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试题合集).doc_第1页
传播学概论(试题合集).doc_第2页
传播学概论(试题合集).doc_第3页
传播学概论(试题合集).doc_第4页
传播学概论(试题合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7年4月传播学概论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按照传播学的观点,文艺作品中人物的内心独白属于( )A自我传播B狭义的人际传播C群体传播D广义的人际传播2传播可以分为若干层次,其中最基本的层次是( )A人际传播B群体传播C组织传播D大众传播3在研究方法上,霍夫兰的贡献是倡导并亲身实践了( )A实地调查法B内容分析法C控制实验法D个案研究法4“二级传播理论”的创立者是( )A拉斯韦尔B卢因C拉扎斯菲尔德D霍夫兰5下述传播模式中属于传统线性模式的是( )A德福勒模式B申农韦弗模式C马莱茨克模式D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6申农和韦弗注意到传播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因此他们提出的传播模式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环节,这个环节是( )A噪音B信号C反馈D信道7“你认为本市报纸和电视的新闻是否及时?”这种提问违反了问卷设计的( )A合理性原则B艺术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D准确性原则8内容分析法的操作程序由若干步骤组成,其中第一个步骤是( )A制定分类标准B实施统计分析C确定分析单元D抽取分析样本9赖特认为传播除了具有拉斯韦尔提出的三种功能之外,还具有( )A信息功能B文化功能C娱乐功能D协调功能10麦奎尔在分析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时增加了一种功能,即( )A娱乐功能B信息功能C动员功能D整合功能11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认为,真理只有在各种意见“自由而公正”的竞争中才能产生和发展。这个观点也被称为( )A“天赋人权”B“观点的自由市场”C“第一自由”D“真理的自我修正”12以心理学“刺激反应”模式为基础的受众理论是( )A个人差异论B社会分类论C个人情绪论D社会关系论13大众传播的信息传向受众有若干“关卡”,其中“第一关”是( )A选择性记忆B选择性注意C选择性理解D选择性暴露14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宣传手法作了系统研究并写出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一书的学者是( )A拉斯韦尔B卢因C拉扎斯菲尔德D霍夫兰15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等就竞选宣传对美国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作了一次调查。这次调查也叫( )A佩恩调查B伊里调查C伊利诺调查D俄亥俄调查16“议程设置理论”暗示了一种媒介观,即认为大众传播媒介是( )A“镜子”式报道机构B“真实反映环境”的机构C客观报道事实的机构D“环境再构成作业”机构17传播学批判学派正式登上学术舞台的时间是在二十世纪的( )A50年代B60年代C70年代D80年代18传播学批判学派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巨大的政治影响力主要源于其特有的( )A信息传递功能B议题设置功能C精神麻醉功能D培养分析功能19纠正怀特把关研究中“单一化”缺陷的是( )A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B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C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D布里德的“潜网”模式20“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舆论的形成是三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三个因素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 )A劣势意见的沉默B社会公众对事务的“理性讨论”C优势意见的疾呼D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传播学批判学派的研究,大致有三个方向,即( )A意识形态B政治经济C文化理解D研究方法E社会道德22拉扎斯菲尔德等认为大众传播具有若干功能,它们是( )A使社会遗产世代相传B授予地位C与社会整合成一体化D麻醉精神E促进社会准则的实行23按信息内容的性质,信息可分为( )A精神信息B教育信息C娱乐信息D商业信息E说服性信息24上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的传播效果研究,主要课题和领域是( )A传播流程研究B潜移默化的效果研究C信息社会阶层研究D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E“使用与满足”研究25传播效果研究提出的一些理论大多与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有关,例如( )A“沉默的螺旋”理论涉及舆论的形成B“培养”理论涉及人们对现实社会的看法C“知识沟”理论涉及信息社会的阶层分化D“两级传播”理论涉及社会效果的制约因素E“议程设置”理论涉及人们对社会环境的认知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26人际传播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亦称_。27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主要贡献是引入_机制,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从而更客观、准确地反映了现实的传播过程。28控制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选择一组研究对象,_地改变和控制某些因素,然后观察其后果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29皮亚杰认为传播具有两种功能,一是_的,一是社交性的。30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其思想基础是_。31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相互进行信息交流的各种途径、方式、手段,通称为_。32专业性报纸、杂志、广播台和电视台的出现,表明受众具有_的特征。33上世纪2030年代美国培因基金会关于电影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是有关_最早的实证研究。34按照“议程设置”理论的观点,人们对于当前社会上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认识通常来自_。35传播学研究中的传统学派,又称_。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韦尔伯施拉姆37说服性信息38“魔弹论”39李普曼40“比特”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41关于传播的定义,大体上可分为哪几种类型?42拉斯韦尔5W模式对传播研究的贡献是什么?43控制实验法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4概述“双重行动模式”的主要内容以及该模式在把关研究中的历史地位。45为什么说大众传播的反馈几乎总是延迟的?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为什么拉扎斯菲尔德等认为大众传播是“最有力的一种社会麻醉品”?47概述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对其理论的价值与局限作一评价。全国2007年7月传播学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传播学的诞生地是( )A.英国B.美国C.德国D.日本2.第一个明确提出并使用“大众传播学”这一概念的学者是( )A.施拉姆B.霍夫兰C.卢因D.拉斯韦尔3.申农一韦弗模式把传播过程中的媒介细分为三种,即发射器、接收器和( )A.讯息B.信号C.信道D.噪音4.伯洛提出了一种传播过程模式,这种模式可以略称为( )A.“MSRC”B.“SMCR”C.“SRMC”D.“MRSC”5.确定样本数量的实质,是确定一个能够满足研究者对调查精度要求的( )A.最小样本数B.总体指标C.最大样本数D.样本指标6.控制实验法区别于传播学其他研究方法的突出特点是( )A.控制B.实验C.变量分析D.环境模拟7.施拉姆把拉斯韦尔提出的环境监测功能比喻为( )A.“反馈功能”B.“雷达功能”C.“整合功能”D.“议程设置功能”8.按照拉扎斯菲尔德等的观点,由知名人士在电视上推荐产品,具有( )A.提供信息功能B.授予地位功能C.沟通交流功能D.麻醉精神功能9.报刊的四种理论中继集权主义理论之后出现的是( )A.自由主义理论B.法西斯主义理论C.社会责任理论D.苏联共产主义理论10.权力的媒介的作者是( )A.赛伯特B.阿特休尔C.施拉姆D.马莱茨克11.大众传播中最主要最受重视的信息是( )A.新闻信息B.教育信息C.娱乐信息D.商业信息12.符号最基本的特点在于它的( )A.一般性B.鲜明性C.操作性D.指说性13.现阶段普及率最高的大众传播媒介是( )A.报纸B.杂志C.广播D.电视14.情景是一种信息系统,这个观点的提出者是( )A.英尼斯B.戈夫曼C.梅罗维茨D.麦克卢汉15.下述成语中与选择性理解的意思最接近的是( )A.爱屋及乌B.明察秋毫C.见仁见智D.见微知著16.大众传播有各种反馈,其中重要的是( )A.报刊杂志的发行量B.一段时间的累计性反馈C.广播电视的收视率D.一定范围的一次性反馈17.李普曼在一本著作中阐述了现代人与“第一手信息隔绝”的问题,这本著作是( )A.人际影响B.舆论学C.人民的选择D.自由与新闻18.按照“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观点,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是( )A.有限的B.强大的C.无力的D.微小的19.传播学批判学派的直接策源地在( )A.英国B.美国C.德国D.日本20.传播学传统学派对传播现状的基本态度是( )A.肯定B.否定C.中立D.批判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l.安排问卷的提问结构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先易后难B.先“面”后“点”C.同类集中D.先一般后特殊E.主体清晰22.按照信息对受传者的不同心理效果,可以把信息分为( )A.说服性信息B.告知性信息C.指导性信息D.维持性信息E.复原性信息23.以下观点中属于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是( )A.地球村B.媒介即讯息C.情境决定论D.媒介有“冷”“热”之分E.媒介是人体的延伸24.拉扎斯菲尔德等对美国选民的调查发现,大众传播可能产生的效果主要是( )A.“改变”效果B.“强化”效果C.“结晶”效果D.“沉默”效果E.“从众”效果25.罗杰斯把传播学传统学派的特征归纳为( )A.经验的B.广泛联系的C.思辨的D.具体实证的E.注重效果研究的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施拉姆对传播学的最大贡献是_。27.拉斯韦尔模式由五个环节构成,其中第三个环节是_。28.正确的抽样调查的前提是样本,而样本必须是_的缩影。29.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三种功能,即授予地位、促进社会准则的实行和_。30.在传播学中,针对传播主体“谁”这一要素的研究,称为_。31.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借用了他的老师_的观点。32.受众不仅是大众传播媒介发出信息的接收者,也是这种信息积极主动的_。33.传播效果依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即认知层面、心理和态度层面以及_层面。34.在传播研究中,传统学派主要关心的是“如何”传播的问题,而批判学派主要关心的则是_的问题。35.在因特网上,有些人通过破译通讯代码,擅自闯入别人的网页,或乱加篡改,或窍取信息。这些“闯入者”被称为_。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控制组”37可读性38“热媒介”39“免疫效果”40“文化工业”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41简述传播学诞生的条件。42伯洛关于传播过程的主要论点是什么?43什么是环境监测功能?44简述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的基本主张。45受众使用大众传播媒介有哪些基本动机?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什么是大众传播?与一般人际传播相比,它有哪些特点?为什么说互联网的出现使二者的界限变得模糊了?47为什么蒂奇诺认为社会经济地位高的阶层是造成“知识沟”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2004年4月传播学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最早提出“文化霸权”理论的学者是( )A.卢卡奇B.葛兰西C.哈贝马斯 D.马尔库塞2.人们常常比较容易回忆起在报刊、广播、电视报道中占显著位置的新闻,这一现象印证了( )A.认识连贯论B.认知不和谐论C.实用论D.可获得性(易得性)论3.针对信息革命实质的问题,美国学者贝尼格尔提出了 ( )A.控制革命的观点B.第三次浪潮的观点C.媒介一人体的延伸 D.信息革命与信息爆炸4.在“使用与满足”的早期研究中,使用的方法主要是( )A.面访记录法B.心理实验法C.实地调查法D.内容分析法5.20世纪30-40年代改进舆论调查方法,并取得研究成果的代表人物是( )A.李普曼B.卢因C.盖洛普D.拉斯韦尔6.使受众的判断能力和主动精神受到不利影响的是( )A.文化传递的功能失调 B.授予地位的功能失调C.社会协调的功能失调 D.娱乐功能失调7.美国政府在60年代为缓解贫富儿童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而制作的著名的儿童启蒙教育电视片是( )A.米老鼠与唐老鸭B.猫和老鼠C.芝麻街D.汤姆历险记8.互联网是( )A.单一型媒介B.复合型媒介C.第三媒介D.传统媒介9.传播活动是一种( )A.客观现象B.主观现象C.心理现象D.社会现象10.把关人所处的位置,就是卢因指出信息在传播渠道中流通必经的( )A.地区B.门户C.门区D.枢纽11.从说服传播的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 )A.信源的可信性B.媒介的权威性C.传播对象的自身属性D.内容的说服力12.杂志在传播媒介的竞争中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A.增插静态图像B.注意扩版C.向专业化方向发展D.模仿报纸的做法13.创新与普及的研究表明,“知识沟”的根源在于不合理的( )A.社会政治结构B.社会经济结构 C.社会教育结构D.社会文化结构14.在控制研究领域中,探讨传播者究竟为谁传播、为什么传播等重大问题的是( )A.耶鲁学派B.哥伦比亚学派C.传统学派D.批判学派15.“有限效果论”注重考察的是具体传播活动的( )A.微观效果B.宏观效果 C.长期效果D.潜在效果16.会分散和冲淡受众对重大问题注意力的传播内容是( )A.新闻性信息B.娱乐性信息 C.消息性信息D.维持性信息17.有关自然灾害和战争威胁的报道,体现了大众传播社会功能中的( )A.社会动员 B.社会规范C.环境监测D.社会协调 18.针对传播主体展开的研究是( )A.内容分析B.议题设置C.媒介研究D.控制研究19.传播学和新闻学的研究对象( )A.区别很大B.完全相同C.各不相同D.有重合之处20.“编码与释码”理论的提出者是( )A.霍尔B.萨尔瓦焦C.贝尔D.罗杰斯21.各人的心理差异影响他们对信息刺激物的挑选及其对信息刺激物意义的解释,这种看法出自( )A.社会分类论B.个人差异论 C.社会分化论D.社会关系论22.媒介的“高清晰度”指的是( )A.字迹清晰B.声音清楚 C.信息的明确度高D.画面清晰23.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用“文化工业”这个术语指称( )A.流行文化 B.通俗文化 C.大众文化D.商业文化24.在调查问卷上,适宜于放在前面的问题是( )A.有难度的B.敏感性的 C.容易回答的D.反映主要情况的25.大众传播基本上是信息的A.双向沟通B.多向传递 C.单向流动D.循环往复26.批判学派可以追溯到( )A.霍夫兰学说B.功能主义C.信息论 D.法兰克福学派27.受众收听、收看轻松愉快的信息内容,主要的动机是( )A.满足信息需求B.追求娱乐与消遣 C.获取知识D.交往的需要28.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被称为( )A.人际传播B.自我传播 C.群体传播D.网络传播29.大众传媒的授予地位功能,可使个人和集体的地位( )A.规范化B.合法化 C.合理化 D.标准化30.“小道消息”不胫而走,造成信息的误传和混乱,这说明了信息富于( )A.传递性B.扩散性 C.扩充性 D.共享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在大众传播中,来自受众的信息反馈是( )A.及时的B.有限的C.滞后的D.大量的E.真实的32.口语传播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 )A.缺乏亲切感B.传播距离有限 C.不利于信息的保存D.传播范围有限E.表达不自然33.巴斯的把关模式中,“双重行动”是指( )A.新闻加工B.新闻编辑 C.新闻策划 D.新闻报道E.新闻采集34.非随机抽样的主要形式有( )A.等距随机抽样 B.判断抽样C.整群抽样D.雪球抽样 E.多阶段抽样35.格伯纳将大众传播比喻为现代社会的( )A.故事讲解员 B.熔炉 C.文化武器 D.镜子E.看不见的手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36.参照群体37.意见领袖38.简单随机抽样39.信息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40.什么是阿特休尔有关控制研究的基本观点?41.从经济角度简要分析传播媒介的主要作用。42.简述德福勒模式的主要特点。43.在组织传播中,组织的权威性和传播内容的可信性之间有什么关系?44.新闻与非新闻信息相比有哪些特殊性?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5小题9分,第46小题14分,共23分)45.从施控与受控的传播理论角度,说明我国报业集团建立的重要意义。46.试析网络传播对大众传播产生冲击的原因。2004年7月传播学概论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一般认为,传播理论得到整理和系统化是在( ) A.20世纪10年代B.20世纪20年代C.20世纪30年代 D.20世纪40年代2.哈罗德拉斯韦尔的代表作是( ) A.解放社会矛盾B.人民的选择C.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D.个人影响力:人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3.库尔特卢因对传播学的贡献主要是提出了什么概念?( )A.大众传播B.社会传播C.把关人D.二级传播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拉斯韦尔模式五环节的是( ) A.传者B.媒介C.效果D.技巧5.控制实验法的突出特点是( ) A.没有变化B.设计控制C.取自自然D.就地实验6.大众传播的四功能说是下列哪项的具体表现( ) A.同功异构B.一构多功C.同功同构 D.多功多构7.下列哪项传播功能不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提出的?( )A.重申社会准则B.授予地位C.协调社会D.麻醉精神8.一般来说,“控制研究”研究的是传播五W中的哪一项?( )A.谁B.说什么C.通过什么渠道D.对谁说9.控制研究中的“施控”主要指的是( )A.外界因素对传播者的控制 B.传播者对传播过程施以控制C.传播者对被采访者的控制 D.传播机构对传播者的控制10.一般认为,传播学中的信息指的是( )。A.情报资料B.消除或减少讯息不确定性的量C.表现特质特征精神属性的东西D.语言传播的内容11.符号与意义之间的指代关系是通过( )A.某个专家的研究认定的B.辞典的编写确定的C.人类约定俗成的D.语法和逻辑的规则形成的12.世界上最早的无线电广播台KDKA出现于( )A.1865年B.1920年C.1936年D.1901年13.提出“热媒介冷媒介”区分的是( )A.威尔伯施拉姆 B.哈罗德英尼斯C.戈夫曼 D.马歇尔麦克鲁汉14.说服性传播研究采用的最主要方法有( ) A.实验心理学方法B.个案分析法C.抽样调查法D.内容分析法15.媒介印象指的是( ) A.媒介给人的总体感觉B.对媒介能否满足自己的现实需求的评价C.对媒介的不同特点的认识D.对媒介的内容是否优秀的评价16.下列各项关于舆论权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舆论权威一般指的是职业传播者中的一员B.舆论权威具有较大知名度,对公众有影响力C.舆论权威一般是在长期的大众传播活动中形成的D.“舆论权威”其实就是“意见领袖”17.传播学“控制”研究中的“控制”一词的含义理解错误的是( )A.传播者对信息流通所进行的干预和影响、左右和操纵B.传播者既受到外界制度等的制约,又受到自身文化等的主观制约C.指传播学研究中都对现象用控制实验法进行研究D.传播者一方面施控于传播过程,一方面又受控于外界各因素18.知识沟理论假说起源于20世纪( )的美国。A.30年代 B.40年代 C.50年代 D.60年代19.传播学理论建构的4种类型不包括( )A.归纳理论 B.记录 C.机能理论 D.模式20.研究者按照某种既定的标志将总体分层(分类)后决定其分配比例和数额的抽样形式属于下列选项中的( )。A.非随机抽样 B.定额抽样 C.分层随机抽样 D.判断抽样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下列各项中属于批判学派代表人物的有( ) A.霍克海默B.阿道尔诺C.马尔库塞D.卢因E.哈贝马斯22.下列属于宏观效果理论的假说的是( )A.两级传播说B.知识沟假说C.培养分析D.议程设置说E.使用与满足说23.传播学研究方法的特点主要有( )A.科学性B.操作性C.平衡性D.综合性E.量化性24.下列属于控制分析中传播主体“谁”这一要素的有( )A.记者B.报社C.电影制片厂D.电视摄像E.通讯社25.对信息的共享性特点理解正确的有( ) A.信息交换双方,即传者和受者都有可以享有被交换的同一信息B.信息一旦出现,一定是被传者和受者同时拥有的C.信息在交换或交流过程中,可以同时为众多的接受者所接收和利用D.信息传给了一个人,其他人的信息不会因之而减少E.信息只有共同拥有才有价值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26.传播27布里德“潜网”28传播模式29传播单位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0简介传播学研究的两大学派。31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失调主要有哪些具体表现?32简述信息科学对传播的影响。33简述信息匮乏的后果。五、论述题(每小题9分,共18分)34分析我国各类大众传媒应在竞争中求发展的对策和现状。35分析信息高新科技对大众传播的影响。2005年4月传播学概论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与传播内容和传播目的无关的信息干扰,可看作是( )A.信息匮乏 B.信息反馈C.信息低量 D.信息超量2.布里德认为,在特定社会环境中传播媒介所担负的职能是( )A.思想控制B.社会控制C.外部控制D.内部控制3.在传播学中,大众传播的环境认知效果也称( )A.示范效果B.心理归因效果C.视野制约效果D.累积效果4.在整个社会系统中,传播媒介是信息流通渠道的( )A.不固定的把关人B.重要把关人C.次要把关人D.主要把关人5.大众传媒的自我控制也称为( )A.他律B.内律C.自律D.外律6.如果要分析某一特定事件的报道,在抽取特定的“日期样本”时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A.指定法B.日历法C.系统抽样法D.等距抽样法7.下列研究方法中,所需费用相对来说最低的是( )A.问卷调查法B.内容分析法C.抽样调查法D.控制实验法8.传播过程中的译码又被称为( )A.符号解读B.符号化C.接受信息D.传送信息9.麦克卢汉和英尼斯的媒介理论的共同缺陷是( )A.概念界定不够清晰 B.缺乏批判精神C.过分强调媒介的作用 D.学术观点过时10.大众传媒延续社会传统、传播社会经验与知识的教育功能,属于( )A.说服性功能B.文化传递功能C.环境监测功能D.使用与满足功能11.面对面接触时产生的信息沟通和互动行为,属于( )A.大众传播B.人际传播C.组织传播D.社会传播12.在网络时代,社会信息传播中信息把关方式的改变指的是( )A.把关现象在社会上全然消失 B.把关操作变得更为简单C.把关仅依靠技术手段完成 D.受众在某种程度上参与把关13.能够避免出现环境监测功能失调的是( )A.授予地位功能B.文化传递功能C.传递信息功能D.社会协调功能14.介乎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之间的信息交流层次是( )A.网络传播B.跨文化传播C.群体传播D.大众传播15.“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大众传播的强大影响发生在( )A.认知阶段和判断阶段B.判断意见阶段和行动阶段C.判断阶段和意见形成阶段 D.“认知判断意见行动”的全过程16.就传播过程而言,批判学派关心的是传播者,传统学派关心的是( )A.内容B.媒介C.受众 D.环境17.在人类最早的传播方式中,听觉系统和视觉系统的信息符号是( )A.分离的B.合一的C.并用的D.整合的18.电脑网络上的信息提供者是( )A.网络服务供应商B.各种传媒机构C.网上的个体用户D.电脑网络用户19.“培养分析”研究最初的着眼点有( )A.电视暴力与社会犯罪的关系B.电视色情与社会犯罪的关系C.电视的视听兼备对感染力的影响D.电视业的垄断化对观点多样化的影响20.社会心理学家卢因创立了著名的( )A.“信息论”和“控制论” B.“群体动力学”和“场论”C.二级传播理论D.议程设置功能理论21.在各种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中,最有影响的是( )A.政治经济学派B.法兰克福学派C.耶鲁学派D.芝加哥学派22.魔弹论产生的理论背景是( )A.传统社会理论的流行B.依附理论的流行C.大众社会理论的流行D.现代化理论的流行23.保罗拉扎斯菲尔德潜心研究传播理论达30年之久,成为传播学中的( )A.耶鲁学派的创立者B.哥伦比亚学派的创立者C.格式塔学派的创立者D.芝加哥学派的创立者24.提出“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的学者是( )A.卡兹和麦奎尔B.卡兹和布鲁姆勒C.麦奎尔和布鲁姆勒D.麦奎尔和贝雷尔森25.认为个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着媒介效果的观点,出自( )A.个人差异论B.个人关系论C.社会关系论D.社会分类论26.对传者、受者的自我形象、个性结构、社会环境等的分析属于( )A.马莱茨克模式中的概念B.传播单位模式中的概念C.赖特夫妇模式中的概念D.丹斯模式中的概念27.施拉姆提出传播的“雷达”功能的比喻,指的是( )A.麻醉性功能B.社会协调功能C.娱乐功能D.环境监测功能28.提出“SMCR”传播过程模式的学者是( )A.戴维伯洛B.拉斯韦尔C.施拉姆D.德福勒29.说明信息概念的实质的是( )A.信息即情报B.信息即知识C.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D.信息是不确定性减少的量30.提出“感觉的平衡”这一概念的学者是( )A.英尼斯B.麦克卢汉C.梅罗维兹D.戈夫曼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在传播过程中要发送和接收信息,就得进行( )A.制码B.编码C.读码D.译码E.代码32.霍夫兰在说服性传播的研究中指出,传播效果的形成会受到诸多条件的制约,这些条件是( )A.传播主体B.信息内容C.说服技巧D.受众属性E.传者愿望33.传播学研究的特点是( )A.重视理论探索B.重视业务探讨C.关注广播电视研究D.采用定性分析方法E.采用定量分析方法34.在赖利夫妇提出的社会系统模式中,三个相互关联的概念是( )A.基本群体B.参照群体C.更大的社会结构D.社会总系统E.自然群体35.西方学者提出的报刊的四种理论中,除报刑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外,还有( )A.封建集权理论B.社会责任理论C.启蒙主义理论D.集权主义理论E.自由主义理论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36.选择性因素37.传播的工具性功能38.内容分析法39.批判学派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40.在网络时代,电子传媒与印刷传媒之间出现了界限的模糊化,它们表现在哪些方面?41.传播学诞生的条件有哪些?42.什么是传播学研究的定量化?43.大众传播受众的主要特征有哪些?44.为什么伊丽莎白诺尔一诺依曼将舆论比喻为“我们社会的皮肤”?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5小题9分,第46小题14分,共23分)45.在关于媒介普及与社会文化水平的关系这一重要问题上,试述“知识沟”理论与一般观念的不同之处。46.试从传播技巧的角度阐述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的具体内容。2005年7月传播学概论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大众传播科学”这一概念第一个提出者是( )A.拉斯韦尔B.拉扎斯菲尔德C.卢因D.施拉姆2.人类传播活动最基本的层次(基础)是( )。A.自我传播B.人际传播C.群体传播D.大众传播3.从理论上透彻说明“过程研究”重要性的传播学者是( )A.拉斯韦尔B.布雷多克C.戴维伯格D.施拉姆4.布雷多克7W模式是在5W模式上增添了两个环节,一个是情景,再一个是( )A.噪音B.反馈C.社会系统D.动机5.控制论模式的主要贡献是引入了( )A.信源B.信道C.信宿D.反馈6.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赖特对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作了重要的补充,指出传播具有第四种功能,即( )。A.议程设置功能B.授予地位功能C.娱乐功能D.监测环境功能7.在大众传播的多种功能中最为显露的功能是( ) A.环境监测功能B.社会协调功能C.文件传递功能D.娱乐功能8.麦奎尔在分析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时,新增了一项“动员功能”,其实该功能可以归属于拉斯韦尔提出的( )。A.环境监测功能B.议程设置功能C.文件传递功能D.社会协调功能9.控制研究针对的是( ) A.传播者B.受众C.媒介D.政府10.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的作者是( ) A.李普曼B.拉斯韦尔C.施拉姆D.阿特休尔11.在西方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思想中,继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之后的是( )。A.集权主义报刊理论B.集团垄断报刊理论C.社会责任理论D.报刊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12.以下观点不属于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是( )。A.国家利益高于一切B.天赋人权C.权力是衡量真理的尺度D.政府有权控制信息的流通13.“双重行动模式”的提出者是( )A.卢因B.怀特C.巴斯D.布里德14.一般认为新闻信息就其对受传者的心理效果而言,应归属于( )。A.维持性信息B.复原性信息C.说服性信息D.刺激性信息15.第一台金属活字手摇印刷机的发明者是( )A.毕昇B.谷登堡C.摩尔斯D.爱迪生16.西方传播学界把大众传播开始的年代定在( )A.1400年B.1456年C.1465年D.1500年17.把媒介同人类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考察并提出新的媒介理论的真正开拓者是( )。A.麦克卢汉B.英尼斯C.戈夫曼D.梅罗维茨18.电子传播媒介的发展使整个世界缩成了“地球村”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 )A.麦克卢汉B.英尼斯C.马尔库塞D.哈贝马斯19.大众传播的信息在传向受众的通道上,受众心理上设下的“第一道”选择性因素是( )。A.选择性分析B.选择性理解C.选择性注意D.选择性记忆20.对受众收受信息的选择性因素作出解释的“认识连贯论”,又称( )。A.个人差异论B.社会关系论C.认知不和谐理论D.可获得性理论21.在我国,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受众进行系统的抽样调查,始于20世纪( )A.70年代末B.80年代初C.80年代末D.90年代22.因出版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一书而被后人称为“宣传研究之父”的是( )。A.李普曼B.拉斯韦尔C.霍夫兰D.施拉姆23.舆论学一书的作者是( )A.李普曼B.拉斯韦尔C.拉扎斯菲尔德D.诺尔诺伊曼24.“伊里调查”的主持者是( )A.拉斯韦尔B.拉扎斯菲尔德C.卢因D.霍夫兰25.“伊里调查”的研究报告人民的选择得出一个结论,即大众传播可能产生的最大的效果是( )。A.休眠效果B.结晶效果C.改变效果D.强化效果26.下列著作(研究报告)中,不属于传播流程研究三部曲的是( )。A.人民的选择B.个人影响C.大众传播效果D.创新与普及27.警钟效果又称( ) A.感情诉求B.恐惧诉求C.免疫效果D.强化效果28.格伯纳的“培养分析”研究表明,人们对社会不安全感程度的增强,主要源于( )。A.性别的差异B.年龄的差异C.知识的差异D.电视媒介的接触量29.批判学派在研究方法上追求的是( ) A.定性的方法B.定量的方法C.“总体性”的方法D.实证的方法30.对报纸上网的好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信息量更大了B.新闻时效性增加了C.可以取消印刷版了D.反馈及时了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按传播学自身的结构,其研究层次可分为( ) A.纵向研究B.横向研究C.理论D.模式E.研究方法32.控制研究的内容,包括( )。A.传播者的施控行为B.传播者的受控情状C.受众的受控情状D.传播的效果和影响E.各种控制形态33.对大众传播实施控制的形态,主要有( )A.政治控制B.思想控制C.经济控制D.受众控制E.自我控制34.大众媒介的信息按其对受传者的心理效果进行区分,一般可分为( )。A.指导性信息B.认知性信息C.维持性信息D.应用性信息E.复原性信息35.在下列媒介理论观点中,不属于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是( )。A.媒介的偏倚性B.媒介是人体的延伸C.媒介即讯息D.媒介有“冷”“热”之分E.情境决定论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传播37.韦尔伯施拉姆38.控制实验法39.权力的媒介40.现场理论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41.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对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提出了哪些见解?42.概述美国新闻界有关新闻可读性研究的成果及其对我们的启示。43.根据传播学界的研究,广大受众接受媒介信息的基本动机是什么?44.批判学派是怎样分析“大众文化”的?45.电脑联网业的发展,对大众传播事业的社会管理提出了哪些全新的问题和挑战?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试论传播过程研究的重要性,并列出迄今为止有关过程研究的主要成果(模式),择要予以点评。47.试述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概要、特点以及该理论提出的意义。2006年4月传播学概论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个人与个人之间的面对面的信息交流,通常被称为()A.自我传播B.人际传播C.群体传播D.组织传播2.传播学有许多分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分支是()A.自我传播学B.人际传播学C.组织传播学D.大众传播学3.在研究方法上,拉斯韦尔的贡献是倡导并亲身实践了()A.实地调查法B.内容分析法C.控制实验法D.个案研究法4.与卢因一样,从心理学角度切入传播学领域的学者是()A.施拉姆B.拉斯韦尔C.拉扎斯菲尔德D.霍夫兰5.拉斯韦尔模式的第4个环节是()A.谁B.说什么C.通过什么渠道D.对谁6.德福勒模式对申农韦弗模式最重要的修正是加入并突出了()A.反馈B.信息的发生C.噪音D.信息的接受7.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主要是乱数表法和()A.等距法B.抽签法C.分层法D.定额法8.编制问卷首先需要设计提问项目,这种设计包括若干步骤,其中第一个步骤是()A.确定指标B.课题分析,提出假设C.测定指标D.寻找变项,编制提问9.皮亚杰认为传播具有两种功能,一是自我中心性的功能,一是()A.娱乐性功能B.工具性功能C.社交性功能D.宣传性功能10.赖特把拉斯韦尔提出的社会遗产传递功能称为()A.社会化B.信息化C.系统化D.知识化11.按照卢因的观点和施拉姆的说明,下述人员中属于把关人的是()A.记者B.教师C.编辑D.A、B、C都是12.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出版于()A.1950年B.1956年C.1960年D.1966年13.第一个把媒介同人类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学者是()A.拉斯韦尔B.卢因C.英尼斯D.麦克卢汉14.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中心论点是()A.全球村B.媒介即讯息C.媒介有“冷”、“热”之分D.媒介是人体的延伸15.“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出发点是()A.受众B.传播内容C.传播者D.传播渠道16.据霍夫兰等研究,“两面提示”适用于()A.原先持赞成态度的人B.文化水平较高的人C.原先态度不明朗的人D.有既定政治倾向的人17.与国际传播秩序中的南北问题研究有关的理论是()A.“培养”理论B.“议程设置”理论C.“知识沟”理论D.“沉默的螺旋”理论18.按照传播学批判学派的观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工业,关注的首先是()A.经济效益B.艺术价值C.思想价值D.社会效益19.“上限效果”假设,大众传播活动的结果将使社会“知识沟”的宽度()A.维持在上限B.扩大C.维持在下限D.缩小20.传播学批判学派关注的是()A.如何传播B.传播方法C.为何传播D.传播什么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拉扎斯菲尔德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是()A.提出了大众传播科学的概念B.创建了二级传播理论C.亲身实践了实地调查法D.对传播的技巧进行了总结E.将他人的成果系统化22.奥斯古德和施拉姆认为,每个传播单位都具有若干功能,它们是()A.编码B.译码C.控制D.发信E.受信23.下述选项中属于贝雷尔森提出的内容分析基本单元的是()A.主题B.段落C.特质D.篇目E.关键词24.麦奎尔认为传播具有若干功能,它们是()A.传递文化的功能B.娱乐功能C.发展个性的功能D.信息功能E.与社会整合的功能25.在各类大众传媒的竞争中,报纸求生存与发展的对策是()A.加强时效性B.向专业化方向发展C.增加分析性报道D.注意新闻的“可读性”E.在信息容量优势上做文章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26传播学研究大体可分为两个学派,一是以美国为中心的_,一是以西欧为中心的批判学派。27奥斯古德和施拉姆认为,传播的参加者,无论个人还是团体,都可以看作是_。28问卷是一组有机联系的提问所构成的表格,适用于_的调查。29拉斯韦尔认为,_和学校在使社会遗产世代相传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30巴斯所说的“双重行动”,一是指新闻采集,一是指_。31在传播学研究中,通常把扩大人类信息交流能力的传播中介物称为_。32广播、电视受众调查中采用的即时式电话询问法,只能获得瞬间视听率数据,而不能获得_视听率和累计数据。33霍夫兰等关于如何对待失足少年的实验证明,信源的_与说服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34“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当一个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