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讲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题组一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关于叶绿素提取的叙述,错误的是()a菠菜绿叶可用作叶绿素提取的材料b加少许碳酸钙能防止叶绿素被破坏c用乙醇提取的叶绿体色素中无胡萝卜素d研磨时加入石英砂可使叶片研磨更充分2.(2013江苏卷)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a使用定性滤纸过滤研磨液b将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条用于层析c在划出一条滤液细线后紧接着重复划线23次d研磨叶片时,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解色素3.下列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描述中,不属于实验要求的是()a提取高等植物叶绿体中的色素b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c了解各种色素的吸收光谱d验证叶绿体中所含色素的种类4.某研究小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a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失第2条b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失第2条c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失第3条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失第3条5.右图表示某同学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改进装置。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应向培养皿中倒入层析液b应将滤液滴在b处,而不能滴在a处c实验结果应是得到四个不同颜色的同心圆d实验得到的若干个同心圆中,最大的一个圆呈橙黄色6.(2013亳州模拟)下图中代表新鲜菠菜叶的光合色素纸层析结果,则下图所示结果最有可能来自于()a水培的洋葱叶 b生长的柳树幼叶c培养的衣藻 d秋冬的银杏落叶7.下图是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滤液挥发b水稻在收获时节,叶片中色素含量(甲乙)(丙丁)c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乙色素的溶解度最大d四种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红光8.根据“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甲同学利用新鲜的玉米绿色叶片进行该实验,在滤纸上出现了四条清晰的色素带,其中呈黄绿色的色素带为。(2)乙同学在改变层析液组成的情况下进行相同实验,滤纸条上只出现了黄、绿两条色素带。他用刀片裁出带有色素带的滤纸条,用乙醚分别溶解条带上的色素,浓缩后用一分析仪器检测,通过分析色素溶液的_来判断条带的色素种类。(3)实验结束几天后,乙同学发现部分预留叶片已变黄。他认为这是由于叶片中某些色素降解所造成的,丙同学则认为是某些色素含量增加造成的。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来判断哪位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_。9.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颜色会影响消费。小李同学拟研发“绿色”食用色素,他以生长很快的入侵植物水葫芦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提取叶绿素.探究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取一些叶绿素粗产品,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于室温(约25 )下进行实验,方法和结果如下表。实验组号叶绿素溶液(ml)调ph至处理时间(min)溶液颜色3.0y10绿色3.07.010绿色3.06.010黄绿色3.05.010黄褐色注:叶绿素被破坏后变成黄褐色。根据所学知识和实验结果,请回答:(1)提取食用叶绿素的x应该为_,原因是sio2能_。(2)表中y应该为_,原因是_。(3)若用作食品色素,天然叶绿素色素不适用于_食品,否则_。(4)小李想了解叶绿素产品中是否含有其他色素,请你提供检测方法并写出主要步骤。_。题组二捕获光能的色素和叶绿体的结构 10.(2013新课标)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b被叶绿素吸收的光可用于光合作用c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d植物呈现绿色使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 11.下图表示叶绿体中色素的吸收光谱。甲、乙两图分别是()a类胡萝卜素、叶绿素的吸收光谱b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c叶黄素、叶绿素的吸收光谱d叶黄素、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 12.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c光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d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题组三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13.下列教材中的实验,科学家使用的科技手段显著不同于其他的是()a恩格尔曼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b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c卡尔文探明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d科学家对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的研究题组四光合作用的过程 14.(2013海南卷)某植物叶片不同部位的颜色不同,将该植物在黑暗中放置48 h后,用锡箔纸遮蔽叶片两面,如图所示。在日光下照光一段时间,去除锡箔纸,用碘染色法处理叶片,观察到叶片有的部位出现蓝色,有的没有出现蓝色。其中,没有出现蓝色的部位是()aa、b和d ba、c和ecc、d和e db、c和e 15.2,6二氯酚靛酚是一种蓝色染料,能被还原剂还原成无色。从叶绿体中分离出类囊体,置于2,6二氯酚靛酚溶液中,对其进行光照,发现溶液变成无色,并有o2释放。此实验证明()a光合作用在类囊体上进行b光合作用产物o2中的氧元素来自co2c光反应能产生还原剂和o2d光合作用与叶绿体基质无关 16.下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的一个阶段,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bc3生成c6h12o6需要h、atp和多种酶c提高温度一定能促进c6h12o6的生成d无光条件有利于暗反应进行题组五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应用 17.(2012山东卷)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植株在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乙植株在e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c曲线bc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相同d两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植株气孔无法关闭 18.下图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用打孔器在某植物的叶片上打出多个叶圆片,再用气泵抽出叶片内的气体直至叶片沉入水底,然后将等量的叶圆片转至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一定的光照,测量每个培养皿中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如图),以研究光合作用速率与nahco3溶液浓度的关系。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在ab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减小b在bc段,单独增加光照或温度或nahco3溶液浓度,都可以缩短叶圆片上浮的时间c在c点以后,因nahco3溶液浓度过高,使叶肉细胞失水而导致代谢水平下降d因配制的nahco3溶液中不含氧气,所以整个实验过程中叶片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19.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消耗co2bco2浓度下降从de段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c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速率最大dd点表明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20.科学家研究小麦20 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得到如下图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25 条件下研究时,cd段位置会下移,a会上移ba点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c其他条件适宜,当植物缺mg时,b点将向右移动dc点之后小麦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可能与叶绿体中酶的浓度有关 21.下图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程需多种酶参与,且需atp供能b适宜条件下,过程在活细胞中都能进行c过程产生的能量最多d、过程产生的h都将与氧结合产生水 22.有人对不同光照强度下两种果树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如下表(净光合速率以co2的吸收速率表示,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对恒定)。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光强mmol光子/(m2s)00.10.20.30.40.50.60.70.80.9龙眼光能利用率(%)2.302.202.001.801.601.501.401.301.20净光合速率mol co2/(m2s)0.602.505.106.557.457.908.208.508.508.50芒果光能利用率(%)1.201.050.900.850.800.750.700.650.60净光合速率mol co2/(m2s)2.101.103.705.406.507.257.607.607.607.60a光强大于0.1 mmol光子/(m2s),随光照增强两种果树的光能利用率逐渐减少b光强小于0.5 mmol光子/(m2s),限制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叶绿素含量c光强大于0.7 mmol光子/(m2s),限制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生态因素是co2浓度d龙眼的最大光能利用率大于芒果,但龙眼的最大总光合速率反而小于芒果 23.在环境中的co2浓度恒定、温度适宜的情况下,测定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量,结果如表(表中负值表示co2释放量,正值表示co2吸收量):光照强度(klx)2.04.06.08.09.010.0co2吸收量(mg100cm2h1)2.02.06.010.012.012.0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光照强度在8.09.0 klx之间时,细胞内合成atp的速率不变b光照强度在2.0 klx时,细胞内不进行光合作用c光照强度在8.0 klx时,细胞既吸收co2又吸收o2d超过9.0 klx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此时外界co2浓度是其主要的环境制约因素 24.图1中试管甲与试管乙敞口培养相同数量的小球藻,研究光照强度对小球藻氧气释放量的影响,结果如图2曲线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曲线和乙曲线不同的原因是小球藻对光的利用能力不同bq点的氧气释放量为零,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为零cp点负值产生的原因是呼吸作用消耗氧气d若光照强度突然由r变为s,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会增加 25.夏季某晴朗的一天对一密闭蔬菜大棚中的某种气体的含量进行24小时的检测,结果如图1。图2是叶肉细胞内两种细胞器间的气体关系图解。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所测气体为_;该大棚内的蔬菜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有机物?_。原因是_。(2)与它们各自的前一阶段相比,ec段和db段叶肉细胞内的c3含量的变化趋势分别是_、_,图1中cd段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3)处于图1中的b点时,图2中应该进行的气体转移途径有_;而处于图1中的db段,图2中应该进行的气体转移途径有_。 26.某科学工作者为探究西红柿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首先取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西红柿植株,平均分为7组,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实验开始时测定co2的浓度,12小时后再次测定co2的浓度。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组别温度()光照强度:普通阳光(%)开始时的co2浓度(%)12小时后的co2浓度(%)12500.350.368225100.350.342325200.350.306425400.350.289525600.350.282625800.350.280725950.350.279(1)这一实验的自变量是_,写出该实验设计的一种无关变量:_。(2)实验中第1组在12小时后co2浓度变化的原因是_。(3)如果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了不同品种的西红柿植株,这样设计违背了科学实验的_原则。(4)若将第7组植株突然移至第4组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光合细胞中的atp含量会_,c5的含量会_。(5)该实验设计尚不能确定西红柿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请你提出进一步探究的实验设计思路:_。题组六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比较 27.(2012天津卷)设置不同co2浓度,分组光照培养蓝藻,测定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结果见下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与d3浓度相比,d1浓度下单位时间内蓝藻细胞光反应生成的h多b与d2浓度相比,d3浓度下单位时间内蓝藻细胞呼吸过程产生的atp多c若d1、d2、d3浓度下蓝藻种群的k值分别为k1、k2、k3,则k1k2k3d密闭光照培养蓝藻,测定种群密度及代谢产物即可判断其是否为兼性厌氧生物 28.农科所技术员研究温度对某蔬菜新品种产量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下曲线。据此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合理的是()a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b阴影部分表示535 时蔬菜的净光合作用小于零c光照越强,该蔬菜新品种的产量越高d温室栽培该蔬菜时,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 29.将叶面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一定相同b甲、乙两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都将逐渐下降c若实验一段时间后,甲叶片所在小室中的co2浓度较乙低,则甲叶片的呼吸强度一定比乙低d若实验一段时间后,甲叶片所在小室中的co2浓度较乙低,则甲固定co2的能力较乙低 30.(2013北京卷)为研究棉花去棉铃(果实)后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选取至少具有10个棉铃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棉铃,3天后测定叶片的co2固定速率以及蔗糖和淀粉含量。结果如图。(1)光合作用碳(暗)反应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和,在_中将co2转化为三碳糖,进而形成淀粉和蔗糖。(2)由图1可知,随着去除棉铃百分率的提高,叶片光合速率_。本实验中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植株的co2固定速率相对值是_。(3)由图2可知,去除棉铃后,植株叶片中_增加。已知叶片光合产物会被运到棉铃等器官并被利用,因此去除棉铃后,叶片光合产物利用量减少,_降低,进而在叶片中积累。(4)综合上述结果可推测,叶片中光合产物的积累会光合作用。(5)一种验证上述推测的方法为:去除植株上的棉铃并对部分叶片遮光处理,使遮光叶片成为需要光合产物输入的器官,检测_叶片的光合产物含量和光合速率。与只去除棉铃植株的叶片相比,若检测结果是_,则支持上述推测。 31.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co2浓度为1%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其叶片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下图。回答问题:(1)图中物质a是_(c3化合物、c5化合物)。(2)在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物质b的浓度比a的低,原因是_。将co2浓度从1%迅速降低到0.003%后,物质b浓度升高的原因是_。(3)若使该植物继续处于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浓度达到稳定时,物质a的浓度将比b的_(低、高)。(4)co2浓度为0.003%时,该植物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co2浓度为1%时的_(高、低),其原因是_。第10讲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1c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都易溶于有机溶液,所以c不正确。2b过滤主要是将滤渣和滤液分开,要用吸水性差的纱布而不能用吸水性强的滤纸过滤研磨液,a错误;干燥处理定性滤纸是为了让层析液能够更快地上升,使色素更好地分离,b正确;画滤液细线,要等一次画完干燥后才能重复,防止滤液细线过粗,c错误;叶绿体中色素为脂溶性的,要用无水乙醇溶解,d错误。3c该实验包含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色素的分离两个目的。通过实验可以验证叶绿体中含有哪些色素。但是实验不需要了解各种色素的吸收光谱。4b水稻突变体的叶黄素缺失,导致分离的色素带缺失第2条(从上向下数);单独缺失叶黄素时,因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故光吸收差异不大。5ba处应滴加滤液,加入培养皿中的层析液沿灯芯向上扩散,到达a点后沿圆形滤纸扩散,得到四个不同颜色的同心圆,由内向外依次是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6d从两条滤纸条上条带位置及数量分析可知,滤纸条缺少了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色素带,可能是选择的材料中缺少叶绿素。秋冬季的银杏落叶由于叶绿素分解而呈现黄色,所以层析出的色素带最可能出现所示的情况。7b新鲜绿叶中,含量最多的是叶绿素a(乙),其次是叶绿素b(甲),含量最少的是胡萝卜素(丁),丙是叶黄素。提取光合色素时加碳酸钙是为了防止叶绿素被破坏。水稻在收获时节,叶片颜色变黄是由于叶绿素(甲乙)含量少于类胡萝卜素(丙丁)。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叶黄素和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8(1)叶绿素b(2)吸收光谱(3)从预留的叶片中挑选出足量的、份量相等、大小相近的已变黄的叶片和新鲜叶片为实验材料,在相同条件下,再次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测定和记录实验结果,比较这种叶片与新鲜叶片色素的组成及各种色素的含量后,得出结论解析:(1)甲同学利用新鲜的玉米绿色叶片进行该实验,在滤纸上出现了四条清晰的色素带,其中呈黄绿色的色素带为叶绿素b。(2)可通过分析色素溶液的吸收光谱来判断条带的色素种类。(3)可通过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比较这种叶片和新鲜叶片色素的组成及各种色素的含量后,得出结论。9(1)sio2使研磨更加充分(2)8.0以1.0作为ph梯度进行实验,还需要考虑碱性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3)酸性由于叶绿素被破坏造成食品失绿而影响品质(4)纸层析法,其主要步骤:制备滤纸条,画色素液细线,用层析法分离色素,观察色素带解析:本题考查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原理、步骤及实验分析、设计能力。(1)的目的是提取叶绿素,x为sio2,有助于研磨得充分。(2)的目的是探究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则自变量是ph的大小,表格中ph大小变化梯度为1.0,还要考虑碱性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再看ph与实验结果的关系可知y为8.0。(3)由表中实验结果可知叶绿素在ph6时被破坏,所以不能用于酸性食物。10d叶绿素中心元素是镁离子,a正确;色素的作用是吸收、传递、转化光能,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叶绿素a比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高,c正确;植物主要的吸收峰在蓝紫光区和红光区,绿光吸收最少,反射多,所以叶片呈现绿色,d错误。11b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光的能力很强。当可见光光束通过三棱镜之后,可以看到由红、橙、黄、绿、青、蓝、紫光组成的光谱,称为连续光谱。如果把上述四种色素溶液分别放在可见光光束和三棱镜之间时,可以看到连续光谱中有些波长的光被吸收了,在光谱上显示出暗带,这种光谱称为吸收光谱。叶绿素吸收光谱的最强吸收区为波长430450 nm的蓝紫光区和波长为640660 nm的红光区。叶绿素对其他光的吸收不明显,尤其是对波长为500560 nm的绿光吸收量最少。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12b镁是构成叶绿素的重要成分,缺镁植物不能合成叶绿素。叶绿素含量降低使幼苗吸收光能的能力减弱,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强度降低,故a、c项错误;因为暗反应需要光反应提供h和atp,故光反应强度降低后,为暗反应提供的h和atp减少,暗反应的强度也降低,故b项正确,d项错误。13a选项b、c、d中都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而选项a中运用了显微镜观察法。14ba部分和e部分都呈黄白色,不含叶绿素,不管有无光照,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用碘染色法处理不变蓝。c部分虽呈绿色,但被遮光,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用碘染色法处理也不变蓝。b、d部分既呈绿色,又有光照,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用碘染色法处理变蓝。15c依据题中信息可判断,光照后溶液变为无色,说明有还原剂产生。有o2释放,说明该过程有o2产生。类囊体是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场所,说明光反应能产生还原剂和o2。16b该图示阶段是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a错;温度、co2浓度、光照等都影响暗反应,单纯提高温度,不一定能促进c6h12o6的生成,c错;暗反应是在光照前提下,产生了atp和h才能进行的,d错。17d本题综合考查植物的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基础知识,考查识图能力、理解能力与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图示可知,这一天的6:00(甲曲线的a点)和18:00左右,甲乙两植株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速率和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速率相等;在6:00之前,甲乙两植株的光合作用已经开始,但光合作用比细胞呼吸弱,故选项a错误;在18:00后,甲乙两植株的光合作用速率开始小于细胞呼吸,有机物的积累最多的时刻应为18:00左右,e点时有机物的积累量已经减少,故选项b错误。图示曲线的bc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气孔部分关闭导致叶内二氧化碳浓度降低,de段下降的原因是光照强度减弱,光反应产生h和atp的速率减慢。这两段下降的原因不相同,故选项c错误。bd段,乙曲线的变化为植物的“午休现象”,是由于气孔关闭导致叶内二氧化碳浓度降低;甲植株可能不存在“午休现象”或气孔关闭程度很小或气孔无法关闭,故选项d正确。18c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图中纵坐标是上浮至液面的时间,时间越短,说明单位时间内产生氧气越多,说明光合作用强度越大。结合曲线分析,ab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增强,产生氧气越多,叶圆片上浮时间越短,故a错误;从图中分析,bc段co2浓度已不再是制约光合作用的因素,因此单独增加nahco3溶液浓度,不会提高光合作用速率,叶圆片上浮时间不变,故b错误;由于nahco3溶液浓度过高,使叶肉细胞失水而导致整体代谢水平下降,叶圆片上浮时间长,故c正确。19d本题考查一天中的光照和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2时到4时温度较低,细胞呼吸受抑制,产生的co2量减少,co2浓度增加减慢。从4时开始已经有微弱的光,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只是光合作用强度小于细胞呼吸强度。到6时,光合作用强度和细胞呼吸强度相等,超过6时,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所以co2浓度降低。10时到14时,由于气温不断增高,光照增强,植物为减少水分的散失,关闭部分气孔,光合作用减弱,二氧化碳的消耗速率减少。到18时,光照强度进一步降低,光合作用强度也降低,从而与细胞呼吸强度再次相等,之后细胞呼吸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co2浓度增加。20a本题考查关于光合作用的曲线分析,解题关键是掌握外界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并能对曲线图正确分析。分析题图可知,25 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作用均应增强,a点应下降,cd段应上移,a错误;a点时,细胞只进行细胞呼吸,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b正确;植物缺mg时,叶绿素不能合成,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减弱,而细胞呼吸正常进行,因此,光补偿点(b点)右移,c正确;c点后,光照不再是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的原因可能与co2浓度、叶绿体中酶的浓度等因素有关,d正确。21d过程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需要多种酶的催化,而且需要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过程为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于细胞质基质,只要是活细胞都要进行细胞呼吸;过程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的能量最多;过程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产生的h用于还原三碳化合物。22b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能力。从表中可以看出,光强大于0.1 mmol光子/(m2s),随光照增强两种果树的光能利用率逐渐减少,a正确。光强小于0.5 mmol光子/(m2s),随光照增强,净光合速率增强,因此光强小于0.5 mmol光子/(m2s),限制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b错。光强大于0.7 mmol光子/(m2s),随光照增强,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强,因此光强大于0.7 mmol光子/(m2s),限制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生态因素不再是光照强度,而主要是co2浓度,c正确。龙眼的最大光合速率为8.50 mol co2/(m2s)0.6 mol co2/(m2s)9.10 mol co2/(m2s),芒果的最大光合速率为7.6 mol co2/(m2s)2.10 mol co2/(m2s)9.70 mol co2/(m2s),d正确。23d光照强度在8.09.0 klx之间时,细胞内合成atp的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增大,a错误;光照强度在2.0 klx时细胞仍进行光合作用,但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b错误;光照强度在8.0 klx时,光合作用强度远大于呼吸作用强度,细胞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除满足有氧呼吸所需外,还有氧气释放出来,c错误;光照强度超过9.0 klx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光照强度不再是限制光合速率增加的因素,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限制光合速率增加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外界co2浓度,d正确。24b乙中盛有缺镁培养液,这会造成所培养的小球藻的叶绿素含量减少,从而影响小球藻对光的吸收,影响其光合作用。由图2可知,q点的氧气释放量为0,即此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p点代表光照强度为0时,呼吸作用对氧气的消耗量。若光照强度突然由r变为s,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减少,造成c3的消耗量减少,而c3的产生量基本不变,故短时间内c3的含量增加。25(1)o2是f点的o2含量高于a点(一天内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o2量)(2)减少增加光照过强,使温度过高,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暗反应减弱,限制了光反应的进行(3)a、c、d、ea、c、d、e解析:(1)密闭大棚内气体含量发生变化的主要是o2和co2,图中e、b两点气体变化量为0,说明e、b两点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7点之前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o2含量下降、co2含量上升,故图1所测气体为o2。f点的o2含量高于a点,表明一昼夜内o2的净积累量大于0,即有机物有积累。(2)ec段,光照强度逐渐增强,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增多,c3被还原的量就会增多,故而c3含量的变化趋势为减少;db段,光照强度逐渐降低,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减少,c3被还原的量就会减少,故而c3含量的变化趋势为增加;cd段,光照强度过强,使气温偏高,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暗反应减弱,限制了光反应的进行。(3)b点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但一般植物只有绿色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在整体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叶肉细胞内肯定是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db段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对于叶肉细胞来说,叶绿体消耗co2和产生o2的速率均大于线粒体产生co2和消耗o2的速率,则图2中应该进行的气体转移途径有a、c、d、e。26(1)光照强度温度(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细胞呼吸产生了co2(3)单一变量(4)下降下降(5)增加若干实验组,依次增加光照强度解析:该实验是探究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自变量是光照强度,无关变量是温度、水分、矿质元素等。实验的第1组是在黑暗条件下进行的,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o2浓度增加的原因是西红柿植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co2。实验设计应当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材料应选用同一品种且生长状况相同的西红柿植株。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阶段产生atp,光照强度减弱,atp合成减少,此时c5的产生减少,消耗不变,故c5含量下降。光照强度达到95%时,12小时后的co2浓度较其他组别低,但不能确定其是不是最佳光照强度,需要再设置若干实验组,依次增加光照强度,12小时后再测定容器内的co2浓度。27a根据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图示可知d1处实际光合速率大于d3处的实际光合速率,因此d1处光反应产生的h大于d3处光反应所产生的h,a正确;由图示可知d3处的呼吸速率小于d2处的呼吸速率,因此d3处呼吸作用产生的atp较少,b错误;蓝藻种群k值的大小与相应条件下净光合速率成正相关,c错误;密闭光照培养蓝藻,蓝藻可通过自身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进行有氧呼吸,d错误。28d分析图示可知,该蔬菜光合作用的最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协议中财产自愿归零及净身出户具体协议
- 公务员申论培训咨询服务合同
- 职业院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
- 考研准备中的技巧和方法
- 心理干预措施报告
- 共轴双旋翼模型的建立
- 农业文化传播与品牌建设成效
- 2025浙江宁波慈溪市周巷职业高级中学招聘派遣制教师3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天然气价格测算制度
- 如何用香熏养生保健身体
- 2025年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师考试试卷及答案
- 建筑材料与构造教学课件
- 直播停播协议书范本
- 征信修复合同协议
- 消化道出血护理新进展
- 肠内营养管堵塞的预防及处理
- 搅拌站原材料管理
- HIV初筛实验室工作制度
- T-CNAS 10-2020 成人有创机械通气气道内吸引技术操作
- 《危险货物港口作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知识培训
- 海外优青-申请书模板(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