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才之路 区域地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新课标版 世界地理 第二单元 第十讲澳大利亚极地地区 第二单元 考纲解读 1 能够分析澳大利亚气候成因 2 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地形 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关系 发展混合农业的区位 3 两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及考察意义 命题趋势 1 利用两极地区考察站信息考查自然地理特征 2 区域定位澳大利亚某区 考查农业分布及区位条件 一 澳大利亚1 位置和范围 1 位置 主要位于15 s与35 s之间 及120 e与150 e之间 南回归线和130 e穿过本区中部 东临 西临 南与南极大陆相望 2 范围 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 大陆岛 及附近的一些岛屿 太平洋 印度洋 塔斯马尼亚岛 2 地形与河流 1 地形特点 澳大利亚大陆 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和缓的大陆 共分为东 中 西三大地形区 2 河湖分布 为全国最大的河流 发源于大分水岭西侧 向西南注入印度洋 为地势最低处 地势低平 大分水岭 大自流盆地 墨累河 北艾尔湖 3 气候与植被 1 热带气候面积广大 分布呈半环状 气候 亚热带湿润气候 气候 地中海气候 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2 植被 以 为主 热带雨林 温带海洋性 热带沙漠 草原 荒漠 4 人口和城市 1 分布主要分布在 地区 与该地区的气候 交通 开发历史有关 2 重要城市首都 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 东南沿海 堪培拉 悉尼 5 发达的经济 1 发达的农牧业 澳大利亚 草场和可耕地多 自然条件适宜发展农牧业 是世界上重要的羊毛生产国和 输出国 2 发达的工矿业 矿产资源丰富 和 大量出口 被称为 坐在矿车上 的国家 3 经济转型 目前 超过工矿业和农牧业 成为澳大利亚的主导产业 地广人稀 小麦 羊毛 煤 铁矿石 服务业 大西洋 印度洋 太平洋 严寒 酷寒 干燥 烈风 大风 2 北极地区 1 位置 指北极圈以北广大区域 2 范围 的大部分 以及沿岸的 三洲的陆地和岛屿 如 3 气候1月均温 介于 20 40 之间 年降水量 100 250毫米 4 科学考察的宝地 石油 天然气 煤 铁等资源丰富 建有我国的 科考站 北冰洋 北美洲 欧洲 亚洲 格陵兰岛 黄河 1 澳大利亚为何被称为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2 澳大利亚为何被称为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3 南北极地区所处的风带风向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 4 同为冰原带 南北两极地区主要动物与人类活动有何不同 答案 1 澳大利亚以干旱 半干旱气候为主 适合养羊 羊毛出口量世界第一 被称为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2 二战以后 澳大利亚工矿业发展迅速 煤和铁矿石的出口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被称为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3 南北极地区分别盛行东南风和东北风 极地东风因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南北半球偏转方向相反所致 4 南极成群的企鹅聚集在南极大陆沿海一带 构成了南极著名的自然景观 北极的生命活动比南极地区活跃得多 其主要代表动物是北极熊 更重要的是 北极地区生活着历史悠久的当地居民 因纽特人 楚科奇人 雅库特人 鄂温克人和拉普人等 而南极地区尚无人定居 1 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概述 澳大利亚 2 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与产业活动的关系澳大利亚养羊业发达的自然条件 1 地形 澳大利亚中部平原地势低平 土壤肥沃 2 气候 广大内陆和西部地区气候干旱 为草原和沙漠 天然牧场约占全国面积的3 5 3 水文 中部平原河流很少 但地下水很丰富 处在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分布区 大自流盆地 在地势低的地区凿井 地下水自动流出地面形成自流井 井水盐度高 不宜灌溉农田和供人饮用 但可作为牲畜饮水 4 生物 没有大型野生食肉动物 可以一年四季露天围栏放牧 可见草原土壤肥沃 分布广 地下水丰富 气候干燥 又无大型食肉动物 适于绵羊的生长和繁殖 养羊业一直是澳大利亚经济的主要部门 其羊毛产量 占世界1 4 出口量 占世界1 2以上 均居世界第一 使澳大利亚成为 骑在羊背上 的国家 3 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的成因 1 几千万年前 澳大利亚大陆就同其他大陆分离 孤立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 2 长期以来 自然条件比较单一 动物的演化很缓慢 至今保存着许多古老的种类 1 南北极地区比较 极地地区 2 图解南极洲的典型地理特征与成因南极洲比北冰洋地区更寒冷 其原因表现为 1 海洋比陆地热容量大 海洋冷热变化缓慢 陆地冷热变化剧烈 2 南极洲地势高 风从高处吹向低处 风力强大 加剧了冷空气覆盖范围 北冰洋地区则周高中低 风力较小 3 南极洲覆盖着很厚的冰层 太阳辐射的大部分被反射回宇宙空间 4 北冰洋地区地势低 覆冰较少 接受到阳光辐射较多 并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3 南极洲的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受到广泛关注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孔子学院是以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为基本任务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 图甲是a国孔子学院 堂 分布图 图乙是a国局部地区河流分布示意图 考点剖析1澳大利亚的区域特征 1 图甲中 孔子学院 堂 集中分布在a国的 地区 分析形成该分布特点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 2 a国孔子学院 堂 拟在图乙所示区域的某条河流举办活动以弘扬中国文化 概述该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 解析 第 1 题 该国是澳大利亚 从图中可直接判断出孔子学院 堂 的分布特点 而这种分布特点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可从人口的分布 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文化需要等方面分析 第 2 题 河流的水文特征可结合流域的气候特征 从流量 河流的形状 季节变化 有无结冰期等方面分析 答案 1 东南沿海 城市 人口 集中 教育繁荣 交通便利 经济发达 文化交流需求大 2 流量较大 流速较快 水位季节变化大 汛期在夏季 含沙量小 无结冰期 2015 郑州模拟 中国第四次北极科考队于2010年7月11日启程 乘 雪龙号 极地科考船前往北冰洋海域进行为期82天的科学考察 于9月20日返回上海 据此回答 1 3 题 1 当科考队乘 雪龙号 到达本次科考最北海域 85 25 n 147 w 进行考察时 雪龙号 上五星红旗因盛行风的影响主要飘向为 a 东北b 东南c 西南d 西北 考点剖析2极地地区环境特征 2 科考队考察期间 a 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b 地球的公转速度不断加快c 北极地区极昼范围不断扩大d 北极圈上的日落时间不断延后 3 与南极地区相比 北极地区 a 风力更强b 年平均气温更低c 极昼天数更多d 淡水资源储量更多 解析 解答该题应主要抓住以下关键点 1 准确判断极地地区的大气环流状况 2 抓住极地地区的昼夜变化特点 3 了解地球公转运动对极地地区极昼分布状况的影响 第 1 题 北极地区大部分处于极地东风带的影响下 盛行东北风 五星红旗应向西南方飘扬 第 2 题 北半球夏季是北极科考的黄金时期 7月份以后 地球公转已越过远日点 公转速度开始不断加快 而北极地区极昼的范围逐步缩小 第 3 题 当北极地区出现极昼时 地球正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附近 公转速度较慢 而南极地区出现极昼时 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 公转速度较快 因此 北极地区极昼天数更多 答案 1 c 2 b 3 c 一 单项选择题读图 回答1 2题 1 图中阴影区域表示的地形区是 a 刚果盆地b 亚马孙平原c 大自流盆地d 潘帕斯草原2 该国著名的出口农产品是 a 小麦 玉米b 棉花 绵羊c 煤 铁矿石d 小麦 羊毛答案 1 c2 d解析 第1题 根据图示的纬度位置和大陆轮廓判断该大陆为澳大利亚 则图示阴影部分为澳大利亚中部的大自流井盆地 第2题 该国的农业生产以小麦 牧羊带为闻名 故主要的农产品为小麦和羊毛 3 澳大利亚热带草原气候各部分的主要原因或特征 错误的是 a 北部赤道低压与东南信风交替控制b 南部副热带高压和西风交替控制c 东部地处背风区 降水较少d 北部夏干冬湿 南部夏湿冬干 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及成因 北部热带草原气候气候形成是因为赤道低压与东南信风交替控制 南部热带草原气候气候形成是因为副热带高压和西风交替控制 东部热带草原气候气候形成是因为地处背风区 降水较少 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4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共同点是 a 都是多山的国家b 肉类和羊毛的产量在世界上都占重要地位c 都是地热资源丰富的国家d 都是著名的农牧业国家 小麦出口很突出答案 b解析 新西兰是个多山的国家 而且澳大利亚是平原和盆地为主 新西兰是地热资源丰富的国家 而澳大利亚地热资源并不丰富 新西兰的小麦出口在世界上并不突出 5 2015 西安模拟 读图 回答下题 由长城站往西 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a 太平洋 印度洋 大西洋b 大西洋 太平洋 印度洋c 大西洋 印度洋 太平洋d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答案 a解析 该图为南极俯视图 长城站位于南极半岛顶端的乔治岛上是大西洋与太平洋的界限 往西是太平洋 印度洋 大西洋 故a正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高品质住宅小区车库车位租赁及增值服务合同
- 2025年智能家居系统安装与交付验收服务合同
- 2025年物联网设备安全监测与维护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校园体育设施深度清洁与维护服务合同
- 2025年北京XX教育机构信托资金应收账款贴现借款合同
- 2025年度环保型特种材料研发与国内销售代理合同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集中采购合作协议
- 2025年食品生产企业员工健康与安全教育培训服务合同
- 2025年航天器制造技术专利独占许可及转让合同
- 2025年电子商务平台下划线图标设计制作与授权许可合同
- 北京市西城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
- 苏州工业园区外国语学校语文新初一均衡分班试卷
- 2025-2026小学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安排表:启智育心绘蓝图筑梦前行谱新篇
- GB/T 30807-2025建筑用绝热制品浸泡法测定长期吸水性
- 无限极中医秋季养生课件
- GB/T 23806-2025精细陶瓷断裂韧性试验方法单边预裂纹梁(SEPB)法
- 医疗行业网络信息与数据安全专项行动自查和整改报告范文
- 2025年食堂从业人员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CAM软件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年德语DSH考试试卷德语语法练习与解析
- DB23∕T 3708-2024 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技术规范(1:50000)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