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2010级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doc_第1页
专升本2010级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doc_第2页
专升本2010级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doc_第3页
专升本2010级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doc_第4页
专升本2010级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南理工大学东莞东阳教学中心华南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名称:大学语文 课程适用专业:法学、艺术、新闻类College Chinese 课程适用层次:本科学时:64学时 学分:4华南理工大学东莞东阳教学中心一、课程的作用、地位和任务1、课程作用: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它是理、工、农、医、艺、法、经济等非中文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开设宗旨是:通过对中国古今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赏析及对汉语与写作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与分析能力、语言运用能力与表达技巧,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拓宽视野、陶冶情操。2、教学方法: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在方法上,实现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相结合,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知识获得和能力锻炼相结合。本课程的精读课文全文讲解,阅读课文由学生自学;口语和写作课内外结合进行训练。课堂全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并指导学生利用与教材相配套的同步练习册自学。3、课程学习目标和基本要求:学生通过听课和阅读中外文学经典篇目,提高阅读、欣赏和分析能力,掌握口头表达及文章写作的技巧;并在文学和文化鉴赏之中增强审美意识,提升品味情趣,拓宽社会视野,加深文化底蕴。能独立思考,有独立见解,思维明晰而有条理。具体要求做到:巩固和深化学生的汉语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其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阅读和理解能力、思维和鉴赏能力,使之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能熟练、高效地讲话、阅读和写作:能写文艺、社会评论文章、各类事务的实用文章和学术文章;能用语准确、条理清晰、口齿流利地说话、发言、朗诵、演说、辩论。4、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5、先修课程:高中语文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序号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合 计讲授阅读绪论(学习目标、内容、要点、方法)11第一章千古风骚讲授5271黍离2涉江3上邪4短歌行5饮酒(其五)阅读:蒹葭湘夫人西北有高楼11 1 1 1第二章诸子华章讲授426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2非攻3山木阅读:大学之道天时地利人和章112第三章史家绝唱讲授4261郑伯克段于鄢2项羽本记阅读:苏武传22第四章盛世之音讲授6281春江花月夜2登高(阅读)3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4长恨歌5金铜仙人辞汉歌6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阅读:终南山黄鹤楼送孟浩然遣怀111111第五章长短情韵讲授4261八声甘州2定风波3永遇乐4水龙吟阅读:虞美人鹊踏枝鹊桥仙扬州慢1111第六章唐宋大家讲授6281张中丞传后叙 2五代史伶官传序3前赤壁赋阅读;始得西山宴游记222第七章古代小说讲授5 271石崇要客燕集2青梅煮酒论英雄3宝玉挨打阅读:霍小玉传阿宝122第八章杂剧传奇讲授4261拷红2游园阅读:却奁22第九章新诗苑林讲授52 71天狗2再别康桥3赞美4白玉苦瓜5回答阅读:一句话太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11111第十章散文天地讲授6 2 81容忍与自由2爱尔克的灯光3昆明的雨4中国诗文与中国园林艺术5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6对一朵花微笑阅读:给亡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111111第十一章戏剧人生讲授42 61日出2茶馆阅读:绝对信号22第十二章小说世界讲授6281狂人日记2张爱玲金锁记3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阅读:边城222基础编讲授4351写作基础知识简说2汉语基础知识简说阅读: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简说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简说 22讲授总学时64阅读总学时 26课内外合计 90四、考核的内容及要求第一, 课程考核应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所选全部课文的作文体常识、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第二, 作文:议论文、记叙文、应用文。2考试形式:闭卷3考试时间:期末1 试卷结构:题型:主要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解释题、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分析、简答题、论述题、写作等。试题的分值:基础知识约占25%,阅读分析约占25%,简答题、论述题(作品分析、鉴赏等)占20%,作文占30%。题目难易比例:容易题约占40%,中等难度题约占40%,难题约占20%。五、课程参考资料1、教材:文学经典读本(黄鹤主编,周可、杨蔚副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2、参考书:待定大学语文考试大纲(2010)本科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的考试,旨在遵循成人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针对其教育的特点,重在检验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水平及应用能力,全面提高高等学历教育的教学质量。本课程的考试是一种基础水平检测性考试,考试合格者应达到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的汉语水平。一考试对象: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本科各专业的学生。二考试目标: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掌握规范的汉语言文字,具有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文言文阅读分析能力;对古今中外的重要作家作品、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有较好的了解;能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鉴赏;能较熟练地掌握各种常用文体的写作技巧,从而使学生能自觉地学习并继承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三考试内容:(一)中国古今文学的基础知识:1教材涉及的中国古今各种文体知识。2教材涉及的中国古今重要作家及其主要作品。3教材涉及的各种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4教材涉及的汉语修辞手法。(二)文言文、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1熟读教材所选的古代和现代文,能准确地翻译文言文段落,能正确回答针对文章内容和提出的有关问题。2能正确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内涵和用法。(三)作品的分析与鉴赏1对教材中的名句进行赏析。2能准确分析一篇作品的主题、篇章结构、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 (五)写作考查: 1、要求:具有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不写错字、别字和其他不规范的文字。文句流畅,符合语法规范,语意表达清晰,有较强的逻辑性。2、文体:议论文、记叙文、应用文大学语文试卷样题(本科)一试题类型1填空题。2选择题或判断题。3文言文翻译。4简答与默写。5论述题。6作文。二试卷难易比例容易题约占40%,中等难度题约占40%,难题约占20%。三试卷内容比例基础知识约占20%,文言文翻译约占10,简答题、论述题(作品分析、鉴赏等)占30%,作文占40%。四考试方式与时间1考试方式:闭卷,笔试。2试卷分数:满分为100分。3考试时间:120分钟。五题型示例(一)填空题(1)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提倡新格律诗的诗歌流派是_。(2)谁家今夜扁舟子,_。(3)“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中的“王”字应该解释为_。(4)艾尔克的灯光的体裁是 。(5)“梨花一枝春带雨”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二)选择题(1)赞美一诗的作者是( )。A徐志摩 B余光中 C海子 D穆旦(2)世说新语产生于( )。A唐代 B汉代 C明代 D南北朝(3)“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中的“与”字的意思是(D )A.和 B.给予 C.语助词 D.赞同(4)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 )A、尚书 B、汉书 C、国语 D、史记(5)中国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是( )A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 B鲁迅的狂人日记C郁达夫的沉沦 D. 沈从文的边城(三)文言文翻译:(1)将下面一段文言文中下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轼前赤壁赋)(四)简答与默写:(1)简析郭沫若天狗中“天狗”的象征含义。(2)默写汉乐府上邪。(五)论述题:请分析小说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性人物形象。(六)作文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许多因愤怒而扭曲变形的脸、因愤怒而无法收拾的场景,所以内敛的中国人总把愤怒看成“洪水猛兽”;但也有相反的例子,岳飞的“怒发冲冠”,表现出收拾旧山河的决心,龙应台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展现中国人要挺起腰杆做人的热望同样的一种情绪,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理解和作用,那么,你眼中的愤怒是什么样的呢? 请以“我看愤怒”为话题,写一篇8001000字的文章。大学语文课程考试要点(本科)第一章 千古风骚一了解本章所有精读和阅读课文的作者生平及其文学成就。二诗经黍离1.理解“黍离之悲”的含义。2.了解本诗重章叠句的艺术手法。3.分析本诗的抒情特点。三屈原涉江1. 分析本诗的主题。2. 分析本诗叙述、描写、抒情相结合的艺术特点。3. 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4简述九歌以及湘夫人的渊源。四汉乐府上邪1. 简释汉乐府。2. 对本诗中塑造的女主人公形象加以赏析。3. 理解本诗独特的设誓和抒情的方式。五曹操短歌行1.把握本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感情色彩。3.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六背诵黍离、蒹葭、上邪、短歌行、饮酒。第二章 诸子华章一了解本章所有精读和阅读课文的作者生平及其文学成就。二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了解孔子的文化地位和论语的基本内容。2分析文中孔子形象和他的处世态度及思想。3了解大学中“三纲八目”的内容。三墨子非攻1.掌握“非攻”一词的含义。2.理解墨子主张“非攻”的理由。3.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四翻译本章精读课文中的文段:例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17;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墨子非攻)第三章 史家绝唱一了解本章所有精读和阅读课文的作者生平及其文学成就。二左传郑伯克段于鄢1.了解左传的基本常识。2.掌握本文的叙事特点。3.分析本文的主要人物性格特征。三司马迁项羽本记1.了解司马迁著史记的情况和史记的价值。2.分析“垓下之围”塑造项羽形象的艺术手法。四翻译本章精读课文中的文段:例郑伯克段于鄢: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第四章 盛世之音一了解本章所有精读和阅读课文的作者生平及其文学成就。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1.了解春江花月夜如何将传统题材注入新的涵义。2分析本诗以江月统摄全篇的结构特征。3分析本诗在韵律节奏方面的特色4背诵本诗对宇宙人生思索的句子。三杜甫登高:1.分析本诗的抒情特色。2分析本诗通体对仗的艺术特色。四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1简述本诗的艺术特点。2找出诗中描写边地奇特景物的句子。3理解本诗题目的意思。五白居易长恨歌1分析本诗双重主题。2分析此诗的艺术特色。3分析本诗押韵、格律等形式方面的特点。4说明结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在全诗结构上的作用。六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1了解李商隐与“无题”诗。2分析诗中的比喻与用典。八背诵登高、终南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无题、遣怀。第五章 长短情韵一了解本章所有精读和阅读课文的作者生平及其文学成就。二苏轼定风波1定风波中所表达词人的人生态度。2分析“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含义。 三李清照永遇乐元宵1分析这首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析这首词对比手法的运用。3分析这首词的语言特色。四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1苏轼与辛弃疾词之比较。2分析本词典故的运用情况。 3分析本词中作者的思想情感。 五背诵:定风波、虞美人第六章 唐宋大家一了解本章所有精读和阅读课文的作者生平及其文学成就。二韩愈张中丞传后叙1了解本文的叙事技巧。2分析本文人物典型性格特征。3分析本文刻画南霁云形象所运用的手法。三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1本文论证的技巧。2本文文体和中心论点。3欧阳修散文中的抒情意味。四苏轼前赤壁赋1本文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2文章的语言特色。3. 文章中景、情、理熔于一炉的特征。五翻译本章精读课文中的文段:例前赤壁赋: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第七章 古代小说一了解本章所有精读和阅读课文的作者生平及其文学成就。二刘义庆石崇要客燕集1、世说新语与笔记体小说的风格特色。2、体会“汰侈”的含义,把握本篇的思想主旨。3、对比文中三个鲜明的人物形象:石崇、王导、王敦。4、对比和铺垫的运用三曹雪芹宝玉挨打1、了解曹雪芹生平和红楼梦的基本概况。2、理解宝玉挨打的实质。掌握贾政与宝玉父子矛盾冲突背后的社会意义。3、掌握本文设计矛盾冲突的艺术表现手法。4、体察本篇围绕“宝玉挨打”事件展现出的各类人物性格。如宝玉和贾政的性格特质;并对比宝玉打后黛玉和宝钗的不同表现,反映出两人怎样不同的性格特质。四翻译本章精读课文中的文段:例石崇每要客燕集,常令美人行酒,客饮酒不尽者,使黄门交斩美人。王丞相与大将军尝共诣崇。丞相素不能饮,辄自勉强,至于沉醉。每至大将军,固不饮,以观其变。已斩三人,颜色如故,尚不肯饮。丞相让之,大将军曰:“自杀伊家人,何预卿事!” 第八章 杂剧传奇一了解本章所有精读和阅读课文的作者生平及其文学成就。二汤显祖游园1、 了解牡丹亭的概况。2、 掌握游园的艺术特色。3、 分析杜丽娘形象的代表意义和杜丽娘“游园”的象征意义。4、 解释“一生儿爱好是天然”的含义。三翻译本章精读课文中的文段:例游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合)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第九章 新诗苑林一了解本章所有精读和阅读课文的作者生平及其文学成就。二郭沫若天狗1掌握天狗所反映的时代精神以及诗中“我”的象征意义。2分析“天狗”一诗的主要艺术特色。三徐志摩再别康桥1.理解“康桥”的象征意义。2.分析再别康桥所表现的音乐美。3.体会本诗所表现的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四余光中白玉苦瓜1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