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医药学校化学课程教学大纲编写人:叶德胜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中专各专业108学时)一说 明1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药物制剂工艺、药物分析检验、制药机械、制药工艺、中药制药、中药药剂专业的一门基础课。 主要内容:无机、有机化学的有关知识和实验基本操作技能2课题的任务及要求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讲授和实验使学生掌握化学在各专业中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简单实验装置的组装、使用技能。具体要求是: 掌握化学中的基本术语、化学反应类型、各类物质的重要理化性质及鉴别方法。 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含义,并能运用于化学计算的能力。 掌握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及计算,具备溶液的配制和稀释的能力。 能认知常用的化学仪器,并能正确使用。 熟悉过滤、蒸发、萃取、熔点测定、沸点测定或蒸馏、简单分馏装置的组装、使用及原理。2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验紧密相结合的课程,因此,在讲授理论课中应采用直观和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保证有足够的实验课时,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课堂教学应采用多种形式,可使用多媒体设备、投影、幻灯、录像、光盘等现代教育技术, 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也可通过参观制药工艺生产企业,专家讲座等方式教学。三. 课题教学目标课题一 绪论、卤素(6学时)(一)应具备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1具备熟练地进行鉴别氯、溴、碘离子的技能。(二)要求掌握的能力 1. 掌握氯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2. 掌握氟、溴、碘单质的特性及其递变规律。3. 理解卤离子的检验方法和卤化氢的性质。(三)教学内容、场地、所需仪器设备或工具 单元一: 氯及其化合物;氟 、溴、碘简介 (4学时) 主要内容:氯气的性质和卤离子的检验;记住卤单质的颜色及溶解性。单元二:实验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2学时) 主要内容是:化学实验室规则、使用药品规则、实验安全守则、常用化学仪器的认知和使用,实验前的准备、实验中的注意、实验完毕后的工作。(四)教学建议1 强化卤单质的颜色、溶解性及性质递变规律,氯、溴、碘离子的鉴别。2在实验教学时,以严格要求学生按实验规则进行,初步认识17种常用化学仪器名称和使用方法,实验仪器的摆放。会进行试管、烧杯的洗涤和常用干燥方法的操作,同时加强安全意识为主。课题二 物质的量及其应用(10学时)(一)应具备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1熟悉化学计算中常用物质的量、各种浓度的表示方法及计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能学会使用物质的量单位摩尔、摩尔质量、质量、微粒数、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二)要求掌握的能力1掌握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质量、微粒数、气体摩尔体积表示符号及计算公式。 2能掌握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及气体摩尔体积三者之间换算关系并运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技能。 3能掌握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质量浓度间的换算;溶液稀释的操作方法及有关计算基本技能。(三)教学内容、场地、所需仪器设备 单元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4学时) 主要内容是: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单位、摩尔质量及物质的量计算公式及运用作重点讲解。单元二: 气体摩尔体积 (2学时) 主要内容是: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公式及适用范围,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及气体摩尔体积三者之间换算关系并运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单元三:溶液的组成及计算;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4学时) 主要内容是:溶液浓度的表示符号、计算公式 、单位及计算,各浓度间的换算关系并运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产;溶液浓度配制的方法与步骤;特别是物质的量浓度方面知识作重点讲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热化学方程式及书写注意事项。(四)教学建议1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质量分数、质量浓度概念和计算公式及它们之间换算关系作重点讲解,溶液的浓度计算是难点, 要精选反复加强练习。2.本章内容讲完后,教学时可以物质的量为主线结合质量、摩尔质量、微粒数、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进行有机地联系起来讲解。课题三 溶液(12学时)(一)应具备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1熟悉分散系类型、特点。2熟悉渗透压、低渗、高渗、等渗的概念及渗透压与溶液浓度的关系。3具备熟练判别酸和碱及其强弱的能力,进行缓冲溶液浓度配制的技能。 2熟练地使用广范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及判断其强弱操作技能。(二)要求掌握的能力 1. 熟悉分散系的分类、特点。 2. 掌握溶液的渗透压在医学上常用渗透浓度来表示的单位符号及与物质的量浓度之关系。3. 掌握能区别强、弱电解质的能力。 4掌握水的电离和运用溶液的PH值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及简单计算。5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并能运用电离平衡常数和电离度衡量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6熟悉判断各种盐类水解后的酸碱性。7理解离子反应,学会书写简单的离子方程式。8. 熟悉常见缓冲溶液的类型与缓冲范围及缓冲作用的基本原理和配制。(三)教学内容、场地、所需仪器设备或工具 单元一: 分散系,溶液的渗透压 (2学时) 主要内容是:分子或离子分散系,胶体溶液,浊液。溶液的渗透现象,渗透浓度在临床上必须应用等渗溶液。单元二: 电解质溶液 (6学时) 主要内容是:区分强弱电解质溶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离子反应,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盐类的水解。单元三:缓冲溶液 (2学时) 主要内容是:缓冲作用原理,常见缓冲溶液有三种。单元四:实验 溶液的配制和稀释 (2学时) 主要内容是:初步学会吸量管、移液管和容量瓶的使用方法,学会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浓度的配制和稀释的操作。 (四)教学建议 1本课重点放在使用广范pH试纸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和试管反应的基本操作。 2讲解时,可以电解质的电离为主线并与缓冲作用相结合。 3溶液的配制和稀释操作技能是重点知识,要不断巩固,反复强调操作,也可用多媒体播放规范操作。 课题四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0学时)(一)应具备的相关知识和技能1具备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初步知识。 2能运用核外电子排布知识理解化学键类型、特征。(二)要求掌握的能力1熟悉原子的组成、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关系。2熟悉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3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及特征。4理解分子间作用力、分子的极性。5熟悉核外电子的排布对物质性质变化的规律,掌握120号元素的电子排布。(三)教学内容、场地、所需仪器设备 单元一:原子的结构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学时) 主要内容是:原子的组成和同位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单元二: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4学时) 主要内容是: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单元三:化学键 (2学时) 主要内容是:化学键的类型、特征,共价键的类型。单元四:实验 硫酸铜的制备 (2学时) 主要内容是:初步学会蒸发皿使用方法,熟悉溶液结晶析出的制备基本操作。 (四)教学建议 1重点使学生掌握原子的组成、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律的性质递变规律及化学物质所具有的化学键类型的判断。2通过实验必须使学生较熟练地进行溶解 、搅拌、加热、蒸发、结晶、托盘天平和量筒等使用的基本操作。课题五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4学时)(一)应具备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1较熟练地认识影响化学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的因素(二)要求掌握的能力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有关概念。 1. 认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2. 掌握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概念3. 认识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三)教学内容、场地、所需仪器设备 单元一: 可逆反应和不可逆反应 化学反应速度 (2学时) 主要内容是:可逆反应和不可逆反应,化学反应速度,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单元二: 化学平衡 (2学时) 主要内容是: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特征,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行浓度、温度、,浓度、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操作。(四)教学建议重点使学生熟练掌握影响化学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特别是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的影响。课题六 氧化还原反应(6学时)(一)应具备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1 熟悉氧化还原反应概念。 2具备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能力。 3具备熟练地认知氧化剂和还原剂技能。(二)要求掌握的能力 1掌握氧化还原反应实质与表现,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2掌握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三)教学内容、场地、所需仪器设备或工具 单元一: 氧化还原反应 (2学时) 主要内容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氧化剂和还原剂高分子化合物溶液。单元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原电池 (2学时) 主要内容是: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原则与步骤,原电池的组成与工作原理,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单元三:实验 氧化还原反应 (2学时) 主要内容是:验证氧化剂、还原剂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相对强弱。(四)教学建议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应作重点知识,要不断巩固,反复强调。2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讲解在于练习。课题七 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6学时)(一)应具备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1具备熟悉浓硫酸和硝酸特性的相关知识。 2具备熟练检验硫酸根离子、氨和铵离子的技能。(二)要求掌握的能力 1. 掌握臭氧、过氧化氢的主要性质。 2. 掌握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浓硫酸的特性。3. 掌握硫酸根离子和铵盐检验方法。4熟悉硝酸和亚硝酸盐的性质。(三)教学内容、场地、所需仪器设备或工具 单元一: 硫的化合物 (2学时) 主要内容是:臭氧、过氧化氢的性质,硫化氢、硫的氧化物硫酸和硫酸盐。单元二: 氮的化合物 硅氮的化合物 (2学时) 主要内容是:氨和铵盐,硝酸和硝酸盐,亚硝酸和亚硝酸盐;碳族元素简介,硅的性质。单元三:实验 卤素、氧、碳、氮族 (2学时) 主要内容是:卤素、氧、碳、氮族的性质验证,进一步巩固试管、胶头滴管等仪器的正确使用。 (四)教学建议1 强化浓硫酸特性,硫酸根离子、氨气、铵根离子的鉴别。 2增加臭氧、过氧化氢的性质。课题八 常见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8时)(一)应具备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1具备熟悉活泼金属特性的相关知识。 2具备熟练检验钠离子、铝的化合物和铁、亚铁离子的技能。(二)要求掌握的能力 1. 掌握金属的主要通性。 2. 掌握钠、铝、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3. 熟悉硬水的危害及其软化方法。(三)教学内容、场地、所需仪器设备或工具 单元一: 金属的通论 钠及其化合物 (3时) 主要内容是: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钠、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单元二: 铝的化合物 铁的化合物 硬水的软化 (3时) 主要内容是:铝、氧化铝、氢氧化铝,铁、铁的化合物,硬水和软水。单元三:实验 金属、碱金属 (2学时) 主要内容是:金属、碱金属化合物的性质验证,进一步巩固试管、胶头滴管等仪器的正确使用。 (四)教学建议1. 强化“三酸、两碱”中的三酸指硫酸、硝酸和盐酸,两碱指烧碱和纯碱。 2. 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氢氧化铝、铁的氢氧化物及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检验应作重点知识讲解。课题九 烃(12学时)(一)应具备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1具备饱和烃、不饱和烃、芳香烃的基本知识。 2熟悉烃的理化性质及鉴别基本技能。(二)要求掌握的能力 1. 熟悉有机物的分类、结构和特点、理化性质、命名。 2. 掌握开链烃、闭链烃代表的结构。3. 熟悉各类烃的通式、简单烃的构造简式的书写。4熟练地掌握饱和烃、不饱和烃、苯及其同系物的检验方法和操作技能。5掌握苯的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和命名。6. 理解甲烷氧化和取代、,乙烯与乙炔的氧化、加成、聚合,苯的取代、加成反应。(三)教学内容、场地、所需仪器设备 单元一:有机化合物概述 开链烃 (7学时) 主要内容是:有机化合物的概念,烷烃(甲烷)、烯烃(乙烯)、炔烃(乙炔) 单元二:闭链烃 (3学时) 主要内容是:脂环烃,芳香烃(苯及其同系物、稠环芳烃)。单元三:实验熔点、玻璃加工 (2学时) 主要内容是:物质熔点测定装置的组装与使用,学会玻璃管的割、拉、弯,塞子的钻孔和洗瓶的安装等基本操作。(四)教学建议1 重点讲解各类烃的化学性质、命名方法并加强练习。2 重点强调烯烃、炔烃、苯和苯同系物的鉴别方法。 3. 增加烯烃、炔烃的命名方法。课题十 烃的衍生物 (12学时)(一)应具备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1具备熟悉常见的重要醛和酮结构、命名能力。 2能熟练地识记常见的醛和酮的性质及检验技能。(二)要求掌握的能力 1.掌握醛和酮、胺的分类、命名和理化性质。 2.熟悉常见的重要醛和酮的特性及检验方法。 3.理解民乙醇、乙醛、乙酸的化学性质及用途,甘油的特性,醚、羟基酸、酮酸、酰胺的结构和命名,酮体的成分,尿素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三)教学内容、场地、所需仪器设备 单元一:烃的衍生物和官能团 氯乙烷 乙醇 醇 (3学时) 主要内容是:烃的衍生物的分类和官能团,氯乙烷的结构及性质,乙醇的结构及性质。单元二:苯酚 酚类 乙醚 醚 (2学时) 主要内容是:苯酚的结构及性质,乙醚的结构及性质。单元三:醛和酮 乙酸 羧酸 (2学时) 主要内容是:乙醛和丙酮的结构及性质,乙酸的结构及性质。单元四: 羟基酸 酮酸 胺和酰胺 (3学时) 主要内容是:羟基酸和酮酸的结构,胺和酰胺的结构及性质。单元五: 实验 沸点 (2学时) 主要内容是:蒸馏和沸点测定装置的组装与使用。(四)教学建议 1重点讲解各类烃的衍生物化学性质及检验方法。2.增加用希夫试剂、托伦试剂和斐林试剂检验醛的存在。 课题十一 天然有机化合物(10学时)(一)应具备的相关知识和技能1具备熟悉常见的简单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结构能力。2熟练地识记常见的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名称、性质及生物碱的检验技能。(二)要求掌握的能力 1.掌握简单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命名。 2.熟悉常见的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的名称、性质。 3.掌握油脂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单糖和二糖的化学性质及淀粉的特性,氨基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4.熟悉羧酸衍生物的结构及性质。(三)教学内容、场地、所需仪器设备 单元一:脂类 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 (2学时) 主要内容是: 油脂的组成、性质,类脂类型、结构特点,常见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生物碱的一般性质。 单元二:羧酸衍生物 (2学时) 主要内容是:羧酸衍生物(酯、酸酐、酰卤、酰胺)的结构、命名、性质单元三:糖类 (2学时) 主要内容是:单糖、二糖的结构和化学性质。单元四:氨基酸 蛋白质 核酸 (2学时) 主要内容是: 选讲单元五:实验 烃、卤代烃、苯和甲苯、醇、酚、醚性质 (2学时) 主要内容是:饱和烃、不饱和烃、苯和甲苯、醇、酚、醚性质的实验操作及鉴别方法。 (四)教学建议 1.重点讲解单糖、二糖的化学性质及鉴别2.常见杂环化合物、生物碱结构和名称。3.增加羧酸衍生物(酯、酸酐、酰卤、酰胺)的的结构、命名、性质。 1主要介绍氨基酸结构的、性质的,蛋白质的组成、性质和检验。 课题十二 高分子化合物(4学时)(选讲)(一)应具备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1熟悉高分子化合物的特性及用途。(二)要求掌握的能力 1.了解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新型高分子材料。 (三)教学内容、场地、所需仪器设备或工具 单元一:高分子化合物概述 重要的合成高分子材料 (2学时) 主要内容是:高分子化合物的组成、结构、特性,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组成、结构、特性。单元二:实验 (2学时) 主要内容是:醛、酮、酸、糖、胺实验操作及鉴别方法。 (四)教学建议 主要介绍。课题十三 营养与膳食平衡(2学时)(选讲)(一)应具备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1熟悉营养素的类别及用途。(二)要求掌握的能力 1.了解营养、营养素、必需营养素的基本概念;主要营养素的生理作用和营养作用;膳食平衡的概念;常见食物的营养价值;食品添加剂种类、成分和作用。 (三)教学内容、场地、所需仪器设备或工具 单元一: 营养 膳食平衡 食品添加剂 (2学时) 主要内容是:营养、营养素、必需营养素的概念,蛋白质、脂类、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食物的营养价值,食品添加剂种类、成分和作用。(四)教学建议 主要介绍的类别、类型、用途。基 础 化 学 学 时 分 配 表班级 年 月 日 任课教师 制定人:叶德胜周章 节 授 课 内 容学 时 安 排章节学时时间安排实验学时时间安排名 称总课时讲课实验第一章 绪论、卤素实验一:化学基本操作642第二章 物质的量及其应用1010第三章 溶液实验二:溶液的配制12102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实验三:硫酸铜的制备12102第五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44第六章 氧化还原反应实验四:氧化还原反应642第七章 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实验五:卤素、氧、碳、氮族642第八章 常见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实验六:金属、碱金属862第九章 烃实验七:熔点、玻璃加工12102第十章 烃的衍生物实验八:沸点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操作技能考核论述模拟练习题带答案(7)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考试
- 液力元件制造工工艺创新考核试卷及答案
- 高岭土加工工岗位操作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电子设备波峰焊装接工特殊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证券金融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共卫生执业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传染病试题及答案(四)
- 2025年财务管理师职业资格考试题及答案
- 英文完形填空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奉虹口学一模试卷及答案
- 关于公布2016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评审结果的通知
- 送达地址确认书(诉讼类范本)
- 商务礼仪情景剧剧本范文(通用5篇)
- 幼教培训课件:《家园共育体系建构与实施策略》
- 《电子制造技术-电子封装》配套教学课件
- 三坐标测量基础知识(基础教育)
- 机关档案管理工作培训PPT课件
- 厦华验厂不良整改计划表
- (高清正版)T_CAGHP 054—2019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试行)
- 新速腾保险丝对照说明(12款1.4T手豪)
- 设备管理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