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高中生物 第四章第1节课时4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北师大版必修3.doc_第1页
【优化方案】高中生物 第四章第1节课时4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北师大版必修3.doc_第2页
【优化方案】高中生物 第四章第1节课时4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北师大版必修3.doc_第3页
【优化方案】高中生物 第四章第1节课时4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北师大版必修3.doc_第4页
【优化方案】高中生物 第四章第1节课时4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北师大版必修3.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化方案】2013高中生物 第四章第1节课时4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北师大版必修31下列有关信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传播的消息、情报b许多指令、数据c很多信号等d人的想法解析:选d。信息是在生态系统传递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信号,人的想法并不能表现出来进行传递。2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是()a心猿意马b飞蛾扑火c花香引蝶 d老马识途解析:选a。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形式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营养信息和行为信息,飞蛾扑火是通过光,属于物理信息;花香引蝶是通过气味,属于化学信息,心猿意马是形容心思不专,变化无常,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老马识途靠气味识别,为化学信息。3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发生在()a种群和种群之间 b种群内部个体和个体之间c生物和环境之间 d以上三项都有解析:选d。信息传递存在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既可以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传递,也可以在生物与生物之间传递,既可以是同种生物间的传递,也可以为不同种生物间的传递。4如果留心观察就会发现,身边的猫、狗等动物的生活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其中既有物理信息,又有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下列信息属于物理信息的是()a生态系统中生物代谢产生的抗生素b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舞蹈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c花朵鲜艳的色彩d松鼠数量的消长依从于云杉种子的丰歉情况解析:选c。物理信息是指以物理过程为传递形式的信息,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光、颜色、电、磁、声音、热等。花朵鲜艳的色彩属于物理信息。5某种植物上栖息着一定数量的甲、乙两种昆虫和蜘蛛。甲、乙两种昆虫均以该植物为食,蜘蛛以乙昆虫为食。甲昆虫在白天活动,乙昆虫在夜晚活动。甲昆虫采食该种植物的叶片后,植物会释放出挥发性的物质x,x既可吸引甲昆虫的天敌,也能驱赶乙昆虫。请回答:(1)上述现象中,x分别在_之间进行传递。(2)影响甲昆虫活动的信息有两大来源,分别是_和_。影响乙昆虫活动的信息种类是_。蜘蛛在蜘蛛网上捕食乙昆虫所利用的信息种类是_。(3)若在上述植物上施用人工合成的物质x,短期内该植物上甲昆虫天敌和乙昆虫数量的变化是_。解析:(1)植物产生的信息素x可以在植物与甲昆虫的天敌、植物与乙昆虫之间进行传递。(2)影响甲昆虫活动的信息有两大来源:无机环境和生物,影响乙昆虫活动的信息包括化学信息和物理信息,蜘蛛在蜘蛛网上捕食乙昆虫是通过感知蛛网的震动来实现的,属于物理信息。(3)物质x可吸引甲昆虫的天敌,所以甲昆虫天敌数量增加;物质x也能驱赶乙昆虫,所以乙昆虫数量减少。答案:(1)植物与甲昆虫的天敌;植物与乙昆虫(2)无机环境生物化学信息和物理信息物理信息(3)甲昆虫天敌数量增加,乙昆虫数量减少1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等。2物理信息的来源可以是无机环境,也可以是生物。3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1狗认路的信息属于()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 d营养信息解析:选b。狗认路是通过尿液中化学物质来传递信息的。2深秋时节,野兔肥胖的身体对天上的鹰而言属于()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 d营养信息答案:d3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下列现象中,与物理信息传递相关的是()a花香引蝶 b豪猪遇敌竖起体刺c候鸟南飞 d警犬嗅寻毒品解析:选c。生态系统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物理信息是通过物理因素、物理过程来传递的,如:光、声、温度、磁力等;传递化学信息的是一些化学物质,如:性外激素等;行为信息是通过动物的特殊行为、动作等“肢体语言”来传递和表达的。4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下列选项中,与物理信息传递相关的是()a警犬嗅寻毒品 b蜜蜂跳舞c蝙蝠捕食 d花香引蝶解析:选c。“警犬嗅寻毒品”,“花香引蝶”与化学信息传递相关;“蜜蜂跳舞”属于生物的行为特征,是行为信息;“蝙蝠捕食”是由蝙蝠发出超声波,然后通过回声定位来获得食物的过程,声音属物理信息,因此与物理信息传递相关。5研究表明,雄鼠的“气味”对幼年雌鼠的性成熟有明显影响。这种“气味”在生态学上称为()a物理信息 b营养信息c行为信息 d化学信息解析:选d。因为动物的气味是由挥发性较强的化学物质组成的,故其属于化学信息。6生态系统中种群与种群之间,种群内部个体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都存在着信息传递。其中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来源于()无机环境同种生物异种生物a bc d解析:选d。无机环境中的声、光、振动可向生物提供物理信息;同种个体之间的声、色、动作等可向同类传递物理信息;异种生物之间也可以通过声、色、动作等传递物理信息。故d符合题意。7科学家把蟑螂放在实验室里,人为地将实验室的白天和黑夜加以颠倒,大约经过一个星期,蟑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时间活动(尽管实际上是白天)。这种现象不能说明()a动物能感受昼夜节律信息b光照时间长短对生物活动会造成一定影响c信息传递可以影响动物的行为d蟑螂可以感受一切信息刺激解析:选d。本实验说明蟑螂能够感受光信息,不能证明其他信息能否被感知,但能够说明动物能感受昼夜节律信息、光照可影响生物活动。8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草原上的鸟在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某种植物根系能分泌一种使休眠的真菌孢子发芽的化合物,如将这类物质在作物播种前施入土壤中,就可以使休眠孢子提前发芽,使其找不到寄主而死亡。以上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哪一类信息的作用()a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b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d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解析:选b。物理信息是通过物理因素、物理过程来传递的,如光、声、温度、磁力等;传递化学信息的是一些化学物质,如性外激素等;行为信息是通过动物的特殊行为、动作等“肢体语言”来传递和表达的。题干中植物根系分泌的是一种化学物质,很明显属于化学信息。鸟发现天敌后,做出了很夸张的动作,强调的是特殊行为,所以属于行为信息。9(2012重庆一中高二质检)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b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都是单向的c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d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解析:选b。生态系统中种群与种群之间,种群内部个体与个体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之间都存在着信息传递,信息不但可以与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一起将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成分联系为统一的整体,而且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也是生态系统的一个基本功能。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而能量流动是单向的。10以下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谈不上对环境的适应,就不可避免地要被大自然淘汰b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c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其生长期并提高麻皮产量,这是对行为信息的合理利用d在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解析:选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过程是生物不断地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过程,没有信息的传递就谈不上对环境的适应。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包括两个方面,是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二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从南向北,日照时间越来越长,对于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其生长期并提高麻皮产量,但这不是对行为信息的利用。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这三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1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解析:选d。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的来源可以是无机环境,也可以是生物。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二是信息还能调节生物间的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12(2011高考海南卷)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是有利的c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d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小解析:选a。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因此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有些信息传递可使生态系统的被捕食者躲避猎捕,对捕食者来说是有害的。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高,个体的体型不一定越大,如昆虫的体型小于树木的;体型也不一定越小,如老虎的体型大于家兔的。13如图为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信息流)模型,请看图回答(1)生态系统的信息流在方式和方向上不同于物质流和能量流的特点是_。(2)由于生态系统所有层次、生物的各分类单元及其各部分都有特殊的联系,才使生态系统产生了_机制,从而使其结构和功能维持相对稳定。(3)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_与_之间以及_与_之间的关系,因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解析: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而物质循环在全球范围内循环流动、反复利用,信息传递则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双向的交流过程。答案:(1)生态系统的物质是循环流动的,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而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2)自我调节(3)生物群落无机环境生物生物14阅读下面两段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1:雌蚕蛾能释放一种性外激素,可以把3 km以外的雄蚕蛾吸引过来。虽然每只雌蚕蛾所释放的性外激素的量不到0.0 1 mg,但雄蚕蛾却仍可对其作出反应。有趣的是雄蚕蛾对密封在玻璃瓶中的雌蚕蛾虽然看得见,但却无动于衷。材料2:卡尔逊和林茨于1959年倡议采用性外激素这一术语。它是昆虫分泌到体外的一种挥发物质,是向同种昆虫中的其他个体发出的可影响它们行为的化学信号,故称为信息素。根据其化学结构,目前已人工合成了20多种性外激素,在防治害虫方面效果显著。如利用性引诱剂“迷向法”防治害虫。具体做法是:在田间释放过量的人工合成性引诱剂,使雄虫无法辨认雌虫的方位,或者使它的气味感受器变得不适应或疲劳,不再对雌虫有反应,从而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活动。国外应用“迷向法”对森林害虫舞毒蛾的防治是比较成功的。我国最近进行了“迷向法”防治棉红铃虫实验,处理区的监测诱捕器的诱蛾量上升99%以上,交配率和铃害均下降20%左右。(1)材料1说明使雄蚕蛾作出反应的性外激素属于_信息,而不是_信息,它不是由视觉引起的。(2)材料1体现的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3)微量的性外激素就可引起同种雄蚕蛾的反应,说明性外激素具有_性和_性。(4)从材料2中可以看出“迷向法”并不能直接杀死害虫,而是通过_,从而使害虫种群的_率下降,降低对作物的危害。解析:昆虫的性外激素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材料1中,由于玻璃瓶的阻挡,阻碍了性外激素的传播和接收,但并没有阻挡视线,结果雄蚕蛾没有反应,说明性引诱剂属于化学信息,不是由视觉引起的。信息传递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及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材料1中,性引诱剂有利于雌雄虫的正常交尾和繁衍。回答第(3)问要特别注意“微量”和“同种”这两个关键词。“迷向法”能干扰雌雄虫的正常交尾,从而降低出生率,这将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从而降低对作物的危害。答案:(1)化学物理(2)信息的传递有利于种群的繁衍(3)高效专一(4)干扰雌雄虫的正常交尾出生15请回答下列问题:.蜜蜂是一种群居的益虫,蜜蜂的筑巢、采粉酿蜜等行为以及语言等都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1)蜜蜂中的侦查蜂可在发现蜜源后,回到蜂窝内通过特殊的语言传达给其他同伴,如果侦查蜂跳“圆形舞”,则表明蜜源的距离很近,一般在百米之内。这种信息是_。(2)蜜蜂可以从很多植物的花朵上采集花粉,同时也为这些植物传粉,这种关系在生态学上为_。从生态系统的功能看,信息传递可以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蜜蜂是如何发现蜜源的,我们可以进行模拟探究实验。有人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究,所用的实验材料有蜜蜂100只,1枝作为常见蜜源的黄色5瓣花儿,白纸,剪刀,染料,无色且与蜜源味道相同的制剂。组别假设操作步骤预测结果结论1通过花的味道识别2通过花的颜色识别3通过花的外形识别(1)第1、2组实验传递的信息分别属于_。(2)第2组的“模拟花”在味道、颜色和外形上的要求是怎样的?_。(3)如果将三组“模拟花”摆在蜂箱周围同时进行实验时,写出两条应该注意的问题:_。(4)每组实验测量的指标是_。解析:.跳舞是蜜蜂的一种特殊行为,属于行为信息。蜜蜂采集花粉属于捕食,为植物传粉属于种间互助。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维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