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维设计】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知识归纳+教材扩展拾遗+单元验收评估)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岳麓版历史纵横单元知识归纳与教材适宜自主学习课一、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与阶段特征项目时期推动因素主要资本显著特点主要途径影响(世界市场进程)工场手工业时期(16世纪18世纪中期)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商业资本暴力手段残酷掠夺殖民扩张和掠夺初显端倪自由资本主义时期(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后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资本商品输出以炮舰和商品进行不平等贸易初步形成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中后期以来)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资本资本输出瓜分世界最终形成二、工场制度、工厂制度和垄断组织的区别与联系比较类别工场制度工厂制度垄断组织区别时期16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生产手段以手工劳动为基础以机器大生产为基础主要依靠科技提高生产率规模相对于城市手工业作坊和家庭手工业,规模较大相对于工场手工业,规模较大,工人集中垄断组织是通过大企业兼并中小企业或强强联合形成的,规模空前强大影响成为城市手工业作坊和家庭手工业过渡到资本主义大生产的最初形式促进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基本形成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联系(1)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变化的重要表现(2)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重要组织形式,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3)工场手工业为工厂制度的形成提供了经验,垄断组织是在工厂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对中国的影响项目时间世界市场推动力世界市场历史进程对中国的影响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雏形开始出现葡萄牙强租澳门,中国面临来自欧洲的威胁1718世纪早期殖民扩张进一步拓展(1)荷兰侵占台湾;(2)西学东渐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1)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中国近代化起步(洋务运动)(3)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中国新思潮萌发)(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列强继续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3)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如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20世纪40年代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明显加速(1)初期中国再次与世界科技潮流失之交臂(2)中国实行改革开放,重新追赶世界科技革命的潮流,推动了现代化建设(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四、西方与中国工业化的差异国别项目西方中国发展进程随着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的开辟和政府重商政策的推行而开始起步,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大大加快了西方工业化的进程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没有独立成长为资本主义经济;鸦片战争后的工业化进程受到内部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和外国资本主义的阻碍,进程曲折缓慢领导力量资产阶级一直扮演着主角,开始是商业资本家,后来是工业资本家、金融寡头推动工业化开始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在其过程中作用甚小,民族资产阶级没有真正掌握领导权资金来源资本的原始积累洋务企业多靠政府投资,民族资本主义则是在资本主义萌芽被外来侵略截断的情况下出现的,缺少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资金严重不足工业化次序从轻工业如棉纺织业开始,再发展重工业洋务企业一开始就发展重工业,轻工业是辅助,工业结构极不合理、洋务运动破产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大力发展轻工业,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和近代中国的五种经济成分编写缘由世界市场是指以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商品流通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交往活动。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是: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展开了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攫取了大量财富,推动了西欧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而后在欧美各国出现。凭借工业革命产生的巨大生产力,资产阶级建立了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属于历史主干知识,是中国近代化的主要表现,它既是长效社会热点问题,也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与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相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洋务经济的兴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消长,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各版本教材都没有全面的讲述和注释,为了便于全面掌握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补遗近代中国的五种经济成分是必要的。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与阶段特征阶段推动因素主要资本主要途径影响15世纪末至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商业资本欧洲殖民侵略、扩张和掠夺世界市场雏形出现17世纪至18世纪中期殖民扩张、争霸世界市场得到拓展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工业资本商品输出世界市场基本形成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私人垄断资本瓜分世界、资本输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二、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关系项目早期殖民扩张19世纪中期的殖民扩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背景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工业革命的推动,寻求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进行资本输出主要国家西、葡、荷、英、法等国英、俄、法、美等国英、法、美、德、俄、日等帝国主义国家扩张地区大多占领沿海地区,未深入内地进行全球殖民扩张,深入内地全世界范围活动抢夺金银、贩卖黑奴、进行欺诈性贸易等在殖民地进行商品倾销,掠夺原材料进行资本输出、商品倾销,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结果推动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及资本主义的发展,给亚非拉国家带来灾难,使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推动了欧美各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亚非拉国家走上近代化的道路,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将世界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促进亚非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三、近代以来主导世界市场的国家115世纪末16世纪,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葡萄牙在世界市场占据主导地位。17世纪的荷兰几乎垄断了当时的海外贸易,被称为“海上马车夫”,荷兰的海上霸权止于英帝国的崛起。216世纪至18世纪中期,英国相继打败西班牙、荷兰和法国,确立“日不落”帝国的地位,至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一位,在世界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3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美几乎共同主导世界市场。4二战后,美国取得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美国主导世界市场,形成了有利于美国的国际经济、贸易和金融体系。5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逐渐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但直到今天美国仍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四、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评价1奴役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控制着这些国家、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命脉。2改造性: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自然经济不断解体,旧思想、旧制度不断受到冲击,促使整个世界进一步资本主义化。3全球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彻底打破了世界各地封闭孤立状态,使世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有利于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五、近代中国的五种经济成分近代中国经济主要包括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1自然经济自然经济是近代中国社会最落后的经济形式。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家庭手工业逐步破产,农产品商业化加强,自然经济开始在沿海地区逐步解体。2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外国资本主义企业资金和技术雄厚,利用中外之间不平等的经济秩序榨取超额利润,是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为中国带来了近代化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对中国落后的自然经济有明显的冲击、瓦解作用,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3洋务企业洋务企业中的军事工业采用机器生产方式,但其产品不是商品,在经营管理上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基本属于封建性近代工业。民用工业基本上是建立在利润、市场和价值规律基础上的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但也有一定程度的封建性。洋务企业的兴办,引进了外国先进的机器设备,是中国从手工业生产向机器生产过渡的标志,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它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有诱导作用。4民族资本主义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与束缚,同时又对它们存在一定的依赖性。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革命和进步的经济成分,既瓦解着自然经济,又对外国经济侵略起抵制作用。5官僚资本官僚资本主义不是中国资本主义正常发展的结果,而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产物。它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家政权同帝国主义、本国封建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相结合而形成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压迫和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国民政府统治的经济基础。六、五种经济成分的表现形式、相互关系及其消长过程1主要表现形式图1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五种经济成分的相互关系自然经济阻碍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民族资本主义、洋务企业、官僚资本主义、外国资本主义对自然经济产生冲击;民族资本主义在自然经济、官僚资本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夹缝中求生存。3近代五种经济成分的消长(1)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史学界对此持不同看法,一种观点认为民族资本主义不是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继续和发展,它们被外国资本主义摧残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造成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背景下产生的,是欧风美雨的产物。另一种观点认为民族资本主义就是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继续和发展。受欧美列强侵略影响,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它只是加速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并不是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根本原因。(2)五种经济成分的消长过程a:代表自然经济,在近代中国经济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19531956年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引导小农走向合作化道路。b:代表洋务企业,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中出现,90年代甲午战争洋务运动失败,洋务企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c:代表外商企业,鸦片战争后开始在通商口岸出现,其后不断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没收外国企业。d:代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19世纪70年代产生,曲折发展,19531956年实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e:代表官僚资本,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出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急剧膨胀,新中国成立后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4济南质检)促成下图所示西班牙语分布状况的重大的、 转折性历史事件是()a新航路开辟b文艺复兴c黑奴贸易 d工业革命解析:选a由图中可知使用西班牙语的主要分布在拉丁美洲。文艺复兴影响主要在欧洲,黑奴贸易主要是非洲和美洲,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英国对其他国家的影响,故b、c、d三项皆可排除。a项正确。2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a英国的船坚炮利 b工业文明迅速发展c中国的闭关锁国 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解析:选b这里所说的“大势”即鸦片战争时期的西方发展趋势,也就是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和崛起。故b项正确。 3荷兰东印度公司享有从好望角到麦哲伦海峡之间的贸易垄断权,还被授予开战或讲和、夺取外国船、建立殖民地、修筑城堡和铸币的权力。材料表明荷兰东印度公司()a具有商业公司和殖民机构双重性质b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c垄断了世界贸易d促成荷兰在18世纪建立了商业帝国解析:选a由材料信息“贸易垄断权”“建立殖民地、修筑城堡和铸币的权力”可知荷兰东印度公司具有商业公司和殖民机构双重性质,a项正确。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是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荷兰垄断了东方的香料贸易,并不是世界贸易;17世纪上半期,荷兰成为头号贸易强国。因此,b、c、d三项错误。4很久以来,糖在欧洲只是作为药用并被视为一种舶来奢侈品,直到美洲被发现后,欧洲人在加勒比海地区大量种植甘蔗并加工制糖,这种情况才得以改变。由此推断在下表中,英国人均糖消费量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呈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表人均糖消费量(磅)欧洲(除英国外)英国16800.85417501.901018001.9818a新航路开辟之初英国率先进行殖民掠夺活动b英国逐步控制了海上霸权从而占据贸易优势c圈地运动促使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d工业革命的完成促使英国的生产力飞速提高解析:选b新航路开辟之初,率先进行殖民掠夺活动的是西班牙与葡萄牙,排除a项。由统计表可知,英国人均糖消费量比欧洲其他国家多,这说明英国从美洲进口糖比其他国家便利,这是因为英国逐渐成为海上霸主,故答案选b。圈地运动只是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并没有促使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排除c项。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是在1840年前后,排除d项。5(2014临沂质检)英国笨拙杂志的漫画穷人国和富人国的写照(见下 图)的独白:“尽管说煤窑里的境遇仍相当悲惨,但它也带来了许多奢华与享受,了解这一点也就可以让人欣慰了。”该漫画描述的画面最早始于()a光荣革命之前 b工业革命时期c电气时代到来 d经济“大恐慌”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漫画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煤窑”这一信息可以判断,这一漫画反映的是工业革命带来了贫富两极分化。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1800年至1900年间工业化国家的人口变化趋势()a城市人口大量增加 b人口出生率提高c大批移民流向西欧 d婴儿死亡率降低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故a、b、d三项是工业化国家人口变化趋势。工业革命前后,西欧国家大量海外殖民,故c项不符合史实。7(晚清)欧阳昱的见闻琐录记载:“当茶出时,众夷来买,商定而后答价,丝毫不能增。而夷人阴谋幻诈之心,尤为甚焉者。茶有二三春,近日茶商多逡巡不前,夷见头春茶至者少,由故倍其值以买之”此段材料不能说明()a中国茶叶大量销往国外b外商操纵中国茶叶的价格c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外商抑制d中国农副产品日益商品化解析:选c由材料中“当茶出时,众夷来买”,可知中国茶叶大量销往国外,故a、d两项符合材料信息。“众夷”“商定而后答价,丝毫不能增”可看出外商操纵中国茶叶的价格,b项符合材料信息。材料无法体现外商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抑制,故选c项。8(2014广东百校联考)下表反映了18441863年间广州和上海到埠外国船只和吨位变化情况。年份船只数吨数广州上海广州上海184430644142 0998 5841849331133142 35752 5471855437157 19118638673 400300 500964 309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鸦片战争后()a近代外贸中心逐步转移b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c上海开放程度高于广州d广州经济发展趋于停滞解析:选a在鸦片战争前,广州是清朝对外贸易的中心。由材料信息可知,18441863年间,广州和上海到埠外国船只和吨位变化都在增加,但上海增加速度远远快于广州。这种变化实质上反映了近代外贸中心逐步转移,故选a项。其他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9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国内市场的走向、变化深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影响下表中日本进口棉纱所占比重变化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年份日本进口棉纱占中国棉纱总量191866%191938%a日商来华投资设厂减轻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b西方列强重新抢夺中国市场c“抵制日货”等群众爱国运动的影响d民族工业的发展对外来商品的抵制解析:选a甲午战争后,日本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而不是减轻,a项错误,符合题意。b、c、d三项分别从国际环境、群众运动和民族工业的发展三个方面分析了日本进口棉纱减少的因素。10下图右框材料选自民国二十二年第二期申报月刊,其中阐述的经济思想在当时的中国产生了较大影响。其客观因素是()a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b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c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d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解析:选b关键信息:民国二十二年即1933年。依据时间信息,结合题干政府政策的特点来判定b项正确;a、d两项时间上与题干相近,但不符题意,c项可从时间上直接排除。11中国近代“一向被社会歧视、受性别不平等压制的妇女,开始走向社会,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并为男女平等而斗争”。这种变化折射的历史发展趋势是()a封建经济渐趋衰落b西学进一步传入中国c人性日益解放,社会日趋开放d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解析:选c妇女地位的提高,反映的是社会的开放和人性的解放,故选c。12据1927年出版的中华影业年鉴统计,1925年前后华商共投资开设175家电影公司,其中有141家在上海。这一现象说明()a国内政局的相对稳定b文化产业投资推动了上海电影业的出现c观看电影成为市民的主要娱乐方式d上海已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汇中心解析:选d本题可用排除法。1925年国内军阀混战,排除a项;材料所涉内容是电影的发展,不是电影业的产生,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谈到市民对电影的态度,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2014南京调研)在史学研究中,人们对同一历史事件由于不同的史观,如革命史观、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欧洲中心史观等等,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关于工业革命起因的研究即为一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新精神、技术、地理简言之,种族的特殊性。我们将会看到,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简言之,从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支配地位中谋取好处。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然后暂时站在了亚洲的肩膀上。弗兰克白银资本材料二“生态缓解”这一概念,在波梅兰茨的用法中,指的是英国从新大陆获得大量土地密集的产品(如糖和棉花),从而缓解了英国自身的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因为食品、燃料、纤维和建筑材料这四项必需品均要占用土地来生产,当纺织机械的革命新增加了对于棉花纤维的需求后,必然相应减少了食品、燃料和建筑材料所能占用的土地,从而提高了食品和燃料的价格。当食品和燃料的价格高于工资后,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也无法使工业革命持续下去,因为此时更多的土地和人力必须投入到四项必需品的生产中去,可见,孤立的技术革新无法形成持续的工业革命。美洲新大陆提供的“生态缓解”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崔之元生态缓解、奴隶制与英国工业革命材料三持续的工业进步背后是欧洲特有的文化条件的结果。工业革命从根本上说主要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不是纯粹的技术现象。这已经变得一目了然了。人们注意到,最先工业化的国家是那些与英国的文化和社会最相似的国家。奇波拉工业革命前欧洲的社会与经济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经济力量兴起的因素,“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又是通过什么途径?(4分)(2)概括材料二中美洲大陆的“生态缓解”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的有利条件。(4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哪些“文化和社会”现象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生。(8分)(4)材料一、二主要体现了哪种史观?这种史观在认识工业革命的起因上有何特点?(4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分析;第二小问,题干中“悲伤”暗示亚洲所遭受过的屈辱。第(2)问,从材料二“英国从新大陆获得大量土地密集的产品(如糖和棉花),从而缓解了英国自身的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分析。第(3)问,根据英国在工业革命前的政治、思想文化运动、科技发明、对外关系等方面回答。第(4)问,第一小问,材料一是从欧洲和亚洲之间的联系阐述的,材料二是从英国在殖民地地区进行掠夺的角度进行回答,因此属于从全球史观的角度进行的回答;第二小问,根据全球史观整体性的特点回答。答案:(1)因素:欧洲从亚洲获取了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利益。途径:新航线的开辟;殖民活动(扩张、掠夺)。(2)条件;降低了生活必需品的价格;节约了土地和劳动力。(3)现象: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圈地运动提供了自由的劳动力;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思想解放运动;经典力学等科技进步。(4)史观:全球史观。特点:整体性或全面性。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朝放宽抑商的政策形成了商业大发展态势,各个阶层的人士都被卷了进来,他们在东京城中大量经营邸店,侵街占道,承当了街市形成的开路先锋和中流砥柱。同时,在巨大的人口压力下,东京原有的东、西两市无法应付城市给养和物资供应,于是首先在汴河两岸兴起的行市逐渐在全城扩展。皇室生活的奢华习气自北宋中期开始从上到下感染到黎民百姓,成为当时的社会时尚,东京处在时尚中心,俨然一座消费或寄生的城市,为了满足种种消费需求,城市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相应的商业、服务业项目,如商店、酒楼、饭馆、瓦子等,沿街分布,从而使完整的街市得以形成。摘编自城市发展史讲义材料二直到16世纪中叶,利物浦还只是一个人口只有500人的小镇。16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汉字的来历课件
- 云南省昆明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综合素质评价(期末)试卷(含解析)
- 工地协议书范文
- 工厂厂房转让合同(6篇)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 《诗经》与楚辞导读知到智慧树答案
- 成都二手房买卖合同(15篇)
- 房地产誓师大会发言稿
- 汉字书法课件模板图
- 建筑公司分包合同管理办法
- 2025至2030苏打水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秋季学期德育工作计划:向下扎根向上开花
- 2025-2030中国家政服务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与服务质量监管报告
- 2025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物理)科目高考真题+(答案解析版)
- 2025年成都东部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企业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各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 国税编制管理办法
- 特种畜禽管理办法
- 消防员心理健康教育课件教学
- 藏族课件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