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 汉代儒学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 汉代儒学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 汉代儒学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 汉代儒学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 汉代儒学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案2汉代儒学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课标要求 学习 探究区 反馈 训练区 教材问题解答 学习 探究区 一 焚书坑儒 批判 1 背景 秦朝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建立 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批评时政 2 过程 1 焚书 除 秦记 和医药 卜筮 种树等有实用价值的书籍外 其余全部烧毁 2 坑儒 秦始皇疑心儒生散布反对自己的言论 坑杀四百六十余人 历史叙述 答案 儒家经典 答案 3 评价 1 积极 在当时有利于加强思想控制和维护统治 2 消极 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 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 受到主流文化的批判 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的发展走向低潮 儒学 教材资料解读 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 诗句解读 庠 古代学校名 挟书 指秦朝的挟书律 禁止老百姓私藏书籍 坏宅 指武帝末年鲁共王为了扩大宫室 毁坏孔子的住宅 这首诗认为建国兴邦必须重视儒学 秦始皇的焚书 汉代鲁共王破坏孔子宅室都是秦汉不重视儒学的典型例子 焚书对中国文化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一直都是历代文人批判的对象 深化探究 答案 探究点1秦朝儒学的地位材料丞相李斯曰 今皇帝并有天下 别黑白而定一尊 私学而相与非法教 人闻令下 则各以其学议之 入则心非 出则巷议 夸主以为名 异取以为高 率群下以造谤 如此弗禁 则主势降乎上 党与成乎下 禁之便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 史记 秦始皇本纪 思考据材料归纳李斯言论的要点 答案私学兴盛 诸子百家评议国政 造谣惑众 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建议实行 焚书 政策 控制思想 实行文化专制 二 罢黜百家 答案 历史叙述 1 背景 1 汉武帝时 中国的 大一统 局面得到巩固 政治体制大体定型 2 以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 3 儒学思想逐渐被确立为正统思想 4 汉武帝起用之士 咨询治国方略 专制主义 汉民族 统治者 儒学 答案 2 过程 1 董仲舒建议皇帝倡导 实践德政 推行教化等 2 董仲舒提出文化的 一统 是 一统 的根基 3 汉武帝采取重用儒生 设置太学 表彰六经等措施 使儒学的地位由此开始提升 3 影响 1 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 扼制了的自由发展 2 对民族的进步有积极意义 儒学 政治 学术思想 历史文化 重点精讲 与先秦儒学相比 董仲舒的新儒学有何特点 1 从思想内涵看 融儒家 阴阳五行家 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 2 主张在政治思想方面实行 大一统 强调君主权威 赋予君权以神权色彩 3 在宣扬 君权神授 的同时 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 4 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 受到统治者重视 迅速成为社会正统思想 天人感应 董仲舒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 相互感应 天能干预人事 人亦能感应上天 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 不仁不义 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 如果政通人和 天就会降下祥瑞以示鼓励 概念阐释 答案 深化探究 探究点2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材料天子受命于天 天下受命于天子 王者承天意以行事 与天同者 大治 与天异者 大乱 董仲舒 春秋繁露 思考 1 在君主与天的关系问题上 董仲舒提出了什么思想观点 他提出该思想的目的是什么 应如何认识 答案观点 君权神授 天子受制于天 目的 加强君权 适应大一统的需要 同时为限制君权提供理论依据 认识 它是一种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唯心主义思想 答案 2 你如何理解董仲舒新儒学的 新 答案 从内容上看 在继承儒家民本 仁政思想的基础上 又融合其他思想 增加了 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 大一统 的思想 从特点上看 神学化 官方化 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 误区警示 董仲舒的新儒学 已经不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原貌 而是糅合了道家 阴阳五行家的一种与时俱进的新的思想体系 新儒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神化皇权 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由此使儒学从先秦的民间学说发展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探究点3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材料汉武帝问贤良文学 董仲舒对曰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 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思考 1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为什么会被汉武帝所采纳 答案汉武帝即位后 进一步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 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在思想上实现大一统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 答案 2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有何影响 答案影响 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 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使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三 太学的出现 答案 历史叙述 1 教育体制的设立 1 中央 时期 创办太学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国家培养的官立学校 2 地方 各郡国建立学校 初步建立了教育系统 汉武帝 政治管理人才 地方 答案 2 影响 1 对教育 太学的建立 是儒学教育和的标志 2 对社会风气 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 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3 对统治基础 打破贵族官僚对官位的垄断 出身社会中下层的人也得到入仕的机会 4 对政坛 东汉太学生的议政运动 迫使黑暗政治势力有所收敛 官方化 制度化 教材资料解读 汉画像石 讲经图 解读 这幅图生动再现了汉代儒学讲经的场面和形式 将其表现在墓葬中 也反映了 讲经 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太学对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 太学的兴办 不仅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加强了封建思想专制 同时 它也打破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局面 将部分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 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深度点拨 答案 深化探究 探究点4太学的设立及影响材料思考 1 西汉太学是怎样设立的 学生在太学学习什么内容 太学里的教师是哪些人 答案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设立 学习内容 五经 诗 书 礼 易 春秋 教师 儒家五经博士 答案 2 学生在太学毕业后有何去向 这有何意义 答案 去向 学完 五经 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职做官 意义 打破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局面 为平民百姓子弟进入仕途提供了途径 四 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答案 历史叙述 隋唐时代 科举制开始实行 以作为选官的标准 考试内容主要是 有益于中国的稳固 儒生成为专制政治的仆从 儒学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考试成绩 儒学经典 专制主义政治体制 归纳总结 1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春秋时期 应运而生 战国后期 蔚然大宗 秦朝时期 遭到打击 西汉初年 逐渐复苏 汉武帝时期 出现新儒学 2 儒家思想在不同的时期地位不同 春秋战国时期不受重视 秦朝时期遭到 焚书坑儒 的厄运 西汉时期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 3 影响儒家思想地位的因素有两个 一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是自身思想的变化 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了加强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以及维护国家统一的时代要求 所以才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返回 课堂小结 反馈 训练区 1 2 3 4 5 6 解析答案 1 下列关于秦始皇 焚书坑儒 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a 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b 焚书坑儒 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c 自汉代以来 焚书坑儒 受到了主流文化的批判d 焚书坑儒 对思想文化的传播造成了恶劣影响解析汉代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 故a项有误 b c d项对 焚书坑儒 的评价都是正确的 a 解析答案 1 2 3 4 5 6 2 赵鼎新在 中国大一统的历史根源 中写道 在这一政治体制中 皇帝被神圣化为 天子 而 天命 的解释权则掌握在从知识精英中选任的儒士型科层官僚手中 材料反映的是 a 孟子的民本思想b 荀子的政治思想c 董仲舒的新儒学d 孔子的德治思想解析由题干中的 皇帝被神圣化 解释权则掌握在 儒士型科层官僚手中 可知是董仲舒的 君权神授 思想和儒家的独尊地位 故选c项 c 解析答案 1 2 3 4 5 6 3 仁政 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 董仲舒提倡的 天人感应 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 a 诸不在六艺之科 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b 天子受命于天 天下受命于天子 c 臣事君 子事父 妻事夫 此天下之常道也 d 与天同者 大治 与天异者 大乱 解析a项体现了董仲舒的 罢黜百家 思想 b项体现了董仲舒的 君权神授 思想 c项体现了董仲舒的 三纲 思想 d项体现了董仲舒提倡的 天人感应 思想 d 解析答案 1 2 3 4 5 6 4 董仲舒在 深察名号 中认为 天生民性 有善质而未能善 于是为其立王以善之 此天意也 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思想是 a 罢黜百家b 独尊儒术c 以礼入法d 君权神授解析材料表明君主的权力是天意的表现 d 解析答案 1 2 3 4 5 6 5 令后学者有所统壹 为群儒首 提出这一观点的人一定是 a 王守仁b 韩非c 荀子d 董仲舒解析 令后学者有所统壹 为群儒首 可以联系董仲舒的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思想 d 解析答案 返回 1 2 3 4 5 6 6 清朝学者赵翼说 西汉开国 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 至东汉中兴 则诸将皆有儒者气象 出现 儒者气象 是因为 a 孔子有教无类b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c 五经 的流传d 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解析汉武帝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后 儒学得到官方的支持 成为正统思想 d 教材问题解答 学习思考1 为什么秦王朝不禁 焚医药 卜筮 种树之书 解答秦王朝实行 焚书坑儒 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 而医药 种树之书 跟儒学等思想无关 且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卜筮之书可以麻痹人们的思想 是其思想统治的工具 解答 解答 2 你能够总结出汉武帝有哪些突出的历史成就 这些成就和罢黜百家 提升儒学地位的政策有没有关系 解答汉武帝改革官吏制度 大力选拔人才 实行 推恩令 解决了 王国 问题 惩治豪强 打击不法贵族 推行盐铁官营 铸 五铢钱 统一货币 抗击匈奴 保证了北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