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第六十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检测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1).doc
收藏
编号:4406042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19.51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1-23
上传人:活***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8.4
积分
- 关 键 词:
-
河南省安阳市第六十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检测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1
河南省
安阳市
第六
十三
中学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五
单元
综合
检测
答案
新人
- 资源描述:
-
第五单元综合检测题
2.下列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选出来加以改正。(4分)
(1)肆虐 肆意 肆业 肆行无忌( )
(2)苍翠 苍茫 苍劲 苍海桑田( )
(3)匠人 巨匠 匠才 别具匠心( )
(4)雕砌 雕饰 雕谢 雕镂琢磨( )
3.用下列词语造句。(2分)
(1)习以为常
(2)无所事事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都用错了,你能把它们改正过来吗?(4分)
(1)我们要遵守中学的一切规章制度,学好中学的各门功课,做—个名不虚传的中学生。( )
(2)叶圣陶先生说:“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这次去苏州游览了几个园林,果然觉得名副其实。( )
(3)刚一起跑,初一(2)班的夏曦就滑倒了。他爬起来奋力追赶,离终点20米时终于成为后起之秀,夺得1500米跑的第一名。( )
(4)鲁迅先生对于友人,尤其对于青年,十分关心爱护,无所不为。( )
5.选词填空。(4分)
(1)只要鱼群一到,这上万只大海鸟便一起 空,作低空 ,然后,一 翅膀,像炸弹一样, 入水中,百发百中, 出水面时,嘴中必有活蹦鲜灵的鱼。
(备选词语:腾、飞;飞行、滑翔;抿、振;落、射;跳、钻)
(2)其实,那 的洪峰,那 的山林,那 的水土,那 的农田,分明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一次次呐喊,一声声哭诉!
(备选词语:咆哮、肆虐;滥垦、焚毁;流失、贫瘠;龟裂、干裂)
第二部分:
(一)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6.用横线划出上文两个文段的中心句。(4分)
7.文章运用了先 后 的写法。(2分)
8.两段文字的具体内容不同,但都突出了苏州园林的一个共同特点,这就是 。(2分)
9.从这两段文字来看,你觉得参观苏州园林要不要选择最佳时间?在园林里要不要选择最佳观察角度?为什么?说说你的看法。(2分)
10.下面几个句子都是从游览者感受的角度来写的,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1)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2)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3)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1.第1段文字中使用了不少的“或者”(“或”),如“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你觉得为什么要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二)桥的工艺“画廊”——水乡绍兴写照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白居易《正月三日闲行》一诗对于苏州多桥的描绘,同样也是水乡绍兴的写照。绍兴是河网如织的水郭,同时也是一个越流跨空的桥城。绍兴,城区面积约18平方公里,有各类大小桥梁200余座,平均每平方公里有桥达12座之多。这个数字勾勒出了绍兴作为江南水乡的基本面貌。在绍兴,既有遗存于深山冷岙的玎步桥和独木桥,也有崛起于繁荣城镇的现代化铁桥和混凝土拱桥,等等。而其中最多的则是各式各样的石桥。这里有 ① 的圆洞桥, ② 的方门桥;有因势截流,桩体横出,似箭脱弦,飞指对岸的斜桥;有 ③ 的单跨拱桥,④ 的多孔带桥;也有街巷两用、高低复合的四向桥,一线贴水,迤逼湖面的纤塘桥;更有七弯九转,使人视角多变的曲桥,无栏无柱、让人目空四野的平桥……真是仪态万方,多姿多彩。
绍兴的桥在我国桥梁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其中,有的构思精巧,有的布局得宜,有的体态奇特。清咸丰八年(1858)建造、位于肖绍运河上的大平桥,就是这样一座方圆结合、寓景于形、一物多用的石桥。孤山东北横河三孔石桥,则又别具丰姿。这座桥“下为闸,蓄东北诸乡之水”,桥闸一体,泄蓄并用,熔交通、水利于一炉。位于县城西小路的谢公桥和城东北的广宁桥,分别建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和明万历二年(1574),都是多边形的单孔石桥。它们都以石梁斜撑,为桥体勾划出几何图形,既免了过去悬臂挑梁容易弯裂的弱点,又因周围环境风光多变而引人入胜。绍兴现存石桥中,又以城东的八字桥历史最为悠久。它建于南宋,结构独创一格,别具匠心。桥系东西走向,南去五云,北通泗门,水陆并行,城乡联结,布局巧妙奇特,实为世所罕见。
多桥的绍兴,是桥史典籍的“纲目”,是桥体结构的“索引”,是桥式工艺的“画廊”。绍兴人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桥。“水港小桥多”,“人家尽枕河”;出门见桥,上街跨梁。是桥连接着大大小小的街道里弄,是桥沟通着远远近近的山区水乡。那一座座弯弯圆拱,好像大地的肩膀,挑起了世间生活的负荷;那一道道平平桥面,恰似江河的脊梁,支撑着人类历史的重量。当我们走上阮社附近的百孔官塘时,就会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桥梁这种执着、朴实的性格。它总是默默地、踏实地屹立在江湖之上,任浪拍潮打,凭苔侵藓蚀,不舍昼夜,毋论风雨,车行人走而毫不骄矜,负重超载而全无怨言。我们赞美桥梁,就是礼赞那些把善、力、美结合在一起,无私地造福于人类的劳动者!我们向一切造桥的巨匠们致敬!
桥,浸润着善,熔铸着力,也蕴蓄着艺术的美。游览水乡绍兴的桥,你会看到祖国大好山河的壮丽奇瑰,也将大大开拓你的胸襟、视野,它会用无声的语言,告诉你新时代前进的讯息:我们中华民族不仅有着光辉的过去,也必将有一个更加美好、灿烂的未来!
12.在第一段①②③④处,选择相应的描述性语言。描述性语言已编成序号,请把序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4分)
A、立水仿佛横关 b.状若飞虹 C、映波恰似满月 d.如龙卧波
①( ) ②( ) ③( ) ④( )
13.第二段概括了绍兴桥的三大特点,下文举的五座桥与上文所列的三大特点是大体相呼应的。请完成下面填空题。(4分)
(1)体现“构思精巧”特点的是 桥;
(2)体现“布局得宜”特点的是 桥;
(3)体现“体态奇特”特点的是 桥;
(4)既体现⑴的特点,又体现(2)的特点的是 桥。
14.对“是桥体结构的‘索引’”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桥的孔洞多种多样。 b.桥体结构一目了然,便于识别。
c.桥体结构巧妙、奇特,供人鉴赏。 d.桥体结构种类齐全,有广泛代表性。
15.“桥,浸润着善,熔铸着力,也蕴蓄着艺术的美。”这句话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6.“桥,浸润着善,熔铸着力,也蕴蓄着艺术的美。”这句话与上文哪些语句相呼应?(4分)
(1)与“浸润着善,熔铸着力”相呼应的句子是 。
(2)与“蕴蓄着艺术的美”相呼应的句子是 。
(三)
恩师过世。其子邀我去拿些物品,留作永久的纪念。于是,我去他家搬回一株昙花。
也许是对老师的感情难以割舍吧,总觉得世间万物,包括花魂鸟魄,冥冥中可以沉默交流。人离开了,见不到了,但他在我心中,于是便存在。
昙花搬回来,静静紧靠屋檐下数月。自春入夏,人花无语,岁月无声,只有偶然翠绿,显示出它对环境的适应。新叶缓慢自旧叶中长出.黑斑渐褪,花树重新有着雍容气度,一如恩师的寡言性格,在低调行事风格中,始终带着浓郁而清晰的自信。我对花树没有期待,它存在,我已心满意足。
就在寻常一天,竞意外发觉县花已垂首含苞了。
何等蓦然而来的惊喜!不是花开花落,而是花的讯息。像久别的人,传来心花怒放的约会,直教人朝夕亟待。
久闻县花只开一夕,是最初一夜,也是最后一夜.充满生命奋发与无常的哲理,便决心迎接它来临的启迪。
那几乎是即时降临,一旦发觉满蕾的翌夜,便有如忍俊不禁的笑容,迫不及待地绽开。黑暗夜晚,洁白花朵,如冬天雪夜,没有月光,星星也暗淡。它的来临使人震撼,也使人惊惶。有一种漫步而来的绰约,以缓慢节奏,进入生命最灿烂点,也是最颓废点,没有一丝保留,像爱与死!
犹如一张昂首的险,花容就是一世青春。然而此花与众不同,它的才情志业极端隐秘,因而选择了寂静无人之夜,不屑在白日与红尘争艳。
它极端美丽。尤其在孤独时,要在众芳国里遗世独居,又是何等勇毅果决?花开之夕,遂自有清雅幽香。香随夜转浓,弥漫四周,有如昭告天下:在这一夜,全世界只有一种花香,为一个人。为了此夜,必须是另一朵花,另一种香。永远没有重复,像一段情,或一个名字。
它的性格极其刚烈。它幽雅绝俗.不只有意逃避四周繁华,甚至鄙弃热闹,喜欢冷清。
它一夜尽情绽开无悔。花期虽短,绽放姿态却极为狂放,有一种壮士舍身之悲壮。但每年花季有如转世,无悔依然。
我随即发觉,即使在短暂漆黑夜里,它的笑容已日渐难以为继,并带着英雄疲惫。本来雪白如银的花瓣,光芒四溅,几可灼伤人目;而后却慢慢苍白如纸,只隐约露出些许其原来风骨神韵。这一张脸,我想我最熟悉,最会为之伤心垂泪。那不只是物伤其类,更是命运中许多注定的无法回转与挽留。
生命的确如此!许多灿烂时光,有如昙花一现。花开刹那,如幻如梦,花不知自己在盛开,梦中人更不觉自己在幻梦。惟有梦醒花凋,方悉前尘过往。我知道今夜花会尽情怒放,正如黎明一定会来临。
辞世恩师如此幻过,今日我也如此梦过,将来我的学生还会如此幻梦下去,最终我们便会一一走入夜里。留下一生的纪录,其实不过是花与夜的争辉。
17、作者写到“我对花树没有期待,它存在,我已心满意足”,继而又写到“何等蓦然而来的惊喜!”(4分)
作者“心满意足”是因为: ;
作者“惊喜”是因为: 。
18、作者说,“它的事临使人震撼,也使人惊惶”,请根据文意谈谈这句话的含意。(2分)
19、这篇散文中,①作者认为昙花与众不同之处是什么?②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4分)
①
②
20、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2分)
a、在短暂漆黑的夜里,昙花的笑容难以为继,风骨神韵也随之隐匿起来,因此作者物伤其类,伤心垂泪。
b、生命的确有如昙花那样,有许多灿烂时光,也有许多注定的无法回转与挽留。
c、作者以花喻人:花开时,如幻梦;只有梦醒花凋,人才会懂得生命真正的意义。
d、本文语言平实,不事雕琢;笔调低沉徐缓,感情藏而不露;反映着作者淡泊的心志。
e、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方法,通过对昙花形象与性格的描写,艺术地表现出对人生价值的理解。
第三部分:写作(40分)
以“水”为话题,写一篇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单元学习目标及重点
1. 掌握课文涉及到的一些高新科技方面的常识,了解高科技给人类的生活、生产、生存和发展带来的种种革命性变化。
2. 掌握序言的写法,能就课文的结构、语言等方面的特点作出自己的分析。
3. 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增强爱科学、爱自然的情感。
4. 开展了解、学习、展望高新科技的综合实践活动,激发科学创新意识。
5. 明白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主体地位,掌握或进一步巩固基本的阅读方法,能根据主客观需要自由阅读和写作。
5
- 内容简介:
-
-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