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2014年高考生物全程复习 4.6免疫课时提能演练(含解析) (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2012柳州模拟)效应b细胞和效应t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对效应b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两种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b.两种细胞最初都来源于造血干细胞c.两种细胞中细胞器的数量和种类不一定相同d.两种细胞细胞核内dna分子的数量相同2.如图表示人体内各类血细胞及淋巴细胞生成的途径,af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请你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造血干细胞形成多种细胞,要经过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过程b.各类细胞来源相同但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不同细胞表达的基因不同c.c和d在不同的场所发育而成d.当再次受抗原刺激后,机体具有更强烈的免疫反应,主要与c和d有关3.(2012玉林模拟)铁钉刺入某人的脚底,随即产生了一系列的反应。此人脚底受伤后出现了红肿,医生担心他感染破伤风杆菌,立刻给他注射疫苗进行应急免疫治疗,下列分析有误的是( )a此人还未感觉到刺痛之前就有了抬脚缩腿反应,抬脚缩腿反应属于非条件反射b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均能识别抗原c注射疫苗的目的是提高其相应的特异性免疫功能d若破伤风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则该菌的细胞呼吸类型是无氧呼吸,机体此时通过体液免疫来彻底消灭该菌4.(预测题)某患者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只健康眼睛也将失明,这在免疫学上称自身免疫病,其主要致病过程如图。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代表外来的抗原b.代表溶酶体酶c.能特异性识别抗原d.再受相同抗原刺激,能迅速增殖分化5.下列关于人体体液免疫中相关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b.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c.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d.记忆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合成并分泌抗体6.(预测题)丙种球蛋白(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是由健康人血浆经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法提取,并经病毒灭活处理制成的。丙种球蛋白含有健康人血清所具有的各种抗体,因而它有增强机体抵抗力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预防疾病,注射丙种球蛋白和注射疫苗原理相同b.丙种球蛋白一定不是一种效应b细胞产生的c.注射丙种球蛋白可以预防一些传染病d.人体内的丙种球蛋白是内环境的成分7.脊髓灰质炎疫苗是用于预防小儿麻痹症的疫苗。它是由活的、但致病力降低的病毒制成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致病力降低的病毒突破人体的前两道防线才能起作用b.该病毒会刺激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这些抗体能够和致病力强的脊髓灰质炎病毒结合c.糖丸内含有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体,直接杀死脊髓灰质炎病毒d.需要直接含服或以凉开水溶化后服用8.(2012淮北模拟)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9.(2011全国卷)研究发现两种现象: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10.(2012南宁模拟)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错误的是( )a.若抗原再次进入人体内不能被效应b细胞特异性识别b.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不属于免疫过程c.艾滋病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可能是其他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d.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在抵抗外来病原体和抑制肿瘤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50分)11.(20分)据报道,美国耶鲁大学的生物学家正在从事将病毒引诱到人体“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毒繁殖的实验研究。例如,hiv通过t细胞表面的cd4识别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注射大量用cd4分子修饰过的红细胞(如图乙),则该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但hiv在红细胞中无法完成复制、增殖,最后随红细胞的死亡而被清除,该方法目前已经在小鼠体内获得阶段性成果。(1)病毒入侵人体后,主要由免疫系统将其清除。人体的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_等免疫活性物质组成。(2)t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是_(试从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两方面分析);t细胞与红细胞共同来源于_细胞。(3)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之所以能成为“陷阱细胞”,从细胞结构角度分析是因为_,不具备hiv增殖的条件。12.(30分)(易错题)艾滋病(aids)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能导致艾滋病的hiv是一种球形的rna病毒。hiv最初侵入人体时,人的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接着少数hiv在体内潜伏下来,经过210年的潜伏期,发展为艾滋病。下图甲简单表示hiv的化学组成,图乙表示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人体内主要的免疫细胞t细胞数量的变化过程。(1)图甲中过程发生在_上。(2)图甲中过程的模板是_,所需的酶主要是_。(3)图乙中表示hiv浓度变化的曲线是_。(4)图乙中在曲线中ed段呈上升状态的原因是_,曲线中的bc段效应t细胞作用于_,经过一系列变化,最终导致细胞裂解死亡,这一过程称为_免疫。(5)目前有人认为可以通过检测血清中是否存在hiv的抗体来判断人是否已经感染了hiv,你是否认可并说明理由。_。(6)脊髓灰质炎病毒的遗传物质与hiv相同,但形成子代的遗传物质的方式却与hiv不同,所寄生的细胞也与hiv不同(主要是如图中的c细胞)。那么脊髓灰质炎病毒所寄生和破坏的细胞是_。患者的c细胞受破坏后,相关下肢会_,原因是_。(7)某人在口服“糖丸”(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一段时间后,受到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感染,此时,其体内的特异性免疫是如何起作用的?请简要说明。_。答案解析1.【解析】选a。效应b细胞和效应t细胞都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两者细胞核内dna分子的数量相同,它们最初都来源于造血干细胞。效应b细胞分泌的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效应b细胞则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2.【解析】选d。造血干细胞可以形成多种细胞,要经过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过程,不同的细胞表达的基因不同。c是b细胞,在骨髓中发育而成,d是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而成。二次免疫的反应更强烈,与初次免疫过程中产生的记忆细胞e、f有关。3.【解析】选d。若破伤风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机体此时需先通过细胞免疫将靶细胞裂解,才能彻底消灭该菌。4.【解析】选c。a项中,代表抗原,抗原一般具有异物性,但此处的抗原是自身产生的,不是外来的。晶状体蛋白可以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b项中,代表淋巴因子。c项中,为记忆b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d项中,代表效应b细胞,不能识别抗原。5.【解析】选d。抗原经吞噬细胞处理后,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合成并分泌的。6.【解析】选a。a项中,注射疫苗能够使人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注射丙种球蛋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原理不同。b项中,丙种球蛋白中含各种抗体,一种效应b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所以丙种球蛋白一定不是一种效应b细胞产生的。c项中,丙种球蛋白有增强机体抵抗力的作用,注射丙种球蛋白可以预防一些传染病。d项中,丙种球蛋白存在于血浆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7.【解题指南】1.知识储备:(1)特异性免疫必须突破前两道防线才能发挥作用。(2)疫苗一般是减毒或灭活的病原体。2.解题关键:注意题干“活的、但致病力降低的病毒”,由此推出该疫苗本身是抗原。【解析】选c。致病力降低的病毒突破人体的前两道防线后,刺激b细胞产生记忆细胞和效应b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能够和正常的脊髓灰质炎病毒结合,起到预防脊髓灰质炎的作用。由于糖丸内是减毒的病毒,若用开水溶化后服用,病毒会死亡,可以直接含服或以凉开水溶化后服用。8.【解析】选b。免疫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的场所不同,形成的淋巴细胞不同。造血干细胞转移至胸腺,则发育分化形成t细胞,参与机体的细胞免疫及部分体液免疫。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分化形成b细胞,胸腺被破坏后,细胞免疫完全丧失,仅保留部分体液免疫。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后,机体的一切免疫功能均丧失,即使再输入造血干细胞,因缺乏分化的场所也不能形成b细胞和t细胞,免疫功能不能恢复。9.【解题指南】1.考查实质:淋巴因子的作用与常用的疫苗本质。2.知识储备:(1)淋巴因子具有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2)疫苗往往是某些减毒或者灭活的抗原。【解析】选c。淋巴因子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相当于抗原,可刺激动物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10.【解析】选b。花粉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属于免疫过程。11.【解析】(1)人体的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2)在体液免疫中,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在细胞免疫中,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化为效应t细胞。t细胞与红细胞都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3)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核糖体,hiv在红细胞中无法完成遗传物质的复制,也不能合成蛋白质外壳,因此不能增殖。答案:(1)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2)受抗原刺激后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化为效应t细胞 骨髓造血干(3)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核糖体)12.【解析】(1)hiv是rna病毒,由蛋白质和rna组成,图甲中hiv的组成成分中大分子a含有c、h、o、n元素,应为蛋白质,大分子b含有c、h、o、n、p元素,应为rna,所以过程是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过程,发生在hiv病毒的宿主细胞(t细胞)的核糖体上。(2)过程是rna的合成过程,即转录过程,需要的模板是经hiv的遗传物质rna逆转录形成的dna分子,转录过程需要的酶主要是rna聚合酶。(3)题干中提示hiv侵入人体后,人的免疫系统将摧毁大多数病毒,只有少数病毒在体内潜伏下来,经一段潜伏期才发展为艾滋病,说明潜伏的hiv有一个数量增多的过程,从而引发艾滋病,因此判断图乙中表示hiv浓度变化的是曲线。(4)hiv侵入人体后,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中的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因此曲线中ed段呈上升状态,bc段下降是因为效应t细胞作用于靶细胞,并将靶细胞裂解,hiv释放出来后被抗体清除;其中效应t细胞作用于靶细胞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而抗体清除抗原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5)人体一旦感染hiv,抗原就会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具体过程如下流程图所示:抗原(hiv)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b细胞抗体,因此可以通过检测血清中是否存在hiv的抗体来判断人是否感染了hiv。(6)脊髓灰质炎病毒寄生的宿主细胞是图中的c细胞,而c细胞是传出神经元,当患者的传出神经元受到破坏后,相关下肢会无反应,因为反射弧的传出神经元受破坏,兴奋不能传导到效应器。(7)口服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发生免疫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当人体受到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感染时,体内的抗体就会与之结合,从而阻止了病毒在体内的扩散,当有少量病毒侵入到神经细胞中时,相应的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并使靶细胞裂解,释放出的病毒与相应的抗体结合,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