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七次周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七次周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七次周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七次周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七次周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生物周练七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以下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于在自然环境中的种群而言,k值总是固定不变的 b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一定呈“j”型 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着新物种的形成 d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2下图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可分别表示同一物种的三个不同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三个种群中处于繁殖期的个体数占总数的比例是abc三个种群的出生率的比较 是abc三个种群的迁入率与迁出率的比较是abc 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只有 3按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 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需要2040年,美国需要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 德国人口将减少。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决定于 () a种群数量和密度 b种群的年龄组成 c种群的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4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为:ntn0t b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 c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值 d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时增长率最大 5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 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计数 6对某地区新引入的一种鸟进行种群数量的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见下表(单位:只)。年 份197019711972197319741975种群数量50804008001 500捕捉标志数150第二天重捕数150重捕个体中的标志数13 那么,下列与1970年至1975年该鸟种群的增长曲线最相符的是 () 7科学家通过对三种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和种群密度关系的研究,得到下列结果。将此结果应用于农业生产时给我们的启示是 () a种群密度为4左右时是甜菜生产的适宜密度 b提高氮元素供应量后就可大幅度增加玉米的种植密度 c欧洲防风草根的生长与种群密度无关 d合理密植的目的是提高农作物某些部位的产量 8某同学拟调查一个面积为100 hm2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四个调查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 () a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 b设计1个1 m2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c随机设置1 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个体数目 d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1 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9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时间(天)15913172125293337成虫数(只)6102871131207270302327341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 b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c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 d第137天,成虫数量呈“j”型增长 10下列有关“s”型曲线的说法,与事实相符合的是 () a该图可表示密闭的恒定容器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变化曲线 b若该种群为海洋经济鱼类,种群数量最好保持在c的水平 cab段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慢,其主要原因是受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的影响 d该曲线是在理想条件下测得的,人工培养中不会出现这样的曲线 11某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栖息地后,种群开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在停止增长期间 () a增长率大于零 b老年个体数量最多 c出生率及死亡率均为零 d种群密度最大 12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个别标志物脱落 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c用样方法调查法国梧桐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 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及夹角上的菌体 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6分)在生态学中,生物种群的年龄结构有两个层次,即个体的年龄组成和组成个体的构件年龄。组成个体的构件年龄是单体生物所没有的。例如一年生苔草的分枝可以月龄画成椎体,如图是施肥对某种苔草的无性系构件月龄结构的影响。 请回答:各月龄枝的百分比 (1)与对照组相比,施肥使苔草_的分枝成为优势。此现象说明_。 (2)苔草的幼枝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它能吸引许多植食性动物,如五趾跳鼠。若在理 想状态下,对苔草施肥后,短时间内五趾跳鼠种群数量的增长将为_型增长,其 年龄组成类型最接近于_。 (3)五趾跳鼠是危害三北地区的主要害鼠之一,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提出两种有 效控制五趾跳鼠数量的具体措施:_;_。 14(14分)调查统计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科学研究之中。请回答: (1)标志重捕法的前提是标记个体和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获的_相等。标记 技术极为重要,例如:标记物和标记方法_; 标记物不能_,否则可能改变该动物与其捕食者之间的关系;标记符号必须能维 持一定时间。 (2)为了模拟样方法测定种群密度,两位同学分别在1张50 cm50 cm的白纸上制作方 格表,将200粒绿豆种子随机撒在白纸上,选择5个方格进行计数,再计算出种群密度。 两位同学的调查结果有差异,你认为原因可能有哪些?(至少答两项)_ _。 (3)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试管编号培养液/ml无菌水/ml酵母菌母液/ml温度/甲100.128乙100.12丙100.128 请写出该同学研究的课题名称:_。 用显微镜定期测定甲、乙、丙三试管中酵母菌数量,结果如右图所示。请根据右图信 息,判断图中曲线a、b、c分别对应的试管是_。 15(20分)某地引入的一种植物对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一定影响,科研工作者对此 进行了多项研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新|课|标|第|一|网 (1)某样方内该植物的分布如图所示,则此样方内该植物的数量应记为_株。 (2)用样方法对该植物和本地原有四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结果如表所示(单位: 株/m2)。请在相应的坐标图中绘出该引入植物的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在曲线上用字母标 注引入植物)。年 份abcde199110.00.33.03.03.219929.20.72.12.02.819938.01.81.10.41.719946.85.10.30.01.519955.58.70.00.01.319964.09.60.00.00.419973.29.60.00.00.2 (3)引入植物造成的后果称为生物入侵,主要的两个原因是_ _。 (4)某研究小组为了进一步研究该入侵植物,把该植物和一种本地植物在一适宜地块内 混合种植,并绘制出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_。 a乙种群为该入侵植物,甲种群的数量从t3开始减少 bt1t3时间内,甲种群的增长曲线呈“s”型 ct2、t4时,甲、乙种群的数量分别达到最大 d影响乙种群在t4后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生存空间和资源等 (5)研究小组利用该植物又进行了种植密度与产量关系的研究。在实验田中划出5块面积 和土壤肥力等条件均相同的区域,分别种植数量不等、分布均匀的该植物。待成熟后分 别统计平均单株荚果数、每个荚果中的种子数,结果如下表。区域号12345植株数量2004006008001 000荚果数/株8.36.14.62.72.1种子数/荚果6.05.96.25.96.0 结果反映的规律之一是:平均单株结豆荚数_;结果反映的另一规律 是:平均单荚中种子数_。比较不同区域收获种子的总量,说明要获得 农作物高产应做到合理密植。 1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资料查找发现:在1535范围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较快。为了探究酵母菌种群增长的最适温度是多少,他们设置了5组实验,每隔24 h取样检测一次,连续观察7天。下表是他们进行相关探究实验所得到的结果: (单位:106个/ml)温度()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第6次第7次第8次0 h24 h48 h72 h96 h120 h144 h168 h151.23.03.84.64.03.22.82.5201.25.05.34.22.11.20.80.6251.25.25.64.62.91.00.60.2301.24.95.54.82.21.30.70.5351.21.51.82.02.21.30.80.6 请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每隔24小时取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进行 细胞计数,并以多次计数的平均值估算试管中酵母菌种群密度,这种方法称为_法。 (2)据表分析,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最适温度约是_。在上述实验条件下, 不同温度下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相同规律是_ _。 (3)请在坐标中画出上述实验过程中不同温度条件下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 时的柱形图。 (4)为了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需要严格控制实验中的_等无 关变量。同一温度条件下,若提高培养液中酵母菌起始种群数量,则该组别中酵母菌到 达k值的时间将_(选填“增加”、“减少”或“保持不变”);若其他条件保持 不变,适当提高培养液的浓度,则该组别的k值将_(选填“增加”、“减小” 或“保持不变”)。 答案:1、d2、a3、b4、b5、d6、c7、d8、c9、c10、c11、d12、c13、(1)月龄较小施肥有利于幼枝的发生(2)“j”增长型(3)养殖并释放五趾跳 鼠的天敌减少五趾跳鼠的食物来源14、(1)概率不能影响被标记动物的正常活动,也不能导致其发生疾病、感染等(答 出一点即可)过分醒目(2)取样方法、样方位置、样方的代表性、样方面积等的不同 (答出两点即可)(3)温度、营养物质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甲、乙、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