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4.3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4.3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4.3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4.3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4.3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变法的命运1 守旧派的指责 运用自然界的反常现象和比较严重的水旱灾害指责变法 2 王安石的态度 坚持 三不足 精神 即 天变不足惧 人言不足恤 祖宗之法不足守 3 宋神宗的态度 动摇 4 结果 宋神宗死后 司马光任宰相 最终废除新法 知识拓展多角度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王安石变法失败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王安石变法是从维护地主阶级的长远利益出发的 它之所以遭到保守派贵族的激烈反对 是因为其改革措施触犯了大贵族 大官僚和大商人的既得利益 除上述原因外 还与王安石用人不当 出现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 过多利用国家行政权力聚敛财富 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等因素有关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依据教材内容 自主梳理本知识点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自主思考1 王安石变法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提示 王安石变法虽然失败了 但它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军事实力的壮大 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自主思考2 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两次具有代表性的重大改革 王安石变法与商鞅变法有何不同 提示 1 背景不同 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 2 根本目的不同 商鞅变法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 建立新制度 王安石变法则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 部分调整生产关系 3 性质不同 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 王安石变法是对封建社会内部关系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 4 对后世的影响不同 商鞅变法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王安石变法并没有解决北宋面临的内外危机 其变法措施很快被废止 探究点 当堂检测 评价王安石变法材料研读 王安石 以财利 兵革为先务 引用凶邪 排摈忠直 躁迫强戾 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 卒之群奸嗣虐 流毒四海 朱熹王安石 新法 遇到强烈反抗大体有经济原因也有社会原因 变革使过多拥有特权与既得利益的人受到危害 摘编自 法 谢和耐 中国社会史 互动探究 1 根据材料 说明谢和耐与朱熹对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的认识有何不同 2 你是否同意朱熹的观点 请简要说明理由 探究点 当堂检测 材料解读 材料以中国古代儒家学者和西方学者对王安石变法的不同观点为切入点考查王安石变法 第 1 问 应注意二者的侧重点不同 前者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主观意图出发 后者从对变法措施的社会影响的客观分析着手 故二者对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的认识产生差别 第 2 问 运用唯物史观 从变法的影响辩证分析 可知朱熹的观点有失偏颇 参考答案 1 谢和耐强调王安石变法因为触动了权贵阶层的利益而遭反对 朱熹认为变法自身失误导致失败 2 不同意 王安石变法虽然存在用人不当 操之过急等问题 但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统治局面 朱熹夸大了王安石变法的不良影响 且将问题归结于王安石变法的目的 显然有失公允 探究点 当堂检测 名师精讲 1 从变法背景看 王安石变法是在北宋中期财政 政治和边患危机激化的情况下 为挽救北宋王朝所面临的统治危机而进行的社会改革 2 从变法内容看 是以调节农民 封建国家与大地主大官僚之间的利益分配为指导 从富国 强兵 育人三个方面入手进行的全面社会改革 改革措施着重针对 积贫积弱 的社会问题 3 从变法结果看 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但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 不可能触动封建君主专制 也不可能改变封建土地私有制 也就无法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变法后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 负担依然很重 在大地主 大官僚的反对之下 新法很快被废除 探究点 当堂检测 4 从变法实质上看 王安石变法是统治阶级对封建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探究点 当堂检测 1 宋人话本中很多故事涉及王安石变法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 遇一老妪喂鸡豕 唤 啰 啰 啰 王安石来 鸡豕俱来就食 问其故 老妪曰 自王安石为相公 立新法扰民 妾孀居二十年 也要出免役 助役等钱 钱既出而差役如故 妾本以桑麻为业 今桑麻失利 只得蓄猪养鸡 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 或准与他 或烹来款待他 自家不曾尝一块肉 故此民间怨恨新法 入于骨髓 据 京本通俗小说 拗相公 1 根据材料 概括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2 研究王安石变法时 你如何看待宋人话本的史料价值 探究点 当堂检测 思路解析 第 1 问考查王安石变法的消极影响 王安石变法过程中 地方官吏趁机搜刮 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遭到了民众的不满 材料反映了新法扰民现象 第 2 问考查话本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 话本 既是社会状况的反映 又是经过人为加工的艺术 所以要从两个角度进行评价 去除夸张 虚构 歪曲的内容 还原真实的历史后可以作为史学研究的依据 参考答案 1 免役法等新法加重了人民负担 用人不当 出现了官吏扰民现象 新法引起了民间不满 2 话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 具有一定史料价值 话本属于文学作品 有艺术加工成分 须用其他史料印证 探究点 当堂检测 2 王安石变法取得了不少成就 但也有为人诟病之处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 或 非 市肆所无必买于市易 真正达到了 尽收天下之货 自作经营 的目的 其时 市易司甚至连果实之类都自作经营 摘编自程念祺 中国历代变法类型及其成败 材料二用限制商人获利 控制市场流通的手段 使税收物资的调拨与运输体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就近与低价 这叫做 徙贵就贱 用近易远 樊树志 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 苏 辙曰 以钱贷民 使出息二分 本以救民 非为利也 然出纳之际 吏缘为奸 法不能禁 钱入民手 及其纳钱 虽富民不免逾限 恐鞭箠必用 州县之事不胜烦矣 续资治通鉴 探究点 当堂检测 1 指出材料一 材料二所反映的王安石变法的措施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其成效 2 根据材料三 指出苏辙所抨击的王安石的变法措施及其抨击理由 3 综合上述 请你对当今政府经济工作提出建议 探究点 当堂检测 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和评价 第 1 问 联系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可知 材料一 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 或 非 市肆所无必买于市易 反映的是市易法 材料二 用限制商人获利 控制市场流通的手段 使税收物资的调拨与运输体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描述的是均输法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项改革法令的作用即可 第 2 问 材料三中 以钱贷民 使出息二分 说的是青苗法 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 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 收取利息 苏辙认为青苗法实施中 吏缘为奸 法不能禁 出现了官吏徇私舞弊的现象 州县之事不胜烦矣 增加了地方政府的事务 第 3 问考查史学的治世 明理和借鉴功能 属于开放性的问题 言之有理即可 如政府不可垄断市场 越位经营 完善政策执行监督机制 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 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