,我们是应该举双手欢迎的;但是从阅读主体来说,则不能一概而论,不排除其中有阅读力下滑的因素。有些人之所以读图,是因为他们只能读图。传统的阅读习惯正在慢慢消失:读图代替了读文,读屏代替了读书,读博客代替了读经典,读故事代替了读思想于是,“轻阅读”“浅阅读”“软阅读”成了流行风景。阅读率虽在保持,阅读力却在萎缩。笔者以为,保护阅读力、提升阅读力也应该是一项当务之急。阅读力当然是在阅读实践中形成的,问题是这种阅读实践不能被娱乐牵着鼻子走,而应该是一场知识挑战,一种思想训练。让我们从认真读书开始吧。今年年初,温家宝总理和网民聊天时,曾说了这样一段语重心长的话:“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多读书吧”,温总理的这句话,让我们看到了阅读的明天。(选自2009年12月11日解放日报,略有改动)15、作者在文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 。(2分)16、第段中的“不祥之兆”在文中具体指什么?请分项列举。(3分)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文章开头利用关于阅读率的社会调查引出阅读力的问题,引人思考。b本文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如引用了温总理倡导多读书的话来证明论点。c作者认为提升阅读力刻不容缓,而提升的途径应该是在阅读中形成,读有思想有深度的书。d本文第段运用了对比论证方法,将读图与读文、读屏与读书、读博客与读经典,读故事与读思想对比,证明了现代人阅读力下降的观点。(五)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一21题。(13 分)一包花生陈亦权海啸袭击了这座贫穷的海滨小镇,无数大树和房子被摧毁,包括小镇上唯一的学校艾莱特小学。艾莱特是这所小学的校名,同时也是个人名,他是城里的一位富翁。以前,小镇没有自己的学校,孩子们都要走到五里路以外的另一座小镇上去读书。后来,镇长想在自己的镇上建一所学校,就四处奔走,最后在艾莱特富翁那里得到了筹建资金。学校建成后,为表示感谢,镇长把富翁的名字定为小学的校名。但一场海啸把这所学校完全摧毁了! 镇长为此成天愁眉紧锁,他想再次去外面寻求帮助。几天之后,他敲响了艾莱特富翁的家门。“艾莱特先生,学校被海啸摧毁了,我希望能再次得到您的帮助!”镇长说。“我已经帮助过你们一次了,为什么我要再次帮助你们?”艾莱特说完,转身就往里走。镇长只好无奈地离开,这时艾莱特叫住了他:“你们一定缺少食物,我给你一包花生吧!”说完他把一包花生递到了镇长手上。镇长回到镇上。孩子们见到他,纷纷站起身来问:“艾莱特先生答应帮助我们了吗?”“非常抱歉,艾莱特先生只给我们这包花生,就这么一些,我只能分给每人几颗。”校长带着愧意说。孩子们看着镇长手中的花生,纷纷沮丧地低下了头。“不过,如果把这些花生种到地里去,不就可以长出许多花生吗?”镇长说。“太好了!我们的学校废墟旁边就有一块空地,就把这些花生种到那儿去吧!”孩子纷纷应和着说。说干就干,镇长立刻和孩子老师们一起动手,给那块空地锄了草翻了土,把花生种了下去。时间一天天过去,花生在孩子们的照看下发了芽,长出了绿叶。那一小包花生竟变成一大片绿油油的花生地。一天,镇长从这里经过,看到了这番景象, 心想: 。 于是镇长就每天带领孩子们一起清理废墟,捡石头、锯树木。半年之后,原先的废墟上已经堆起了一座小山似的石头和木料,但是要造一所学校还远远不够,镇长再次陷入了沉思。这天,镇长正呆呆地看着在太阳下读书的孩子们,突然听到从远处传来一阵嗒嗒的马蹄声。一辆豪华的大马车往这边驶来。车上坐着的竟然是艾莱特富翁。富翁从车子上跨了下来,朝那片绿油油的花生地看了看,问:“这是?”“那是您资助给我们的花生,我们没有吃掉,种了起来!”镇长说。“哦!”艾莱特带着赞赏的神色点了点头,接下来又指着那一堆材料说,“那又是什么呢?”“我们没有钱用来造学校,只能自己动手,那就是我们自己准备的材料!”镇长说。 艾莱特点了点头,围着正在读书的孩子们转了一圈,然后坐上马车离开了!三天后,镇长收到了一笔足以重建学校的汇款和一封信,信上写着:“尊敬的镇长!你对孩子们的爱深深感动了我,虽然校园依旧没有重建起来,但我看到了那么多的石头和木料,虽然一包花生没有填饱你们每个人的肚子,但我看到了那么大的一片花生地!我为我资助给你们一包花生深表愧疚,但我只是希望我所帮助的人,并不是一有困难就想着让别人帮忙的人,而是本身就热爱劳动的人。真正改变命运的,永远都是自己的劳动!”信的落款上,写着的名字是艾莱特。 (选自 意林 少年版 2010年第4 期,有删改)18、请用简洁的语言在方框内写出主要的故事情节(每处不超过4个字)( 3 分) 筹款遭拒 富翁来访得到善款19、阅读第段,按要求答题。(3分)(1)加点词语“这番景象”指什么? (2)请结合语境,在横线处补写镇长的心理活动。(30字左右) 20、文章主要刻画了两个人物,一个是镇长,一个是富翁,你最欣赏哪个人物?请说明理由。( 3分) 21、结合文章最后一段,谈谈你对链接材料中受助者家长的看法。(字数不超过80字)(4 分)【链接材料】丛飞,深圳著名歌手,在他37岁的短暂人生中,先后参加了400多场义演,捐赠钱物近300万元,是178名贫困孩子的“代理爸爸”。丛飞身患重病后,曾接到受助者家长的电话:“你不是说好要将我的孩子供到大学毕业吗?他现在正在读初中,你就不肯出钱了?你这不是坑人吗?” 当对方得知丛飞正患病住院没钱继续捐助时,就问:“那你什么时候治好病出来挣钱啊?”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生活中并不缺乏快乐,只要用心体味,你总能从中悟出快乐的真谛,找到获取快乐的办法,捡到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请以“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记叙文;(2)要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3)600字左右;(4)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20112012第二学期江阴华仕初中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2分)1、略2、c 3、b 4、d 5、b 6、c 7、a 二、阅读与赏析(38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3分)8.(1分)镜中看9.(2分)示例:鱼抢春(新)水,(调皮地)涌上溪滩,(拨鳍摆尾)啪啪蹦跳。(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10分)10、(4分)(1)匿:隐藏 (2)再:两次 (3)偕:一起 (4)诸:之于11、(4分)(1)、你不要求做官,但我并不曾抛弃你,为什么要诬蔑我呢?(2)适逢他的老朋友来了,一起畅饮,非常高兴。12、(2分)隐居山林,40岁到京师; 诗中语句不为帝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