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18一颗小桃树合作探究案.doc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18一颗小桃树合作探究案.doc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18一颗小桃树合作探究案.doc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18一颗小桃树合作探究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1.自读课文,预习字词;2.细读全文,画出精辟的语句;(重点)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了解文章对一棵小桃树生长过程的描写来表现它的特点;(重难点)2.理解文章赞美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及所寄寓的深刻含义;(重难点)3.把握托物言志的写法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坚强不屈,勇于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重点)二、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也许前方的路一片黑暗,但远行的人们用梦想,来点亮自己的内心。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梦想而奋斗。”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近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来了解作者追梦过程中一段心路历程。(二)检查预习,了解文学常识。1.认读理解文中出现的生字词。(1)识记下列汉字。伫立 孱头 马嵬 懊丧 执著 矜持(2)理解下列词语。伫立 孱头 踏青 垂垂暮老 楚楚2.简介作者。 贾平凹,生于陕西的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当代青年作家。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文革”中,家庭遭到毁灭性摧残,他沦为“可教育子女”。1972年以偶然机会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字。此后一直生活在西安,从事文学编辑兼写作。主要作品有小说满月儿高老庄等。他曾获全国文学奖三次。(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画出课文中描写小桃树在不同生长阶段中的形态、颜色、动作、神态的重点语句。2.请按时间顺序,说说小桃树的经历:播种-发芽-成长开花。3.文章采用了什么的写作顺序?插叙(四)小组合作交流我读出了一棵 的小桃树。引导学生从外形,人们的态度,生长环境,精神品质等角度总结。(五)走进文本探究主题文中的我和小桃树有什么关系?(六)再读课文,品味语言。1.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但它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人世比作大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对人世的认识海非常的肤浅,表现了社会的错综复杂和自己的幼稚天真。将自己的命运和小桃树的命运联系起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花苞比作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表现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给予作者希望和信念。2.文章多处写到“奶奶”,其作用是什么?一是突出了小桃树与奶奶的密切关系:奶奶买来桃子才种下桃树,奶奶打扫卫生才发现桃树,奶奶的保护才留存桃树。二是奶奶是作者感恩的对象,文章在歌颂小桃树的过程中也暗含了作者对奶奶的感激、思念之情。(七):把握手法,拓展探究。1.小桃树在生长过程中“我”为什么那么关心爱护它?这是运用了什么手法?文章一开头就饱含着作者对小桃树的一往情深:当初始怀着它能给我带来幸福的希望,让它“孕育着我的梦”而种下它,所以,“我”偏爱它。见到它长得纤弱,没人管它,为自己漂泊他乡忘却了它而难过。当自己生活遭到挫折,见到小桃树在风雨中挣扎,顽强同命运作斗争时,“我”不油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