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艺术设计(本科2004级)教学大纲目录1、构成课程教学大纲2、构成课程教学大纲3、图形创意教学大纲4、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5、西方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6、建筑装饰史课程教学大纲7、美学概论教学大纲8、民间美术教学大纲9、设计素描()课程教学大纲10、设计素描()课程教学大纲11、色彩()课程教学大纲12、色彩()课程教学大纲13、摄影教学大纲14、设计制图教学大纲15、专业英语教学大纲16、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17、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18、室内设计课程教学大纲19、展示设计基础教学大纲20、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21、建筑结构基础教学大纲22、建筑装饰材料与构造教学大纲23、装饰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大纲24、建筑物理与设备教学大纲25、建筑装饰施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26、建筑绘画与表现教学大纲27、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课程教学大纲28、绿化小品与园林设计教学大纲29、家具与陈设课程教学大纲30、装饰工程项目管理教学大纲31、室内设计课程教学大纲32、小区环境规划设计教学大纲33、公共设施设计教学大纲34、景观设计教学大纲35、雕塑与壁画基础教学大纲36、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教学大纲37、计算机辅助设计(3dsmax) 教学大纲38近现代室内设计思想与流派课程教学大纲39、空间组合论教学大纲40、设计心理学教学大纲41、人体工程学教学大纲42、计算机辅助设计(photoshop) 教学大纲43、风水与建筑课程教学大纲44、雕塑与壁画创作教学大纲45、艺术概论 课程教学大纲46、艺术鉴赏教学大纲47、水彩 课程教学大纲48、国画教学大纲49、书法课程教学大纲50、毕业实习教学大纲51、美术写生课程教学大纲52、景观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53、小区环境规划课程设计教学大纲54、家具与陈设课程设计教学大纲55、室内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56、工地劳动课程教学大纲57、CAD集中训练教学大纲58、公共设施课程设计教学大纲59、室内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60、综合考察课程教学大纲61、建筑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学大纲62、认知考察课程教学大纲63、设计制图课程设计教学大纲64、毕业设计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704201构成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数 64,学分数 4)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一)性质: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二)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形态要素的组合编排规律以及形式美规律的造型艺术,达到具有创造新的审美视觉传达能力。(三)任务:1. 学习关于平面构成、色彩构成方面的理论和训练。2. 训练学生对物体造型方面的认知从而寻求符合人们生理的、心理的形态美等规律。3. 培养丰富的想象能力。4将所学理论用于造型实践活动,以创造出生动完美的形象。二、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一)绪论要求: 了解本课程的地位、性质、任务和学习方法。(二)平面构成要求:1. 了解平面设计的设计理念。2. 了解平面造型的三大要素。要求: 点:要求对点的概念,点的作用有清晰的认识。 线:线的分类,表情功能和性格。面:了解面的类型及其图形设计功能。3. 掌握常用画图工具的使用方法。4. 掌握平面造型要素间的关系,对基本形、空间及其二者的正负关系,骨骼的理解和应用5. 熟悉造型原理了解形式美法则。6. 掌握形象的组织规律,如重复、相似、渐变、发射、特异、密集构成、对比和肌理的创造和应用。重点:1. 理解形式美规律和法则。2. 熟练应用形象的组织规律进行造型设计。(三)色彩构成1. 光与色的关系要求:掌握色彩的三要素以及色彩的表示方法。2. 色彩的混合和色彩的对比:加法混合、减法混合、中性混合;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面积、形状、位置与色彩的对比。要求:理解中性混合和明度对比的作用3. 色彩的调和要求:了解调和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4. 色彩的心理重点:了解色彩的表情功能,色彩的感觉,色彩的联想与象征。5. 色彩结构要求:了解色调基调、色彩的节奏、色彩的平衡、色彩的位置、色彩的空间层次。三、学时分配表序号内容讲授课内实践小计1绪论222平面构成概述223平面造型三要素2464平面造型的关系4485造型原理和造型法则4486形象组织规律46107光与色2468色彩混合4489色彩对比与调和44810色彩心理461011综合训练88合计323264四、课内实践项目表序号项目名称内 容要求学时数1点、线、面的构成训练运用点、线、面进行造型创造运用点线面的造型原理,黑卡纸10cm*10cm*442平面造型关系要素运用骨骼和基本形与空间造型造型过程中理解概念,10cm*10cm*443造型法则和原理用造型法则和原理创作4幅作品正确运用造型法则和原理44形象组织训练运用形象组织规律和肌理,作4幅作品正确运用组织规律和肌理创造方法45光与色作18色色环和明度为11等级的渐变色阶体会色彩的三要素和表示方法26色彩混合选一张风景照作空间混合理解空间混合的原理47色彩对比明度对比和色相对比规格:10*10*428色彩调和6色调和规格:20*20*229色彩心理完成二张表现心理的作品规格:20*20*2210综合训练运用平面和色彩构成的知识,表达生活中能体现你兴趣爱好的图形规格20*20*24合计32五、有关说明(一)先修课程素描、色彩(二)教学建议1. 运用多媒体教师进行演示教学。2. 提供专业制图教室。(三)教学参考书平面设计、环境造型设计、室内色彩心理学、装饰造型设计基础执笔人:王新军审定人:张新荣批准人:温魏山SY105-1课内实践教学大纲课 程 名 称 构成 课 程 代 码 1704201 制(修)订日期:2005年02月20日课程名称 构成 课程代码 1704201 课程总学时数 64 学分数 4 课内实践学时数 32 一、课内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1. 训练学生对物体造型方面的认知从而寻求符合人们生理的、心理的形态美等规律。2. 培养丰富的想象能力。3将所学理论用于造型实践活动,以创造出生动完美的形象。二、课内实践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序号实践项目名称学时实践内容及目的备注1点、线、面的构成训练4运用点、线、面进行造型创造2平面造型关系要素4运用骨骼和基本形与空间造型3造型法则和原理4用造型法则和原理创作4幅作品4形象组织训练4运用形象组织规律和肌理,作4幅作品5光与色2作18色色环和明度为11等级的渐变色阶6色彩混合4选一张风景照作空间混合7色彩对比与调和4明度对比和色相对比,6色调和8色彩心理2完成二张表现心理的作品9综合训练4运用平面和色彩构成的知识,表达生活中能体现你兴趣爱好的图形合计32三、课内实践考核方式1、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2、要准确理解概念,并有创造性的进行表现。3、发挥创造性和联想来完成作业。四、课内实践教材或指导书平面构成崔齐、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06造型基础林建群、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4色彩设计学黄国松、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06五、有关说明 (一)先修课程素描、色彩(二)教学建议1. 提供专业制图教室。执 笔 人:王 燕审 定 人:张新荣批 准 人:温魏山课程代码:1704202构成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数 48,学分数 3)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一)性质: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二)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立体造型的组合编排规律以及形式美规律的造型艺术。(三)任务:1. 学习关于立体构成的理论和训练。2. 训练学生对物体造型方面的认知从而寻求符合人们生理的、心理的形态美等规律。3. 培养丰富的想象能力。4将所学理论用于造型实践活动,以创造出生动完美的形象二、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一) 绪论内容为该课程的培养目标,设计方法论,关于创造性思维和实际动手的重要性。要求:1、了解学习立体构成的意义 2、构成等造型基础知识与建筑、建筑室内外装饰设计的关系。(二) 立体造型观念要求:了解立体造型的作用和意义。(三) 立体造型的基本要素 要求:掌握点、线、面、体、色彩空间与肌理在立体造型中的应用。(四) 立体造型原理与法则形式要素。内容:对比与统一简明与丰富稳定与轻巧空间感与体量感联想与意境 要求:理解啸傲行原理与法则(五) 立体造型的材料物质要素内容:材料的重要性材料分类。材料力学特性。材料质感的体验与心理效能。 要求:熟悉和认识立体造型的材料(六)立体造型与制作的方法步骤技术要素。内容:创意、计划、详图。选材。加工。组装。表面装饰。(七)立体制作的类型内容:二点五维构成。线立体。面立体。块立体。(八)立体造型与环境艺术内容:了解立体构成在景观建筑、园林小品、结构雕塑、室内陈设中的应用。要求:了解立体造型观念,理解立体造型的各种要素,掌握立体构成造型能力。 重点:立体构成制作。三、学时分配表序号内容讲授实验小计1绪论222立体造型与要素443立体造型原理与法则444立体造型的材料2245立体造型与制作的方法步骤446立体制作的类型416207立体造型与环境艺术4610合计242448四、课内实践项目表序号项目名称内 容要求学时数1立体造型的材料认识和搜集立体构成的材料22二点五维构成用纸或者其他材料进行二点五维构成造型每人制作8个规格15*15cm43线立体用可用材料创造线立体符合线立体的概念44面立体用可用材料创造面立体造型符合面立体的概念,有创意45块立体用可用材料创造块立体造型符合块立体的概念,有创意46参观组织参观景观建筑或园林小品或结构雕塑或室内陈设分析和绘制参观对象27模型制作运用立体构成知识和专业知识,创作一幅景观建筑或者雕塑模型有创意4合计24五、有关说明(一)先修课程素描、色彩、构成1(二)教学建议1. 运用多媒体教师进行演示教学。2. 提供专业制图教室。(三)教学参考书环境造型设计、装饰造型设计基础、立体构成执笔:王新军审核:张新荣批准:温魏山SY105-1课内实践教学大纲课 程 名 称_构成II_课 程 代 码_1704202_制(修)订日期:2005年 9月 3日课程名称 构成II 课程代码 1704202 课程总学时数 48 学分数 3 课内实践学时数 24 一、课内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1 认识立体构成的材料2 了解和运用现代构成的语言3 了解有创意的立体空间造型方式 4 利用立体构成语言,实施现代雕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意造型二、课内实践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序号实践项目名称内容及目的要求学时数1立体造型的材料认识和搜集立体构成的材料22二点五维构成用纸或者其他材料进行二点五维构成造型每人制作8个规格15*15cm43线立体用可用材料创造线立体符合线立体的概念44面立体用可用材料创造面立体造型符合面立体的概念,有创意45块立体用可用材料创造块立体造型符合块立体的概念,有创意46参观组织参观景观建筑或园林小品或结构雕塑或室内陈设分析和绘制参观对象27模型制作运用立体构成知识和专业知识,创作一幅景观建筑或者雕塑模型有创意4合计24三、课内实践考核方式(考核标准、对学生考核的要求等)本课程的课内实践主要内容共四个部分,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实践应用能力,依据“课内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的达标情况进行考核,前三个部分各占总分的百分之三十,第四个部分占总分的百分之七十。四、课内实践教材或指导书(按教材名称、编著者、出版社、出版年月顺序填写。由学校出版、印刷的实践教材或指导书,统一写作“常州工学院印刷”)(1)环境造型设计 吴顺平主编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2001.3(2)装饰造型设计基础 白佐民主编 天津科技出版社 1993.3(3)立体构成 王秋平主编 高教出版社 2000.2五、有关说明 1. 课内实践部分均在模型工作室进行。2. 本课程中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完全通过课内实践的作品来显示,所以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完全依据课内实践作品进行考评,不再另作理论考试。执 笔 人:周啸虎审 定 人:张新荣批 准 人:温魏山图形创意教学大纲(总学时48,学分数3,编号1704203)(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图形创意课程的设置旨在通过图形的创意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图形创意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图形语言在视觉设计中的重要性,初步掌握运用图形创造的语言表现事物并进行设计创作的能力。图形创意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是艺术设计各方向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二)、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 图形概述了解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内容及本课程在培养艺术类设计人才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第二章 图形语言的形式和功能掌握图形的基本概念及图形的广义分类,并通过图形心理学的学习来深化理解图形在设计中作为一种重要语言的形式与功能。重点:图形的定义、图形语言传递信息的功能。难点:图形心理学(主要是格式塔心理学)的概念及通过图形心理学来分析图形语言功能的实质。第三章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开发研究图形创意的过程和方法,并通过图形创意的专题训练(如:基本元素的训练;元素的想象;正负形、影子图形、同构图形、异变图形、元素替代等训练)来达到掌握图形创意方法的目的。重点:图形创意的方法和过程。难点:图形创意专题训练中“图形同构”和“元素替代”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通过本章的学习培养学生从新的角度观察、认识、理解熟悉的事物的能力。 创意的方法和过程 图形创意的专题训练第四章 图形创意实践初步掌握运用图形创造的语言形式表现事物并进行设计创作的技巧和能力。(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堂练习、课外作业、设计实践等。1.课堂讲授(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充分激发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引导和鼓励学生从新的角度观察、认识、理解熟悉的事物并通过设计创作实践深化对本课程的学习,增加讨论课、现场课以及优秀创意作品和作业点评等教学环节。(2) 教学手段在教学中采用幻灯片、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2教学辅助资料课件、优秀图形创意设计作品幻灯片等形式。3.习题课、课外作业、答疑和质疑(1)习题课:开展课堂讨论、限时快题考试和学生的创意解说等(2)课外作业:按课程学习的进度和需要布置课外作业典型习题:运用图形创意表现主题招贴或广告作品的设计实践。要求:创意草图不少于50 个,在授课老师选定草图后学生进行创意表现,数量不少于一幅。(3)答疑和质疑:每周在规定时间和地点至少安排一次答疑或质疑。4.考试环节本课程采用以限时快题考试、课堂练习、创意解说、课外作业为本课程的考核标准,其中各环节所占比重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自定。 (三)、学时分配表:序号内 容讲 授实 验小 计1第一章 图形概述2课时2课时4课时2第二章 图形语言的形式和功能6课时6课时12课时3第三章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开发8课时8课时16课时4第四章 图形创意实践8课时8课时16课时 小 计24课时24课时48课时(四)、有关说明:1、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素描、色彩等专业基础课。2、 根据课程特点,以教师讲授和学生实际设计和制作相结合。 执笔:包 毅审核:张新荣批准:温魏山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本科)总学时:24课时 学分:1.5 课程编码:1704204 一、 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中国美术史是大学本科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课程。本课程全面系统的介绍了中国美术的整个发展过程,及各个时期优秀的美术作品。其涉及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艺术形式。通过中国美术简史的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整个中国美术史的全过程。并懂得如何来分析评价美术作品。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使学生更热爱民族艺术。二、 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一)课程基本内容有:史前及先秦美术、秦汉美术、魏晋南北朝隋唐美术、五代宋元的美术、明清的美术、近代美术具体内容1、史前及先秦美术: (1)史前美术 (2)先秦美术 2、秦汉美术: (1)绘画艺术 (2)画像石与画像砖 (3)雕塑艺术 (4)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 3、魏晋南北朝隋唐美术: (1)建筑艺术 (2)魏晋南北朝绘画艺术 (3)隋唐的绘画艺术 (4)魏晋南北朝的雕塑艺术 (5)隋唐的雕塑艺术 (6)工艺美术 4、五代宋元的美术: (1)五代两宋的绘画 (2)辽金元的绘画 (3)雕塑和工艺美术 5、明清的美术:(1)卷轴画艺术 (2)壁画、版画、年画 (3)建筑与雕塑 (4)工艺美术 6、近代美术:(1)绘画艺术 (2)雕塑艺术 7、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分析: 模拟试题(一) 模拟试题(二) (二)各章基本要求: (1)史前及先秦美术:石器时代的美术是我国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这时期美术的明显特征是艺术与实用的结合。知道艺术起源于劳动。理解旧时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工艺美术,特别是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知道先秦时期的青铜艺术和绘画艺术。重难点:彩陶和青铜器 (2)秦汉美术:秦汉时期,是我国民族艺术风格确立与发展的极为重要的时期。宫殿寺观壁画、墓室壁画、帛画、工艺装饰画等门类有所发展。使学生知道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画像砖与画像石是本章的重点内容。秦代兵马俑是这一时期雕塑艺术的代表。简洁生动的两汉陶俑也积聚艺术特色。了解这一时期的工艺美术。(3)魏晋南北朝隋唐美术:了解这一时期重要的石窟寺建筑。知道为什么美术作品在魏晋时代独立及这一时期的代表画家和他们的作品。知道隋唐时期的著名画家及代表作,并能分析这些作品。绘画在这时分为人物、山水、花鸟。知道各个画科的代表画家和优秀作品。了解这时绘画史论的发展。重难点:隋唐的绘画艺术。(4)五代宋元的美术:知道这时著名的画家及代表作。知道这时山水画的发展过程及艺术特色,花鸟画的风格特点,宋人物画及作品,宋代文人画的特征。知道元四家的绘画艺术。了解宋元时期的工艺美术。重难点:元四家,这一时期山水画的发展。(5)明清的美术:明清两朝,画家之众多,画派之丛起与画法之新变都超过了宋元两代。知道明中期吴派文人画与吴门四家的艺术特色,董其昌、清初“四王” 、“四僧”的绘画特色及“扬州八怪”的艺术。了解这一时期的壁画、版画和年画。了解工艺美术和建筑上的成就。重难点:卷轴画艺术。(6)近代美术:知道上海画派、岭南画派的艺术特色,近代著名画家及其作品。重难点:这一时期的代表画家及作品。 三、学时分配表:序号内容教学内容总 学 时讲 授实 践实 验1史前及先秦美术22秦汉美术43魏晋南北朝隋唐美术64五代宋元的美术45明清的美术46近代美术27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分析2总 计24四、有关说明:1、本课程的课堂讲授部分,应做到知识讲得透彻,内容前后融合、贯通,欣赏和讲授相结合。2、本课程应布置一定量的作业,作业布置应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欣赏、分析美术作品的能力。3、本课程在教学和手段方面,应努力利用多媒体课件,投影等辅助教学手段。4、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中国美术简史 李浴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国美术史纲 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执笔:于 洁审核:张新荣批准:温魏山课程代码:1704205西方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24 学分:1.5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一)性质: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二)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方美术在原始、上古、近代、现代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概貌,理解不同历史时期主要艺术流派的产生、特征、画家及作品发展状况。(三)任务:1、学习西方美术史的基础理论。2、具备一定的西方美术理论知识和对西方美术作品的鉴赏、分析和评价能力。二、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一)原始及古代艺术要求:1、了解原始美术的酝酿与诞生和原始美术的基本特征,并且通过对作品的赏析,也对各个地区和不同时代原始美术的特征作基本了解。2、了解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的美术产生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并对该时期具有影响性和代表性的作品做较全面的了解。(二)中世纪艺术要求:了解中世纪欧洲艺术的历史、社会、文化、政治背景,通过对中世纪的艺术作品的赏析,理解该时期艺术的基本特征。重点:理解该时期的建筑的特征。(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要求:了解文艺复兴美术诞生的历史背景,理解该时期各流派、地区的名家名作。重点:理解文艺复兴三杰的艺术成就。(四)17、18世纪欧洲艺术要求:了解17、18世纪欧洲艺术诞生的历史背景,理解巴洛克、罗可可艺术的基本特征和一些名家及其代表作。(五)19世纪以法国为中心的艺术运动要求:了解19世纪法国艺术运动诞生的历史背景,理解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的特征及名家名作。重点:理解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的特征及名家名作。(六)18、19世纪法国以外的欧美艺术要求:了解18、19世纪德国、英国、美国、俄罗斯等国的美术流派及其代表画家的作品。(七)19世纪末至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要求:了解19世纪末至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诞生的历史背景,理解西方现代绘画的美术流派及其代表画家的作品。重点:理解西方现代绘画的美术流派及其代表画家的作品。三、学时分配表序号内 容讲 授课内实践小 计1原始及古代艺术2 2 2中世纪艺术2 2 3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6 6 417、18世纪欧洲艺术4 4 519世纪以法国为中心的艺术运动4 4 618、19世纪法国以外的欧美艺术2 2 719世纪末至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4 4 小 计24 24 四、有关说明(一)先修课程无(二)教学建议1、提倡改革教学方法,强调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2、在讲授时,注意结合图例进行讲解。3、让学生多阅读相关的艺术书籍。(三)教学参考书1、中央美术学院外国美术史编写组 外国美术简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2、邵大箴 图式与精神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教材中知识扩展部分供学生自由选择课外学习。(四)其它1、西方美术史为考查科目,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2、所有学时均为课内学时。执笔人:黄海波审定人:张新荣批准人:温巍山建筑装饰史课程教学大纲(本科)(总学时32,学分数2)编号:1704206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建筑装饰设计和室内设计以及环境艺术设计是人类独有的文化特征,它随着社会的前进而发展,对设计历史的研究与学习,可以说等于是从事一项名胜古迹的探索活动,它涉及面广,而且饶有兴趣。本课程在环境艺术设计本科专业中开设,是一门专业文史课。全课程对建筑环境艺术、建筑装饰、室内设计等的起源、发展变化作了全面的叙述,尤其对典型的建筑形制、设计风格都有着重讲解,同时还介绍了建筑环境、建筑装饰、室内装潢的材料、技术、方法及相关的家具、陈设和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学习设计史,是让学生进行一次时间和空间的旅行,从而了解中外古今不同时期的装饰设计风格,不同时期的人类文化和艺术。提高设计方面的素质和修养,使学生丰富自己知识面的同时,能在实际应用中真正得以借鉴,使我国当前的设计事业更加绚丽多彩。二、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第一章 绪论本章主要对设计史的研究范围和学习内容以及建筑形制和设计风格等作一些概括性的介绍。要求学生在学习设计史之初就对这门课程有一个全面概括的了解。第二章 西方古代本章主要叙述西方古代从原始时期到古代埃及和西亚、希腊太古、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封建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17世纪到18世纪到19世纪西方各国的建筑装饰、环境艺术、室内设计等发展变化。使西方古代各时期的灿烂文化,再一次散发出它的无穷魅力。要求全面了解西方各时期的环境艺术、建筑装饰、室内设计等的起源、发展变化;深刻理解古代希腊与古代罗马、封建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形制和设计风格;了解17世纪至19世纪欧洲各国的建筑、室内设计发展状况。重点和难点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装饰设计情况。第三章 中国古代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国家之一,从上古至商周、春秋战国,从秦汉到魏晋南北朝,从隋唐到五代、宋、辽、金以及元、明、清,本章对各个时期的建筑装饰、室内设计和工艺美术以及相关的艺术都作了详细的叙述。要求知道中国从上古至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造型文化、建筑装饰及室内设计、工艺美术等发展情况;了解从秦汉到魏晋南北朝的建筑装饰、环境艺术、室内设计、工艺美术发展变化;了解从隋唐到五代、宋、辽、金的建筑装饰、环境园林艺术、室内设计、家具陈设、绘画、工艺美术等发展演变情况;全部理解掌握元、明、清以来的建筑、园林、家具等建造装饰情况。重点和难点是元、明、清时期的装饰设计情况。第四章 近代本章分不同时期对近代建筑装饰及室内设计的思想和动态作了详细的叙述,对各个时期的设计流派、设计大师、代表作品等也分别作了介绍。要求了解近代发生的建筑装饰及室内设计运动,理解有关设计思想、设计流派,对设计大师各个时期的设计风格、代表作品要有进一步的理解。重点和难点是近代设计思想和设计流派的形成与发展变化。第五章 现代现代建筑装饰、环境艺术和室内设计向着多元化与个性化的路径发展,这一切构成了现代乃至当今设计领域的一派纷繁景象,设计还包括产品设计、视觉设计等,其发展变化万千,永无止境。要求知道现代建筑装饰、环境艺术和室内设计等的发展状况,了解当今设计发展动向。重点和难点是现代建筑装饰和室内设计的个性化、多元化发展变化情况。三、学时分配表序号章节内容学时数备注1第一章 绪论第1节 学习内容和研究范围第2节 建筑形制和设计风格第3节 地域与时代22第二章 西方古代第1节 原始时期第2节 古代埃及与西亚第3节 希腊太古“爱琴文化”时期第4节 古代希腊第5节 古代罗马第6节 封建中世纪第7节 文艺复兴时期第8节 17世纪的欧洲第9节 18世纪和19世纪10第4节、第5节、第6节、第7节可适当布置作业3第三章 中国古代第1节 上古至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第2节 秦汉时期第3节 魏晋南北朝第4节 隋唐时期第5节 五代、宋、辽、金时期第6节 元、明、清时期8第3节、第6节可适当布置作业4第四章 近代第1节 近代装饰设计的起始第2节 近代装饰设计的成立与发展第3节 现代主义第4节 装饰派艺术第5节 专业化的室内设计8第1节、第2节可适当布置作业5第五章 现代第1节 晚期现代主义的形成与展开第2节 后现代主义建筑装饰第3节 建筑装饰的多元化4 合计32四、说明1、 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学生须了解和掌握的一门文史类专业课,能开拓学生视野,增加学生知识,最好在室内设计课程前或差不多时候修学。2、 作业布置可视学时情况来定,学时多可布置课堂作业或观看幻灯、光盘等,学时数可在2836范围内调整,学分数不变。3、 参考教材(1) 建筑装饰简史(2) 设计史(3) 室内设计经典集(4) 中国古代建筑史 执笔:张新荣 审核:张新荣批准:温巍山课程代码:1704207美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32学时 学分:2分)一、 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一)性质:本课程是环境艺术专业的一门专业理论基础课。(二)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增强学生的审美感性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通过美学基础理论的学习和艺术名作赏析,引导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提高艺术设计实践中的艺术创新能力。(三)任务:1. 学习人类的审美意识基本概念。2. 了解现实美的存在与欣赏。3. 提高对各门类姐妹艺术的认识、认知和鉴赏。4. 培养审美力和艺术想象能力。5. 了解美学历史和当代美学新成果。二、 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第一章 审美对象: 美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方法、现实美与艺术美第二章 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本质、感受与心理、联想与想象第三章 艺术家: 艺术家与时代背景、民族传统文化、政治经济及世界观第四章 艺术创作活动: 艺术构思、创造心理、表现语言系统第五章 艺术作品: 内容与形式、艺术种类、风格与流派第六章 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艺术欣赏与再创造、艺术设计美学课程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能根据该课程的特点,熟悉和了解其基本内容,通过课程的学习能提高自身的美学修养、人文修养,并能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对美的鉴赏和艺术设计创造中去。三、学时分配表序号内容讲授实验小计1审美对象222审美意识223艺术家224艺术创作活动445艺术作品10106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1212合计3232四、有关说明: (一)先修课程素描、色彩写生、造型基础(二)教学建议1.强调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CAI课件、CDROM、DVD等。2.课程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各类艺术作品的鉴赏,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三)教学参考书美学概论王朝闻主编,人民出版社。美术概论,王宏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美学与艺术鉴赏,金元浦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执笔人:周啸虎审定人:张新荣批准人:温巍山民间美术教学大纲(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适用)(总学时:32学时,学分数:2学分,编号:1704208)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 民间美术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与分类、历史流传与文化意义以及民间艺术的造型与审美特征,培养学生学习中国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中国优秀民间美术的认识和修养,从而为其它课程的学习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1、课程的基本内容:民间美术概述民间美术的吉祥图案民间剪纸民间皮影民间刺绣民间织锦民间印染民间陶瓷民间玩具民间脸谱民间雕塑 2、课程的基本要求: 根据民间美术的课程特点,重在提高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了解和鉴赏能力,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造物思想和审美原则,并将其精髓运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之中去。三、学时分配表:序号内 容讲 授课内实践小 计11、民间美术概述1.1中国民间美术的艺术价值1.2民间美术的特点1.3民间美术与现代美术2课时2课时22、民间美术的吉祥图案2.1吉祥图案的历史文化渊源2.2吉祥图形的语言表达特征2.3吉祥图形的分类分析4课时4课时33、民间剪纸3.1中国民间剪纸的历史3.2民间剪纸的品种与民俗应用3.3中国民间剪纸的区域特色3.4民间剪纸的审美特征4课时4课时44、民间皮影4.1民间皮影概说4.2民间皮影造型结构4.3民间皮影制作工艺4.4皮影流派与地方特色2课时2课时55、民间木版画5.1民间木版画的历史5.2民间木版画分类4课时4课时66、民间刺绣6.1民间刺绣概说6.2绣品赏析2课时2课时77、民间织锦7.1民间织锦史话7.2中国南部少数民族民间织锦2课时2课时88、民间印染8.1中国传统印染概况8.2贵州丹寨蜡染8.3湘西蓝印花布8.4云南、湘西民间扎染2课时2课时99、民间陶瓷9.1陶的故事9.2瓷的历史9.3民间陶瓷欣赏9.4现代民间陶瓷2课时2课时1010、民间玩具10.1民间玩具的含义10.2玩具小史10.3泥玩具10.4面花10.5灯彩10.6风筝10.7其他类型玩具4课时4课时1111、民间脸谱11.1脸谱的演变历程11.2脸谱的表现功能2课时2课时1212、民间雕塑12.1中国民间雕塑简史12.2民间木雕12.3民间砖雕12.4民间石雕2课时2课时小 计32课时32课时四、有关说明:1、本课程使用的教材:易心、肖翱子:中国民间美术(高等院校设计艺术基础教材),湖南大学出版社。2、本课程参考书目:潘鲁生、唐家路:民艺学概论(高等院校设计艺术专业系列教材),山东教育出版社。孙建君:中国民间美术,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张道一:造物的艺术论,福建美术出版社。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江苏美术出版社。3、本课程根据教学的需要,可安排一次参观考察,以便观摹原作,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4、本课程以讲授为主,平时作业可安排民间美术造型练习,小论文撰写。5、民间美术为考查科目,平时成绩点30%,考查成绩占70%。 执笔:温巍山 审核:张新荣批准:温巍山设计素描()课程教学大纲(本科)(总学时数96,学分数6,分两个学期,第一学期学时数64,学分数4,第二学期学时数32,学分数2)编号:1702098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素描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造型艺术的一种,专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一年级学生开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黄河上游建筑方案设计
- 实时自动化营销技术方案
- 知名咨询公司客服方案
- 咨询方案的构成
- 2025年秋季初级经济师考试 经济基础知识冲刺试题试卷
- 战略联盟协议的法律构架
- 麻醉药品处方权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高职单招预测复习必考题附答案详解
- 2025法院司法辅助人员能力提升B卷题库含完整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4-2025学年计算机二级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趣”破“蛐蛐”小妙招社交魔法课主题班会
- 《数据分析与决策》课件
-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
- YY/T 1686-2024采用机器人技术的医用电气设备术语、定义、分类
- 职业素养 课件 专题七 主动 给自己创造机会
- 住宅小区保洁服务合同范本
- 《护士输血流程》课件
- 小学英语“have”和“has”的用法(附练习题)
- 《股骨干骨折骨折》课件
- 生产车间5S样板蓝图规划
- 一年级行为好习惯养成教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