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doc_第1页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doc_第2页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doc_第3页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doc_第4页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复习目标1积累字词、文言词汇、古诗词名句。2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引起对自己家庭生活的回忆和共鸣。3理解人物描写方法的形象性、生动性,学习“截取法”选材构思。4品味小小说含义深刻的结尾。5体会家庭成员间骨肉亲情,爱我亲人。复习重点:1积累字词、文言词汇、古诗词名句。 2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引起对自己家庭生活的回忆和共鸣。复习难点:1理解人物描写方法的形象性、生动性。 2品味小小说含义深刻的结尾。复习过程:一、基础知识积累1给下列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磨蹭( ) 吮( )吸 病笃( ) 憧憬( ) 脸颊( ) 嘱托( ) 狼j( ) 停zh( ) pi( )见 tu( )唐 琐xi( ) din( )记 pn shn( ) 擦sh( )2根据意思选择相应的词语。蹑手蹑脚循循善诱情不自禁失魂落魄辗转反侧饮泣吞声(1)_: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教育人,也泛指教导有方。(2)_: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3)_:泪流入口,哭不出声,形容十分悲痛而不能公开发泄。(4)_:翻来复去,睡不着觉。形容心里有所思念或心事重重。(5)_: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6)_: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住自己。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2、 重温一下课文内容1背影这篇散文记叙了几年前作者在浦口车站和父亲分别的情景,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儿子的关心爱护之情【是的,文中的父亲对儿子的呵护是无微不至的】,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2甜甜的泥土通过一包奶糖化为“ 甜甜的泥土”的故事,表达了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也告诉人们人间的至亲至爱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处不在,无所不有。 3人琴俱亡这则故事写王子猷与王子敬的兄弟之情,通过子猷 对子敬独特的悼念方式 ,表现了他对弟弟深厚的情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这是一种独特的悼念方式】4我的母亲深情地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几个片段,【元宵节的巡阅,母亲看小说讲故事,我挨打,母亲内心痛苦,母亲丰富的内心世界,母亲劳碌的身影】,表现了母亲的 可爱性格,努力精神和 能干才具,表现了对被旧社会压抑和埋没的妇女命运的深切同情。5父母的心通过一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事,表现了天下父母对子女的 一颗崇高的爱心 。【是的,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3、 自主合作探究1人物描写的方法包括:语言、动作、神态、肖像、心理描写;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简析:肖像(外貌)描写刻画出了父亲寒碜的衣着,与前文所述的惨淡家境相呼应;“蹒跚”父亲平地走路的样子,可见他的肥胖体衰、步履艰难;“探”极其准确的写出了下去的过程;“攀”“缩”“倾”细腻而又简练的写出了父亲爬月台的整个动态过程,表现了父亲爬月台的艰难。2是的,就是这样一个背影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截取事物最鲜明、最动人、最能反映其本质的闪光的瞬间来构建文章,这种选材方法称之为“截取法”。背影中父亲的慈爱和迂腐执着,父亲的艰难和努力,都聚焦在这“背影”上,令读者为之动容。 3美国作家欧亨利曾指出小小说的特点是:立意新奇,结构严谨,结尾惊奇。甜甜的泥土完全具备了这些特点。此外,老师还觉得,小小说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手法多样,比如说,甜甜的泥土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你能快速找到吗?它惊奇的结尾又有什么深刻含义呢?A对比手法,体现在: 两个妈妈对小亮的态度对比; 小亮妈妈在等待小亮放学前后的对比;传达室老头对小亮妈妈前后态度的对比等。B惊奇的结尾,含义深刻 甜甜的泥土结尾说“他,又笑了:那泥土,甜丝丝的”,仅仅是糖融入泥土使泥土变得甜丝丝的吗?这甜甜的泥土中包含了什么呢? 那甜甜的泥土寄托着“过去的妈妈”对儿子王小亮的至爱亲情,滋润了小亮伤痛的心田;那甜丝丝的泥土,饱含着老师,同学,传达室老头对小亮的爱心,让离异家庭的孩子也产生生活的渴望和动力。告诉人们人间温暖无所不在。 四、请阅读人琴俱亡,解决问题。1解释加点的词(1)俱病笃 ( ) (2)子敬问左右 ( )(3)何以都不闻消息?( )(4)语时了不悲 ( ) (5)便索舆来奔丧( ) (6)子敬素好琴( )(7)弦既不调( ) (8)因恸绝良久( )2翻译下列句子(1)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2)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3辨析一词多义: 月余亦卒 此已丧矣病笃卒用其人丧笃 卒 士卒多为用者便索舆来奔丧笃实 卒业五、 理解古诗二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己亥杂诗 龚自珍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试品析首联中的“风烟”二字的妙处。“风烟”二字突出了杜少府任所的卑湿荒远,上任路途的艰险。2颈联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句,请加以赏析。 感情:摆脱了其他送别诗伤感低沉的情调,表现出开朗、乐观、豪放的情怀,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励。哲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 己亥杂诗 1一、二两句抒写了诗人辞官离京时 的心境。2请赏析三、四两句。答:三、四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诗人以“落红”自比,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著的追求。当堂检测一、选择题1选出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A )A.他,又笑了:那泥土,甜丝丝的。B.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C女佣便来到那位父亲的跟前,说:“孩子这么多,真有福气啊”!D.多可爱啊!小东西2下列成语应用正确的一句是( D )A网传天然气要涨价,争先恐后前往燃气公司营业厅购气的市民济济一堂。B对这个问题,大家见仁见智,形成了一致意见。C这部习作是他长期工作经验的总结,是他经过反复修改后处心积虑写出来的。D.她一定是女孩,有些不高兴,但是看见那位妈妈失魂落魄的样子,也只好答应了。二、理解性默写1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句子“_,_”与高适别董大诗中的句子“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有异曲同工之妙。2“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这两句描写落花的诗句充满昂扬的精神,但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两句诗在境界上更胜一筹,这两句诗是“_,_”。三、阅读张军霞母亲的秘密,【当堂完成第2(2)题和第4题,剩余题目课后完成】。(20分) (1)那年,当她背着母亲缝的花书包,走在上学的路上时,最怕听到别人指着她这样说:“这是谁家丫头?”“她呀,就是老街十字路口修鞋女人家的”(2)不知怎么回事,“修鞋女人”几个字,让她感觉那么刺耳。于是,每天放学,宁肯多绕两条街,也绝不肯路过母亲的修鞋摊。(3)有一次,下了很厚的雪,路滑,她只好走老街。母亲看到她,笑眯眯摸出几枚硬币说:“丫头,快去买个烤红薯!”她看看母亲那双手,干裂,黝黑,手指上还缠着层层胶布。心里蓦然一疼,就将那温热的硬币,又放回了地上那个破旧的钱箱。(4)母亲忽然又发现,她的雪地靴开线了,赶快拿出工具说:“来,妈帮你缝一缝。”说着,就要动手为她脱掉靴子。就在这时,有几个同学,远远走过来,她慌忙推开母亲说:“我自己会缝,不用你管!”转身跑掉了。(5)晚上,她坐在灯下,笨拙地拿着针线,尝试着把裂开的靴子缝起来,几次扎疼了手指,却还是缝不成。母亲默默坐在一边,一句话也没说。第二天早晨,她起床,看到地上摆了一双崭新的靴子,桔黄色,那么温暖。(6)小学毕业前夕,学校要开家长会。她找到老师,谎称自己感冒,请了病假。回到家里,却看到母亲正蹲在地上,将双手泡在脸盆里,用肥皂反复搓着。看到她回来,母亲笑着说:“瞧我这双手,每天擦鞋油,怎么也洗不干净了!”说着,母亲又指着指阳台说:“我听别人说,明天要开家长会。我穿这条裙子,你看行不行?”(7)她知道,尽管那条裙子款式老旧,却是母亲最好的一件衣服,平时很少舍得穿。她咬咬牙,慢吞吞地说:“我请了假,明天不用去了”趁母亲发愣,她借口要写作业,赶快逃回了自己的房间。因为,那已经被母亲用掉了小半块的肥皂,那白哗哗的肥皂沫,让她感觉那么刺眼。(8)上中学了,学校离家不远,她本来可以回家吃饭,母亲却催着她办了饭卡,让她中午在学校吃饭,还说自己找了份工作,路远,不能按时回来。她听了,忽然如释重负。(9)那年的冬天,母亲总是早出晚归,人也瘦了很多。彼时的她,正忙着熟悉新的环境,认识新的同学,对母亲的变化,竟丝毫没有察觉。直到那天,学校临时放假,她提前回家。打开家门,听到母亲的卧室里,传出剧烈的咳嗽声。接着,是姨妈那熟悉的声音:“老姐,你在老街呆得好好的,干吗要换那么远的地方去修鞋?可怜我姐夫去得早,孩子又小,指望谁来心疼你”(10)她蓦然愣住:原来,所谓新的工作,仅仅是一个谎言,母亲只不过是跑到更远的地方去修鞋了,自己小小的虚荣心,竟造成了这样严重的后果!(11)五岁那年父亲病逝,好好的家仿佛塌了天,因为没文化,更因为没有本钱,为了生存,母亲选择修鞋这个行当,也实在是无奈之举。(12)怕母亲难堪,她不想拆穿这个秘密,躲回自己的小屋,无声地抽泣起来。(13)初二那年暑假,学习成绩优异的她,天天为一群小学生补课。拿到报酬的那天,她跑去买了一辆崭新的人力三轮车,有了它,就可以装下母亲修鞋所用的全部家当,再也不用把工具箱捆在那辆破旧的自行车上。她知道,拥有一辆这样的三轮车,一直是母亲的梦想。(14)她把车子骑回家,笑着对母亲说:“以后,这可就是您的专车了!还有,别再走那么远,还是回到老街来修鞋吧”话说了一半,她就哽咽得说不下去。母亲愣了愣,忽然也泪流满面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3年5月下)1文章第(10)段写“自己小小的虚荣心,竟造成了这样严重的后果”,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自己小小的虚荣心”具体体现在哪几件事上。(4分) 2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列两小题。(6分)(1)理解第(8)段加点字“如释重负”的含义。(3分) (2)简要说说第(7)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3说说文章第(3)段划线句子在内容和结构上有哪些作用。(4分) 4阅读下面的链接文字并回答问题。(6分)【链接】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