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中职校申报之数控技术应用.doc_第1页
示范中职校申报之数控技术应用.doc_第2页
示范中职校申报之数控技术应用.doc_第3页
示范中职校申报之数控技术应用.doc_第4页
示范中职校申报之数控技术应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一: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项目专业代码:0511单 位项目组长张黔成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项目副组长陈劲峰航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组成员周卫红贵州红林机械有限公司余旺安武汉华中数控有限公司肖 遥贵州枫阳液压有限公司杨晓斌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陈寿霞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向建平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程沛秀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杨 林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一、需求论证(一)行业背景分析数控技术和数控设备是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数控技术已渗透到工业生产的整个过程。数控技术和设备所体现的制造业与信息技术、高新技术的融合,对我国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产业升级,扩大国内需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至关重要。同时,数控加工是各种国防武器装备最重要的制造手段,是国防军工装备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振兴装备制造业的16个关键领域,每个领域的振兴都需要装备大批先进的数控设备、需要大量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支撑。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推动跨越,就是要推动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加快把我省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优质轻工产品基地。以贵阳为中心,把黔中经济区建设成为全省工业化的带动区和城镇化的核心区。工业成为“十二五”期间主导贵州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制造业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部门,在贵州省工业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下,将得到加速发展。(二) 行业人才需求分析目前中国已经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机床市场。数控机床已成为机床消费的主流。预计2015年数控机床消费仍将超过60亿美元,台数将超过10万台。国内航天工业、航空工业、汽车制造业、造船工业、兵器制造业、发电设备制造行业、冶金设备制造业、工程机械制造业、模具制造业、电子信息设备制造行业等十大行业由于数控设备应用较广,对数控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将达到60多万人以上。贵州省装备制造业主要脱胎于三线建设时期,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三分之一,是我省确定的支柱性产业。省内的中国贵州航空工业集团、中国江南航天工业集团公司、贵州振华集团等国家重点大型企业集团,制造业规模扩大,结构不断改善,装备水平提高,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产业基础,已形成西部新兴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航空航天企业和军工企业的投入,通过引进了大量数控设备和技术改造,贵州省内企业总体机床数控化率已经到达25%30%,从而增大了省内对数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贵州省十二五规划将重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把贵州建成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随着贵州省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以及东部制造业的向西部转移,省内对数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将有较大增加。目前已有近三分之一的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面临数控技能型人才的短缺。按照经济总量翻番的目标,预计“十二五”时期贵州省工业化强省战略技能型人才需求6-8万人,数控技能型人才将需要3万人。我校作为原机械行业所属学校,与行业和企业联系较为广泛,为我省实施工业化强省战略服务,培养大批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是我校的办学目标。(三) 专业建设背景数控技术专业是学校重点建设的制造业专业大类的骨干专业,1999年11月,贵州省原机械厅、省教育厅组织有关专家到校通过了申办数控专业的论证。在贵州省原机械厅、省属机械行业企业和在黔航空航天部企业的支持下,2000年在省内率先开办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经过近11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取得较好的成果,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成为省和学校的骨干和特色专业,得到社会、企业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肯定:2003年被首批确定为省级示范专业;2004年被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委确认为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数控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职)委员单位;承担“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任务的职业院校;2006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职业教育数控技术实训基地;2007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数控技术专业骨干师资培训省级培训基地;2009年省教育厅推荐为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骨干及地方特色专业; 2010年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被中国机械行业教育协会、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评为“全国机械行业技能人才培养特色专业”;2011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职业院校信息技术培训第46中心;2009年、2010年和2011年三届全省数控技能大赛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选拔赛承办单位。 二、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学校将以行业和企业需求为专业建设目标,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制造业和贵州省经济发展服务。通过三年的重点建设,将数控技术专业建设成为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育内容、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高、具备综合素质和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办学效能优化的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二) 具体目标1、建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工学结合”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使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实施“教、学、做”一体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主动引入企业文化进校园,将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融入到各教学环节。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的双向介入和资源共享,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采取冠名班、订单式培养等多种方式,以强化校企合作达到为行业和企业服务的目标。2、实施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方案和教学模式的探索,在数控专业个别班级已近开始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广。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选择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为基础;以基于行动导向的四阶段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教学法为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中心实施教学。完善教学条件和配置教学资源,核心课程全部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三年内建设3门优质核心课程,争创2门校级精品课程,培植1门省级精品课程。编写1本体现教育特色和地域特点的教材。3、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建立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 “双师型”教学团队。双师型专业教师达到85%以上;中青年教师中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达到90%;聘请8名以上行业企业专家或技师为兼职教师;制订全体教师进厂实践和服务企业的考核制度。4、改革评价体系建立行业、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多方共同参与的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评价体系。一是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为依托和平台,以行业、企业专家和人力资源专家为骨干,及时跟踪社会和行业需求,调整培养目标,动态适应国家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二是通过完善毕业生信息反馈机制,广泛收集企业需求信息,按照企业用人标准构建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5、实习训基地建设侧重生产型实训基地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借鉴企业管理规章和制度、内部装饰、工量具图示等手段引入企业文化,强化实训教学企业真实情景的职场环境和氛围营造。实现实训基地的功能系列化、环境真实化、人员职业化、设备生产化、管理企业化,成为实施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培养模式的平台和载体。通过完善一体化教室设施、建立企业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广泛采用仿真模拟等教学手段,提高实习实训教学质量。实习实训基地以开放式、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为目标,面向社会和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多种形式的社会服务。同时完善全省数控技术骨干教师培训教学方案,提升承办全省数控技能大赛的组织能力。具备年技能培训和鉴定、技术服务2000人次以上的能力。三、建设思路以专业内涵建设为主题,以提高专业教育教学质量为建设评价目标,调研分析行业和企业需求,以分解、设置和开展项目课题为建设实施手段和方式,明确项目责任人和实施过程,施行项目建设全过程检查、中期验收和预评制度。四、专业建设内容通过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教、学、做三位一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方案。组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结构合理、技能水平较高、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构建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注重内涵发展,整体提高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质量,更好的服务于行业及区域经济发展要求。(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行业、企业专家,主导参与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和动态调整;以岗位能力需求为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以一体化教学、生产性实训和仿真模拟为教学手段,通过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实施,具体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1、职业要求与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技能,了解相关企业生产过程和组织管理,服务于制造行业的生产和管理一线的技能型人才。2、职业岗位群和人才培养规格(1)职业岗位群就业岗位面向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数控电加工操作工及实施工艺涉及的调整工、编程员。各岗位所对应的主要工作任务和职业资格证书见下表。表1-1: 岗位所对应的主要工作任务和职业资格证书一览表职业岗位主要工作任务职业资格证书数控车工操作工及相应的调整工按照工艺文件要求操作数控车床,完成零件加工中级工证书数控铣工操作工及相应的调整工按照工艺文件要求操作数控铣床,完成零件加工中级工证书加工中心操作工及相应的调整工按照工艺文件要求操作加工中心,完成零件加工中级工证书数控电加工操作工及相应的调整工按照工艺文件要求操作数控电加工机床,完成零件加工中级工证书数控工艺和编程员根据加工工艺路线,编制数控加工程序数控工艺员(2)人才培养规格表1-2: 人才培养规格具体内涵能力目标具体内涵专业能力加工工艺方案的实施、数控程序编制、数控机床操作、数控机床维护和保养、产品质量检测和分析方法能力独立学习和获取知识的初步能力,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律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身心。社会能力团队协作、交际和沟通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环境保护意识。(二)教学模式和课程方案改革1、改革教学模式、构建学习领域课程方案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通过数控技术人才需求与专业定位的调研、分析,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由现场专家、教育教学专家、专业负责人和骨干教师确定岗位“行动领域”。按照职业教育学规律对职业岗位行动领域进行归纳,构建“学习领域”,学习领域核心课程见表1-3。在建设期间,在核心课程中重点建设3门校级优质核心课程,建设2门校级精品课程,为建设1-2门省级精品课程做好筹备。表1-3: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序号课程名称教学模式1零件图与装配图绘制任务驱动和项目式教学2基础电工应用一体化和项目式教学3使用手动工具的零件加工一体化和项目式教学4使用普通机床的零件加工一体化和项目式教学5机械零件与传动一体化和项目式教学6数控加工技术一体化和项目式教学7德育教育和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培养案例教学和现场教学8数控车床的零件加工与编程一体化和项目式教学9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机床的零件加工与编程一体化和项目式教学10数控电加工机床的零件加工与编程一体化和项目式教学11CAD/CAM软件的加工与编程任务驱动和项目式教学2、课程方案项目化课题实施表1-4: 课程方案项目化课题实施表项目化课题名称实施期间责任部门职业教育理论、方法在教学模式改革和课程方案设计中的实施情况调研2011.10-2012.3教务处、教学科专业各学习领域核心课程方案设计2011.10-2012.6教务处、教学科学习领域核心课程方案课程评价标准2012.2-2012.12教务处、教学科学习领域核心课程方案课程评价体系2012.2-2012.12教务处、教学科(三)建设综合素质较高、专兼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根据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要求,通过培养、引进和聘用相结合方式,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师资队伍,进一步提升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经过3年的建设,使本专业具有高水平专业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7人、行业、企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为主的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达到8人,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85%。教学团队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85%高水平专业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7人企业兼职教师8人图1-1: 教学团队结构图1、“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根据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培养目标,在数控加工技术、CAD/CAM、数控程序编制等3个技术方向开展“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到企业生产实践、进修、行业资格培训、技术服务等多种方式培养教师,聘请以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提高教师德育工作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实训指导能力等综合素质,打造一支具有先进职教理念、了解职教规律、在专业领域有一定造诣、“双师”结构合理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团队。2、专业带头人培养在现有教师中选拔1名具有副高以上技术职称,熟悉中职教育,在专业领域有较高造诣的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培养。通过进修,提升专业带头人的教研水平和技术应用能力。3年内,要求专业带头人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职业教育研究课题项目或主持省部级职业教育研究项目1项;指导中青年教师2-3名;负责该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工作。3、骨干教师培养重点培养7名业务能力强,德才兼备的“双师型”骨干教师。通过进厂实践、短期研修,学习现代职教理论,主持或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教研课题、精品课程建设,使他们具有开展职业教育课题的研究能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成为学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及教育教学改革的骨干。 4、兼职教师聘用与行业、企业合作,建立兼职教师人才信息库,加强信息库动态管理,确保每年有不少于8名兼职教师参加专业教学工作。经过3年的建设,建立一支稳定、热爱教育事业的兼职教师队伍。 表1-5:教学团队建设实施表建设项目目标内容实施期间责任部门培养专业带头人1人职业教育理论学习与交流、教研教改、专业技能培训。2011.10-2012.2教学科培养骨干教师7人2011.10-2012.12教学科“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教师进厂实践、职业素质培养、技术服务能力培养2011.10-2012.12教学科聘请专业带头1人聘请行业企业专家,熟悉行业技术改革方向和岗位技能要求20123教学科聘请兼职教师8人熟悉岗位能力要求,较高的设备操作技能2011.10-2012.12教学科兼职教师培训对兼职教师进行教学教育方法培训2012.3-2012.12教务处建设教师管理制度建设各类教师管理制度2012.4-2012.12教务处(四)评价体系改革课题名称课 题 要 点实施期间及责任部门完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体系1、建立基本素质评价表(1)、道德品质 通过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实现多样化四维评价。2011.10-2012.9教学科(2)、公民素养(3)、学习能力(4)、交流合作(5)、职业道德(6)、运动健康(7)、审美表现2、建立专业能力评价表(1)、专业基础知识评价1、将知识本位试卷转变为能力本位试卷,对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2、设计单项能力测试,针对学生的职业生涯中十分重要的技能进行测试。2011.10-2012.9教学科、教务处(2)、专业技能评价3、建立专业实践评价表(1)、实训教学评价1、在实训教学中,结合数控技术工种职业鉴定标准,制订综合评价方案,对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进行评价;2、引入企业专家参与评价,使学生培养靠近行业标准。2011.10-2012.9教学科、实践教学部门、教务处(2)、顶岗实习评价建立学业成就评价的标准与能力等级1、建立符合行业、职业资格标准的学业成就评价标准;2011.10- 2012.9教学科、教务处、合作企业2、建立能明确考核学生行为表现和行为结果的能力评价等级。完善学校评价体系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学校评价模式: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产业升级为导向,关注以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中职毕业生省内就业占比率、毕业生与国内紧缺人才培养计划符合度等指标,完善学校评价体系。2012.3-2012.12教务处、就业办采用项目课题方式,由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学校组建研究课题组,具体完成评价体系的改革。表1-6: 评价体系改革课题计划表(五)实训基地建设在学校现有国家职业教育数控技术应用实训基地的基础上,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达到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师资和设备资源共享的目的。表1-7: 实训基地建设目标实现手段实训基地建设目标创建岗位真实工作情景责任部门实现手段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逐步建立“校内工厂”,实现实训作业和产品生产的融合。实习工厂实践教学科机电教学科职业鉴定办公室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实训项目体现岗位典型工作任务:1. 与本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结合。2申报和实施实训项目开发课题。课题:职业学校生产实训教学文化建设及体制改革研究课题内容建立真实的职场环境和氛围:引入企业文化和加强职业道德及职业素养教育。从实训现场内部装饰、工量具图示展示、工装穿戴细节入手,建立具有企业文化特征的职业实训教学校园文化。建立企业化的管理规章制度:1、实训教学管理规范细则;2、实训教学评价体系改革:1校企合作制定实习实训评价体系。2建立作业或产品的质量观念。编写实训教材:完成以项目为载体的机械加工实训校本教材的编写。仿真模拟新教学手段应用:数控仿真模拟软件、多媒体教学手段广泛应用,解决直观性、参与性、学习兴趣提升等问题。(六)专业群建设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群包括模具制造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加工技术、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等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实习实训和教学资源等方面,充分发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成果对专业群相关专业的带动、辐射和共享作用,全面带动专业群中各专业的发展,形成群体优势,做到资源共享,提高为社会和企业服务的综合能力。表1-8: 数控应用技术专业群群内辐射情况辐射专业辐射项目及具体内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模具制造技术专业专业群培养模式与教学模式以一体化教学、生产性实训和仿真模拟为教学手段,通过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实施,具体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机械制造技术专业专业群课程建设将数控车床的零件加工与编程、CAD/CAM软件的加工与编程建设成为优质校级核心课程。并指导相关专业进行课程建设,完成专业群课程标准的编写任务。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专业群的教材建设推广机械加工实训校本教材在专业群内的应用。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专业群师资建设1、师资培养模式辐射群内专业;2、专业教师专业教师参与群内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相关课程的教学和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其他相关专业专业资源共享1、实训条件与设备共享2、师资共享3、专业信息、图书资源共享实现辐射具体措施1、抽调群内专业教师全过程参与此专业建设项目;2、建设期内开展群内专业间教师教学研讨会、教学说课交流会等活动。形成教研教改的常态工作模式。3、推广机械加工实训校本教材在专业群内的应用。(七)制度建设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制订教学质量管理标准,构建以工学结合为重点的质量保障体系。重点加强三个方面的建设:完善监控体系;建立学生顶岗实习教学质量保障措施;形成工学结合、校企深度融合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1、建立学生顶岗实习教学质量保障措施以满足学生顶岗实习为目标,制订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暂行管理办法等制度。以工作过程导向为切入点,积极探索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建立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校企共管机制,重点完善校企“双管理、双考核”机制,实现实习岗位对口、实习过程可控、实习管理规范。逐步建立起校企联动、分工协作、共同考核、证书管理的实习基地运行机制。2、完善专业教学质量标准由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和学校共同组成专业建设委员会,通过对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方案,制订课程标准,校企共同实施教学过程,共同参与教学过程考核评价,以此构建工学结合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保障措施。3、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管体制4、建立长效的校企合作体制5、建立在职教师进修和企业实践制度(八)专业教学信息与图书共享资源库建设构建共享型教学资源平台,集教学资源管理、数据管理以及网络教学等诸多模块为一体,支持包括教学信息发布、网上备课、课件制作、教学素材建设、网络授课、网上交流、网上自学、网络考试以及教学资料库等多种服务的综合教学平台。依托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群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可建立共享型的专业教学资源包。建成后的“共享型教学资源管理系统”,不但能够对提高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起到重要保障,而且也可以对省内其它的职业学校同类专业提供共享资源并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在信息化校园网络构建中,建设电子图书资源共享平台。结合传统图书馆,拓宽学生知识获取渠道。(九)企业与社会服务通过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及专业群的建设,完善企业与社会服务体系,建立可行的长效机制。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该专业国家贡献率和社会吸引力。在建设期内计划完成企业与社会服务见表1-9。表1-9: 建设期内计划完成企业与社会服务项目企业服务每年完成2000人次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任务为企业完成4批次岗位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为企业和教育主管部门提供技能竞赛平台社会服务完成3批次农民工转移培训完成3届国家“雨露”培养计划为联合办学的学校提供骨干教师培训(十)专业项目管理学校成立专业建设项目管理机构,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完成项目建设各项内容。五、建设资金预分配本项目总投资280万元,用于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师资培养、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模拟仿真数字化教学手段建设、共享专业教学资源及图书建设。项目建设资金来源明细见表1-10,建设资金预分配明细见表1-11。20专业项 目2011年2012年合 计中央地方企业其他小计中央地方企业其他小计中央地方企业其他总计数控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75-7575-75150-150师资队伍38-3838-3876-76办学机制、校企合作12-10-2212-20-3224-30-54合 计125-10-135125-20-145250-30-280 表1-10: 数控应用技术专业建设项目资金来源明细表 单位:万元 表1-11: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项目资金投入预算总表 单位:万元 年 度建设内容细分建设内容2011年度2012年度合 计专业建设项目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模式18826课程体系建设425294专业幅射带动6713专业教学信息与图书共享资源库建设9817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37.538.576办学机制校企合作制度建设58 14一体化教学设备建设91630校企合作8820小 计134.5145.5280六、建设进度按照专业建设的整体要求,将在2011-2012年度完成该专业的建设工作,2013年总结建设工作,迎接全面验收。具体进度见表1-12。表1-12: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项目建设内容实施进度一览表2011年度2012年度责任部门备注建设项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成规划方案的制定和论证。专业教学科表1-2教学模式和课程方案改革1、修订培养模式,完善专业各学习领域核心课程方案设计;2、完成1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3、完成1门校级精品课程建设;4、完成1门地方特色教材的编写工作。1、建立学习领域核心课程方案课程评价标准;2、建立学习领域核心课程方案课程评价体系。3、完成2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4、完成2门校级精品课程建设。5、培植1门省级精品课程。教务处专业教学科实习工厂表1-3表1-4教学团队建设1、专业带头人的自我完善和能力提高;2、安排5名骨干教师调研、进修;3、“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4、进行1项教研课题的研发;5、学历学位进修1-2人;6、聘请行业技术专家。1、聘请行业技术专家人数增至10-12人;2、教师业务进修8-10人次;3、完成1项校级教学改革课题;4、学历学位精修1人;5、兼职教师培训工作;6、建设教师管理制度。教务处专业教学科实习工厂表1-5评价体系改革1、完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体系;2、建立学业成就评价的标准与能力等级。1、完善学校评价体系;2、完善教师评价体系。教务处专业教学科实习工厂学生科招生就业办公室表1-62011年2012年责任部门备注 建设项目实训基地建设1、拟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并进行论证;2、编写适应生产实训教学的实训教材;3、建设模拟仿真新教学环境;4、申报和实施实训项目开发课题;5、建立多方位、长期稳定的合作,实现“双赢”目的。也为探索校企合作多方途径打下基础。1、完成课题:职业学校生产实训教学文化建设及体制改革研究;2、完善模拟仿真新教学环境建设;3、规范完善校外实训管理制度,搭建良好的校企合作平台。实习工厂实践教学科机电教学科职业鉴定办公室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表1-7专业群建设1、抽调群内专业教师全过程参与此专业建设项目;2、建设期内开展群内专业间教师教学研讨会、教学说课交流会等活动。形成教研教改的常态工作模式。1、完成以项目为载体的机械加工实训校本教材的编写;2、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在专业群内的移植应用。教务处专业教学科实习工厂实践教学科表1-8制度建设1、建立学生顶岗实习教学质量保障措施;2、完善专业教学质量标准;3、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管体制。4、建立长效的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