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宁海外国语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宁海外国语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doc_第2页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宁海外国语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学习目标(复习目标):识记与理解记住青铜的主要成分和最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理解青铜时代的含义以及历史地位能力与方法通过识别和鉴赏青铜名器,认识古代青铜工艺的发展水平,培养和提高审美能力。学习运用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通过划分青铜器的种类,学习对事物进行分类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灿烂的青铜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欣赏青铜名器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了解青铜珍品的价值。学习重点(复习重点):青铜时代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和三星堆青铜器。学习难点(复习难点):青铜的含义、成分及铸造工艺教学过程(复习过程):预习案(自主先学)巧夺天工的青铜冶铸技术:青铜是以 为主要成分的合金,是人类炼成的第一种合金。夏、商、西周时,青铜在生产、军事和生活中地位十分重要,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 。司母戊大方鼎体现了当时青铜冶铸技术所达到的水平。是目前出土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种类繁多的青铜器物青铜器按用途划分,有食器、酒器、乐器、车马器、兵器、工具等十多类,每一大类又包括许多种。精美绝伦的青铜艺术河南出土司母戊鼎雄伟端庄,气势凛然,代表了 。湖南出土的 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 等,造型各异,分格独特,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探究案(小组讨论)什么是青铜?我们的祖先是在什么时候掌握了这一技术的?我国历史上哪一时期属于青铜时代?青铜器中的代表作品你知道哪些?训练案(检测反馈)1青铜是人类炼成的第一种合金,其主要元素是 ( )a锡 b铜 c金 d铅2.我们的祖先大约已掌握了青铜冶炼和铸造的技术是在 ( ) a18000年前 b4000年前 c2100年前 d1000年前3.青铜时代,以青铜器在生产、军事和生活中地位重要而得名。我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不 包括的时期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战国4.我国进入铁器时代是 ( )a夏、商、西周时期 b商周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5.商朝后期铸造的青铜器,制作考究,充分体现了当时青铜冶铸技术所达到水平的是( )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青铜立人 d青铜人面像6.有这样一段图片的解说词:“它出土于湖南,四面各有一条龙,四角各铸一只羊,结构巧妙,制作精细。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此图片中的青铜器应是 (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c青铜盘d青铜面具7.右图是青铜神树,1986年8月出土,造型为一树状,上有神鸟。原树高 384cm,3簇树枝,每簇3枝,上有27个果实和9只鸟,可能是“九日居下枝”的意思。此文物出土于 ( ) a河南殷墟b四川三星堆c陕西西安d山东大汶口8.青铜器的艺术价值都体现在 整体结构美观造型奇特或雄伟纹饰讲究,线条丰富,图案优美统治者用来祭祀 ( )abcd9.阅读下列材料:人是万物之灵,古代工匠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孕育了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也推动了科技与社会的进步。红铜又称纯铜。红铜的熔点为1083oc,铸造的器物硬度差,铸造过程中的流动性也不好。冷却时收缩性也较大。但加入锡、铅以后,其性能可以改善。例如:加入11%的铅,熔点可降低43 oc;加入10%的锡,深点可降低73 oc;若加入20%的锡,熔点可降低193 oc。同时,硬度也可以提高。红铜的布氏硬度为35,加入5%到7%的锡,硬度就增高到50到65;加入9%到10%的锡以后,硬度可达到70到100。另外,加入铜和锡以后,铸器时可使铜液的流动性得到改善,使青铜器表面的装饰花纹获得清晰的效果。商代除了铅青铜(铜铅合金)和锡青铜(铜锡合金)外,还出现了铜铅锡三元合金。大约在商王武丁前后,古代工匠已经掌握了这种三元合金工艺,这比西方要早几个世纪。请回答:(1)你能说出什么叫青铜器吗?你能否列出青铜器这种合金的原料?(2)我国早在什么时候就已经掌握了青铜冶炼的铸造技术?(3)你认为下列哪些是这种合金相对于纯铜的优点?a硬度高b熔点低c流动性好、便于铸造d重量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