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腾冲县第六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云南省腾冲县第六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云南省腾冲县第六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3页
云南省腾冲县第六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4页
云南省腾冲县第六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腾六中20152016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选择题(共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 ) a参与(y) 哂笑(x) 箴言(zhn) 味同嚼蜡(ju)b僭笑(zn) 连累(li) 兴奋(xng) 百舸争流(g)c胡诌(zhu) 字帖(ti) 勾当(gu) 俟机进攻(y)d刹那(ch) 拘泥 (n) 笼统(lng) 惩一儆百(jng)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项是( ) a安祥 融汇贯通 无可奈何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b国粹 惹是生非 自由散慢 前师不忘,后世之师 c婉然 分内之事 各自为正 以言以蔽之 d抱歉 震聋发聩 一生漂零 昂之弥高,钻之弥坚3下列横线上所填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这就是说,要诗人把由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_的东西,还原到它原先的状态中去。 要是把长城当成了古董,而且一味地陶醉于先人创造的业绩,则长城也可能成为锁链,我们将因而_不前。 当诗中跳跃的_被我们所理解时,我们因创造性的艺术欣赏所获得的怜悯是难以形容的。 a精炼 停止 奥秘 b精炼 停滞 奥妙 c精练 停滞 奥妙 d精练 停止 奥秘4下列句子中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几年时间,张明不但成为博士生,而且发表了几篇颇有影响的论文,令人侧目而视。 b许多人只会喊口号,一遇到有什么事要做,就玩空城计,你推我,我推你,谁也不肯干。 c年逾不惑的二月河,创作了康熙大帝,终于在文坛崭露头角。 d温总理吟诵艾青诗句,全场鸦雀无声,仔细品味着温总理的真情告白。5选出下列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是借助于另人惊异的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创造文化的生物。 (人是什么) b贝多芬就是在满脑子的创作计划中溘然长逝的(他说他准备再写出几部大作品,然后就像一个老小孩那样同尘世告别)。 (人是什么) c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 (说“木叶”) d与这种态度截然相对的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孔孟)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前不久,在加拿大召开的有20个国家400多位科学家参加的第八届激光学术会议上,这两篇论文受到高度重视,给予了颇高评价。b如果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一些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能通过网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的大局。c广东国投破产事件暴露了中国金融业的风险隐患,为非银行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提供了教训,向我国金融业敲响了警钟。d在技术革新中,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对工艺设计、设备保养和质量检测等部门进行了调顿。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儒家道统:专制皇权的制衡力量以往,人们常常把专制主义与“封建社会”和“孔孟之道”联系在一起。现在,中国历史学界已经基本上达成共识,把西欧封建社会套用在中世纪中国是错误的,专制主义与封建主义原本是两种不相容的政治理念和制度。而专制主义与孔孟之道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的澄清。首先,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的儒学,已经不是原汁原味的“孔孟之道”,诸如“君臣友道”之类的观念已经从元典中消失了踪迹。其次,儒学也并非专制主义的主要思想资源。有人认为,法家在缔造中国专制主义传统的过程中,其作用决不亚于儒家。儒家的作用不过是替法家冷酷无情的专制主义为之“节文”,为之“缘饰”而已。所以自古到今一直有“儒表法里”或“阳儒阴法”的说法。最后,即使是董仲舒以后的儒学对于皇权专制主义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汉代儒学通过神秘主义的路径,竭力把儒学准宗教化。它以渲染“天人感应”、“灾异之变”的方式,来节制皇帝的行为。董仲舒说:“刑罚不中则生邪气上下不和则阴阳缪戾而妖孽生矣。”人君的“貌、言、视、听、思”五种行动如有不当,就会引起五行的变化和四季的失常。这些言论用“天”来警示和恐吓人君,对肆无忌惮的皇权多少有一点威慑性。韩愈、二程和朱熹等人开创的宋明理学或称道学,演绎出一个“尧以是传之舜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以后又经韩愈、朱熹传之后世的儒家“道统”。道统首先是思想学术的统系和精粹,认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中所表达的儒家思想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真谛,把“道统”从“政统”、“皇统”中独立出来甚至凌驾于后者之上,就可以用“圣人之言”来拒绝和匡正当朝执权柄者的悖谬之言和随意之政。道统也体现为古来贤君良臣面临各种情形时的行为举止,构成一种政治典范和道德楷模,即使贵为天子,也必须从小学习和终生遵循。一方面用“天命”来恐吓“人君”,一方面用“道统”来干预“政统”,儒学和儒士对于皇权专制主义构成一种事实上的制衡力量。如果从权力制衡的角度来理解民主宪政,就不好说儒学思想纯粹是专制主义的工具。7下列各项不属于作者用来澄清“专制主义与孔孟之道的关系”内容的一项是( ) a董仲舒以后的儒学对于皇权专制主义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b专制主义与封建主义原来是两种不相容的政治理念和制度。 c在缔造中国专制主义传统的过程中,法家的作用决不亚于儒家。 d汉武帝以前的“孔孟之道”原来就包含着诸如“君臣友道”之类的观点。8关于文中的“儒家道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明理学认为“儒家道统”源自尧舜,历经孔孟等人,由韩愈、朱熹传之后世。 b“儒家道统”是儒家思想学术的精粹,它认为儒家思想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真谛。 c“儒家道统”独立于“政统”“皇统”之外,甚至凌驾于它们之上,起到了一种制约作用。 d“道统”就是古代贤君良臣面临各种情形时的行为举止,是一种政治典范和道德楷模。9关于文章第三、四段的论证分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三段引用董仲舒的话证明,汉代儒学把儒学准宗教化,对节制皇帝的行为有一定作用。 b第四段分析了儒家道统的由来和作用,为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c三、四两段文字从儒家发展的不同时期对整个第二段内容进行了进一步分析论证。 d两段文字从用“天命”恐吓“人君”和用“道统”干预“政统”两个角度来证明观点。10根据文中的信息,下列推断恰当的一项是( ) a“儒家表里”或“阳儒阴法”的说法表明法家是专制主义的思想根源,而儒家不是。 b汉代儒家认为,五行的变化和四季的失常都是有人君的行为不当而引起的。 c“天人感应”“变异之变”的说法,对警示和恐吓人君、制约皇权起了决定性作用。 d为防止执政时有悖谬之言和随意之政,古代天子须从小学习和终生遵循儒家道统。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孙谦字长逊,东莞莒人也。客居历阳,躬耕以养弟妹,乡里称其敦睦。仕宋为句容令,清慎强记,县人号为神明。宋明帝以为巴东、建平二郡太守。郡居三峡,恒以威力镇之。谦将述职,敕募千人自随。谦曰:“蛮夷不宾,盖待之失节耳。何烦兵役,以为国费。”固辞不受。至郡,布恩惠之化,蛮獠怀之,竞饷金宝。谦慰喻而遣,一无所纳。及掠得生口,皆放还家。奉秩出吏人者,悉原除之。郡境翕然,威恩大著。视事三年,征还为抚军中兵参军,迁越骑校尉、征北司马。府主建平王将称兵,患谦强直,托事遣使至都,然后作乱。及建平诛,迁左军将军。齐初,为钱唐令,御烦以简,狱无系囚。及去官,百姓以谦在职不受饷遗,追载缣帛以送之。谦辞不受。每去官辄无私宅,借空车厩居焉。永明初,为江夏太守,坐被代辄去郡,系尚方,顷之,免为中散大夫。明帝将废立,欲引谦为心膂,使兼卫尉,给甲仗百人。谦不愿处际会,辄散甲士,帝虽不罪而弗复任焉。梁天监六年,为零陵太守,年已衰老,犹强力为政,吏人安之。先是郡多猛兽暴,谦至绝迹。及去官之夜,猛兽即害居人。谦为郡县,常勤劝课农桑,务尽地利,收入常多于邻境。九年,以老征为光禄大夫。及至,帝嘉其清洁,甚礼异焉。每朝见,犹请剧职自效。帝笑之曰:“朕当使卿智,不使卿力。”十四年,诏加优秩,给亲信二十人,并给扶。谦自少及老,历二县五郡,所在廉洁。 (南史卷七十)1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蛮夷不宾 宾:服从,归顺 b威恩大著 著:显露 c常勤劝课农桑 劝:劝说,规劝 d犹请剧职自效 剧:复杂,加重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躬耕以养弟妹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b借空车厩居焉 始速祸焉 c所在廉洁 今财物无所取 d奉秩出吏人者,悉原除之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孙谦富有治国才干的一组是( ) 乡里称其敦睦 何烦兵役,以为国费 帝嘉其清洁,甚礼异焉 常勤劝课农桑,务尽地利 御烦以简,狱无系囚 敕募千人自随 a b c d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作者心目中,孙谦是封建社会正面官吏的典型,他对于家庭和国家都有强烈的责任感,为人正直,不以权力为自己谋私利。 b 孙谦生活的时代,国家政权更替频繁,他能历任宋、齐、梁多个朝代的官职而游刃有余,充分表明他在权力斗争中善于审时度势,随时调整个人原则。 c孙谦为官清廉,属下百姓多次送他财物,他从未收取,每次离职后连住的房子都没有,家无余财。 d孙谦肯于为国家出力,直到老年仍然勤力为政,政绩斐然,而且他丝毫不感到卷怠,受到皇帝赞赏。非选择题(共108分)四、(22分)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 郡居三峡,恒以威力镇之。(4分)(2) 齐初,为钱唐令,御烦以简,狱无系囚。(4分)1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江 汉 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1)“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运用什么写法抒发怎样的感情?(2)“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精神?17补写出下列各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每空1分。) (1)_,_。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_,_。 (3) _,_。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4) 移舟泊烟渚,_。_,江清月近人。(5) 无意苦争春,_。_,只有香如故。(6) 谨庠序之教,_,_。(7)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_,_。(8) _,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_。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妩媚得风流沈从之一地的山水都在向一个人倾斜,车过桃源,傍沅水曲折而上行,你便仿佛一头闯入了沈从文的领地:白浪滩头,鼓棹呐喊的是他的乌蓬船;苍崖翠壁,焰焰欲燃是是他的杜鹃花;吊脚楼头,随风播扬的是他热辣而沙哑的情歌;长亭外,老林边,欢啭迎啼的是他以生命放飞的竹雀如他在边城中一咏三叹的竹雀。这个人似乎是从石缝突然蹦出来的。若干年前,我在三湘四水滞留过九载,其间,也曾两次云游湘西,记忆中,绝对没有他的存在。他是水面晃漾的波纹,早已随前一阵风黯然消逝;他是岩隙离披的兰芷,早已被荒烟蔓草遮掩。那年月,山林镇日沉默,阳光长作散淡,潭水枯寂凄迷;没有一帆风,因牵挂而怅惘;没有一蓑雨,因追念而泄密。 而今,千涧万溪都在踊跃汇注沱江;而今,大路小路都在争先投奔凤凰。站在沱江镇也就是凤凰县城的古城墙上闲眺,你会惊讶,泼街的游人,都是映着拂睫的翠色而来,然后又笼着两袖盈盈的清风而去。感受他们(其实也包括你自己)朝圣般的净化,饶你是当代的石崇、王恺、沈万山,能不油然而生嫉妒,嫉妒他那支纤细的笔管究竟流泻出多少沁心的芗泽?并由此激发感慨:与桃花源秦人洞后那似是而非的人造景点相比,这儿才是真正的“别有洞天”。 不在乎生前曾拥有什么样的高堂华屋,只要这曲巷仍有他的一座旧居就行;不在乎一生动用过多少文房四宝,只要这红尘仍有他的文字飘香就行。沈从文自个儿说过:“时间这个东西十分古怪,一切人一切事都会在时间下被改变。”“我不相信命运,不承认目前形势,却尊敬时间。我不大在生活上的得失关心,却了然时间对这个世界同我个人的严重意义。”好眼力。也是好定力。难怪,当我在从文旧居仔细端详他在各个生命阶段的相片,发现,镜框里的他一律在冲着你微笑,而且是他生平最为欣赏、最为自负的那种“妩媚的微笑”;不管换成哪一种角度看,他的微笑始终妩媚着你。 在旧居小卖部买了一册沈先生的文集。随便翻开,目光落在了一句成语“大器晚成”。究竟是书上写的有,还是我的错觉?说他为大器,嗯,肯定没错。说晚成,就颇费思量。从文其实是早熟的,中年未尽就已把十辈子的书都写完。从文当然又算得是晚成的,崛起在他被同代人无情抛弃之后,被竞争者彻底遗忘之后。冷落并不可怕,时髦更不足喜,沙漏毁了时间未废,抽刀断水水自长流。早在1934年1月,从文年甫而立、乳虎初啸之际,他就在返乡途中,写给新婚爱妻张兆和的信中断言:“说句公平话,我实在是比某些时下所谓作家高一筹的。我的工作行将超越一切而上。我的作品会比这些人的作品更传得久,播得远。” 公平自在山川日月。1988年,从文病逝于北京,归葬于老家凤凰。山城之侧,沱江之畔,丹崖之下,一方矗立的皱石作了他的墓碑兼安息地。山是归根山,水是忘情水,石是三生石,倦游归来的沈从文,在这儿画上了他一生的最后一个句号。 碑的阳面,刻的是他的剖白: 照我思索能理解“我” 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碑的阴面,刻的是他一位至亲的敬诔: 不折不从亦慈亦让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选自中国百年散文精品)18解释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1) 第一段中“你便仿佛一头闯入了沈从文的领地”“沈从文的领地”指:(2) 第六段中“倦游归来的沈从文,在这儿画上了他一生的最后一个句号”“倦游归来”意思是:19沈从文是否属于“大器晚成”?(4分)20这篇文章用沈从文墓碑的碑文结尾,作用是(6分)(1) 阳面剖白:(2) 阴面敬诔:(3) 整个碑文:21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第二段“这个人似乎是从石缝突然蹦出来的”意思是人们从不知道沈从文,后来,他突然引起人们的关注。 b第二段“他是水面晃漾的波纹,早已随前一阵风黯然消逝;他是岩隙离披的兰芷,早已被荒烟蔓草遮掩”,这里采用比喻的写法,表现了沈从文有一段时间远离现实生活。 c第三段“而今,千涧万溪都在踊跃汇注沱江;而今,大路小路都在争先投奔凤凰”这里运用了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表现人们敬仰沈从文的人品与文品,纷纷到他的故乡旅游。 d第三段用桃花源秦人洞后的人造景点,衬托出诞生并滋养伟大作家沈从文的家乡凤凰县风景更美,意蕴深广。 e本文语言典雅,内涵丰富,句式整散结合,音节和谐,耐人寻味。六、(8分)22将下面的文字概括为表明海洋的重要性的两个比喻句,要求每句不超过12字。(4分) 大约32亿年以前,原始的生命在海洋里诞生。在海洋里,这些原始生命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生存、发展,经过亿万年的进化,逐步形成了原生生物、海绵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以至出现了鱼类这样比较高级的海洋脊椎动物。形形色色的海洋动物直接间接地依靠海洋中的“牧草”单细胞海藻生存,成为人类副食品的重要来源。人类每年从海洋里捕获的鱼虾已达几千万吨,将来每年的海洋食品可望达到两亿吨。 比喻句(1): 比喻句(2):23任选一题作答。(4分)(1) 请拟一条以“注意交通安全”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在20个字以内)(2) 某中学为帮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重返课堂,要在全校开展一次献爱心捐款、捐物、捐书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校园标语(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七、(60分)24下面是节选自第五册教材中的一段文字,读后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狂妄的人自称命运的主人,谦卑的人甘为命运的奴隶。此外还有一种人,他照看命运,但不强求,接受命运,但不卑怯。走运时,他会揶揄自己好运。倒运时,他又会调侃自己的厄运。他不低估命运的力量,也不高估命运的价值。他只是做命运的朋友罢了。请以“只做命运的朋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 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参考答案一、(18分,每小题3分)1 c(a与(y),哂(shn),嚼(jio);b僭(jin),累(li),兴(xng);c帖(ti),俟(s);d儆(jng)。)2 b(a祥详,汇会,常长;b慢漫,师事;c婉宛,正政,前一个“以”应为一;d震振,漂飘,昂仰)3 b(“精练”,形容词,指文章或讲话没有多余的词句;“精炼”,动词,炼精华,除去杂质。“停止”表示不再进行;“停滞”表示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奥妙”指隐藏或还没有被认识的内容或道理,重在“妙”;“奥秘”指深奥莫测的秘密,重在“秘”。)4 d(侧目而视因害怕而不敢正眼相看。空城计掩饰力量空虚,骗过对方的策略。崭露头角比喻突出地显露才能和本领(多指青少年)5 d(a冒号应为破折号,逗号应为破折号;b括号应为句外括号;c第3个逗号和第5个逗号应为分号。)6 c(a成分残缺,“给予了颇高评价”残缺主语;b搭配不当,即“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与“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主谓搭配不当;d句式杂糅,“围绕”与“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杂糅,可改为“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围绕提高产品质量问题”或“公司组织有关人员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二、(12分,每小题3分)7 b(b项谈的是专制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关系而非孔孟之道的关系)8 d(古代贤君良臣面临各种情形时的行为举止是道统的具体体现,而非“就是”)9 c(三、四两段文字是对第二段最后一句话的进一步分析论证)10 d(a儒家也是专制主义的思想根源,不是“主要的”,从结尾“纯粹“一词也可体味出来;b人君行动不当,并不是引起五行变化和四季失常的唯一原因;c“有一点威慑性”,故“决定性作用”不正确。)三、(12分,每小题3分)11c(“劝”应为“劝勉,勉励”,与“劝学”之“劝”相同)12b(b句是谦词,相当于“于之”;句是语气词,表陈述语气。a均为目的连词,“来”。c均为代词,用在动词之前,构成所字结构。d均为代词,译为“的人”。)13c(讲年青时团结家庭。讲为官清廉。是皇帝让他做的。)14b(孙谦并没有随时调整个人原则,趋炎附势,而是始终坚持清正廉洁,以百姓利益为重,做一个好官。)四、(22分)15(1)这两个郡位于三峡,(以往的官)通常用武力来镇守治理。(文意2分,“恒”“镇”各1分) (2)齐朝初年,他任职钱塘令,用简单来驾驭繁琐,监狱中没有关押的囚徒。(4分,文意2分,“御烦”“以简”各1分)16(1)作者运用寓情于景的写法,抒发了自己跟一片浮云齐飘远天,与一轮月共度长夜的飘零落寞之感。(4分,“写法”“感情”各2分)(2)第5、6句表达了作者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顽强精神。(2分)17(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4)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5)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6)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7)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8)多情自古伤离别,杨柳岸晓风残月(8分,每小题1分,每题若错、漏、添一字,该小题即不得分)五、(18分)18(1)沈从文作品中描写的湘西生活。 (2)走完了他人生之旅,归葬于他的老家凤凰或逝世后埋葬故里。(4分,每小题2分)19是“大器”,他是“早熟”。中年未尽就已把十辈子的书都写完,他又是“晚成”,在晚年崛起在被人无情抛弃与彻底遗忘之后。(4分。观点2分,理由2分)20(1)沈从文那样思索,能帮助解读作者、作品,帮助认识大千世界。 (2)集中赞扬了沈从文的人品与文品。 (3)以画龙点睛之笔,突出了主题。(共6分,每要点2分)21a b(a是一段时间被埋没;b一段时间因不公正待遇而默默无闻)六、(8分)22(1)海洋是生命的摇篮;(2)海洋是天然的牧场。(每要点2分,4分)23(1)带上平安上路,载着幸福回家。高高兴兴出门去,平平安安回家来。手握方向盘,时刻想安全!(2)阳光、雨露、雪中炭;真爱、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