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21新中国的政治建设课时达标训练【基础达标】1.(2014浙江学业水平测试)下列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叙述,正确的是()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讨论了国名、国旗、国歌等问题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a.b.c.d.【解析】选c。出现于1954年,与本题的时间不符;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时间方面叙述,从新政协的内容方面分析,符合题意,故选c。2.(2014泰安高一检测)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说中国的民主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依法治国的方略【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材料中“民主”强调人民的权力至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3.(2013江苏学业水平测试)观察下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于1965年西藏是最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省区西藏居住着以藏族为主的多个民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了民族的团结a.b.c.d.【解析】选c。由图片1965年西藏自治区及藏族、汉族、门巴族等信息判断正确。最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省区是内蒙古。排除,故选c。【加固训练】(2013河北学业水平测试)右图反映的是1949年9月召开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制定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解析】选a。由时间信息“1949年9月”及图片信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可知a正确。4.(2013山东学业水平考试)邓小平指出“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制度我们认为(我们)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这个制度”是指()a.基层民主选举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政治协商制度【解析】选c。审题时注意材料中“解决民族问题制度”,我国为保证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权利,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选c。5.(2014揭阳高一检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宣告结束是在()a.1949年秋b.1954年秋c.1956年底d.1978年底【解析】选b。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到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行任务宣告结束。6.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表现在()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c.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d.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解析】选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1954年召开的,a、d与这个时间都不符;而由材料中的“里程碑”可以看出b正确,c不正确。【加固训练】1.(2013内蒙古学业水平考试)新中国成立前后为了协调各民族关系,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与稳定,设立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等自治机关,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这说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一国两制”【解析】选c。抓住题干中的“协调各民族关系”“设立自治机关”“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这些要素,判断为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选c。2.(2013泉州高一检测)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主席成思危说:“西方的政党政治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大合唱。”这里的“大合唱”主要指的是()a.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了合法地位【解析】选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下,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互相监督、民主协商,因此有“大合唱”的说法。【能力提升】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2014揭阳高一检测)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纲领是()a.论人民民主专政b.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多党合作民主协商【解析】选c。明确题目中的时间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立了中央人民政府施政方针、新政协的性质和地位,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2.(2013深圳高一检测)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人民民主政治发展的新阶段的社论。该社论所说的“新阶段”开始的标志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制定实施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实施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解和记忆能力。从时间“1954年9月21日”和“人民民主政治发展的新阶段”来判断。【知识拓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都为新政权的巩固和经济建设提供法律依据以及宪法性质的保障。都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国家的性质和各项制度。都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2)区别项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背景是在国民党政府被推翻、新中国成立前夕颁布的是在人民政权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的情况下,由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的性质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的临时宪法具有社会主义性质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原则体现人民民主原则和新民主主义原则体现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作用对新中国的各项工作起到了规范和指导作用为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提供了法律保障【加固训练】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对以下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图一由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在1912年颁布b.图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c.图三的颁布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d.三部法律在实践中都保障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解析】选d。本题为逆向选择题,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三部法律文献的图片来考查对近现代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d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3.(2014长沙高一检测)马克思指出国家一切权力归属于广大劳动人民。新中国对这一思想的实践是()a.确立政治协商制度b.创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解析】选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体现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思想。4.(2014德州高一检测)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完成的首要任务是()a.成立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b.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c.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选举首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解析】选c。抓住关键词“首要任务”,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投票表决的方式通过新中国第一部宪法,a是新政协的重要任务,b是1953年,时间与题意不符,d不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首要任务。故选c。5.(2014济南高一检测)20世纪40年代,先后在重庆和北京召开过两次政协会议,两次会议都()a.是在国共两党达成和平协议基础上召开的b.各民主党派都积极参加并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c.都涉及民主政治建设的问题d.都制定了宪法或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解析】选c。解题的关键是归纳和再现两次政协会议(1946年初和1949年9月)的基本情况,a不符合1949年新政协,b、d不符合1946年政协,通过比较即可得出选c。6.(2014银川高一检测)下表是1949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政务院领导人构成情况(单位:人)党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政务院主席副主席委员总理副总理政务委员共产党1329126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0327029从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多党合作,具有广泛代表性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联合执政a.b.c.d.【解析】选c。本题依据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即可。根据共产党员所占人数可知正确,同时排除。根据“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所占的人数,可判断正确。故选c。7.(2014南昌高一检测)小明同学在复习历史时,写下了下图所示的笔记。据此判断,其复习主题应是()a.新中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制定b.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c.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解析】选c。图中体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宪法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多党合作建设、民族政策等,体现的主题是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8题13分,第9题9分,共22分)8.(2013福建学业水平测试)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材料一涉及的机构是什么?该机构的设置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2)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部宪法的性质是什么。(4分)(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了哪三大政治制度。(4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趋势的认识。(2分)【解析】第(1)题由材料中“军机大臣”可知是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主义发展到顶峰。第(2)题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需结合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进行分析。第(3)题从材料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区域自治”及所学的政党制度进行归纳。第(4)题需从军机处的影响和新中国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进行概括。答案:(1)机构:军机处。影响: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或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认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全国各地方未能实行普选以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它的地方委员会分别执行全国和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等到将来根据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和土地改革的情况及人民进步的程度,才可能把普选由个别地方逐渐推广到全国,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周恩来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1949年9月7日)材料二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在此以后它作为独立的统一战线组织将继续存在,并须在一切必要的地方设立地方组织,其名称可沿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后统一战线组织问题的意见材料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根据材料一回答当时未能实现普选和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原因。(3分)(2)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我国民主协商政治制度的认识。(4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何时确立起来的,概括其主要内容。(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题主要根据新中国成立之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热处理工艺流程考试试卷
- 安徽中医药大学《热力学基础》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遂宁能源职业学院《数据挖掘原理及应用》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科技学院《机器学习D》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科学科目面试指南与模拟题
- 2025年燃气设备安全评价中级工考试试题库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面试攻略初中化学教学模拟题集及应对策略
- 小班幼儿户外游戏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 2025年物联网技术发展趋势与初级工程师考试热点解析
- 2025年软件测试工程师专业考试模拟题集与答案详解
- 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物理21.1 电磁波的海洋 教案
- 《研学旅行指导师实务》课件-第3章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
- 职工体检方案(3篇)
- 体态与健康课件视频教学
- 甘肃省兰州市西北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4年四川省德昌县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5-2030中国苯氧树脂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运营动态规划报告
- 内务条令考试试题及答案
- 电影院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 GB 36889-2025化学纤维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超声辅助制备Cu-Al(-TiB2)组织和性能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