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甲状腺肿瘤检测Bcl-2的意义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熊少伟 王玲 雷云鹏 编辑:studa1211 【摘要】 目的 探讨Bcl-2的表达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以单克隆抗体鼠抗人Bcl-2标记77例甲状腺癌、58例甲状腺腺瘤、40例癌旁甲状腺组织和28例正常甲状腺组织。观察不同甲状腺组织中Bcl-2的表达,并比较其阳性率。结果 Bcl-2阳性反应见于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及癌旁甲状腺组织。在甲状腺癌组织中Bcl-2阳性率为45.5,高于甲状腺腺瘤组织(22.4)(P=0006)、癌旁甲状腺组织(17.5)(P=0003)和正常甲状腺组织(0)(P=0000)。甲状腺未分化癌和滤泡状癌组织中Bcl-2的阳性率明显增高。存在淋巴结转移和临床、期病例中,Bcl-2的阳性率明显增高。结论 Bcl-2过量表达可能与甲状腺肿瘤的发生有关,癌组织中Bcl-2的表达可作为甲状腺癌预后的参考指标。【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Bcl-2基因;原癌基因;基因表达;免疫组化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内分泌肿瘤,女性发病率高。临床甲状腺肿瘤中有510为甲状腺癌1。其中分化型甲状腺癌占90,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滤泡状癌,未分化癌较为少见,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国内资料显示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明显增加2。近年来,甲状腺癌的相关基因和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很快。研究证实3,4,Bcl-2基因是一种细胞凋亡抑制基因,最早发现于滤泡性B细胞性淋巴瘤中,其产物Bcl-2蛋白可抑制细胞凋亡,延长细胞生存期。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通过检测Bcl-2在甲状腺癌组织、甲状腺腺瘤组织、甲状腺癌旁组织及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Bcl-2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揭示Bcl-2与甲状腺癌的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其预后关系。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全部标本取自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普通外科2001年至2009年间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病例标本,其中:甲状腺癌77例(男28例,女8例,平均50岁),58例甲状腺腺瘤(男22例,女36例,平均36岁),同时取癌旁甲状腺组织40例(男10例,女30例,平均37岁,经病理检查确诊均无甲状腺癌浸润);取正常甲状腺组织28例(男9例,女l9例,平均35岁)。对77例甲状腺癌按WHO标准组织学分类:乳头状癌55例,滤泡状癌l4例,未分化癌8例,按AJCC标准临床病理分期:I期30例,期23例, 期16例,期8例;其中,有淋巴结转移者33例,无淋巴结转移者44例。标本经10 福尔马林液固定、石蜡包埋,常规切片,60烤片2 h,37过夜备用。1.2 免疫组化试剂Bcl-2鼠抗人单克隆抗体,为美国ZYMED公司产品。SP-9000通用型试剂盒为美国ZYMED公司产品。用已知Bcl-2阳性的扁桃体作阳性对照,以PBS代替一抗作阴性空白对照。1.3 试验方法切片脱蜡水化后,3H2O2室温处理15 min,微波抗原修复,正常山羊血清室温孵育30 min,滴加一抗,4冰箱孵育过夜。滴加生物素标志的二抗,室温孵育30 min,滴加辣根过氧化酶标记的链亲和素室温30 min,DAB显色。经苏木精复染后,脱水、透明、封片。1.4 判断标准 Bcl-2定位于细胞膜及细胞质,以细胞膜及细胞质内出现黄色至深棕黄色颗粒为阳性细胞。无阳性细胞为Bcl-2阴性;有阳性细胞为Bcl-2阳性。所有标本均由两位病理医师采用盲法阅片,结果不一致时协调统一判断最终结果。1.5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在电脑上进行统计分析,进行.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Bcl-2在不同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见表1。光镜下Bcl-2阳性反应表现为细胞膜及细胞质染成棕褐色,未见棕褐色颗粒为阴性。Bcl-2阳性率在甲状腺癌为45.5,高于甲状腺腺瘤(22.4)(P0.01)及癌旁甲状腺组织(17.5)(P0.01),而正常甲状腺组织染色阴性。见表1。2.2 甲状腺癌中Bcl-2表达与甲状腺癌有关病理指标的关系,见表2。Bcl-2的表达程度与甲状腺癌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和临床病理分期有显著关系。在恶性度较高的未分化癌和滤泡状癌中,Bcl-2阳性率明显高于恶性度较低的乳头状癌;在有淋巴结转移病例或临床 、期病例,Bcl-2阳性率高于相应的无淋巴结转移和临床I、期病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 讨论细胞凋亡又称细胞程序化死亡,受基因调控,调控基因大体分为凋亡抑制基因和凋亡促进基因,二者此消彼长,共同调节细胞的凋亡, 对其研究将是解决细胞凋亡机制的根本。但迄今为止其确切作用机制仍不完全清楚。bcl-2基因家族在凋亡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是研究热点之一。Bcl-2基因即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B-cell lymphoma/leukemia-2),是Tsujimoto等5于1984年首次在滤泡型B淋巴瘤中发现,由此命名Bcl-2。正常位于18号染色体的长臂2区1带,开始是通过染色体易位(14,18)断裂点的分子克隆方法,从滤泡型淋巴细胞瘤中分离出来的,被人们认为是人类滤泡型淋巴细胞瘤的细胞遗传学标志,由2个外显子组成,其基因产物在人类中的表达与细胞寿命长短相关。近年来,人们通过广泛的研究发现,Bcl-2基因有阻滞细胞凋亡发生的作用,故被认为是抗细胞凋亡基因6。其抑制凋亡的机制,以前报道笼统说通过阻止细胞凋亡信号传输的最后共同通路而起作用。通过对bcl-2结合蛋白和bcl-2同源蛋白的研究,对bcl-2家族调控凋亡的基本模式有了新的认识。bcl-2同源蛋白包括bcl-2、bcl-xL、bax、bad以及线虫的ced-9,bcl-2、bax可以以同二聚体形式存在,也可形成异二聚体,bax同源二聚体形成,诱导凋亡,bax-bcl-2异二聚体形成,抑制凋亡;而当bcl-xs存在时,优先与bcl-2形成异二聚体,使bax得以游离形成同二聚体,诱导凋亡,因此,有时bcl-2表达并不一定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一般认为,bcl-2基因表达与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及增殖能力有关,分化程度低,增殖能力强的瘤细胞,其bcl-2呈现出过量表达趋势。本研究中,作者系统地检测了甲状腺癌组织、甲状腺腺瘤组织、甲状腺癌旁组织及正常甲状腺组织等多种甲状腺组织中Bcl-2的表达情况,显示在甲状腺癌组织Bcl-2的表达率为45.5,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组织(22.4,P=0.006)、甲状腺癌旁的组织(17.5,P=0.003)及正常甲状腺组织(0,P=0.000),揭示出甲状腺腺瘤的滤泡上皮细胞bcl-2阳性染色强度及阳性细胞数较正常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增强增多,甲状腺癌又超过腺瘤,提示bcl-2可能在调节甲状腺上皮的凋亡中伴演重要角色,在甲状腺癌中有更多的上皮细胞具有逃避凋亡的能力,甲状腺癌的发生可能与bcl-2过量表达有关。研究表明,对于甲状腺癌,肿瘤组织学类型、年龄、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临床病理分期是评估预后的主要指标7、8。本组研究结果表明,在分化程度很低的未分化癌和相对较低的滤泡状癌中,Bcl-2的表达率分别为100与78.6,明显高于乳头状癌Bcl-2的表达率(29.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或III、IV期甲状腺癌病例中,癌组织中Bcl-2的表达明显增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Bcl-2在甲状腺癌所有类型中均有表达,并且分化越差表达程度越高,因此,有理由认为,Bcl-2阳性提示甲状腺癌预后较差,并且表达程度越高预后也就越差。癌组织Bcl-2高表达与甲状腺癌的分化程度、组织学亚型、增值侵袭能力、淋巴结转移以及预后有关,可作为判断甲状腺癌预后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因此,对于甲状腺腺瘤患者,作肿瘤组织Bcl-2检测并对阳性病例进行密切随访可能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 Hegedus LClinical practice:the thyroid noduleN Engl J Med,2004,351(17):1764-17712 关海霞,单忠艳,米小轶,等普通食盐碘化前后甲状腺癌发病变化的11年病理资料分析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6,35(3):284-285./3 Soda G,Antonaci A,Bosco D,et alExpression of bcl-2,cerb-2,p53,and p21(wafl-cip)protein in thyroid caecinomaJ Exp Clin Cancer Res,1999,18(3):3634 Sreelekha TT,Pradeep VM,Vijayalakshmi K,et alIn situ apoptosis in the thyroid Thyroid,2000,10(2):117/5 Muller Hocker JImmunoreactivity of P53Ki67 and bcl-2 in oncocytic adenomas and carcinomas of thyroid gland Hum Pathol,1999,30(8):926.6 Swanton E,Savory P,Cosulich S,et alBcl-2 regulates a Caspase-3/Caspase-2 apoptotic cascade in cytosolic extracts Oncogene,1999,18(10):1781 7 张林,吴亚群.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预后评估和监测.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4,8(3):38 陈福进,李秋梨,张诠,等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及影响复发的因素分析 癌症,2004,23(11):1311甲状腺肿瘤检测Bcl-2的意义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13-01-06 11:25:00 作者:熊少伟 王玲 雷云鹏 编辑:studa1211 【摘要】 目的 探讨Bcl-2的表达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以单克隆抗体鼠抗人Bcl-2标记77例甲状腺癌、58例甲状腺腺瘤、40例癌旁甲状腺组织和28例正常甲状腺组织。观察不同甲状腺组织中Bcl-2的表达,并比较其阳性率。结果 Bcl-2阳性反应见于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及癌旁甲状腺组织。在甲状腺癌组织中Bcl-2阳性率为45.5,高于甲状腺腺瘤组织(22.4)(P=0006)、癌旁甲状腺组织(17.5)(P=0003)和正常甲状腺组织(0)(P=0000)。甲状腺未分化癌和滤泡状癌组织中Bcl-2的阳性率明显增高。存在淋巴结转移和临床、期病例中,Bcl-2的阳性率明显增高。结论 Bcl-2过量表达可能与甲状腺肿瘤的发生有关,癌组织中Bcl-2的表达可作为甲状腺癌预后的参考指标。【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Bcl-2基因;原癌基因;基因表达;免疫组化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内分泌肿瘤,女性发病率高。临床甲状腺肿瘤中有510为甲状腺癌1。其中分化型甲状腺癌占90,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滤泡状癌,未分化癌较为少见,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国内资料显示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明显增加2。近年来,甲状腺癌的相关基因和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很快。研究证实3,4,Bcl-2基因是一种细胞凋亡抑制基因,最早发现于滤泡性B细胞性淋巴瘤中,其产物Bcl-2蛋白可抑制细胞凋亡,延长细胞生存期。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通过检测Bcl-2在甲状腺癌组织、甲状腺腺瘤组织、甲状腺癌旁组织及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Bcl-2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揭示Bcl-2与甲状腺癌的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其预后关系。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全部标本取自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普通外科2001年至2009年间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病例标本,其中:甲状腺癌77例(男28例,女8例,平均50岁),58例甲状腺腺瘤(男22例,女36例,平均36岁),同时取癌旁甲状腺组织40例(男10例,女30例,平均37岁,经病理检查确诊均无甲状腺癌浸润);取正常甲状腺组织28例(男9例,女l9例,平均35岁)。对77例甲状腺癌按WHO标准组织学分类:乳头状癌55例,滤泡状癌l4例,未分化癌8例,按AJCC标准临床病理分期:I期30例,期23例, 期16例,期8例;其中,有淋巴结转移者33例,无淋巴结转移者44例。标本经10 福尔马林液固定、石蜡包埋,常规切片,60烤片2 h,37过夜备用。1.2 免疫组化试剂Bcl-2鼠抗人单克隆抗体,为美国ZYMED公司产品。SP-9000通用型试剂盒为美国ZYMED公司产品。用已知Bcl-2阳性的扁桃体作阳性对照,以PBS代替一抗作阴性空白对照。1.3 试验方法切片脱蜡水化后,3H2O2室温处理15 min,微波抗原修复,正常山羊血清室温孵育30 min,滴加一抗,4冰箱孵育过夜。滴加生物素标志的二抗,室温孵育30 min,滴加辣根过氧化酶标记的链亲和素室温30 min,DAB显色。经苏木精复染后,脱水、透明、封片。1.4 判断标准 Bcl-2定位于细胞膜及细胞质,以细胞膜及细胞质内出现黄色至深棕黄色颗粒为阳性细胞。无阳性细胞为Bcl-2阴性;有阳性细胞为Bcl-2阳性。所有标本均由两位病理医师采用盲法阅片,结果不一致时协调统一判断最终结果。1.5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在电脑上进行统计分析,进行.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Bcl-2在不同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见表1。光镜下Bcl-2阳性反应表现为细胞膜及细胞质染成棕褐色,未见棕褐色颗粒为阴性。Bcl-2阳性率在甲状腺癌为45.5,高于甲状腺腺瘤(22.4)(P0.01)及癌旁甲状腺组织(17.5)(P0.01),而正常甲状腺组织染色阴性。见表1。2.2 甲状腺癌中Bcl-2表达与甲状腺癌有关病理指标的关系,见表2。Bcl-2的表达程度与甲状腺癌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和临床病理分期有显著关系。在恶性度较高的未分化癌和滤泡状癌中,Bcl-2阳性率明显高于恶性度较低的乳头状癌;在有淋巴结转移病例或临床 、期病例,Bcl-2阳性率高于相应的无淋巴结转移和临床I、期病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 讨论细胞凋亡又称细胞程序化死亡,受基因调控,调控基因大体分为凋亡抑制基因和凋亡促进基因,二者此消彼长,共同调节细胞的凋亡, 对其研究将是解决细胞凋亡机制的根本。但迄今为止其确切作用机制仍不完全清楚。bcl-2基因家族在凋亡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是研究热点之一。Bcl-2基因即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B-cell lymphoma/leukemia-2),是Tsujimoto等5于1984年首次在滤泡型B淋巴瘤中发现,由此命名Bcl-2。正常位于18号染色体的长臂2区1带,开始是通过染色体易位(14,18)断裂点的分子克隆方法,从滤泡型淋巴细胞瘤中分离出来的,被人们认为是人类滤泡型淋巴细胞瘤的细胞遗传学标志,由2个外显子组成,其基因产物在人类中的表达与细胞寿命长短相关。近年来,人们通过广泛的研究发现,Bcl-2基因有阻滞细胞凋亡发生的作用,故被认为是抗细胞凋亡基因6。其抑制凋亡的机制,以前报道笼统说通过阻止细胞凋亡信号传输的最后共同通路而起作用。通过对bcl-2结合蛋白和bcl-2同源蛋白的研究,对bcl-2家族调控凋亡的基本模式有了新的认识。bcl-2同源蛋白包括bcl-2、bcl-xL、bax、bad以及线虫的ced-9,bcl-2、bax可以以同二聚体形式存在,也可形成异二聚体,bax同源二聚体形成,诱导凋亡,bax-bcl-2异二聚体形成,抑制凋亡;而当bcl-xs存在时,优先与bcl-2形成异二聚体,使bax得以游离形成同二聚体,诱导凋亡,因此,有时bcl-2表达并不一定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一般认为,bcl-2基因表达与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及增殖能力有关,分化程度低,增殖能力强的瘤细胞,其bcl-2呈现出过量表达趋势。本研究中,作者系统地检测了甲状腺癌组织、甲状腺腺瘤组织、甲状腺癌旁组织及正常甲状腺组织等多种甲状腺组织中Bcl-2的表达情况,显示在甲状腺癌组织Bcl-2的表达率为45.5,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组织(22.4,P=0.006)、甲状腺癌旁的组织(17.5,P=0.003)及正常甲状腺组织(0,P=0.000),揭示出甲状腺腺瘤的滤泡上皮细胞bcl-2阳性染色强度及阳性细胞数较正常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增强增多,甲状腺癌又超过腺瘤,提示bcl-2可能在调节甲状腺上皮的凋亡中伴演重要角色,在甲状腺癌中有更多的上皮细胞具有逃避凋亡的能力,甲状腺癌的发生可能与bcl-2过量表达有关。研究表明,对于甲状腺癌,肿瘤组织学类型、年龄、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临床病理分期是评估预后的主要指标7、8。本组研究结果表明,在分化程度很低的未分化癌和相对较低的滤泡状癌中,Bcl-2的表达率分别为100与78.6,明显高于乳头状癌Bcl-2的表达率(29.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或III、IV期甲状腺癌病例中,癌组织中Bcl-2的表达明显增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Bcl-2在甲状腺癌所有类型中均有表达,并且分化越差表达程度越高,因此,有理由认为,Bcl-2阳性提示甲状腺癌预后较差,并且表达程度越高预后也就越差。癌组织Bcl-2高表达与甲状腺癌的分化程度、组织学亚型、增值侵袭能力、淋巴结转移以及预后有关,可作为判断甲状腺癌预后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因此,对于甲状腺腺瘤患者,作肿瘤组织Bcl-2检测并对阳性病例进行密切随访可能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 Hegedus LClinical 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惠崇春江晚景课件
- 情商课件教学课件
- 2026届云南省保山市昌宁一中化学高一上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校园足球工作实施方案
- 恶劣天气自我保护课件
- 恩施民族服饰课件
- 防汛培训活动方案
- 企业管理下半年的工作方案
- 生活道具测试题及答案
- 群监考试试题及答案
- 煤矿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助理工程师考试试题基础理论(附答案)
- 2024年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考试真题
- 2024年北京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集团系统招聘真题
- 2025年福建省养老护理员技师预测题目(含答案)
- 危险品运输资格(装卸管理人员)考试2025年题库及答案
- 《知识管理办法》
- 2026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策略《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讲座
- 2025年行政执法资格证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 档案专业人员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
- 精神患者心理健康教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