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课件1 华东师大版.ppt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课件1 华东师大版.ppt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课件1 华东师大版.ppt_第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课件1 华东师大版.ppt_第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课件1 华东师大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866 1925 原名文 字逸仙 是广东香山县 今中山市 翠亨村人 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 在历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在政治上也为后继者留下珍贵遗产 孙中山 知识链接 广义上的辛亥革命指以孙中山为首革命党人为推翻清王朝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进行一系列的努力 狭义上的辛亥革命指1911年武昌起义 材料 20世纪初 民族资本主义 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 1901年至1911年 全国新设立的厂矿有320多家 资本总额1亿多元 是以前三十余年的两倍多 华师大旧版 中学历史 陈天华 章炳麟 酝酿和爆发 猛回头 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 辛丑条约 签订后 清政府成为 洋人的朝廷 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成为大势所趋 物质基础 20世纪初 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迅速的发展 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 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上页 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做的一系列努力 1 1894年 兴中会的成立 是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成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 1905年 同盟会的成立 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总理 机关刊物 孙中山 民报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4 革命党人组织一系列的武装起义 3 革命纲领 三民主义 兴中会 1894年秋 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 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它提出提出 振兴中华 的口号 它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吴玉章回忆说 无论光复会也好 华兴会也好 都缺乏明确而完备的纲领 更没有严密的组织 而且都受地方性的局限 不足以领导全国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推翻清政府统治 推翻君主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解决土地问题 武装起义 皖浙起义 黄花岗起义 1911年黄兴 1907年徐锡麟秋瑾 失败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 革命时机日趋成熟 黄花岗72烈士墓 黄花岗起义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不危强权 勇于为国捐躯的武装起义 参加起义的革命党人平均年龄29岁 大都是留洋学生 后来 烈士的遗骸被收殓葬于黄花岗 史称 黄花岗72烈士 时间 1912年1月1日定都 南京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国旗 五色旗改用公历 以中华民国纪元 1912年为民国元年 中华民国的成立 思考 1 第一章的主权归属有何特点 与中国古代社会人们的认识有何不同 2 第二章中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哪些观念 3 第三 四 六章中的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 第一章 总纲 规定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 人民 规定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 无种族 阶级 宗教之区别 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 人民得享有人身 居住 财产 言论 出版 集会 结社 通信 信仰等自由 第三章 参议院 规定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 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 规定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 总揽政务 公布法律 大总统提出法律案 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 须副署之 第六章 法院 规定 法官独立审判 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孙中山被迫对袁世凯妥协退让 表示如果清帝退位 袁世凯赞成共和 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为什么会把革命党人苦心斗争得来的政权给袁世凯 想一想 帝制的终结 2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1 帝制的终结 1912年2月 宣统帝下诏退位 标志着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 标志着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结束了 1912年3月 袁在北京就职 篡夺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 袁世凯 1859年 1916年 字慰庭 号容庵 是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北洋军阀鼻祖 叱咤中国政坛的风云人物 材料 孙中山在武昌起义后不久的 序 中说 黄花岗起义之后 全国久蛰之人心 乃大兴奋 怨愤所积 如怒涛排壑 不可遏抑 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 材料 时隔十四年之后 孙中山却在国事遗嘱中说 现在革命尚未成功 凡我同志 务须 继续努力 请回答 孙中山为什么在武昌起义后不久说 大革命以成 而在后来却说 革命尚未成功 呢 材料 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国民享有 等项权利 约法按照立法 行政 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华师大旧版 中学历史 整理 辛亥革命对当时中国政治引发哪些变化 政治民主化 社会法制化 以上数据反映了什么变化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材料 1912 1919年 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 投资近1亿元 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 3亿元以上 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 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 1913年为43448马力 1918年为82750马力 约增加1倍 严中平 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民族资本主义有较快发展 材料 1915年 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 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83天后 被迫取消帝制 1917年 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 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 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 据人教版 中国近现代史 上册 整理 本材料反映什么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材料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令 如 革除历代官厅 大人 老爷 等称呼 禁止蓄辫等 1912年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为礼服 修改中山装造型 并赋于了新的含义 根据材料 说明辛亥革命在哪个方面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变化 社会生活习俗变化 材料1 阿q也参加了革命 但他所理解的革命实质是什么呢 要什么就是什么 欢喜谁就是谁 再看阿q的对立面 赵秀才竟和假洋鬼子相约革命 革掉了静修庵里的一块龙牌 还顺手抄走了一个宣德炉 这就是当时非常普遍的混迹于革命中的假革命现象 从材料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局限性 历史功绩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较快发展 革除陋习 引起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历史局限性 革命果实被窃取 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在革命过程中没有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情境 辛亥革命后 社会各阶层和各种政治力量都在经历着一次历史性巨变 假如我是 我的感受是 角色 a工人b实业家或资本家c革命党人d立宪派和投机政客e帝国主义f旧官僚 前清官员 g其他 穿越时空 要求 请同学们结成讨论小组 每位同学任选一角色来谈 你 身边的变化和感受 注意小组内的成员角色不要重复 发言要有史实依据 一 选择题 1 王卿在她外公的自传里看到外公早年参加了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可由于字迹模糊王卿无法看到这个政党的名称 你觉得可能是下面的哪一个 a 兴中会b 光复会c 同盟会d 华兴会 2 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中不包括 a 民族主义b 民权主义c 民生主义d 民主主义 考考你 课后作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武昌起义前 流行着这样的歌谣 不用掐 不用算 宣统不过二年半 今年猪吃羊 明年种田不纳粮 这首歌谣充分说明了人民对清政府的强烈厌弃情绪 表明清朝统治空前孤立 革命形势已经成熟 武昌起义后 清政府陷入土崩瓦解的局面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从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辛亥革命胜利了 可最后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这说明辛亥革命最终还是失败了 请回答 1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2 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最终还是失败了呢 林觉民福建人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1907年 加入同盟会 1911年参加起义 负伤被捕就义 年仅24岁 18岁与妻陈意映成婚 结婚六年 聚少离多 起义前三天 林觉民挑灯写下两封绝笔书 课后延伸 选做 历史最感人的遗书 与妻书 意映卿卿如晤 吾自遇汝以来 常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然遍地腥云 满街狼犬 称心快意 几家能够 吾充吾爱汝之心 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所以敢先汝而死 不顾汝也 汝体吾此心 于啼泣之余 亦以天下人为念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与父书 父亲大人 儿死矣 惟累大人吃苦 弟妹缺衣食耳 然大补于全国同胞也 大罪乞恕之 读完这段材料 请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