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7课 陈情表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7课 陈情表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7课 陈情表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3页
高中语文 第7课 陈情表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4页
高中语文 第7课 陈情表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 陈情表一、课内双基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陨首(yn)切峻(jn)猥以微贱(wi)b矜育(jn) 宦达(hun) 刘病日笃(d)c希冀(j) 优渥(w) 过蒙拔擢(zhu)d盘桓(yun) 侥(jio)幸 气息奄奄(yn)【答案】c(a.猥:wi;b.笃:d;d.桓:hun)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b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c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d零丁孤苦,至于成立【答案】b(a.古义:申诉苦衷;今义:说给人听,使人知道。c.古义:不能走路;今义:不可以。d.古义:成人自立;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3下列关于“表”这种文体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表”是纪传体史书中的一种体裁,如同现代史书的大事纪年表,比如史记就有“十表”。b“表”是臣下向皇上言事的一种文体,表有分条陈述之意。c“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向君表白心迹,陈请谢贺。d“表”还有一种是向敌对一方发的宣战书,称作“战表”。【答案】b(无分条陈述意。)4下面6句话分编为4组,全能够表现李密孝敬祖母的一项是()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侍汤药,未曾废离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abcd【答案】b(与,主角是祖母,不是李密。)5下列各项说法不符合短文意思的一项是()a李密六个月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到了四岁,母亲被迫改嫁,李密是被祖母带大的。b李密小时候常生病,九岁的时候差点不行了,以后一直孤苦伶仃,过着少有兄弟的生活。c李密反复陈述不能应诏是因为祖母染病,而且他感到了祖母的病一天比一天重。d尽管朝廷催促非常急迫,但李密仍以亲情为由坚持不就,“欲苟顺私情”委婉地表达了他对这一做法的坚持。【答案】b(“九岁的时候差点不行了”错,原文是说“九岁的时候还不会走路”。)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及特色的概括与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作者陈述家庭的特殊不幸和作者与祖母更相为命,以使晋武帝化严为慈,化对立态度的逞威为同一立场的体恤。第二段历叙朝廷多次征召,优礼有加,而自己由于要赡养祖母而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作者这样写,旨在消除晋武帝的疑虑。b文章第三段提出晋朝“以孝治天下”这个治国纲领,陈述作者特别孤苦的处境和作者的从政历史、人生态度及政治理想,以便进一步打消晋武帝的疑虑。第四段则明确提出“愿乞终养”,表示要先尽孝后尽忠,以期感动晋武帝,从而达到陈情目的。c本文语言形象生动,精练准确,饱含强烈感情。如第三段“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形象地把病重的祖母喻为要落山的太阳,来日不多,气息微弱,生命之烛即将熄灭,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样,随时都有可能死亡,写得真挚感人,催人泪下。d本文主要是以情动人。作者陈述了他的苦情、亲情、忠情及怨恨上司之情,情真意切,令人怜悯,最终打动了晋武帝,让他在家侍奉祖母。【答案】d(“怨恨上司之情”和“让他在家侍奉祖母”都不对。)二、文本精品阅读下面语段,回答710题。从“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到“谨拜表以闻。”原文见课本。7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职:职务。b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渥:优厚。c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鉴:审察。d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听:听任。【答案】a(a项“职”是动词,担任。)8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凡在故老,犹蒙矜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b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c但以刘日薄西山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d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答案】d(a项“矜”,动词,怜悯;动词,自夸。b项“过”,副词,过度;名词,过错。c项“薄”,动词,接近;形容词,少、不厚。d项“所”,都与后面的动词构成“所字结构”。)9下列语句能分别表明李密想“报答祖母养育之恩”与想“尽心效忠晋武帝”的一项是()a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亡国贱俘,至微至陋b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c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d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答案】d(a项不能表达尽心效忠;b项不能表达尽心效忠;c项都是表明想报答祖母之恩。)10下列对节选部分的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先高举“以孝治天下”的大旗,说自己应当得到同情;再转到自陈宦历、称颂君恩上来,表明辞职与“名节”无关,以求得皇帝的谅解。b自陈宦历一节写得委婉动人,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为起点,表达了至为恳切的感情。说刘病一节,语语皆出于至孝之心,感人至深。c最后一段开头就亮出具体的时限,清楚地陈述“报国恩”跟“徇私情”只有为时极短的矛盾,是为了进一步请求晋武帝的恩准。d李密在陈情表中不是一味地同晋武帝讲道理,而是充分地摆事实,以具体的实情说服晋武帝体谅他的苦衷。【答案】b(b项“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为起点”错误。从文段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总结句。) 三、课外延伸阅读下文,回答1114题。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课文部分)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乃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选自晋书李密传)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祖母刘氏,躬自抚养躬:亲自b数使吴,有才辩 数:多次c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 服阕:服丧期满d华善之 善:好【答案】d(善:意动用法,认为好。)12下面文句全都体现“悲恻动人”的一项是()密奉事以孝谨闻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门衰祚薄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后刘终,服阕abcd【答案】c(“悲恻动人”主要表现在对祖母以及自己身世不幸方面。)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李密几岁大的时候就成了孤儿,是祖母刘氏把他抚养成人,他曾拜谯周为师,周的门人把他比作子游和子夏。b李密因为孝敬祖母而闻名,也因祖母年老,无人奉养,上疏陈情表“辞不就职”,皇帝看后,停止征召他为太子洗马。c李密在祖母去世之后,被迫到晋朝廷任太子洗马的官职,实现了先尽孝后尽忠,忠孝两全的夙愿。d李密做温县县令时,讨厌下属官吏,因给人写信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而被上告,司隶因为他在温县做官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答案】c(实现“忠孝两全的夙愿”不当。)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士之有名,不虚然哉!译文:_(2)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译文:_【答案】(1)这个读书人高雅的名声,一点都不假啊!(2)孔明和对话的人水平不相等,他的言论教导因此具体琐碎。【参考译文】李密,字令伯,是犍为武阳(今彭山)人,还有一个名字叫虔。出生不久就死了父亲,母亲何氏改嫁了。那时李密才几岁,他性情淳厚,恋母情深,思念成疾。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因为孝敬祖母而闻名。祖母刘氏生病,他就痛哭流涕,夜不解衣,膳食、汤药一定亲口尝后才让祖母用。有空的时候就不知疲倦地讲学,并拜谯周为师,周的门人把他比作子游和子夏。 早年李密曾任蜀尚书郎。多次奉命出使吴国,颇有辩才,吴人都称赞他。蜀汉灭亡后,泰始初年,晋武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李密因祖母年老,没有人奉养,就没有奉命。于是上疏陈情表说:“我因为命运坎坷,幼年便遭不幸“ 皇帝看了以后说:“(这个)读书人高雅的名声,一点都不假啊!”于是就停止征召(他)。后来(他的祖母)刘氏去世了,(他)服完丧,又以洗马的身份被征召到洛阳。当时(有个叫)张华的司空问他说:“(你认为)安乐公这个人怎么样?”李密说:“可以与齐桓公比一比。”张华问他原因,他回答说:“齐桓公得到管仲(的辅助)而称霸,任用小人而衰落。安乐公得到诸葛亮的帮助而能抵抗魏国,任用黄皓而亡国,从这可知成败的原因是一样的。”又问:“孔明规劝提醒的话为什么那么琐碎?”李密说:“过去舜、禹、皋陶在一起谈话,所以能够简洁高雅;大诰是说给普通人听的,应该具体琐碎一点。孔明和对话的人水平不相等,他的言论教导因此具体琐碎。”张华认为他讲的道理很好。(后来)李密做温县的县令,很讨厌下属官吏,曾经给人写信说:“庆父这种人不死,鲁国的灾难就不会停止。”下属官吏把他的信上报给司隶,司隶因为他在温县做官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李密有才能,常盼望转回朝廷做官,可是朝廷中无人做后盾,于是被调到汉中升为太守;他自己因为不如意而心怀怨恨。等到皇帝在东堂赏赐酒席,让李密作诗时,他在诗的末尾说:“我这人也有心里话,说来话长。做官却朝中无人,不如回家种田。圣明的皇帝高高在上,(我的)这番话哪会正确啊!”武帝对此很生气,(识相的)都官从事马上奏请罢免李密的官职。后来李密死在了家中。四、高考热点1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把序号写在横线上。真实的“自我”之所以被压抑到无意识的领域之中,这种“自我欺骗”起了重要作用真正的自信者必是有勇气正视自己的人,而这样的自信也必定和对自己的怀疑及不满有着内在的联系软弱的人往往有意无意的欺骗自己,忘掉那些不愉快的经历和体验由此造成虚假的自信,有些人的自信不过是一种“有益的盲目”真实需要巨大的勇气,认识真实的“自我”也不例外事实上,几乎所有伟大的天才都并非天性自信的人,相反倒有几分自卑,他们为自己的弱点苦恼,于是奋起自强,反而有了令一般人吃惊的业绩_【答案】16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公益广告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为社会公众切身利益和社会风尚服务的广告。某电视台准备推出一则主题为“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很近,近得触手可及”的公益广告,意在用人们真实感人的行动来唤起人们的公德意识。请仿照下面的镜头和画外音,从另一角度为这一主题再设计一个细节性镜头和画外音。【主题】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很近,近得触手可及。【镜头】一个正在跑步的小伙子,将别人扔在垃圾桶外面的废弃物放入了垃圾桶。【画外音】有时候,文明离我们只不过是10公分的距离。_【答案】镜头:在路边,一个装卸工人,默默地将挡在盲道上的箱子移开,以方便盲人的通行。画外音:有时候,文明也许只有几十厘米的宽度。镜头:在公园,一个小男孩,为了防止把椅子踩脏,用一张白纸垫在脚下去够挂在树上的风筝。画外音:有时候,文明可能只是一张纸的厚度。镜头:一个正在下着大雨的天气里,一个小伙子把伞给了一位老人。画外音:文明往往就发生在一瞬间,甚至我们都不曾察觉。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境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一个人总是上网,不读书,我认为他是没有文化的。_?文化就是进入到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中去进行思考,而这个传统主要就存在于书籍之中。网络的长处是迅速传递当下的信息,它不让人思考。当然如果你素质好,你上网的时候也会思考。_?我相信不是从网络上得来的,而是_,有了这个底蕴。这样的人上网不怕,他不会被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所左右,所淹没,他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答案】什么叫文化但一个人的好素质从何而来他自己真正读过一点书五、读写创新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站台”的解释是:“车站上下乘客或装卸货物的高于路面的平台。”站台上,人们聚散离合,出行归来。小小站台,演绎着人生的故事,寄寓着人生的感悟。请以“站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向】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小小站台,演绎着人生的故事,寄寓着人生的感悟”这句话是审题的关键。小小站台,其实就是一个人生舞台。考生可以写叙事散文,记叙一个动人的故事;也可以写议论随笔,抒发一番人生的感悟。写作时要注意点面结合,注意虚实相生,注重真情实感,文章方能生动,才有意蕴。参考文题:“相拥站台”、“孤独的站台”、“人生的站台”、“我从站台走过”、“站台,我魂牵梦萦的地方”【佳作赏读】下一站,停一下临川一中谢思楠要知道,没有一辆永不停止的火车。题记到下一站就停一下吧,你也不会是一辆永动的火车。人生在世,有太多的责任要担负,太多的梦想要追求,太多的情感要回应,太多的伤疤要掩盖,太长的路途要跋涉,于是,人们匆匆忙忙,开足了马力向前跑,可是就像一台持续运行太久的机器,人们很容易就被磨损了:或者是三十岁的胸膛里跳动着一颗五十岁的心脏,或者是四十岁的脸上挂着六十岁的风霜。何苦来哉?记得有一首诗这样写道:河流其实非常想停下来/停下来/看一看两岸疾驰的风景/停下来/沉淀一下挟裹着泥沙的心事。是啊,你跑得如此急切,无非是为了追逐些什么。可是,不停下来看一看,又怎么知道你要的东西是不是就等在你必经的某个站台呢?就在你无视而过的路途中,又有多少原本属于你的东西却被你遗落在人海中了呢?或许是你爱的人,她在无涯的寂寞中苦等了几轮沧海桑田,而你飞快地来了,却又匆匆地离开,未作片刻停留,只留给她几缕烟尘。或许是你的黄金,它收敛金光,只待你来擦亮,而你风一样驰过,它只好任他人拾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