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古对今教学设计 (8).docx_第1页
(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古对今教学设计 (8).docx_第2页
(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古对今教学设计 (8).docx_第3页
(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古对今教学设计 (8).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 古对今教材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由此,本课设计依据文本特点,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对子”这一传统文化,同时将识字与学文有机结合。教学中,力求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重点,以识字为主线,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并采用字歌识字、字谜识字、故事识字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通过丰富多彩的诵读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对子歌的韵律美。2.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对对子是汉语言富有民族特色的语言艺术形式。教学重点: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正确认读“圆”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和风细雨”等7个词语,正确读写“古”等7个生字。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对对子是汉语言富有民族特色的语言艺术形式。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安排:1课时。一、导入1互动活动一:同学们,你们玩过“相反动作对对碰”吗?如果老师说举起右手,你们就举起左手。我说什么,你们就跟我做相反的动作,明白吗?2互动活动二:同学们反应真快,如果我把这个游戏变成“相反词语对对碰”,你们会吗?比如我说左,你对右。(上下)(大小)(天地)(古今)3教师板书“古”和“今”,引言:你能用这两个字组词吗?(古代,今天)“古代”就是古时候,“今天”就是现在。这两个字有什么关系?(意思相对)古人把这样的词写成了对子。(板书“对”)4齐读课题,学习“古”字。(1)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猜字谜:十张口。)(2)描红写字。(注意:上半部第一横要写长些;下半部的“口”字要想写得好,上面大来下面小。)二、初读1.出示任务:(1)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2)读完课文后,在课文里把会认读的字圈画出来,然后借助拼音把这些字宝宝读准。2.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1)请同学们先自由读一读(2)小组长检查组内成员会不会读,听的同学要精神集中注意听,同学读完后,帮助他纠正。指名读相机指导 翘舌音暑、晨、朝;后鼻韵母:凉、杨。(3) 小组赛读,读得好的小组奖励乐学币(4) 去掉拼音还会不会读?指名读三、精读1.请小朋友们默读这首对子歌,想一想,你读懂了哪些对子,哪些还不懂,在你不懂的对子旁边打上“?”。2.逐小节交流“严寒对酷暑”:“寒”就是冷,“严寒”就是非常非常非常冷,“暑”是热,“酷暑”就是非常非常热。有没有同学愿意用肢体语言告诉大家严寒和酷暑分别给你带来什么感受?(表演得好的奖励乐学币)“晨对暮”,“晨”就是早晨,“暮”就是傍晚。“和风对细雨”:“和风”和微风、大风、狂风哪个意思相近?柔和的风,老师觉得可以用嘴巴来模仿风的声音。有哪位同学能做到?(表演得好的奖励乐学币)“细雨”就是细细的小雨,模拟雨声3.刚才我们通过质疑,了解了课文中一些对子讲到的自然现象,现在,我们通过课文的插图继续了解课文内容。(1)观察这幅插图,想一想,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画了哪些景物?预设:图画画的是黄昏太阳落下时候的景象;画了夕阳和云彩。追问:你能找到与这幅图画对应的小节吗?你根据哪句话找到的?(预设:第2小节;句子:朝霞对夕阳。)在什么时候能看见朝霞?你喜欢吗?夕阳是什么时候的太阳?小结后拍手齐读第2小节。(2)观察这幅插图,想一想,图上画了哪些景物?它们怎么样?表现的是哪个小节的内容?预设:图上的景物:桃树开花,树儿绿了,燕子飞舞,鸟儿歌唱;表现的是第3小节的内容。小结后拍手齐读第3小节。(二)多样朗读,背诵指导。1.导语:这样的对对子,多有意思,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吧!(1)出示任务:PPT出示(隐去每一行中的几个词语)请同学们根据提示来读对子(2)学生自由朗读,同桌合作朗读(一人读每行对子的前半部分,一人读后半部分),男女生合作朗读(男生读每行对子的前半部分,女生读后半部分),师生合作朗读2.导语:读着读着,我发现有同学会背了。谁来试一试背诵?(1)出示任务:背一背对子歌(2)反馈指导:背诵时要求背出节奏感,可以采用拍手背诵的方式。对于不太熟练的孩子,请同学来帮助纠正或提醒。(3)全班背诵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不知不觉都能背下来了。你瞧,对子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还让我们看到了丰富多彩的画面,它是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语言艺术形式!四、会认读的字认字的评价与课后词语读记(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二)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关注学习慢的学生。)。(三)课后词语读记。1.出示任务:借助拼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