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双基积累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白皙(x)荒谬(mu)滑稽(j)鉴赏(jin)b.犹豫(y)固执(zhi)覆盖(f)简陋(lu)c.淹没(m)散乱(sn)头颅(l)活跃(yo)d.气氛(fn)魅力(mi)和蔼(i)翘起(qio)2.下列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a.装饰纱毯忘乎所以不约而同b.趣味钦佩惊叹不已和蔼可亲c.蓝色涉及寻欢作乐贪图享受d.聪惠陶醉不慌不忙密密麻麻3.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说白了,买“天价月饼”当礼品与“三公”消费一样,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公众对此很不满意,甚至可以说是义愤填膺。b.恩格斯和马克思都是博学多识的人,他们常常不约而同地谈到了一起,一拍即合。c.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大家随波逐流,表示赞同。d.尤其是他那惊人的记忆力和超人的博学多识往往使人惊叹不已。4.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莫泊桑是福楼拜的学生,他每逢星期天就带着新习作去聆听老师的点评。有一次,莫泊桑看到福楼拜桌上放着一叠文稿,翻开一看,只见每页上都只写了一行,其余九行是空白,莫泊桑不解地问:“先生,您这样写,不是太浪费稿纸了吗?”福楼拜笑了笑说:“亲爱的,我早已养成这种习惯,一张十行的稿纸,只写第一行,其他九行是留着修改用的。”莫泊桑听了,恍然大悟,于是立即告辞,回家修改自己的小说去了。(1)莫泊桑听了福楼拜的一席话,“恍然大悟”到了什么?答: (2)请你给这个小故事拟一个标题。答: (3)请你根据这个故事蕴含的道理写出至少一句你所积累的古今名言或诗句。答: 二、美文品析阅读下文,完成58题。亦慈亦让沈从文蔡永祥听涛山,是湘西凤凰古城内的一座小山,依江而立,佳木葱茏,兰蕙芬芳,山泉淙淙。1992年5月10日,这座山显得格外庄严肃穆。沈从文先生在北京病逝四周年后,由夫人张兆和将骨灰捧回家乡,来此安葬。这颗生于斯爱于斯的灵魂,终于枕着涛声在这里永远安息。20世纪20年代就蜚声文坛的沈从文先生,1902年12月28日,生在凤凰古城中营街的一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里。在沱江边,他度过了充满传奇色彩的童年。他在沱江连绵不息的涛声里,兴味盎然地习读着凤凰城内外那本由自然和人事写成的社会大书。那无数平凡而新鲜的事物,总是牵动着他好奇的目光。这给他以后的文学道路奠定了基础。1924年沈从文先生开始文学创作,作品主要以湘西生活为题材,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语言格调朴实传神,句式简洁峭拔,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给人教益和启示。沈从文先生魂归凤凰,他的骨灰一半撒入沱江之中,一半安葬在听涛山上。沈老墓地前临清澈亮丽的沱江,背靠风景秀丽的听涛山,四季鸟语花香、风光如画。这是一座别具一格的坟茔,没有凸起的坟土,没有华丽的装饰,没有人工雕刻的痕迹,一块自墓穴后凿取来的不规则的天然五色巨石肃然矗立,成为沈老先生坟墓的独特标志。正面刻有沈老富有哲学内涵的手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这是真性情的沈从文先生晚年对人生的彻悟。用他儿子沈龙朱的话说:“我觉得父亲在晚年的时候有一种对世事的洞彻,他已经能超越他的际遇看人看事了。”背面刻有沈从文妻妹、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张充和先生撰书的挽联:“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既蕴含“从文让人”之意,又是沈老一生的真实写照。读其文、听其言、观其行,沈老之所以能长久地受到人们的敬仰,得到众多文人骚客的祭拜,不能不引人深思。一位中国文坛上的大师,生前没有显赫的地位,死后在自己喜爱的听涛山上也仅仅占了这么小小的一个地方,真是与众不同、“亦慈亦让”的沈从文!山是归根山,水是忘情水,石是三生石,倦游归来的沈先生,在这儿画上了他人生的句号。【注】星斗:泛指星星,比喻超群的才华。5.细读第段,说说沈从文先生一生的创作源泉和文学基础主要来源于何处。答: 6.仔细体会,说说沈从文先生手迹中三个加点的字具体指代哪些人。“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7.联系张充和先生撰书的挽联,请用你自己的话说说沈从文先生为什么能够“长久地受到人们的敬仰”。答: 8.细读第段,完成下列读书卡片,了解沈从文先生的文学创作。创作题材创作特色语言格调朴实传神,句式简洁峭拔,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创作主题三、写作练笔9.【写法借鉴】本文描写人物时,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物性格特征。如描写都德和左拉,一个健谈,一个寡言,一个突出其活跃的动态,一个突出其温和的静态,对比鲜明,各自性格也就更加明晰。【片段仿写】请你也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两个人物,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150字左右)答案解析1.【解析】选b。a项中“谬”应读mi;c项中“跃”应读yu;d项中“氛”应读fn。2.【解析】选d。此项中“聪惠”应是“聪慧”。3.【解析】选c。“随波逐流”指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含贬义,这里指大家对去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表示赞同,应用一个含褒义的成语。4.(1)答案:悟到了文章要千锤百炼,反复修改,写作中要养成认真修改的好习惯。(2)答案(示例):“写与改”“一行与九行”(3)答案(示例):文章不厌百回改善作不如善改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5.答案:沈从文先生一生的创作源泉和文学基础主要来自“凤凰城内外那本由自然和人事写成的社会大书”。6.【解析】由“这是真性情的沈从文先生晚年对人生的彻悟”可以知道,这是作者自己的语言,是谈沈从文先生对人生的彻悟的。因此,第一个“我”,指作者本人,第二个“我”,加了引号,应该是读这句话的人,而“人”,则是针对“人生的彻悟”而言,指社会人。答案:“照我(我;或者作者;或者沈从文)思索,能理解我(你;或者与“我”相对的个体;或者读者);照我思索,可认识人(他;或者社会中人;或者他人;或者人们)。”7.【解析】本题实际上是探究沈从文先生受到人们敬仰的原因。应该紧扣住沈先生文学创作方面的崇高地位,突出“星斗”之意和表现不求名利,谦逊让人的品格两方面来回答。答案:沈从文先生的文章如日月星斗光被人间,沈从文先生的人品亦慈亦让令人如坐春风,他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德艺双馨的文学大师。所以,能够“长久地受到人们的敬仰”。8.【解析】“题材”指的是“构成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材料,即作品中具体描写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以湘西生活为题材,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与此一致。“主题”即“中心思想”,“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给人教益和启示”可以给我们思路。答案:创作题材:作品主要以湘西生活为题材,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只答前半句的亦可。)创作主题:主要凸现了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9.答案(示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考历史考试题及答案: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的统治措施
-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2讲课文档
- 2025房屋销售合同范本
- 企业危机应对策略与响应标准化流程
- 2025规范合法的铁路货物运输合同
- 高中春季传染病预防课件
- 高中政治高三课件
- 2025年湖北省鄂州市辅警招聘考试题题库(含参考答案)
- 2025汽车销售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餐饮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心系国防 有你有我》国防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 普通外科临床路径(2019年版)
- 教师工作法律风险防范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
- A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统考试题含解析
- WK22040101001PT 经编基本组织与变化组织
- 渭南万泉330千伏变电站-雷家洼110千伏线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
- 新编文学理论课件
-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递等式计算练习300题及答案
- 企业后勤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 驾驶员安全教育三超一疲劳驾驶案例培训课件
- 港口码头安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