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兵卫与葫芦 师寨镇一中 刘宾.doc_第1页
清兵卫与葫芦 师寨镇一中 刘宾.doc_第2页
清兵卫与葫芦 师寨镇一中 刘宾.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兵卫与葫芦教案 师寨镇第一初级中学 刘宾【教学目标】1、 了解志贺直哉其人其作。2、 把握小说情节的基本模式,理解文章中细节描写的作用。3、 领会作品的内容与主旨。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追求个性自由发展的期望和坚持个性解放、人道主义的精神追求。引发学生对个性的解读,正确培养自己的兴趣和个性的同时,学会尊重别人的兴趣和个性。【教学重难点】把握小说情节运行的基本模式。【学情分析】我感觉这个班学生这应是个中等水平的班级,课前有约三分之一的学生能够预习,上课的秩序井然,但有学生参与语文课堂不积极,不喜欢表达,在学习上尚需教师的引导、启发与点拨,更需要老师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介绍作者:志贺直哉(18831971),日本“白桦”派代表作家之一。1904年发表处女作菜花与少女。1910年与有岛武郎等共同创办白桦杂志,对当时主张纯客观主义的自然主义文艺思潮不满,要求肯定积极的人性,形成“白桦”一派。代表作:生平唯一的长篇小说:暗夜行路。二.整体感知1.简介故事情节。情节的基本模式: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就这篇小说而言,它的情节是怎样运行的?发生:清兵卫痴迷于葫芦。发展:清兵卫发现独特葫芦。高潮:教员没收葫芦,父亲砸碎葫芦。第二高潮:葫芦辗转卖到高价。结局:清兵卫改变爱好。三. 鉴赏探究:情节和细节1、清兵卫一毛钱买来的葫芦被校役卖了五十元的高价后又被古董店老板卖了六百块的高价,你觉得这样得情节设计合理吗?为什么?请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加以体会。明确:这个结局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理由如下:(1)第2段对清兵卫制作葫芦进行描写,表明他热衷于葫芦,做事很认真的特点。(2)第3段写清兵卫错把一个老头儿的秃脑袋当成了葫芦这件事,表现清兵卫对葫芦的痴迷。(3)第4段写清兵卫“对葫芦热衷得这么厉害每次上街的时候总是呆呆地站在门前望”。这表现清兵卫喜爱葫芦。(4)第5段写“清兵卫是一个才十二岁的小学生每天学校里放学回来,他也不跟别的孩子一起玩,常常一个人到街上去看葫芦”。总结细节描写的作用:1.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2.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3.凸显主题。四、主题分析1.客人、父亲与教员的爱好不同,但是他们对清兵卫的爱好所持的态度是相同的。都是反对!面对这样的反对,清兵卫有什么样的反应?这说明了什么?(1)学生可以找到:沉默、哭也没哭、脸无人色、发呆、脸色发青、不敢做声(2)这说明清兵卫长期以来受到压制,这种压制让他感到了反抗的无力,是一种欲哭无泪、痛苦无奈的表现。2.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清兵卫的爱好在沉默中“灭亡”了,但是他的葫芦呢? 这样的奇迹意义何在?(1)肯定清兵卫的爱好;(2)讽刺父亲、教员的无知与粗暴。3.尽管如此,清兵卫的爱好还是被无情地扼杀了,他只好改变了他的爱好。关于他的新爱好,我们来猜想一下,结局会是怎样的? 为什么这样安排结局?学生齐读最后两段。新的爱好继续被扼杀! (1)“留余”;(2)前后呼应。4.总结主题:呼吁人们要尊重个性,让个性自由发展。六、结束语人生的旅途上,我们都应该相信梦想的价值,坚持自己的梦想,同时,要学会尊重他人的个性,相信,“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天才”!七、布置作业 :任选一题1.合理展开想象,续写这篇小说。2.阅读画家和他的孙女风筝两篇文章,结合课文,以自己的感受为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