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0讲 改革开放的新局面指导巩固提升训练(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0讲 改革开放的新局面指导巩固提升训练(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0讲 改革开放的新局面指导巩固提升训练(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0讲 改革开放的新局面指导巩固提升训练(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0讲 改革开放的新局面1(2013丰台模拟)某地区的民谣说:“端掉大锅饭,懒汉变勤汉,实行大包干,粮食大增产。”这首歌谣创作于()a建国初经济恢复时期b社会主义改造时期c“人民公社化”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2电视剧鸽子哨主题歌我的一九七八有:“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歌词中的“大会”是()a中共七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九大 d十三届二中全会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提示“1978年”、“讨论真理的标准”可知应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答案:b3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d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42012年9月26日吴邦国在第五届中国西部国际合作论坛讲话中强调:我们将坚定不移坚持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下列关于我国新时期对外开放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全覆盖:国内所有地区逐步对外开放b多层次:形成“点线面”的对外开放格局c全方位:中国向所有国家开放d宽领域:对外开放涉及科技、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b、c、d三项都是正确表述;a项错误,没有“全覆盖”这一观点,故答案选a。答案:a5多年来东莞曾创造了无数的经济奇迹,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美誉。取得这一成就的深层历史原因是()a东莞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b生产成本降低提高了经济效益c东莞市政府重视自主创新能力d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保驾护航6(2013大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夷货非衣食所急,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何可得哉!海防纂要材料二中国内地风气尚未尽开,资本又不充裕,试问舍世界各国经济互助,有何别法?互助之道无他,即合各国之利病共同,视线一致者,而互输产品保公司之利,以不犯土地尊主国之权。如是十五年小效,三十年大效,可以预言。张季子九录实业录材料三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同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样,是我国对外经济联系的桥梁、进出口的重要基地。它要把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引进来,加以吸收消化创新,向内地转移,推动科技进步尤为重要的是,必须面向世界,发展出口贸易,开拓国际市场,为增加我国的外汇收入多做贡献。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1)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对外发展的主张有何不同?(2)材料三与材料二的主张看似相同,但有本质上的差异。这一本质差异是什么?(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4)早在20世纪初就有人提出开发浦东的设想,但确难以实现,而在20世纪末却喜获成功,造成这两种命运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第(1)问材料一主张闭关锁国,材料二主张引进外资;第(2)问注意从经济性质分析;第(3)问从经济特区至内地的开放格局回答;第(4)问20世纪初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0世纪末从对外开放和南方谈话等角度回答。答案:(1)材料一主张闭关锁国。材料二主张在维护中国主权的条件下,积极引进外资。(2)材料二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材料三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3)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4)20世纪初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发展艰难;20世纪末在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邓小平理论,特别是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为浦东的实践创新提供了可靠的精神财富和支柱。7(2012大纲全国高考)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这表明()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d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改革开放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和影响。个体工商业属于私营个体经济,颁发个体工商业执照旨在鼓励个体经济发展,这表明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故选d项。a项与史实不符: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开始于20世纪八十年代,故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c项。答案:d8(2012新课标全国高考)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 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下海潮”的背景,然后分析选项的时间。注意材料中的时间:1992年,联系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知a项符合题意。b项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c项出现于1984年;仅凭“下海潮”并不能说明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因此排除d项。答案:a9(2012上海高考)“生产队由队长同一个个农户签订合同,合同规定出生产指标和给这个农户的报酬。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多劳多得。”这里描述的是()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由“签订合同”、“多劳多得”可以判断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改革”是改变土地所有制,不是生产分配关系。“三大改造”、“人民公社”都是公有制,一切归公家所有。答案:d10(2011新课标全国高考)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