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考生】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 第6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课时作业 人民版(1).doc_第1页
【快乐考生】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 第6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课时作业 人民版(1).doc_第2页
【快乐考生】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 第6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课时作业 人民版(1).doc_第3页
【快乐考生】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 第6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课时作业 人民版(1).doc_第4页
【快乐考生】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 第6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课时作业 人民版(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6新民主主义革命1(2014北京东城区联考)1919年春,上海各界人民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上海“大世界”娱乐场中的跑马场生意也随之萧条了,有人在其大门上贴了副对联,“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其中“亡羊”是指()a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b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c日本强迫袁世凯政府接受“二十一条”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解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据题干时间材料信息反映的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因此d项符合题意。a、b、c在时间上与题干信息不符。答案:d2(2014浙江五校联考)历史学家指出:“五四爱国运动是与新文化运动紧密结合的,而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成功,也仰赖于当时社会多元力量的威力。”这段材料表明()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准备了思想的条件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均有社会多元力量的参与五四运动的成功是工、商、学等阶层努力的结果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abcd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准备了思想条件,故正确。新文化运动局限于知识分子阶层,脱离了群众基础;五四运动是工、商、学各阶层联合斗争的爱国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故错误,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故选a。答案:a3(2013荆州质检)“18世纪以来,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人权、讲法治、讲个人的尊严,这些通过五四运动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价值。”这句话表明()a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五四运动彰显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c五四运动弘扬了民主、科学的精神d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解析:材料认为通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理性、自由、人权、法治等成为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的基本价值,故选c项。a、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材料强调的是文化结构中的基本价值,与爱国主义精神无关,排除b项。答案:c4(2013石家庄联考)“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给20世纪初期的中国革命带来的最大影响是()a中国共产党诞生b新文化运动发展方向改变c“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创立d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出现解析:中国共产党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产生的,标志着中国革命有了全新的革命政党的领导。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由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思想转变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基础,但其本身并没有将革命落实到改造社会的政治实践上。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出现和“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创立,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不断发展的具体体现。答案:a5(2014河南质检)1920年12月,毛泽东在回复蔡和森的信中说:“罗素在长沙演说主张共产主义,但反对劳农专政,谓宜用教育的方法使有产阶级觉悟,可不至要妨碍自由,兴起战争,革命流血我对于罗素的主张,有两句评语,就是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俄国就是个明证,所以我对于中国将来的改造,以为全适用社会主义的原理与方法。”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史的早期成员()a认为俄国革命道路要和中国实际结合b主张思想启蒙以唤醒民众c认识到劳工阶级取得政权的必要性d主张用宪政手段改造中国社会解析:从材料中可看出这场战争的斗争对象军阀和帝国主义,b项斗争对象是日本帝国主义,c、d发生于解放战争时期。故选a项。答案:a6(2013郑州调研)1922年,中共“二大”在宣言中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收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以发动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b提出了由国民运动转向土地革命的方针c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d决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解析:解答此题除了理解材料内容外,还要注意“1922年”“中共二大”等有效信息,材料明显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至于a、b、d三项则都是中共在“1922年”“中共二大”之后的思想认识。答案:c7(2014浙江联考)以下是某支部队战前的誓师词:“嗟我将士,尔肃尔听。国民痛苦,火热水深。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与该誓词有关的战争(或战役)是()a北伐战争b百团大战c辽沈战役d渡江战役解析:从材料可看出这场战争的斗争对象是军阀和帝国主义,b项斗争对象是日本帝国主义,c、d发生于解放战争时期。故选a项。答案:a8(2014西城模拟)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的意义在于()a在实践中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b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起义的开始c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d第一次明确地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解析: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故a正确;b项是南昌起义的意义,c项是三湾改编的意义,d项是中共二大的意义。答案:a9(2013湖南十校检测)“红日照遵义,长征排万难。突破重围去抗日,高举红旗上延安。转危为安靠谁人?伟大的共产党!伟大的毛主席!”为什么说遵义会议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工作重心转向农村abc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农村在1927年即已实现,而均符合遵义会议的史实。答案:b10(2014安徽示范高中一模)某学生在网上搜到一段歌词:“锣鼓响,秧歌起,黄河唱,长城喜。腊子口上降神兵,百丈悬崖当云梯。大盘山上红旗展,势如破竹扫敌骑。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南北兄弟手携手,扩大前进根据地。”此歌词反映了()a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战争b红军克服重重困难,取得长征的胜利c八路军挺进敌后,开展游击战争d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对西北地区的进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有效信息的理解能力。由材料有效信息“黄河唱,长城喜”“腊子口”“大盘山”“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等信息可判断是长征取得胜利。a、c、d的表述与题干材料信息不符。答案:b11(2013海淀模拟)1947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到:“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片飞来,蓐食宵衣,兢兢业业,未敢或懈,自省俯仰无愧,信道益笃,成败利钝,一惟听天命而已。”造成蒋介石“忧患最深”的主要原因是()a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b人民解放军的反攻作战取得节节胜利c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地区发动战略决战d政治协商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决议解析: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拉开了战略反攻序幕,像一把利刃插进国民党军队的战略纵深,整个战局因此而扭转,国民党完全处于被动,解放战争因此出现转折。答案:b12(2014安庆月考)19451949年,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所做的努力有()重庆谈判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北平和谈abc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依据教材叙述可知均正确。故选c项。答案:c13(2014西城模拟)90多年前那场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演变成了光耀千秋的“五四”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踏上振兴中华民族的奋斗征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北京大学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国家爱国之运动。1920年1月孙中山关于五四运动材料二:“五四”以来,中国青年起了什么作用呢?起先锋队的作用,但是光靠它是不能打败敌人的,因为它还不是主力军。主力军是谁呢?就是工农大众。中国的知识青年和学生们,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他们动员组织起来,没有工农这个主力军,单靠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这支军队,要达到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是做不到的。1939年5月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材料三: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的精神。最根本的就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不仅表现在1919年5月,而是贯穿在整个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在五四运动和由五四运动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作了准备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才使反帝反封建的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综合新华网信息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孙中山与毛泽东观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请你综合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写出五四运动在中国文明演进历程中的历史作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及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第(1)问通过阅读并提取材料一、二关键信息,并进行归纳、对比得出答案。第(2)问实际考查五四运动的重要意义,“文明演进历程”可包含多个角度,结合三则材料的提示进行归纳总结。答案:(1)同:都指出了五四运动的重大意义,并加以肯定。异:孙中山没有认识到工农群众的力量;毛泽东则认识到了工农群众的伟大力量,并认为它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保证。(2)作用:反帝爱国运动,振兴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思想解放运动,广泛地传播民主和科学,促进了新文化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干部上准备条件等。14(2014浙江杭州模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材料一: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性质的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加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陈勤、李刚、齐佩芳著中国现代化史纲无法告别的革命材料二:但无论如何,中国都能与两者(苏联人民战线与英美民主联盟)很好地协调起来。中国是一个合格的反法西斯主义国家,同时,它能被英美民主联盟接受为一名,不妨说,光荣的成员。至少在亚洲的环境中,蒋介石领导下的统一的中国表现出战时所能期望的民主。当时尽管很少有人声称中国正在为民主而战,但是十分明显,中国人民正拒绝屈服于犯下像“南京暴行”那样的抢劫和屠杀罪行的法西斯侵略者。整个1938年,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赢得了美国和英国的敬佩。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国共第一、二次合作的主要目的分别是什么?各起了怎样的作用?(2)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相比,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特点有什么显著的差异?新课标主要运用了文明史观之史学范式,上述两则材料又运用了何种不同的史学范式?试指出来。(3)国共前两次合作破裂,带来什么严重后果?从国共分合的史实中,你得到什么认识?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难度不大;第(2)问需要较高的对比概括能力,第二个问题要注意,改革开放前,中国流行革命史观,当代比较流行的是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第(3)问,总结认识要注意联系当前的民族复兴大业。答案:(1)目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和统一中国;第二次国共合作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作用:第一次国共合作发动了史无前例的国民大革命,它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为中国革命的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第二次国共合作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起来,共同进行了八年的艰苦抗战,打败了日本法西斯,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2)特点: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实行党外合作;没有统一的纲领(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