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第6课测试卷.doc_第1页
世界历史第6课测试卷.doc_第2页
世界历史第6课测试卷.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历史第六课测试卷姓名: 日期: 分数: 课题:古代希腊城邦的形成一、多项选择题(20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在远古希腊,人们崇拜天地女神该亚,说她是天神、海神、山神的母亲,这则神话说明人类社会早期的什么情况( )A社会生产力的状况 B人们的思想状况C妇女处于支配地位 D男子在生活中占主导地位2人类早期文明中明显具有海洋文明特质的是( )A古希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中华文明3自然环境对国家产生有很大影响,古代希腊自然环境的主要特点是( )A以平原为主,有利于农业、畜牧业的发展B高大山脉纵横交错,交通不便,易守难攻C以沙漠为主,地下矿藏丰富D海岸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海岛星罗棋布4如果说埃及是尼罗河的恩赐,那么古希腊则是大海的宠儿,“大海”主要是指( )A红海 B波斯湾 C地中海 D波罗的海5下列不属于古代希腊地理范围的地区是( )A希腊半岛 B巴尔干半岛北部C克里特岛 D小亚细亚海岸6公元前21世纪,克里特岛产生君主制国家的标志是( )王宫建筑群; 青铜器; 陶器;金银制作技术; 象形文字;A B C D7希腊的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发祥于( )A萨拉米斯岛 B伯罗奔尼撒半岛C迈锡尼群岛 D克里特岛8以克里特岛为中心的爱琴文明辉煌时期是( )A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 B公元前2000年代中期C公元前1000年代中期 D公元前2000年代初期9下列关于爱琴文明的叙述中中,哪项不符合史实( )A爱琴文明是指分布于爱琴海诸岛及其周围地区的文明B爱琴文明是希腊文明的开端C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D爱琴文明使希腊走上复兴之路10公元前8世纪,希腊本土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出现希腊人建立的城邦,其中最重要的是( )斯巴达; 雅典; 马拉松;奥林匹亚; 温泉关; 比雷埃夫斯;A B C D11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 )A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B以雅典为中心的方国联盟C以斯巴达为中心的统一帝国 D流行分封制、嫡长子继承制12神奇的米诺斯宫是以下哪一文明的象征( )A迈锡尼文明 B克里特文明 C雅典文明 D斯巴达文明13古希腊文明中,充满着好战尚武气息的是( )A爱琴文明 B米诺斯文明 C克里特文明 D迈锡尼文明14剑桥古代史对古代雅典有这样的描述:“雅典公民不仅可以享受到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和干鱼,穿波斯的拖鞋,睡爱尔兰的床。”这表明当时的雅典( )A物产丰富,人民富足 B工商业非常发达C海上交通便利 D地中海霸主地位确立15古希腊属于典型商业奴隶制国家城市是( )A斯巴达 B迈锡尼 C雅典 D特洛伊16在古代雅典公民家庭的孩子,无论男女都必须学习的是()A演奏乐器 B跑步 C角斗 D格斗17雅典的繁荣主要体现在( )商业兴盛; 广泛使用奴隶劳动; 手工业发达;全体居民都能参加政治生活; 文化兴旺; 称霸整个希腊;A B C D18斯巴达与雅典的共同点是( )A手工业发达 B广泛使用奴隶劳动C人民尚武善战 D公民有机会参与政治19以下有关古希腊海外殖民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发达的航海业使希腊具有向外扩张的优势B海外扩张促进了希腊的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C以古希腊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牢固的物质基础D人少地多迫使希腊人向海外扩张以求发展20下列历史现象关系的表述,正确的一组是( )A爱琴文明希腊文明西方文明 B爱琴文明西方文明希腊文明C西方文明爱琴文明希腊文明 D希腊文明爱琴文明西方文明二、材料解析题(1题,共2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和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的无限的时候,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勇敢的人们到了海上,就不得不应付那奸诈的、最不可靠的、最诡秘的元素,所以他们同时必须机警。这片横无边际的水面是绝对柔顺的,它对于任何压力,即使一丝的风息,也是不抵抗的。它表面上看起来是十分无邪、驯服、和蔼、可亲;然而,正是这种驯服的性质,将海洋变做了最危险、最激烈的元素。人类仅仅靠着一叶扁舟,来对付这种欺诈和暴力;他所依靠的完全是他的沉着与勇敢;他便是这样,从一片巩固的陆地上,移到一片不稳的水面上。船,这个海上的天鹅,它以敏捷而巧妙的动作,破浪而前,凌波以行。这种超越土地限制、渡过大海的活动,是亚细亚各国所没有的,就算他们有多么壮丽的政治建筑,他们自己也只以大海为界。就像中国就是一个例子。在他们看来,海洋只是陆地的中断,陆地的天限;他们和海洋不发生积极的关系。黑格尔历史哲学材料二海也者,能发人进取之雄心者也。陆居者以怀土之故,而种种之系累生焉。试一观海,忽觉超然万累之表,而行为思想,皆得无限自由。彼航海者,其所求固在利也。然求之之始,却不可不先置利害于度外,以性命财产为孤注,冒万险而一掷之。故久于海上者,能使其精神日以勇猛,日以高尚。此古来濒海之民,所以比于陆居者活气较胜,进取较锐。梁启超地理与文明之关系(1)黑格尔与梁启超在分析沿海与内陆居民精神气质时,有何相同认识?(2)结合古希腊与古代中国,分析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