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三历史第一次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三历史第一次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三历史第一次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三历史第一次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次考试文综模拟卷12有人说,权力一旦失去了监督就会泛滥成灾。在我国古代官僚机构中,也存在着对官僚的监督。下列官职中最早具备监察职能的是()a太尉b御史大夫c锦衣卫d刺史【答案】b【解析】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太尉掌管军事,尚书令属于宰相之一,只有御史大夫和刺史具有监察职能,而御史大夫出现在秦朝,符合题干中的“最早具备监察职能”,刺史出现于汉武帝时期,故选b。 13“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关于下图解读正确的是()图1 西周分封制示意图图2秦朝疆域图图3元朝行省图a三幅图共同反映了君主专制在逐步加强b三幅图共同反映了中央集权的逐步加强c三幅图共同反映了封建国家的发展d三幅图反映了地方政权的自主性逐步提高【答案】b【解析】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本题考查获取图片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西周实行分封制,秦朝实行郡县制,这一变化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故a项错误;秦朝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这一变化反映了地方行政区划的重大调整,中央集权加强,故b项正确。14下列经济现象中,不属于明清的是()a玉米、甘薯等农作物传入我国并得以推广b票号开始出现c区域间长途贩运得到发展d花楼机用于织造精美的棉纺织品【答案】【解析】考点:明清时期经济的发展等。b项不属于名齐国时期出现的,唐代的时候已经有了票号。故选b。acd项都是明清时期出现的。15茅盾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想念的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对这段描写理解不正确的是()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b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c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瓦解d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答案】c【解析】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注意题干信息“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类洋货” 说明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 说明列强侵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说明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因此abd理解正确,答案选c。16. 从1885到1892年,清政府财政收入中的田赋由38.5%下降到35.2%,而厘金(国内贸易征税)和关税收入则由36.7%上升到43.2%,其中关税收入逐年上升了3.8%。这表明a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b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陷入困境d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从材料 “厘金”的增加说明工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是在一战期间;“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说法错误;c与题干无关。故应选d。17.晚晴的历史演进过程艰辛而悲壮,曲折而复杂,对此国内学术界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和阐释。其中有这样一些著作: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晚晴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晴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这些著作的研究视角应该是a.社会生活的角度b.现代化的角度c.社会思潮的角度d.社会群体的角度【答案】d【解析】考点:历史研究视角。“研究视角”从各著作的名称进行归纳可知。“知识分子”“绅商”“学堂学生”“军人集团”等,可知其研究视角是社会群体。故选d。19. 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的解说词中这样说道:“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也许正基于此,很多学者才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真正公司时代的到来,还要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这说明a罗马法具有进步性和时代的局限性b罗马法导致公司组织的诞生c罗马法维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d罗马法导致自由市场经济形成【答案】a【解析】考点:本题考查了罗马法的影响,从材料“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可以看到罗马法的进步性,从材料“真正公司时代的到来,还要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可以看到罗马法的时代局限性。所以答案选a。19.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这段叙述从“因为所以”之间,至少要增加下面哪项叙述,才能使前因后果关系完整起来a工人运动的兴起b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c新型工厂制度的逐步建立d自由放任经济政策指引【答案】【解析】考点:工业革命影响。通过题干材料的分析,可知描述的是工业革命的内容,由于工厂的大批兴建,新型工厂制度产生,使得大量农业人口进入到城市,引起就业人口结构的变化,故 c 项符合题意。21.美国宪政里程指出:“美国法治的中心内容是政府是自由的,是具有道德的人们自愿同意的人为产物,不存在天然的政治权威。”这一思想源于a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b伏尔泰的天赋人权c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d西塞罗的自然法思想【答案】【解析】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知识内在联系的能力,切入点是美国 1787 年宪法。解答本题应解读材料信息,从“政府是自由的”“自愿同意的人为产物”等分析,符合社会契约的思想。22.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 “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他论述的是a.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进步意义b.社会主义已由理想变成现实c.社会主义革命积极作用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进步性【答案】【解析】考点:从材料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说明推翻的是沙皇专 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因此材料所说的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应该是 指二月革命。二月革命形成两个政权并存局面,资产阶级实际掌握政权,无产阶级并未 取得政权,故a 项不正确,d 项正确。社会主义已由理想变为现实是指十月革命,故b 项不正确。七月革命后,社会主义革命爆发才具有必然性,故c 项不正确。 23. 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其创作风格是a古典主义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d现代主义【答案】【解析】考点:依据材料“18世纪末19世纪初”和“强烈个性”,不难得出其创作风格是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在19世纪上半叶达到繁荣时期;最大的干扰项现实主义为19世纪30年代首先在法国、英国等地出现的文学思潮,排除a。 38.(26分) 在人生的旅途中,家是你永恒的港湾;在社会的纷争中,家是你永恒的坚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代)连江县的杨崇家庭,六世同居,男女老幼有70口人,饮食一道,财产共有。南平廖氏,五代同居,也同耕共食。大田县吴氏六世同居,男耕女织,不分彼此。福清县王荣也是六世同居,大小家人七百余口,不曾折箸争吵过,而且这个家庭一直发展到清代,是福建历史上受明清两代封建王朝表彰而名扬一时的大家庭。彭文宇历史上闽台家庭与家族交往材料二20世纪初,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是,家庭制度在中国受到空前激烈的批判。一个将家庭作为组织、管理社会基础的传统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为了从传统之茧中蝶化,对家庭制度进行批判是必然的。孟宪范家庭:百年来的三次冲击及我们的选择材料三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孩子远离家庭,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福建地区大家庭的基本特征。(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统治者表彰这类大家庭的经济目的。(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初中国传统家庭制度面临怎样的问题。(2分)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状况,分析其原因。(8分)(3)根据材料三,归纳改变传统家庭生活模式的主要因素,(2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家庭观念在近代发生了哪些积极的变化?(3分)(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推动家庭变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4分)并扼要说明家庭变革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2分)【答案】(1)基本特征:以血缘为基础;累世同居,共同生产,共同享有财产;家庭关系和睦。(每点1分,共3分)经济目的:稳定农业经济和税收。(2分,表述合理即可)(2)问题:传统家庭制度遭到批判(2分,其它表述也可)原因: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民主政治运动对封建大家庭观念的冲击;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动摇了传统大家庭制度的经济基础;新文化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冲击了人们的传统家庭观念;西方文明思想的传播影响了传统大家族观念等。(8分,每点2分)(3)因素:工厂的发展,导致家庭生活模式的改变。(2分)积极变化:婚姻自主;男女平等;家庭民主等等。(3分,其它表述言之有理也可)(4)基本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政治变革;政策的推动;思想观念的转变等(4分,每点1分,其它表述言之有理也可,但不能超过本问总分)关系:社会发展推动家庭变革,良性的家庭变革有利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2分,表述不明确“关系”的不给分)【解析】考点:中国家庭制度的演变。(1)根据材料信息“六世同居”“饮食一道,财产共有”“同耕共食”“男耕女织,不分彼此”“不曾折箸争吵过” 概括明清时期福建地区大家庭的基本特征。再从封建统治者的角度分析主要目的: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统治。(2)根据材料信息”家庭制度在中国受到空前激烈的批判” “对家庭制度进行批判是必然的”指出挑战。注意材料中时间“20世纪初”,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角度分析原因: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和政治运动对封建专制的冲击,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方思想文明的影响。(3)注意材料中信息“工厂”,是工业革命时代工业化的产物,由此得出机器大工厂的出现和发展,再结合材料信息“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孩子远离家庭” 得出生产劳动和家庭分离。结合所学知识,社会发展如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等推动婚姻自主,男女平等,家庭民主等等。(4)推动家庭变革的因素要从政治和京津冀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综合上述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可以得出家庭变革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社会发展推动家庭变革,良性的家庭变革有利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39民主改革与发展经济事关一个国家的命运。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26分)材料一:路易十六统治时期是旧君主制(经济)最繁荣的时期,何以繁荣反而加速了大革命的到来?在革命来临之前,政府已开始进行改革,而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摘编自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材料二:下面是英国改革简表1721年财政大臣沃波尔成为第一位首相,英国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重新划分选区,重新分配下院名额,工业资本家取得政治权利1842年通过矿业法,禁止使用妇女和不满10岁的儿童从事井下劳动1875年出台第一部住房法,重点解决工人宿舍及工人居住区的住房和环境问题19世纪末两党制逐步完善摘编自特里维廉英格兰史材料三:“布”党将依次遇到四大危机:饥荒危机、意识形态危机、社会经济危机和崩溃危机国家的伟大并不在于它的领土甚至它的历史,而是民主传统和公民的生活水平。摘编自普列汉诺夫政治遗嘱(1918年)(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政府在新时期是如何通过改革来避免革命的来临的?(8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英国改革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英国改革。(10分)(3)材料三普列汉诺夫的预言在20世纪末成为现实,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党出现崩溃危机的根源。20世纪的美国也曾先后面临三大危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是如何转危为安的。(8分)【答案】(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实行对外开放,建立经济特区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续完善三大政治制度;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扩大基层民主;实行科教兴国。(2)特点:民主改革与经济改革并举;为解决民生问题而立法;时间长,具有渐进性等(4分,任答两点即可)评价:通过责任内阁制的建立、1832年议会改革、实行两党制等逐步完善代议制,使民众获得一定的政治权利;(2分)通过立法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缓和了社会矛盾;(2分)英国改革成为西方各国改革的样板,但与建立真正公平正义的社会还有一定的距离。(2分)(3)根源: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2分)措施:罗斯福新政,摆脱饥荒危机;发动冷战,走出意识形态危机;减少国家干预,走出了经济滞胀危机等。(6分)【解析】考点:经济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