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极小架与易筋经八极拳是我国的著名拳种之一,目前海内外武林人士大都认为八极拳为只会练“硬”的外家拳。可是八极门圈内人士却都是以“内外兼修”的方法获得超常的功力,并驰骋享誉于中外武坛。据笔者所知,历代八极前辈所练的内功一般都从八极小架入手,通过练形、练精、练气、练神达到易筋、易骨、易脉、易髓的目的,这与众所周知的易筋经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通过多年的研究和体悟,笔者认为“八极小架就是易筋经的变异”,二者在功理、功法和效果方面几乎完全一致。下面笔者就运用一些论据论述这一观点,不确切之处还请各界方家批评指正! 一、关于易筋经 1、什么是易筋经 首先,翻开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武术与养生一书,书中讲道: “易筋经是一种内外兼练的导引强身法,练内名洗髓,练外名易筋。易筋经相传为梁武帝时代印度高僧所著。但也有学者考证,易筋经为明朝天启年间紫凝道人搜集医、释、道流行的养生导引术及汉代东方朔的洗髓、伐毛健身法,并在宋代八段锦的健身理论等基础上编辑而成的。另外,清朝初期手抄本尚有海岱游人于大元中统元年(1260年)所作之序。综合诸序,初步判断易筋经在宋元以前已广为流传于少林寺内众僧之中,罕有外传。明清以来,其法才广为人知,日益流传,而且演变成了数个流派。人们常把易筋经分为动式和静式(指坐式八段锦)。” 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编辑并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健身气功易筋经中说: “易筋经原自我国古代导引术,历史悠久。据考证导引是由原始社会的巫舞发展而来的,到春秋战国时期已为养生家所必习。在易筋经的流传中,少林寺僧侣起到了重要作用。六朝至隋唐以来,和尚们借此活动筋骨,习武健身。明代气功家梅颠道人在赤凤髓食饮调护诀第十二中记述:一年易气,二年易血,三年易脉,四年易肉,五年易髓,六年易筋,七年易骨,八年易发,九年易形。文中的易髓、易筋应与易筋经有先后联系。因此,易筋经本为秦汉仙道的导引术,被少林寺僧改编于唐宋年间至明代开始流传于社会,应该没有疑义。” 在上面两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点:一是易筋经最初是由古代道家(道士)所创,后流传于少林寺佛家弟子中,而非达摩所创;二是易筋经不但具有养生的价值,还有技击的价值。 2、易筋经的功理 康戈武先生中国武术实用大全中载:易筋经白天台紫凝道人创编以来,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先后有多种版本出现,并逐步形成了了自己的体系。主要内容包括易筋经总论、内壮论、内壮神勇、外壮神勇八段锦、十二式图等。易筋经从理论上总结提出了“内壮”和“外壮”相统一的观点,也就是内功和外功均衡修炼。修炼的目的是“以血气之躯,易为金石之体”(总论)。所谓金石之体,即“有形之身”、“得无形之气相倚而不相违”,内壮外强、内坚外勇之体(内壮论)。易筋经确立的这种强身与技击统一,而以强身为基础的锻炼观,正是武术气功的宗旨。 易筋经的修炼原则是“炼有形者,为无形之佐;培无形者,为有形之辅”。所谓“无形”指人体内在的“精气神”;所谓“有形”指人体外形的“筋骨皮”(见膜论)。炼“有形”与炼“无形”相互辅佐,就是武林中常讲的”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易筋经确立的这种内外兼修观,正是武术气功的锻炼原则。 易筋经将练功的全过程分为“内壮”和“外壮”两个锻炼阶段,并规定了先内后外的程序。易筋经外壮神力八段锦认为:“内壮即得骨力坚凝,然后可以引达于外。盖以其内有根基,由中达外方为有本之学。”“内壮”阶段又依次分为“凝固”、“充周”、“畅达”三个步骤。所谓凝固,是通过守中锻炼,将全身内气凝聚腹内而不外溢。所谓充周,指积气充满任、督二脉。所谓畅达,是之内气能够随意畅行。“外壮”阶段依次可分为外导、假力、实操三步。所谓外导,是将内壮锻炼所获得内气引达于四肢。所谓假力,指凭空作势,进行推、拉、举、按重物般的术式锻炼。所谓实操,指借助绿豆袋、沙袋、热水、大树、巨石等磨练皮肤和增长实际攻击力。此外,不论练内壮还是练外壮,都要遵循柔拍和捶打用力“初行功时,以轻为主”,“渐次加重”;对身体的刺激程度要由浅渐深,髓“渐次加力”而“震入于内”(易筋经行功轻重法用功浅深法)。易筋经确立的这种内壮即熟,再练外壮, 循序渐进的增大锻炼负荷的练功方法,正是武术气功普遍遵循的锻炼程序。 3、易筋经的练法 江西省南昌中医学院李良根先生在少林易筋经中阐述了易筋经的锻炼要领:一是动作准确,势正招圆;二是呼吸自然,意念集中;三是动静结合,快慢转换;四是刚柔并用,虚实相兼。行功时每一个姿势每一个小动作都不能有丝毫马虎,一定要圆活而不僵滞,同时动作要紧密配合呼吸,采用逆腹式呼吸法,气息长的人动作速度就慢一点,柔一点,气息短的人动作速度就快一点,刚一点,一呼一吸为一息,每个姿势都包含着若干个“息”的运行。总的姿势动作要求以静为主,以动为辅,动作静方能意念做到集中,意念活动一般指的是“数息”,其法即默数鼻端之呼吸次数,初练时数三十息,逐渐增加,至百数为止。“数息”时精神要专注,不可有丝毫的外驰,使内气随任督二脉流转至丹田凝聚而不散,并时时催动内力,使内劲保持不退,越练越坚。 康戈武先生也在中国武术实用大全中对清朝同治十三年刻本易筋经的练法作了介绍,在松静自然、敛神静心的基础上“平心静气,缓缓地呼吸二十一次,每呼气时,以意体会动作的气感和力感”。 二、关于八极小架 1、对八极小架的思考 1989年笔者在河北省廊坊市工业学院上学,得识罗瞳八极拳名家、原中央国术馆一等教官韩化臣的再传弟子苏亚军先生,当时我们是同学。亚军那时十八九岁,虽然年轻,可他的八极功夫已经相当深厚了,因为他从七岁就跟随原中央国术馆教授班学员、黄埔军校教官赵荣林先生学习八极拳了。说起学拳,这里还有一段小故事,笔者从小喜欢书法,当时在全校组织的书法比赛中,笔者荣获特等奖。而在同年元旦联欢晚会上,亚军出了一个节目,就是打了一套八极拳。当时我们两人都成了全校的“名人”,相互敬佩。于是就凑在一起商量换艺,笔者向亚军学习八极拳,亚军向笔者学习书法,学拳的时间定在晚上,学书法的时间定在中午,这样二人都学得很认真,教得也都很认真。当然笔者先学的就是八极小架,亚军教拳很严(练习前还要练两趟弹腿),每天一个动作,如果这一动作做不好,就不允许学下一个动作, 亚军说师父就是这样教他的。这样一套只有二十几个动作的小架练下来整整用了将近半年的时间,后来又用了半年的时间学会了大架和对接。现在回想起来, 练的时候采取的是“一步一桩”的方法,站累了才能换下一式。当时也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练,只是觉得腿上有劲了,饭量增加了,头脑清醒了。1991年,笔者又在廊坊市万庄镇结识了王忠泉(与李书文是师兄弟)的再传弟子付广池先生。付先生曾在部队担任过武术教官,当时他在我们学校附近开办了“飞龙武馆”,付先生请我为他的武馆书写了牌匾(现在仍悬挂着),他的弟子很多,有部队战士,有武警战士,有高校学生,还有各县的武术爱好者。付先生教笔者八极拳也是从小架开始,并为笔者拆了拳,讲了用法,记得那时他对我讲,八极属于武当门的下三门,是典型的内家拳,当时我也没往心里去。 毕业参加工作后,我一直没有放弃练功。后来又跟沙国政先生的弟子李云祥老师学习了杨式低架太极拳,就想,为什么太极拳就是一种编排套路,而八极拳却有小架和大架之分呢?而且,小架和大架的练法又截然不同,为什么大架不“蹲”不“耗”呢?八极门都知道,吴钟时代八极拳只有小架、大架和对接,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呢?这几个问题长期困扰着我,直到2000年笔者拜霍文学先生为师,得先生教诲,才了解了八极拳的理论知识,霍老师有一套内功易筋经套路。这才对八极小架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和认识,才知道每一个武术门派都将桩功视为培元养气、炼神求劲的的法宝,谁得到了真传都不会轻易传人。随着武术理论知识面的进一步拓宽,笔者发现在传统的武术套路中,没有一种象八极小架这样练,很是独特,在霍老师传授数息、运气之法后,才真正领悟了八极小架的内涵,将其与易筋经联系起来。 2、八极小架的功理内涵 据清末民初的罗疃八极拳谱云:八极小架乃八极拳之精华也,定势极为重要,乃八极拳之基本也。讲究内三合、外三合,要以意行气,以气促力,内外相合,身心相印,内外上下完整一气,动中含静,静中含动,停似走,走又似停。练好小架是获得“将健身与技击融为一炉”的精妙真谛至关重要的途径。讲究阴阳顿挫,气力贯通,内以练气,可独善其身;外以练硬而壮筋骨。 “神枪”李书文在讲八极小架时明确指出:“小架乃八极拳之基本功也,初学者务从小架开始,然后再练八极拳。小架练习要发六合劲,要以意领气,以气引力,气力相辅,一极动百极相应。” 中国武术协会委员、北京武术院副院长王世泉先生在八极拳珍传一书中讲:“八极拳属内家拳法之一,须内外兼修,凡行内功,多借外辅,由内达外,内壮而外坚,故习练八极拳者,必先懂得意、气、力的结合,要以意领气,意到气到,气到力到。全身上下,一动无不动,一静无不静,动中犹静,静中犹动”。 安徽省蚌埠市八极拳研究会的马琳璋先生讲:“八极小架是八极拳的基础拳,又是八极拳的桩功,历来被八极门前辈视为蹲功、练拳、搏击的重要训练手段,是练习八极拳武功必不可少的课程。” 3、八极小架的练法 由上可知,八极门人都把八极小架作为本门的筑基功夫,极其重视。传统八极小架的练法采用”一步一桩”的形式进行,或称为“蹲小架”、“耗架子”,内养精气血,外壮筋骨皮。 另外,笔者恩师霍文学先生在霍氏八极拳谱调养功中说:“八极拳属内外兼修,意形具备,既可强身健体,又有很强的技击性。习练八极技艺要内外坚实,心神震定,通过正确的姿势,使外形运动、呼吸、意识恰当地结合起来,以便于疏通经络,促进真气的运行,加强调息的效果,以后天之气换得先天之气,达到凝神固精、调血理气、坚实内外的作用,从而增强拳术的习练效果。具体到调养功,则有丹田功法和数息功法。丹田功法是运用意念将气引导到丹田处,口里默念穴位,这样气血的流动随着意念沿任督两脉循行到丹田部位,每循行一圈为一次”。数息功法是站好桩后,以鼻作为出入之门,先使脉气沉静,气息直达小腹丹田处,由一数至五数或由一数至十数,可根据自己实际而定其数,但不宜太多,通过数息,达到丹田自身开合,调养身心的目的”。 中国武术学会委员、广州暨南大学教授马明达先生在武学探真中阐述了八极拳小架的传统练法:“更重要的是,八极讲究慢拉架子快打拳,架子是泛言一切架势,具体来讲就是指八极小架。小架动作不多,但结构极其严谨,练的时候要求必须做到沉着稳健,不急不躁,一手一势交待得清清楚楚,需要含着力量耐着性子慢慢拉,把力量运足了,式子做周正了,气调顺畅了,从头到尾,气完力足,这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训练,一种身心两益的训练。但最重要的莫过于一个静字。” 台湾刘云樵先生说:“小八极为八极拳中的小架子,是本门入门的第一套拳法,它在八极拳所有的套路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为一切有关八极拳功法修炼的基础,全都从这套小架开始下手。在练习的过程中,每一式、每一动都要求架势低沉缓慢,每一式必须经过八次呼吸的反复修炼,就是默数八次的呼吸,功力将会逐渐扎实稳健,而后在每一式的训练中呼吸次数与时间将会逐步增加。默数时要将意念灌注全身各个部位。运劲先求松静,松则灵,灵则气血畅通,静则凝,凝则发劲完整,故松静是练拳之要诀也,守得静,八极则入道矣。”在外壮功夫方面,刘先生还公开了打吊袋、拍摔凳、鹰爪坛、铁砂掌、铁山靠的一些练法,反复强调练习八极一定要“内则培养气血,外则锻炼筋骨和肌肉”,也就是“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以便达到“敛气如绵,鼓气如刚”(也就是刚柔相济)的境界。 沧州著名八极拳家朱宝德先生讲:“习练八极小架要求动静分明,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适当掌握速度,按常规要求,静止时不限时间,当下盘支撑到极限时再变下一个动作,发力不要过猛,只要能做到意到、功发、力达即可。出手发力要刚中有柔,柔中有刚。” 三、易筋经与八极小架之比较 从易筋经与八极小架的功理功法可以看出,二者之间存在着的四个共同点: 1、二者均起源于远古道家或道教。 2、二者均以养气、练气为法,用周天、数息之法练意练神,属内功范畴。 3、二者均依仗沙袋、木桩、球、板、石等练外硬功,以壮筋骨皮肉,属外功范畴。 4、二者行功均动静分明并以静为主,动作刚柔相济、讲究内外兼修,集养生与技击于一体。 再看二者的动作姿势,通过对照,可以说是非常相似,只是幅度略有不同而已。首先起式就完全相同,都是双手上挑与肩平齐,易筋经称“拱手式”,八极小架称“作揖式”或“请手式”,实际上就是现在所指的“抱拳礼”。然后都过渡为“顶肘式”。易筋经第二式在小架中称为“二郎担山”或“亮翅”,第三式在小架中称为“霸王举鼎”;第四式在小架中称为“打虎式”;第五式在小架中是“转身抱拿”和“小缠”的过渡式;第六式在小架中是“顶肘”与“双闭裆”的过渡式;第七式是小架中“怀抱婴儿”的变异;第八式在小架中称为“双掸手”;第九式在小架中称为“叠手掌”;第十式、第十一式、第十二式是小架热身动作中的三个重要式子(敬请八极同道仔细捉摸验证)。 由此可见,八极小架中蕴含着易筋经的所有动作。有人也许要问,八极小架共二十四个动作,这跟易筋经怎么能对上号呢?大家也许不知道,易筋经从春秋战国发展变化至清朝咸丰年间才真正定型为十二式。因为它是“在宋代八段锦的健身理论等基础上编辑而成”的,所以早期的易筋经并不是只有十二个动作。就连八段锦也分为好几种,明清时期就流传出了“十段锦”、“十二段锦”、“十六段锦”和“二十四段锦” (见中国武术百科全书和国技论略),而且在少林寺的易筋经中原本就包含了八段锦(见易筋经外壮神力八段锦),一些专家学者大都认为先有八段锦,就是“拔断筋”的意思,后来读成“八段锦”,再后来才又发展出了“九段锦”、“十段锦”、“十二段锦”、“十六段锦”、“二十四段锦”,这几种的功效与易筋经完全相同。八极小架虽然有二十四个动作,但除去相同的动作也只剩下不到二十个动作。因此,八极小架中除去易筋经中的十二个动作外,都能在八段锦中找到。如八段锦的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就是八极小架中的霸王举顶;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就是八极小架中的拉弓式;第三式调理脾胃单举手就是八极小架中的按阴掌;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就是八极小架所有马步动作中的眼睛随视法;第五式、第六式是小架热身动作中的重要式子;第七式钻拳怒目增气力就是八极小架中的撑捶式;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就是八极小架按阴掌和双揣裆中提脚跟双震的动作。 四、结论 通过以上论述, 我们最终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 八极小架是由易筋经(内含八段锦)发展转变而来(这仅仅只是笔者一家之言),它保留了易筋经的精华部分,将易筋经中的动作略加调理而成适于技击的功架,去除了一些不适合于技击的势子,放在热身的功法当中,重新对套路进行了科学的编排。它在八极拳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内外兼修的过程,达到内壮外坚的目的,为练习更高一层的八极大架打下牢固的基础。是中国武术门派当中典型的内功拳,从而推翻了一些武林人士认为八极拳是外家拳的观点。 确立了以上观点,八极拳在养生和健身方面的价值也就不言而喻了(具体的八极养生知识笔者将另文论述)。 至于小架内功的具体练法,则只有少数八极“明家”的嫡传弟子会练。正如一些人常讲的:“此人打的是八极拳的架,却没有八极拳的劲”,实际上指的就是没有内功。如果大家想了解小架内功的初级练法,可参阅笔者发表在2003年第三期搏击杂志上的八极拳桩功述真一文。八极拳桩功述真 八极拳筑基功夫桩功,分定步桩、活步桩,有着其独特的一面。由于功法练习十分科学,才产生了享誉海内外的张克明、张景星、黄四海、马凤图、李书文、韩化臣、马英图、霍殿阁、刘云樵、马贤达等八极高手。八极拳入门的功夫是筑基桩功两仪桩,也就是骑马蹲裆式,八极老前辈们称为“抱婴桩”(不同于大成拳的抱婴桩),全称“怀抱婴儿手托山”,据说是八极拳始祖吴忠的女儿吴荣练功体悟出的站桩秘诀,细嚼其味,内行看来其真其奥不言自明。此桩站定,取中平架,不高不低,要领同于原传形意拳浑元桩,左手握空拳,拳心朝下,意念中抱一婴儿(还不能走路,此时圆柔如球),大小臂自圆(同于太极拳抱球),右手为掌(虎形掌),掌心朝上,托于腮旁,意念中托一小山,只有这样内劲才能沉重如灌铅,并连通全身。同时两肘屈回撑顶,意念中力排二山(同于大成拳二挣力),头上顶,颈上拔,胸上提,意念中顶上青天;胯下松,膝下蹲,足下踩,意念中踩在两川(即两山间大河),上顶下踩也形成二挣力。八极前辈称此桩态内劲为“十字劲”。此桩功架单练,培元养气,伸筋拔骨,与内家的六面混元桩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说是十字劲,其实是四面八方都有劲,“浑身到处皆是手”,无论对方从哪个方向进击,都会被大力弹回或震伤。可见,八极作为名拳,其练功法也是万变不离其宗,“天下拳理是一家”,只是不同拳种各自的表述不同罢了。此桩独特之处是除保留内家拳肩撑肘横、沉肩坠肘、含胸拔背、虚灵顶劲、气沉丹田、提肛敛臀、中正安舒的要领外,又将实战技击凶狠霸道的特点尽显出来。关于效果,举个例子,用手指弹一只蚂蚁,弹出很远蚂蚁也不会死,而用手指轻轻戳击或撵动蚂蚁,蚂蚁则必定粉身碎骨,八极就是后一种打击方法),整个桩态内意“头顶顶漏天,脚跺跺碎砖,两肘顶跑山”,内外相合,其威力可想而知。发劲时,力起于足,并以腰脊为轴,带动肩胯,猛摧肘膝,劲贯四方梢节,浑圆爆发,如炮炸响。此式桩态为一蓄劲式,能派生变化出八极小架中任何一种拳式,无论劲发向何方。而小架又派生出大架和“六大开”、“八大招”,倒回去,所有拳式又能返回两仪顶肘式。其次,八极拳的活步桩也就是小架,此架练法绝对天下独一无二,动作简洁明快、朴实无华,是由二十几个势子组成的一个短小精悍的套路。说其练法独特,一是指练功时动静分明、方圆兼备、刚柔相济、内外相合,要在两仪定步桩换劲的基础上苦练,功力才会更上一个层次,动势如山崩,静势如沉钟。老前辈们称练习小架为“一步一桩”,或干脆称“蹲小架”、“耗架子”。八极小架练功单单讲究动静分明,而且集功、艺、养、用于一体,其练习共有四种方法:一是动静分明法,动时如崩弓炸雷,静时如同站定步桩。定桩仍然是按两仪桩的要领,但此时心中更静,杂念更少,仅存一念(即气功以一念之说)。具体方法是“数息”,我们规定一呼一吸为一息,呼吸要做到深、细、缓、匀,吸时把气贯入丹田,呼时起自丹田。一般初练时暗数三息为一桩,如起式并步桩(悟空问路)为三息后,发劲变成两仪桩站定又三息,再发劲后变弓步桩(拉弓式)又三息,直到练成最后一式并步桩,要求收势仍要回到起势的位置。随着功力的增长,可以“六息一桩”、“九息一桩”,直到极限“九九八十一息一桩”,此时可达忘我境界,天人合一矣。久之丹田气满,内劲厚积自出,追求的是一个“耗”、“养”、“积”字。二是柔练,不再按“一步一桩”的练法,而采取太极拳的练法,动作柔缓连贯、虚实分明,运劲如抽丝。此时更要深切体会动作的要领,用意不用力,细细品味丹田内气达于四梢的感觉,追求的是一个“熟”、“顺”、“畅”字。三是刚练,气满力足劲厚后,在适当的季节、适当的环境和适当的体况下发真劲、刚劲、明劲,足踏有声,步落生根,鼻中擤起丹田之气,摧动全身整体之劲弹抖而出,“眼前无人似有人”、“眼前有人似无人”,一击必杀,打出效果,追求的是一个“效”、“慎”、“戒”字。四是刚柔相济练,动作时而快、时而慢,时而刚、时而柔,变幻莫测。马凤图前辈曾有“七刚三柔”之说,韩化臣老前辈有“一挂鞭”之说,霍庆云老前辈有“明劲牵暗劲,暗劲逗明劲”之说,这种练法追求的是一个“活”、“神”、“化”字。这样,练习小架四种方法轮换不停地练。 定步桩和小架的两首行功秘诀:(1)两仪顶桩歌诀头顶青天,脚踏两湾(或两川)。 怀抱婴儿,两肘顶山。(意念阐释如前)注:湾,指小溪流。川,指大江河。但这里两字代表两层功夫层次。(2)八极小架动静结合练法歌诀(其他三种练法歌诀暂不写出,大架、六大开、八大招皆有歌诀,也将另外写出)头顶青天,脚踏两湾。背贴直树,肘寄远山。 怀抱婴儿,内实浑元。周身运劲,力撑八面。旋拟螺丝入口, 发似火药爆燃。八极门是非常注重桩功训练的,所谓“进门先站三年桩(小架)”。能否使八极桩功练出应有的功效,站桩时的内在要领(意)非常关键,它才是桩功的实质性内容,必须充分理解、深刻领会,并结合到动作中去。桩的内外要求口决:含胸拔背、沉肩坠肘、顶顶拔腰、气贯丹田。头顶青天、脚扎黄泉。这些要求必须同时做到而不是分段做到。前一句指形体,气灌丹田指行气,后一句指内在之拳意。含胸是相对挺胸而言,胸要内收莫凸;拔背是两肩胛骨中间要微绷;沉肩是肩关节充分放松,不留固力;坠肘是肘尖下垂并有持续向下之意;顶顶是头向上充分竖起,不歪不缩;拔腰是腰部借头的向上领劲和胯与大腿的向下坐劲儿顺势拉开拉直;气贯丹田是气下行时至小腹底、上行时由腹底出;头顶青天其意是形容顶顶向上持续稳定;脚扎黄泉是下行之气由腿向下直接贯穿脚心再直向下,好似力透到地心一样,不能将意停留于脚掌,同时十趾要微抓抠地面。以上要求即是八极拳的要求,也是所有内外兼修拳法、也就是中国传统武术的最基本、最重要要求。对松体畅气、培植内功直至行拳发力,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韩氏八极小架八极小架,又称小八极拳,是八极门中的第一套拳法,也是本门的筑基功夫,其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功理功法和变化多端的技击妙术,也是强身健体、长寿养生的不二法门。本套小架为河北省沧州籍武术家、原南京中央国术馆教务长、一等教官韩会清先生所传,属原传老架,曾于1928年由央馆编审处长姜容樵先生定书名为国术教范大小八极拳图说正式出版,并被定为央馆学员的高级必修教材。其特点是组合科学,势法简要,劲力爆撼,用法精妙。其练法是心无杂念,周身抱气,刚柔相济,内外兼修,讲究开合封闭,吞吐沉浮。其要领是头顶项竖,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吊裆敛臀,趾抓膝扣,松腰活胯,双目平视,呼吸顺畅。讲究松静自然,功勤渐进。其打法是以气催力,以声助势,以动打动,以硬打硬,讲究挨膀挤靠,崩撼突疾。 笔者注:本套八极小架由动作说明、要领、健身作用、用法和技击歌诀五部分阐析,旨在让广大八极拳爱好者比较全面地认识、领会和学习。动作说明和要领部分由韩振江先生(韩会清先生嫡孙)口传身授。健身作用部分是笔者多年来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和对“天下拳理是一家”的认识,借鉴太极拳、形意拳、少林、武当、峨嵋派健身养生功法,同时参照各种版本的五禽戏、易筋经和八段锦以及中国各种传统健身养生术综合而成。用法部分只是简要列举了一二种方式,须知八极小架深奥无比、千变万化,绝非简单的固定模式,真正到了战场,则要靠自己所下的功夫灵活运用。方能立于不败之地。技击歌诀部分是笔者根据八极老前辈们的口述和各派八极高手的理论为依据自行编写的,以求朗朗上口、易记易懂,绝非胡编乱造,误哄天下,是是非非当由后人评说。 预备式 动作说明:面向东方并步站立,两臂自然下垂,目视前方(图1)。 要领:头顶项竖,下颏微收,舌顶上腭,空胸实腹,气沉丹田,精神饱满,呼吸自然。 健身作用:此式定心调虑,排除杂念,神态安静祥和,外静而内存无限生机,气血调和,这样可消除内心焦虑,稳定不安情绪,使心平气和,心肾相交。阴阳平衡,同时舌顶上腭,有助于唾液腺分泌,唾液为消化液,吞咽于胃内,有助食物的消化。气沉丹田,有助形成协调的呼吸,做到上虚下实,使呼吸加深,血液循环增强,身体重心下移,这便于克服老弱病残者容易发生的头重脚轻的现象。 预备式歌诀 起式直腰挺拔立,畅通顺遂巧调息。 心平意和头清醒,气注丹田静化一。 一、悟空问路(也称作揖式) 动作说明:两手掌分别向后、向侧、向前至胸前随呼气缓缓落至小腹前,由后向前翻转成拳,拳眼朝前,略停(图2)。 两拳松握往前上方划弧攉出,与鼻齐平,同时趟出左腿成虚步。此时两拳紧贴,拳眼朝上,目视两拳(图3)。 要领:双拳要出复合劲,既有向前的顶劲,又有向上的攉劲,攻中有防,防中含攻,呼吸与动作要自然配合,先吸气蓄力,再猛呼发劲。 健身作用:此式通过两拳相抱内收和上起,可起到伸拔脊柱骨节和均衡身体左右气肌的作用,同时可改善神经、体液调节功能,有助于血液循环,消除腰肩疲劳。 用法:当我主动进攻时,可直接上步。用双拳顶撞敌人的心胸部。当敌人用左拳或右拳向我头部打来时,我则用双拳同时双挑防开敌手,再顺势进步顶其下巴。 技击歌诀 悟空问路双手躬,顾打结合破直捅。 挑顶劲力肩背主,刚猛暴烈惩顽凶。 二、霸王顶肘(也称顶心肘) 动作说明:接上式,右腿上前一步,拧腰震脚成马步,同时两拳撕开屈肘,左拳后拉至左胸前,拳眼朝内,肘尖朝左。右臂屈肘前顶,右拳至右肩上部似托腮状,目视右前方(图4)。 要领:顶肘要充分体现沉坠、十字、缠丝三大劲,发劲暴烈,拳步合一,顶肘时要吐气开声。 健身作用:此式主要锻炼腰、腹、胸、背等部肌肉,并通过对脊柱诸关节的拧转,增强脊柱和肋骨各关节的活动范围,促进胸臂的柔软性及弹性,头颈部的拧转运动,能增强颈部肌肉的伸缩能力,改善头部的血液循环,有助于解除中枢神经系统的疲劳,对防治颈椎病、高血压、眼病和增强眼肌有一定的效果。吐气发声可增大肺活量,改善肺通气,增加血液中的供氧量,对防治老年性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性支气管炎和肺心病有一定疗效。 用法:当敌人用左拳或右拳向我头胸部打来时,我则用右臂挑开敌手,上步屈肘顶撞其心窝。 顶肘直冲势浑圆,撑开两膀似推山。 头顶青天力拔挺,不离双脚潜黄泉。 三、霸王开弓(也称拉弓式) 动作说明:身体微左转。右臂外旋下压,同时左臂前伸,两腕相贴成十字手,然后身体猛右拧成左弓步,左臂向左前方冲出,拳心朝下,同时右臂屈肘后拉,拳心朝上,目视前方(图5)。 要领:两手要先发拧捆合抱劲,再两膀较力拉开硬弓。先柔后刚,右臂旋压时吸气,冲拳时以鼻呼气。 健身作用:此式通过全身拧转包括下肢运动,能改善静脉血的回流,呼气时双手似拉弓,加大胸廓横径,能吸进更多的新鲜空气,吸气时双手下落,然后向胸前合拢,帮助挤压胸廓,吐尽残余的浊气,由于两肺的舒张与收缩,对心脏也起到了直接的挤压和按摩作用,加强了心肺功能,同时加强胸部肌力量,使胸部肌肉得到锻炼。 用法:当敌人用左拳或右拳向我心胸部打来时,我则左转身,同时右小臂内旋滚压下拨敌手,左拳冲出直击敌心口窝。也可捆抱敌前出之手,旋转擒拿,使之动弹不得。技击歌诀拉弓之力在两膀,顺肩拧腰蹬脚忙。攻防用法真实简,捆崩弹射入石墙。 四、按阴掌(也称打虎式) 动作说明:身体微右转,两脚跟提起猛然碾震成马步,同时左拳变掌屈肘上架于头部左前上方,掌心朝外。右拳变掌外旋顺右大腿下切至裆右侧,掌心朝下,目视右前方(图6)。 要领:两脚碾震时要猛烈。打出十字劲,意念如狮子抖毛,脚跟提起时吸气,按掌时短促呼气。 健身作用:此式两手上撑下按对拉拔长,均具有压缩腹腔和舒展腰腹,对腹腔脏器进行按摩的作用,特别是对脾胃消化系统能增强胃肠蠕动,提高消化系统功能,对内脏下垂、溃疡病、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习惯性便秘有一定效果。同时脚跟提起震地,使内脏器官整合复位,起到整理运动的作用,随着动作的落下,气血疏通,意将病气、浊气从身上全部抖落。 用法:当敌人用左拳或右拳向我头胸部打来时,我则用左掌上挑起小臂,同时用右掌下切按击其裆部。也可拧身转腰抖开敌人从后面搂抱我之双手。 技击歌诀 按阴掌法妙无穷,上下截打穿采用。 怨天恨地无环把,哼哈二气惊英雄。 五、拧身穿掌(也称挖目掌) 动作说明:身体重心前移,右手屈 腕向右上方撩出后拉回肋间,同时左掌拉至肋间后向前上方穿出,掌心朝下,此时重心后移成虚步,目视前方(图7)。 要领:此势为柔化功夫,后发制人,虚步要扣膝,前脚略横,以鼻吸气蓄力。 健身作用:此式对治疗关节疼痛提高下肢力量有一定作用,能增强消化功能。调理脾胃,促进食欲。 用法:当敌人用左拳或右拳向我心胸部打来时,我则用右手上提抓住敌手腕。同时左掌探抓敌面部。技击歌诀拧身探掌似猿猴,灵腰变面连环手。牵羊提打势狠急,封面插眼血花流。 六、并步搓掌(也称通天炮) 动作说明:左脚上前一大步,右脚随后蹬地跳起,两脚成并步式双震落地,两膝微屈。同时右掌从肋间猛然向前上方搓出,左掌拉回肋间,掌心朝下,目视右前方(图8)。要领:双脚跳起不宜太高,两足两膝要靠紧,全身抱劲,不松不散,搓掌时擤气发声。 健身作用:此式主要运动四肢,可疏泻肝气,舒畅气肌,能培养肾气,有利于气血的运行,增强全身筋骨和肌肉的作用,可灵活肩、肘、腕、指诸关节,同时双脚起跳,有助于防治或减少肾尿结石。 用法:当敌人用左拳或右拳向我心胸部打来时,我则用左手搂压敌手,同时右掌自下而上搓击敌下颏部。 技击歌诀 并步掌中藏窍要,斜飞势疾闯步跳。 前冲劲法含高坠,足落通天敌难逃。 七、甩袖挤裆(也称牵缘手) 动作说明:身体微右转,左掌内旋插至右腮旁然后再向下向左掸手,掌心朝外。右掌外旋握拳猛然向裆前拉拽,拳心朝右。同时左掌屈肘向左推至右肩前,掌心朝右,左脚向左侧撤一大步震脚成马步,目视右前方(图9图11)。 要领:甩袖要出崩弹劲,挤裆要出合抱劲、撕拽劲,均以鼻短促呼气。 健身作用:此式通过用意引导、牵拉动作的模仿,先开后合,可滋阴益气,主治脾闷不舒,并增进两膀的气力,防治肩背腰眼酸痛。两眼随视,注精凝神,对眼进行张弛锻炼,可以改善眼部的血液循环。 用法:当敌人从我身体左侧靠近时,我则用左手背掸击敌裆部。当敌人出拳攻击我面部时,我用右手外旋缠捋其手腕,急往怀里带,使其扑跌于地。 技击歌诀 甩袖本是单掸手,要领全凭随腰走。身后来敌不畏惧,抽裆削颈不留情。 八、白蛇吐信(也称叠手掌) 动作说明:身体重心前移成右弓步,左掌前推,右拳贴胸部上提,然后重心后移成虚步,右手掌划弧反背击出,掌心朝上。同时左掌回拉划弧前穿与左手相合并击响,目视前方(图12,图13)。 要领:身法要灵活,两手相叠要快,合叠后有前穿之意,注意吸气蓄力。 健身作用:此式通过两腿重心前后转换,增强腿部力量和身体的灵活性。主治四肢无力,两手相叠击响可锻炼手部筋骨。 用法:当敌人用左拳或右拳向我心胸部打来时,我则用左手搂压敌手,同时用右手反背击敌面部,敌若后退,我则急跟步用左手穿击敌双眼或咽喉。、 技击歌诀 叠掌妙变十万千,九转阴阳法无端。 毒蛇吐信凶脆冷,白猿献果把敌掀。 九、霸王顶肘(也称顶心肘) 动作说明:右脚上前一大步随拧腰碾震成马步,同时两掌撕开变拳成顶肘式,目视右前方(图14)。 要领:气沉丹田,步落生根,顶拔沉坠,力排二山,以鼻急呼,发出“嗯”声。 健身作用:此式马部站定可有效增加腿部力量,同时有利于矫正不良姿势,如驼背及肩内收,很好地预防肩颈疾病。 用法:接上式白蛇吐信,敌后退时我急进步屈肘顶击其心胸部。充分体现八极拳一招三式的连环打法。 十、双缠扎捶(也称双闭裆) 动作说明:两拳变掌向身体两侧划弧落至小腹前握拳相对,拳眼朝外,然后微提脚跟,两拳再内旋顺小腹向下方揣出,拳眼朝内,目视右前方(图15,图16)。 要领:头要顶起,脚要震地,双肩吐劲,急掀猛栽,脚跟提起时吸气,双拳下揣时呼气。 健身作用:此式治疗腰痛、肩臂痛,对心肺脾胃虚弱有一定疗效,并能消除脊背紧张,使其柔韧有力。 用法:当敌人双手抓我肩部或掐我颈部时,我两手由里向外再向里捆抱住敌双手,然后向下制其肩肘关节,令其扑跌于地。或我双手内旋上托防开敌手,而后下揣其裆部。 技击歌诀 双手揣裆奔下插,劲整来自背脊发。 顶拔之中含沉坠,中者立扑眼前趴。 十一、霸王折缰(也称托枪式) 动作说明:身体重心略后移,右脚震脚向前一大步,左脚跟进成四六步,右拳顺胸部上提后变掌向前向回拉至肋间,左拳内旋变掌向前劈出,掌心朝下,目视前方(图17)。 要领:变势要快,进步要大,三尖齐到,六合并行,右拳上提时吸气,左掌劈出时呼气。 健身作用:此式如形意拳三体势,抻筋拔骨,可使两肋松紧开合,达到疏肝理气,调畅情志的功效,可改善腰部及全身上下肢肌肉的活动功能,同时培养出全身整劲。 用法:当敌人出右拳击打我胸部时。我用右手格抓敌手腕,迅速进左步插于敌身后,同时左肩肘部发横劲将敌人摔倒,或用左掌劈击敌颈面部。 技击歌诀 托枪一站稳如山,摔技暗藏掌里边。 秘诀在于急步闯,勇往直前人不见。 十二、旱地撑船(也称插掌亮翅) 动作说明:左脚上前随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同时拧腰带着右手掌向前上方插出,左手掌划弧至右腋下,掌心朝外,然后右脚上前一步至左脚前,随后左脚前趟成马步,两掌由下向上再向身体两侧分压撑开成立掌,目视右掌(图18,图19)。 要领:闯步急进,出手准狠,两手下分要出横劲,亦摔亦打,插掌亮翅均配合短促呼气。 健身作用:此式疏胸理气,健肺纳气,展肩舒体,矫正腰背畸形,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除上焦之邪火,除胸膈之顽痰,对肺气肿、肺心病及心肌缺血有一定疗效。 用法:当敌人用左拳或右拳向我心胸部打来时,我则用左手拨压防开敌手,同时进步出右掌插其咽喉双眼,此招称阎王点手,如果敌向后闪躲,我则迅速上步,同时双臂打开,左臂由上向下向左发横力将敌人摔倒。 技击歌诀 旱地撑船含二势,阎王点手咽喉刺。 敌退躲闪我跟紧,踢腿妙摔靠亮翅。 十三、跪步裁捶(也称砸跪膝) 动作说明:身体微左转,左脚上前一步,右脚跟进后屈膝下蹲跪于左脚内侧,同时右掌变拳从右耳侧向下栽出,拳心朝右,左掌回收至右肩前,掌心朝右,上身正直,目视前方(图20)。 要领:上步要快,不丢不舍,下砸要狠,毫不留情,以鼻呼气。 健身作用:此式身体前屈下蹲,腰部前伸后俯,可以充分伸展腰腹肌群,右手下揣及地,可以牵拉背部和腿部肌群,防止腰肌劳损和坐骨神经疼等病状,腰部保护着重要的内脏器官、神经、血管,压缩、舒展脏气,具有内摩功效,对慢性腰肌劳损、减除腰腹部脂肪有显著疗效。 用法:接上式,当敌人被我摔倒后。我则不停,紧迫猛打,伏身用膝盖跪其裆部,同时用右拳下击其面部。 技击歌诀 膝跪伏身招最狠,上台打擂吓死人。 生砸活擗死击裆,回马一枪夺真魂。 十四、转身抱拿(也称转身双撞) 动作说明:身体右转,右脚向前震脚落地成右弓步,同时双手交叉于胸前,掌心均朝上,左掌在上,右掌在下,然后翻转成掌心向下,猛然以掌根向前撞出,目视前方(图21)。 要领:双肩吐劲,丹田发气,打出寸劲,力达掌根,起身时吸气,双撞时呼气。 健身作用:此式通过身体的转扭和腰的拧转伸展运动,使全身真气开合启闭,脾胃得到摩动,肾得以强健,-润泽肌肤,可提高颈肩部、腰背部肌肉力量,有助于改善人体各关节的活动功能,消除腰肌疲劳,防止劳损。 用法:当敌人用左拳或右拳向我心胸部打来时,我则用双手下压防开敌手,然后进步双撞敌人心胸和咽喉部,令其倒地。当敌人从身后袭击我时,我则迅速回身,双手抱拿住敌手并猛力外旋缠压,令其倒地。 技击歌诀 转身抱拿双手封,肩窝吐劲背后撑。 借助脚蹬和腰转,摧枯拉朽不再生。 十五、马步撑捶(也称左攻右捶) 动作说明:身体微右转。两掌分开变拳,左拳前伸,右拳回拉,然后右脚上前碾震成马步,右拳从肋间冲出,拳眼朝上,左拳回拉至肋间,拳眼朝上,双目怒视前方(图22)。 要领:此势为金刚八势之一,要打出三大劲,吐气开声如霹雳,摧枯拉朽似吹灰,右拳回拉时吸气,撑捶时急速呼气。 健身作用:此式主要锻炼肝的功能,肝血丰盈则经脉得以涵养,以至筋骨强健,久练撑捶则气力倍增,怒目体现了肝的疏泻功能,因“肝开窍于目”,因此,怒目可以疏泻肝气,从而调理气血,保证了肝的正常生理功能。 用法:当敌人用左拳或右拳向我心胸部打来时,我急用左手下压防开敌手,迅速上步出右拳击其心胸部。 技击歌诀 撑捶打法乃一绝,三大气劲要精学。 金刚怒目拳握固,挨敌不亡也残缺。 十六、右小缠(也称右打捋手) 动作说明:身体左转,右臂内旋向左撩出,拳心向下,同时左拳变掌扣于右腕处,然后右脚进步震落于左脚后,左脚向前趟出成虚步,右手掌外旋缠丝变拳往怀里带,拳心朝上,左掌向前方切出,掌心朝下,目视前方(图23)。 要领:缠手时吸气蓄力,全凭腰力,捧手时要快速有力,切掌时两手要相摩而出。 健身作用:此式可以锻炼肩肘腕指的关节,增强各部活动的协调性。 用法:当敌人抓住我右臂时,我则用左手扣抓其手,然后右臂外旋缠拿住敌手腕猛力下压,令其倒地。 技击歌诀 小缠轻巧借势发,捧手快紧如鼠夹。 暗藏毒辣漂沙退,狼虫鬼隆无不怕。 十七、左弓步擅捶(也称无敌式) 动作说明:身体左转成左弓步,同时拧腰坐胯,左掌变拳收回肋间,拳心朝上,右拳向前直臂冲出,拳心朝下。目视前方(图24)。 要领:撞捶要随腰拧转胯顺肩而出,发出整体力,撞捶时以鼻呼气。 健身作用:此式锻炼胸部、手臂、腰部和腿部的肌肉力量,增加全身的协调性,能驱除通身之风寒。用法:接上式,缠拿住敌手后急往怀里带,待敌疼痛后缩时,顺势出右拳击其心胸部,令其倒地。 技击歌诀 撞捶撑捶连不停,先弓后马动如风。 问谁能挡此二手?除却如来一掌精。 十八、马步撑捶(也称右攻左捶) 动作说明:身体右转,左脚上前半步碾震成马步,同时右拳回拉至肋间,拳心朝内,左拳从肋间向前冲出,拳眼朝上,目视前方(图25)。 要领用法:同左攻右捶。 十九、左小缠(也称左打捋手) 动作说明:身体右转,左臂内旋向右撩出,拳心向下,同时右拳变掌扣于左腕处,然后左脚进步震落于右脚后,右脚向前趟出成虚步,左手掌外旋缠丝变拳往怀里带,拳心朝上,右掌向前方切出,掌心朝下,目视前方(图26)。 要领用法:同右小缠。 二十、右弓步撞捶(也称无敌式) 动作说明:身体右转成右弓步,同时拧腰坐胯,右掌变拳收回肋间,拳心朝上,左拳向前直臂冲出,拳心朝下。目视前方(图27)。 要领用法:同左弓步撞捶。 二十一、凤凰双展翅(也称通背式、单鞭、拗步掌) 动作说明:身体重心略后移,右脚提起成独立步,然后向前跳步,左脚跟进向前弹踢拧腰落地成左弓步,同时右拳变掌顺胸部上提反背击出,左拳变掌向下向上前方绕圆与右掌相叠后变勾手勾向左后方,勾尖朝下,右掌向右后方掸开后击向正前方,目视左手(图28图30)。 要领:动作连贯迅捷紧凑,拧腰顺肩,先拿后打,右拳上提时吸气,右掌前击时呼气。 健身作用:此式整个脊柱尽量拧曲旋转,眼往后看,主要调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能活络颈椎,松弛颈肌,改善脑部供血供氧,从而提高大脑功能,发挥大脑对全身五脏六腑的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证券投资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大学金融数学试题及答案
- 2025村干部考公务员试题及答案
-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互动关系:理论、现状与实证研究
- 上市公司高管更换与盈余管理:基于多维度实证的关联性剖析
- Nesprins基因:解码小鼠心脏发育的分子密码
- 14位芳香甲烯基槐定碱衍生物:合成路径与抗肿瘤活性的深度剖析
- 2025年广东“安全生产月”知识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
- 废油脂无害化处理项目立项报告(参考)
- 2024年湛江市徐闻县职业高级中学教师招聘真题
-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课件
- 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2025届小升初复习数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 麻醉专业知识理论培训试题题库及答案
- 2025届浙江省杭州二中高考英语一模试卷含答案
- 2025-2030中国器官移植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从数据到智慧AI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 瓷泥购销合同协议
- 电缆管理制度
- 蒸汽管道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外贸英语教学大纲
- 货架仓库 喷淋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